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 汽车纵向动力学 问题的提出 汽车只要在道路上行驶 就会存在驱动和制动方面的 问题 其性能如何 是否稳定 传统的汽车理论考虑时 通常将许多因素的影响简化了 本章讨论时 我们将考 虑得更细致 2009 10 19 1 2020 3 19 1 第三章 汽车纵向动力学 3 1驱动与制动动力学基础 一 汽车驱动力与行驶阻力 主 要 内 容 二 汽车的加速性能 1 驱动转矩引起的横向载荷转移 2 附着极限 三 汽车的制动性能 1 制动系统功能 2 制动系统的评价指标 2009 10 19 2 2020 3 19 2 第三章 汽车纵向动力学 汽车驱动与制动动力学主要研究汽车纵向运动与其受力的 关系 驱动动力学主要涉及汽车的动力性 其主要评价指标通 常为最高车速 加速时间和最大爬坡度 制动动力学则主要涉 及汽车的制动性 通常定义为汽车行驶时能在短距离内停车且 维持行驶方向稳定性和在下长坡时能维持一定车速的能力 一 汽车驱动力与行驶阻力 研究驱动动力学时需要确定沿纵向 行驶方向 作用于汽 车的各种外力 即驱动力和行驶阻力 驱动力是由发动机的转 矩经传动系传至驱动轮上得到的 行驶阻力有滚动阻力 空气 阻力和坡度阻力 2009 10 19 3 2020 3 19 3 第三章 汽车纵向动力学 1 汽车的驱动力 它们是发动机功率或驱动轮的附着极限 具体取决于哪一个极 限主要看汽车的速度 低速时轮胎附着力可能是限制因素 而高速 时主要受限于发动机功率 发动机的转矩经传动系传至驱动轮 上时 驱动轮将相对地面转动或具有转 动的趋势 如图所示 附着力足够大时 车轮匀速转动时的 驱动力大小为 分析受限于发动机功率的最大驱动 P Ft 力时首先要了解发动机的特性及其与传 作用在驱动轮上的转矩和驱动力 动系 发动机 传动系 的匹配 汽车前进方向 Tt 2009 10 19 r 4 2020 3 19 4 第三章 汽车纵向动力学 Teitf tf r Ie It itf Idit Iw 2 2 得到驱动力为 Ft aX r2 由两部分组成 1 右边的第一项 代表了产生于地面的稳态驱动力 它被用来克 服各种阻力 使车辆加速 2 右边的第二项代表发动机及传动系零件的转动惯量引起的驱 动力 损失 Te Ft 一定转速下发动机的转矩 路面提供的附着力 变速器传动比 主传动比 变速器和驱动桥的总传动比 传动效率 it if Ie It Iw Id aX 发动机旋转零件转动惯量 变速器旋转零件换算到其输入 端的等效转动惯量 车轮及半轴的转动惯量 传动轴转动惯量 车辆加速度 tf 2009 10 19 itf 5 2020 3 19 5 第三章 汽车纵向动力学 2 汽车的行驶阻力 汽车在水平道路上行驶时 必须克服来自地面的滚动阻力和来 自空气的空气阻力 当汽车在坡道上上坡行驶时 还必须克服重力 沿坡道的分力 称其为坡度阻力 这部分在汽车理论和第二章轮胎动力学中有相应介绍 在此不 再重复 二 汽车加速性能 知道了驱动力和行驶阻力 就可以计算车辆的加速性能了 1 取决于发动机功率的极限加速能力 2 取决于附着力的极限加速能力 假设发动机功率足够大 极限加速能力会受到轮胎与路面之间 摩擦系数的限制 这样的话 驱动力的极限值为 2009 10 19 6 2020 3 19 6 第三章 汽车纵向动力学 作用在每个驱动轮上的垂直载荷等于静态载荷加上动态载荷 后者是由加速时的纵向载荷转移或驱动转矩造成的横向载荷转移引 起的 1 驱动转矩引起的横向载荷转移 不管是前桥还是后桥 只要驱动桥是刚性桥就存在横向载荷转 移 绕车桥中心点的力矩平衡方程为 T 即 O Wr 2 Wy Wr 2 Wy t 2 Ts Td 0 Wy Td Ts t Td 为传动轴作用在驱动桥上的转矩 Ts 簧载质量经悬架作用于驱动桥的 转矩 刚性驱动桥受力分析图 2009 10 19 7 2020 3 19 7 第三章 汽车纵向动力学 T 上面方程中 d与驱动力有关 Td Ftr if 而 Ts Tsf Tsr K r K f K FtrK f 综合以上几式可得 Wy iftK r K f 注意 1 横向载荷转移的大小是驱动力及一些其它车辆参数的函数 2 如果驱动桥的差速器未锁止 传至两侧车轮的转矩将受限于 垂直载荷较小一侧车轮的附着极限 2009 10 19 8 2020 3 19 8 第三章 汽车纵向动力学 如果坡度为零且无挂钩牵引力 一定加速度aX下的后桥垂直 载荷为 aaXh Wr W L gL Wamah WL W W axL Wr x r r gh L 右后轮垂直载荷Wrr为Wr 2 Wy 因此 WaFxhFtrK r Wrr 2L 2LiftK 再根据差速器的特性 有 Wb h2FtrK r Fx Ft 2 Wrr L L iftK 2009 10 19 9 2020 3 19 9 第三章 汽车纵向动力学 2 附着极限 从上式中求解Ft得到其最终表达式 它就是不带差速锁的整 体式后驱动桥能够获得的最大附着力 Ftmax Wb L 2 rK r h 1 L iftK 对于带差速锁的整体式后驱动桥 或独立悬架后驱动桥 另 一侧车轮可以获得更大的驱动力 最大时达到其附着极限 最大 附着力的表达式都为 Ftmax Wb L h 2009 10 19 10 2020 3 19 10 第三章 汽车纵向动力学 汽车的制动性是汽车的主要性能之一 制动性直接关系到行车 三 汽车的制动性能 安全 重大交通事故往往与制动距离太长 紧急制动时发生侧滑等 情况有关 故良好的汽车制动性是汽车安全行驶的重要保证 1 制动系统功能 减少行驶汽车的车速 必要时 可使其在一定距离内停车 在下长坡时能维持一定车速 对已停驶 特别是在坡道停驶 的汽车 应使其可靠地驻留 原地不动 2 制动系统的评价指标 制动效能 即制动距离与制动减速度 制动稳定性 即制动时汽车不发生跑偏 侧滑以及失 去转向能力 方向稳定性 制动恒定性 即抗热衰退 抗水衰退等恒定性 2009 10 19 11 2020 3 19 11 第三章 汽车纵向动力学 3 2纵向动力学运动方程 主 要 内 容 一 SAE坐标系 二 空间任一刚体的运动方程 三 直线运动时簧上质量 或悬挂质量 的运动方程 四 纵向动力学的运动方程 2009 10 19 12 2020 3 19 12 第三章 汽车纵向动力学 一 SAE坐标系 x为汽车前进方向 u v w为汽车前进 侧 向和垂直方向的速度 p q r分别为汽车侧 倾 俯仰和横摆角速 度 p u x wz 2009 10 19 yq SAE坐标系 13 2020 3 19 13 第三章 汽车纵向动力学 二 空间任一刚体的运动方程 ms u w q Fx ms v w p u Fy ms w u q p Fz Ixp Iy Iz q Mx Iz Ix Iy pq Mz Iyq Iz Ix p My 2009 10 19 14 2020 3 19 14 第三章 汽车纵向动力学 三 直线运动时簧上质量 或悬挂质量 的运动方程 u w p q p u x wz ms v w p u Fy ms u w q Fx y ms w u q p Fz Iyq Iz Ix p My Iz Ix Iy pq Mz Ixp Iy Iz q Mx q x z ms u w q s F m w u q F Iq M y y 2009 10 19 15 2020 3 19 15 第三章 汽车纵向动力学 3 3简单的稳定性讨论 主 要 内 容 一 制动 前轮抱死 二 制动 后轮抱死 三 驱动 前轮滑转 四 驱动 后轮滑转 2009 10 19 16 2020 3 19 16 第三章 汽车纵向动力学 一 制动 前轮抱死 假设一辆汽车在干扰力作用下质心侧偏角为 前轮如果抱死 制动切向力将总是指向速度v的反方向 不受车轮行驶方向的影响 此时 只有当车轮受的力产生的力矩有使质心侧偏角减小的趋势 汽车才处于稳定状态 当 FaHb FpVa sin FpVa 其中 FaH kH 即满足kHb Fpva时 汽车才 处于稳定状态 图3 3 1 2009 10 19 17 2020 3 19 17 2020 3 19 18 第三章 汽车纵向动力学 二 制动 后轮抱死 后轮抱死的分析过程与前轮抱死相同 汽车处于稳 定状态的前提条件是以下不等式成立 FaVa FPHb sin FPHb 当FaHb F 其中 pV a sin F pV a FaV kV 即满足kVa FPHb时 汽车才处 于稳定状态 图3 3 2 2009 10 19 18 2020 3 19 19 第三章 汽车纵向动力学 四 驱动 后轮滑转 作用在前轮和后轮上的力 产生的合力矩使质心侧偏角变 大 汽车处于不稳定状态 三 驱动 前轮滑转 前轮和后轮上的作用力产 生的合力矩使质心侧偏角变 小 也就是说汽车保持稳定 2009 10 19 19 2020 3 19 20 第三章 汽车纵向动力学 3 4汽车防滑电子控制系统 主 要 内 容 一 概述 二 控制系统的控制原理 三 ABS和ASR的比较 2009 10 19 20 2020 3 19 21 第三章 汽车纵向动力学 一 概述 汽车防滑控制系统包括 制动防抱死系统和驱动防滑控制系统 1 制动防抱死系统 Anti lockBrakeSystem 简称ABS 请看 防止车轮在制动过程中被制动抱死 避免车轮在路面 上进行纯粹的滑移 提高汽车在制动过程中的方向稳定性和 转向操纵能力 缩短制动距离 这是常出现的情形1 2 2 驱动防滑控制系统 AccelerationSlipRegulation 简称ASR 防止驱动车轮驱动过程中发生滑转的控制系统 它能够 在驱动过程中 特别在起步 加速 转弯过程中 防止驱动 车轮发生滑转 通过调节驱动车轮的牵引力实现驱动车轮滑 转控制的 因此 也被称为牵引力控制系统 Traction ControlSystem 简称TCS 怎么不动了 1 比较一下2 2009 10 19 21 2020 3 19 22 第三章 汽车纵向动力学 请看动画吧 二 控制系统的控制原理 一 ABS的基本工作原理 1 制动力矩的调节过程 从零增加至峰值滑移率的点1处之前 附着力矩正比于路面附着系数 制动将是 稳定的 从点1至点2 制动力矩和路面附着力 矩的差值迅速扩大 使车轮进入非稳定范 围 减压 制动力矩降低 轮速回升 点3轮速回升到点4处时 进入滑移率 最佳值 稳定区 增压 制动力矩增加 如此增压 减压循环控制 直至车辆完全防抱死控制循环与轮速变化图 停止为止 工作原理过程 2009 10 19 22 2020 3 19 23 第三章 汽车纵向动力学 2 ABS制动力学的基本方程 在建立防抱制动系统力学模型时 通常作如下假设 1 车轮承受的载荷为常数 2 忽略迎风阻力和车轮滚动阻力 3 附着系数和滑动率关系曲线用两 条直线近似地表示 定义滑动率为 1 R v T时 H 当 T H G T H G 当 T时 1 T 2009 10 19 23 2020 3 19 24 第三章 汽车纵向动力学 在此前提下 车辆和车轮的数学 模型可表达为 I Tb RF mv Fb Fb F z b 制动力矩可表示为制动 缸压力函数 Tb Kfp t Kf 制动效能因数 p t 随时间而变的制动缸压力 MPa 2009 10 19 24 2020 3 19 25 第三章 汽车纵向动力学 3 ABS实现原理 请看动画吧 看看需要增加哪些元器件 4 ABS仿真实现 借助于Matlab的Simulink工具箱完成 步骤 1 分析 滑移率 w silp 1 v v VV R 根据车速计算出 的车轮角速度 2009 10 19 25 2020 3 19 26 第三章 汽车纵向动力学 2 建立数学模型 I Tb RF mv Fb Fb Fz g 9 8 b v0 60 3 6 Rr 0 38 Kf 1 m 50 PBmax 1500 TB 0 01 I 0 45 Tb Kfp t Fb m slip mg v Fb m 液压系统 滞后环节 G s 100 TB S 1 2009 10 19 26 2020 3 19 27 第三章 汽车纵向动力学 2 Simulink仿真模型 2009 10 19 27 2020 3 19 28 第三章 汽车纵向动力学 怎么样一清 二楚了吧 无ABS作用 有ABS作用 2009 10 19 28 2020 3 19 29 第三章 汽车纵向动力学 二 ASR的基本工作原理 ASR也被称为TCS TractionControlSystem 即驱动力控 制系统 ASR可以通过调节作用于驱动车轮的驱动力矩和制动力 矩 在驱动过程中防止驱动车轮发生滑转 调节方式 发动机的输出转矩 节气门开度 常用 点火提前角 燃油喷射量 中断燃油喷射和点火 变速器传动比 差速器锁紧系数 很少采用 2009 10 19 29 2020 3 19 30 第三章 汽车纵向动力学 三 ABS和ASR的比较 ABS和ASR都是通过控制作用于被控制车轮的力矩 而将车 轮的滑动率控制在设定的理想范围内 以提高车轮附着力的利用 率 从而缩短汽车的制动距离或提高汽车的加速性能 改善汽车 的行驶方向稳定性和转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Review Module 2(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外研版(一起)英语六年级上册
- Unit 8 What's his job Part B(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接力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第四节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初中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下册-商务星球版2012
- 《任务二 餐具我来摆》(教案)-2024-2025学年劳动一年级上册浙教版
- 2025年初中生物教材教法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叉车证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 项目主题 重现滕王阁说课稿-2025-2026学年高中信息技术华东师大版2020选择性必修5 三维设计与创意-华东师大版2020
- 3.4 光的折射规律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中物理沪粤版2024八年级上册-沪粤版2024
- 蒸馏萃取课件
- 2025年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等式不等式(试卷+解析)
- (2025秋新版)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 2025玉溪市公安局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12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 南京大学课程《普通地质学》教学大纲及教案
- 2025年临床危急值报告管理制度测试题(附答案)
- 胃癌疼痛的个案护理
- 八大联考练习试卷附答案
- GA 1010-2012看守所床具
- 河道清淤施工方案(定稿)
- 苏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套下载(全册)合集(含整理与复习)课件
- 《安徒生童话》读书分享名著导读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