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巧用信息技术辅助语文教学一、巧用信息技术相对于传统的教育来说,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以丰富的现代教育技术形式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等,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充分展示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弥补了传统语文教学的枯燥乏味,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了更好发挥多媒体的优势,使之更好地为小学语文读服务。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1、运用多媒体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堂的导入环节中,而灵活运用多媒体的音像技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就能非常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一种渴望学习的冲动,激发求知欲望,让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例:我在教母亲的恩情一课时,精心设计了这样的新课导入:伴随着优美动听的音乐,先是游子吟一诗缓慢映入,然后是“教师寄语”:同学们,父母爱子女之心,无微不至,父母爱子女之事,可写的事情成千上万。就像我们熟悉的唐朝诗人孟郊的游子吟,就把母亲对即将远行的儿子的种种复杂微妙的感情全部凝聚在“临行密密缝”这个形象上。世间的情千万种只有爱是最崇高的;世间的爱千万种,唯有父母之爱最无私。时间的长河可以带走一切,但带不走父母的爱。它已深入我们的骨髓,溶入我们的血液。这爱留在我们的心中,时刻温暖我们的生命历程。这样先声夺人,一下扣住学生的心弦,使他们的思维、兴趣集中到所创设的情境中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2、运用多媒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借助多媒体教学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者理解课文起重要作用的内容,用多媒体展现出来,调动学生视觉功能,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官刺激,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提高教学效率。虽然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插图,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但由于篇幅有限,立体感不强,这时教师就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形象,生动悟意。如美丽的公鸡一课有个生字“啄”,是本课字形教学上的难点,学生受先前所学“家”的影响,在书写时往往会漏掉一点。于是我在教学这个字时,先联系课文提问:“啄木鸟要给老树治病,啄去老树身上的虫子。”我接着说:“请同学们看清楚这个虫子在哪里?”这时将屏幕中出现的“啄”字中间那个点变成小虫子,点轮流闪烁出现。这样既形象又直观,学生书写时再也不会忘了写这一点了。3、运用多媒体,巧设朗读,融情于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兴趣是求知的前提和动力。学生有了兴趣,才有学习的毅力和意志,才能深切感知、思考、领会,进而创新。而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特别是多媒体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巧设情境,让学生听听声情并茂的录音,看看栩栩如生的画面,欣赏品味形象化的词句,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产生激动人心的情景效果,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例:在教学雾凇一文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精心设计了一个课前导入和朗读环节:在讲授新课前,先投影出示几幅雾凇的图片,让学生简要描述画面,然后在声画背景下播放全文的录音。那美不胜收的雾凇景象和行云流水的朗读,让学生短时间感受到“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奇特景象和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从而达到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的目的,使后面的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勿滥用信息技术诚然,信息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可以把语文课本上枯燥文字转化为看得见的形象,听得见的声音,能增强直观性,还可以有效地避免厌学情绪、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使学生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知识的心理状态,但如果滥用,效果则会适得其反。因此运用信息技术于教学还有如下讲究:1、把握好运用的尺度新课程标准指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因此,课堂构成的主要部分应该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对话,教师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而信息技术的使用应只是起一个辅导的作用,不能让多媒体主宰课堂。但是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并不能解决多有的难点重点,也不是在任何时候都需要他。实际上,如果能用常规教学手段很好地解决教学问题,就没有必要费用多媒体。这样可以节约教师的时间和精力用于钻研教材提高教师专业发展能力,由于传统媒体教学手段有他的独特长处,而且使用十分方便,投资少,设别要求不高,因此至今人具有很大的魅力。但是我们看到有的教师在教学实际中过分依赖多媒体,不从实际教学需要出发滥用多媒体,不论什么课型什么内容的课,动辄使用多媒体,而且完全用课件的演示取代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活动,老师一节课的时间里主要任务是不断地点击鼠标,用事先设计的课件演示流程取代学生思维的发展轨迹,学生在台下仰着脖子当观众,一节课都始终盯着大屏幕,看教师播放的各种图像材料,语文课几乎成了录像放映课。虽然信息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有很多的有点,但它只是一个辅助手段,不能成为教学的唯一手段,更不能成为课堂的主宰。例如:有位教师执教只有一个地球一课,在讲解地球资源时,桂林山水、黄山风光、庐山瀑布、长城、华山,泰山、张家界等旅游资源课件一拥而上;长江、黄河等水资源,小兴安岭、大兴安岭、井冈翠竹等森林资源,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山西大同煤矿矿产资源整堂课成了地理课件展示课。多媒体课件的目的是服从和服务于教学,要选用适当的方法,达到最佳效果。不能为了方法的多样,冲淡了教学重点,喧宾夺主,失去了创设情境、引发动机的意义。这与教育心理学的原则相违背,会造成学生注意力的分散,影响教学效果。这些现象严重违背了语文学科作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这一学科特点。2、把握好运用的时机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说的就是要善于把握教育的时机,多媒体的呈现也要善于把握最佳的时机,要使多媒体的呈现成为整个教学流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积极辅助作用。那么,如何把握多媒体呈现的最佳时机呢?一般来说,多媒体的运用要选择最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内容或使训练效果达到最优化的时机。运用多媒体的时机主要有三种:抓住理解需求的时机,教师不要轻易把难点、矛盾交给多媒体,应让学生充分进行思维活动,产生“愤悱”之情,在学生思维陷入“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时,再呈现多媒体,才能使学生豁然开朗,才能使课堂教学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换句话,就是多媒体的使用应该有助于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热情,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越俎代庖,以多媒体的演示代替学生的活动。抓住感情需求的时机,教师要注意学生的感情变化,不失时机地运用多媒体,创设一个最适宜产生情感共鸣的环境,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情感。根据教材内容,因文而宜,抓住语文训练时机,取得最佳的训练效果。另外,还要注意各种媒体的合理搭配,根据各种媒体的优势,将他们加以优化组合,发挥媒体的整体功能。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有学会运用多媒体这把“双刃剑”,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地产项目合作开发与绿色建筑技术应用合同
- 2025年度汽车租赁合同细则-含新能源汽车充电支持
- 2025版实习保密协议书及数据保密条款
- 2025年度新能源电池产品全国代理商合作协议
- 2025年酒店餐厅桌椅升级改造采购合同示范
- 2025年智慧城市照明系统电工施工劳务分包合同
- 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遴选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版石材地质勘探与矿山开采合作协议
- 2025年度多金融机构联合贷款合同
- 2025年高端别墅及私人住宅保洁服务承包合同
- 2025义务教育劳动教育标准课程考试题库(含答案)
- 土地增值税清算培训课件
- 2025年稳定币在大宗商品跨境贸易中的应用研究报告
- 医院财务人员专业能力提升培训
- PDCA循环在医院应急管理中的应用
- 2026创新设计高考总复习生物(人教版)-限时强化练答案解析
- 2025年人资部长面试题及答案
- 《语文八下第三单元复习课》课件
- 2025年山西省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历年真题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5年消除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培训考试试题(含答案)
- 患者期望与实际效果-洞察及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