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石潭记1本文选自柳河东全集,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因其出生于河东,故称柳河东。其人文名远播,与韩愈并称韩柳。写本文时,他正因政治革新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本文是永州八记之一。2古代四大文体指记、表、铭、说,“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或叙事或写景,或状物。3、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二、理解性默写1、文中表现作者发现小石潭过程的句子是: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2、写小石潭全貌的诗句是: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3、体现小石潭“怪”(潭的结构)的诗句是:全石以为底。4、形容流水声音清脆悦耳的一句是:闻水声,如鸣珮环。5、本文借鱼从侧面写水清的句子是:潭中鱼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影布石上。6、写出鱼儿自由轻灵游动的姿态的句子是:潭中鱼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7、对游鱼作静态描写的句子是: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作动态描写的句子是:俶尔远逝,往来翕忽。8、文中准确地写出潭水的空明澄澈和游鱼的形神姿态的句子是: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9、“潭中鱼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柳宗元借游鱼实写水清,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也使用了相同的描写方法的一句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10、用拟人化手法写鱼,也反映了作者心情的句子是:似与游者相乐。11、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表现溪身的曲折蜿蜒的句子是:斗折蛇行。12、描写小石潭岸上植物的句子是: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13、请写出形容岸势峭拔多姿的一句是: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14、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子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四、翻译:(在提纲上)五、文意分析1、概括出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答: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和小石潭的概貌。(移步换景) 写潭水和游鱼,突出水清鱼乐。(侧面描写、动静结合) 写潭水源流,即作者探究潭源。 写潭上景物和小潭气氛及作者的感受。交代同游者的姓名2、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抓住了小石潭的哪些特点?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答:(1)写作顺序:游览观察的顺序,即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2)特点:幽深冷寂。3、作者由“闻水声”到“伐竹取道”,才“下见小潭”,这说明小石潭在怎样一个环境中?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情趣?(或问:“伐竹取道”说明了哪些内容?)答:(1)说明这是一个幽静、僻远、荒凉、人迹罕至的地方。(2)作者听到悦耳的水声时心情愉悦,游兴大增,于是产生了探幽、访奇的情趣。4、作者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其作用是什么?答:(1)用了“隔、闻、伐、取、见“等动词。(2)移步换景的写法,写出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点出了小石潭位于人迹罕至的荒僻幽静之处,为下文写环境的“寂寥无人”“其境过清”埋下伏笔。5、“全石以为底”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答:既写出小石潭的奇特、罕见,又侧面反映了水的清澈,交代了小石潭命名的原因。6、文章开篇落笔不凡,未见其景先闻其声,把水声写得清脆悦耳不同凡响,文中哪一句清楚地表明了产生这种效果的原因?并简要分析产生这种效果的原因。答:“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因其结构全为石质,水中水边无泥土,杂质,所以清水流入小潭,水流冲击硬石,才会发出如鸣珮环的声音。7、第二段生动而又传神地表现了游鱼怎样的情态?采用了怎样的手法和修辞?“似与游者相乐”展示怎样的境界?答:(1)自由、活泼、轻灵、悠闲、快乐。(2)静态和动态相结合。拟人。 (3)物我合一,乐而忘我,乐而忘形的境界。8、请就本文第二段的内容或写法作评注。(第二段写潭水什么特点?用什么写法,怎样描写的?)答:本段写潭水的清澈,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通过游鱼,阳光,影子描写潭水的清澄。9、 “斗折蛇行”和“犬牙差互”分别写的是什么?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突出小溪源流的什么特点? 答:溪身和岸势。比喻。“斗折蛇行”的意思是: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故突出溪身蜿蜒、曲折的特点。“犬牙差互”的意思是:像狗的牙齿一样参差不齐。故突出岸势参差不齐的特点。10、写“犬牙差互”的岸势和“不可知其源”的小溪有什么作用?答:写出了作者当时的处境及心境,作者遭到贬谪后来到荒凉、僻远的永州,前途与未来令人感到迷茫,神秘莫测如小溪。11、“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答:文中第四段写潭的气氛和作者的感受,这八个字不仅高度概括了潭中的气氛,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忧伤悲凉心境,是画龙点睛之笔。12、本文写景中融有感情,试说说作者观鱼时是怎样的心情?游览到最后又是怎样的心情?答:“似与游者相乐”折射出作者欣赏美景之初的愉悦心情,而坐石潭上感到“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也是作者抑郁忧伤心情的反映。13、作者在第二段中写游鱼时写到“似与游者相乐”,而第五段又感觉到小石潭“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前后两种心情为什么有所不同?答:起初,作者被小石潭的优美景色所吸引,忘记了遭贬忧伤,精神怡悦。此时他眼中尽是美景,连游鱼也似与其“相乐”。后来小石潭源头的曲折明灭,让他想到渺茫的前途,小石谭的“寂寥无人”使其心生忧伤,“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也是他寂寞的处境和凄怆哀怨心境的反应。14、作者发现小石潭时是“心乐之”,久坐潭上后,又感觉“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这是一种怎样的心态,应如何理解?答:乐忧参半,作者借游山玩水排遗抑郁,见到清潭游鱼心乐之,而过于凄清的环境,又勾起作者对自己前途的担忧,故离开。15、作者离开小石谭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联系作者的处境和文章的内容谈谈你的看法。答:小石潭水清石奇,特别是鱼儿的时动时静,更给作者带来了无比喜悦,但这份喜悦真实而短暂,潭周围的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的氛围勾起了作者被贬后始终郁积于心底的凄凉,最后离开小石潭。16、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了“悄怆幽邃”,一乐一忧是否矛盾?为什么?答:不矛盾。因为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的感情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17、课文极力渲染了寂寞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为什么?答:作者因变法失败而被贬到永州,壮志难酬,于是抒发了此时自己悲凉凄怆的心情。18、本文成功地运用侧面描写,历来为人所称道,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本文是如何运用这一手法的?(作者写小石潭的水“清”,笔法达到了超妙的艺术境界。请结合原文内容分析作者是如何写水“清”的?)答:(1)借小石潭的形状来写水清。小石潭以整块石头为底,岸边石底又翻卷而出,从而写出了水的清澈透明。(2)借游鱼来写水清。文章第二段无一字写水,但通过“空游无所依”“影布石上”等对鱼的描写侧面烘托出了潭水的空明澄澈。19、作者在描写景色时怎样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答:作者不仅描写了山水之美,而且把个人的思想感情寄托在对山水的描绘中去,做到情景交融。如写游鱼“似与游者相乐”,折射出作者欣赏美景之初的愉悦心情。由小石潭周围“四面竹树环合”的幽深寂静引发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之叹,抒发了在寂寞中悲凉抑郁的情感。由溪流的“明灭可见”、“不可知其源”来表达前途的渺茫。答谢中书书一、文学常识 本文作者陶弘景,字通明,号华阳隐居,南朝梁(朝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医药家,被称为山中宰相,著有陶隐居集。中书,古代掌朝廷机密文书的官。书,即书信。二、理解性默写1、总领全文的句子:山川之美,古来共谈。2、俯视的句子:清流见底。 仰视的句子:高峰入云。平视的句子: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3、讲究色彩搭配,表现一年之美的景象的对偶句是: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具备。4、描写晨景的句子: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描写傍晚景色的句子:夕日欲颓,沉鳞竞跃5、将听觉、视觉结合,由静入动,表现一日之美,传达了生命气息的对偶句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6、表现作者自豪之情的句子: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7、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三、课文理解1、本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答: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2、全文抓住哪一个字去写?共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哪些特点?答:“美”字 山峰、河流、石壁、青林、翠竹、猿、鸟、鱼有静有动,有声有色。3、文中所提到的“康乐”是指谁?作者举他有什么深意?答:谢灵运;说明能够欣赏领略山川之美的人很少,表现作者的自得之情。4、“猿鸟乱鸣”一句中的“乱”字用得好,好在哪里?答:它写出了“鸣”的状态,写出了晨景的热烈欢跃的气氛5、沉鳞竞跃”一句中的“竞”字用得也好,好在哪里?答:它写出“跃”的状态,争相跳,静中有动,写出热闹的气氛。6、作者描写景物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观察角度:由仰而俯;景物形象:由显而微;景物状态:由静而动;时间交代:由朝而夕。使山川景物和谐、完整、统一。7、“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内含作者什么感情?答:有高雅情怀的自豪感以及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之情。“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以 俯仰 两种视角,写 白云高山流水三重风物 ,用笔洗练,境界清新。 “实是欲界之仙都”这句感慨,赞叹山水之美,传达出自己 的志趣,将在山水之中飘飘欲仙的自得之态流露于笔端。记承天诗夜游1、文中描写月光美景的语句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语句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主旨句) 3、作者游承天寺的原因:月色入户,无与为乐。 4、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描绘了一个空明澄,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1“月色入户”表现了怎样的情味? 运用拟人,似乎月亮也懂得作者寂寞无聊,悄悄进门与他为伴。 2“欣然起行”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寂寞寒夜中难得的喜悦与兴奋。3从“念无与为乐者”中揣摩作者的心情。 作者可能想:与谁一同赏月才不致辜负如此良宵?在这谪居的寂寞中,谁能与我同赏明月?透出忧愁孤寂的心情。 4表明“念“的结果的句子是什么? 遂只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5为什么不假思索地去“寻张怀民”? 同是被贬之人,也是知心朋友。 6作者“解衣欲睡,欣然起行”,“怀民亦未寝”,从这里可以看出什么? 二人心有灵犀。7“积水空明,藻荇交横”分别比喻什么?表现了景物什么特点? “积水空明”比喻月光。表现了月光的皎洁、透明。 “藻荇交横”比喻月影。表现了月影斑驳,摇曳多姿。也表现了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 全句渲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8全文以“月光”为线索,依据作者的行踪,以诗的笔触描绘了夏夜月光图,创设了一种清冷皎浩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旷达心境。 9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的复杂感情。 *(1)旷达胸怀(2)贬谪悲凉。(3)人生感慨。(4)赏月喜悦;(5)漫步悠闲。 10.本文描写了哪些景物?目的是什么? 虚景:清澈的水,水中的植物;实景:竹柏之影。衬托了月下庭院的幽静、淡雅和赏月者的恬静、悠闲。11.写景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清静、舒适、愉悦。 12想像一下作者与张怀民散步是什么心情。 悠闲自得、无忧无虑。 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IEC 23090-26:2025 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Coded representation of immersive media - Part 26: Conformance and reference software for carriage of geometry-based point
- 2025至2030中国白色水泥行业发展分析及竞争格局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男士帆布鞋行业供需趋势及投资风险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电商物流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特医食品行业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报告
- 培训课件软件
- 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通信电缆技术创新
- 幼儿园新教师健康教育培训
- 心理辅导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性
- 从学生到职业领袖的教育之路
- 2025年四川广安爱众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起重吊装及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监理作业指引
- 威胁情报收集与整合-洞察分析
- 期末教师会议校长精彩讲话:最后讲了存在的问题
- 知名连锁汉堡店食安QSC稽核表
- 摄影设备采购合同范例
- DB41T 1812-2019 苹果简约栽培技术规程
- 【《三只松鼠公司员工激励现状调查及优化建议(附问卷)14000字》(论文)】
- 护理不良事件登记本及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新规制度
- 农业土壤检测技术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风险预测分析报告
-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