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青少年思想道德问题探析.doc_第1页
网络时代青少年思想道德问题探析.doc_第2页
网络时代青少年思想道德问题探析.doc_第3页
网络时代青少年思想道德问题探析.doc_第4页
网络时代青少年思想道德问题探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网络时代青少年思想道德问题探析雷世斌网络时代青少年思想道德问题探析雷世斌 摘 要:网络时代改变了青少年的学习、生活方式。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发展受到网络时代的强烈冲击。顺应时代潮流,趋利避害,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网络时代的必然要求。本文阐述青少年思想道德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探究其生成原因,提出其解决策略:转变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理念、丰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创新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方法、优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途径,是增强网络时代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必由之路。关键词:网络时代 青少年 思想道德 问题 对策Study on Teenagers Moral and Ideological problems in Internet AgeAbstract: The way of teenagers study and living has changed owing to Internet age, especially the development of teenagers ideology and morality has been intensively influenced through Internet age. Following the trend of age and heading for the advantages and avoiding the disadvantages of Internet, strengthening the teenagers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are indispensible demands of internet age. The paper explains a series of problems of teenagers ideology and morality, explores the reasons for it, and puts forward some solutions for it, such as adapting the mind of teenagers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enriching the content of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innovating the methods of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and optimizing the routes of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All of them are necessary for the intensification of teenagers ideological and moral construction Keywords: Internet age; teenagers ;morality and ideology;problems ;solutions 网络的发展,人类迎来网络时代。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特别是青少年学生,求知欲强,识别能力差,深受网络影响。互联网犹如一柄“双刃剑”,开辟了青少年学生学习、交际、娱乐等方面的新天地,同时网络不良思想文化和有害信息的传播也侵蚀着青少年,对他们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行为形成强烈的冲撞。青少年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建设强大祖国的希望。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关系到他们是否能够顺利成人成才。因此,立足网络时代,关注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培养青少年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是网络时代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一、网络时代青少年思想道德问题思想道德素质是人的灵魂,决定人生的发展与成败。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构建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最重要时期。网络时代,各种社会思想文化相互交融激荡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带来巨大的影响。总体上,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状况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是仍然存在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政治思想淡化网络时代,青少年的政治思想状况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是不可否认,青少年中的确存在政治思想淡化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青少年对自我的价值和意义认识不清,人生方向朦胧、信念归属迷茫,不谈信仰、不谈理想。青少年自我认同危机引发信仰危机,成为精神无所依托的流浪儿。与父辈相比,他们没有远大理想和政治抱负,缺乏为理想奋斗和献身的精神。二是对思想政治理论不感兴趣,没有学习的热情和动力。有些青少年对国家的政治文明,经济发展不甚了解,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知之甚少。三是对国情的认识不清楚,否定历史和现实,不能客观公正地评价党和政府的各项大政、方针、政策。有些青少年思想偏颇、行为过激,对社会上出现的少数党政干部腐败问题如权钱交易、以权谋私、违法乱纪等不能正确分析,看不到党执政和领导骨架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二)人生价值观念偏差网络时代,多种文化思潮交融激荡。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的集散地,腐朽落后的文化和有害的信息也乘机传播,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加之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的耳濡目染,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呈现出多样性、功利化倾向。具体表现在:一是崇尚个人主义价值观,淡化集体主义价值观。不少青少年遵从自我意识,信奉个性自由,标榜特立独行,表现出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日常生活口号反映出青少年为实现自我价值,不择手段。二是价值选择多样化,倾向于功利主义。如信奉金钱至上、追逐名利、贪图享受等。部分青少年轻视奋斗,重视利益,对金钱、权力等无限的向往,把物质享受视为人生追求的目标和最大的幸福,反映了他们生活目标的功利化和世俗化。(三)传统伦理道德观念淡薄网络时代,相当数量的青少年忽视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借鉴,对传统美德不屑一顾,不遵守社会公德,缺乏社会责任感。主要表现在:一是漠视社会问题。奉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消极态度。二是不能信守传统家庭伦理美德。特别是在独生子女家庭中,青少年养尊处优,是家庭中的“太阳”,全家人围着转,养成“皇帝”、“公主”的脾气和唯我独尊的性格。三是在人际交往方面,疏于沟通,缺乏尊重、理解、信任,不能换位思考,替他人着想,不能宽容他人错误、包容他人缺点,人际关系不够和谐。四是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经受不起挫折。青少年在家庭的百般呵护下成长,几乎没有经历生活中风雨的洗礼。一旦遇到困难,难以独自面对、处理,就会放弃,缺乏百折不挠的进取之心。(四)网络行为的失范受网络虚拟空间的诱惑和影响,青少年淡薄了法纪观念,道德行为的失范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受不健康网站诱惑,许多辨别能力差的青少年受到很大的侵害,甚至走向犯罪深渊。有的迷恋网络游戏,进入网络空间就忘乎所以,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而耽误了学业;有的在网上受到暴力、色情视频画面的诱惑而不能自拔;有的受不良信息的影响,铤而走险,走上了盗窃、抢劫的犯罪道路。另一方面青少年在网络虚拟世界,网络行为相对自由,道德观念淡薄,有的在网上制造、传播虚假信息,散布谣言,蛊惑人心;有的迷恋网络交往,回避现实交往,情感冷漠、精神抑郁、处世消极 ;有的非法窃取他人数据,制造、传播病毒等。网络诱惑着青少年思想懈怠、行为失范,进而影响着他们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行为。 三、网络时代青少年思想道德问题产生的原因网络时代青少年思想道德问题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和综合性的。既有青少年自身的内因,也有其他外在的因素,特别是网络因素。青少年自身的特性是本质,网络、家庭、学校、社会、青少年等因素是条件,相互作用,影响着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形成和发展。(一)网络发展对青少年的影响网络时代,网络人际交往的互动性,丰富与发展青少年的社会关系;网络信息、知识和理论的海量性扩大了青少年的视野;网络便捷、及时、多媒体性能克服了时空障碍,有效地提高了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娱乐的质量。总之,网络时代促进了青少年的发展,但同时也要看到网络时代对青少年发展所带来的消极影响1、网络对青少年主体性的影响网络时代的到来,给青少年的学习、生活提供了更加宽广的成长空间,使得他们自由、自为地在网络的海洋里冲浪。这一方面有益于催生和增强青少年思想道德的主体性,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发展有积极的作用。但另一方面,网络空间的虚拟性、匿名性,又导致了青少年道德责任的弱化、游戏心态的增强。青少年不负责任的思想言论,沉溺于网络游戏的行为,乃至网络犯罪的行为都是网络对他们异化的结果,进而影响到青少年在现实生活。2、网络对青少年自主性的影响网络空间为青少年的自主学习、自主思考,实现思想道德的自我教育和发展提供广阔的舞台。一方面,青少年的自主权得到强化,可以独立地判断、批判地思考、自主地选择、接受网络思想文化,并据此采取相应的道德行为,青少年的网络思想文化道德的自主性增大。另一方面,网络空间充斥着海量的思想文化信息,使得青少年难以做出判断和取舍,特别是网络上一些不良的思想文化信息对青少年的毒害,诱使他们放弃积极进取的精神,努力奋斗的行动,沉溺于网络,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3、网络对青少年人际交往的影响随着身心的快速成长,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增强,人际交往的需要日趋强烈,网络给予青少年更为广阔的交往平台。通过网络交往活动,青少年延伸了个人发展的空间,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另一方面,青少年网络交往过度,迷恋网络虚拟世界,容易造成其对现实生活的人际交往的回避,淡薄了了亲情、友情、人情,缺乏了人的人文性、社会性。斯坦福大学政治学者诺曼尼说:“人们花在网络的时间越长,他们与人们的交往时间就越少,因此我担心,互联网会不会制造一个充满孤独的世界。”4、网络对青少年娱乐的影响网络时代,青少年的娱乐更加丰富多彩了。从娱乐中,青少年身心得到休闲和放松,激发了灵感和创造力,促进了智力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游戏,给青少年带了无限的乐趣。然而,青少年受网络游戏的诱惑而迷恋网络不能自拔也是不宜忽视的事实。特别是不良的网络游戏,充斥着暴力的决斗,使青少年倾向于暴力,脾气暴躁,思想道德品质下滑,恶性事件发生。同时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发展也受到网络音乐视频的影响。一方面,青少年的价值观念、道德行为受到网络音乐和视频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青少年受好奇心的驱使,容易受到低俗的音乐视频的侵蚀,做出一些不道德的行为乃至违法犯罪的事情。4、网络对青少年思想的影响网络时代,思想文化丰富多彩并融汇激荡,容易引发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出现思想道德的冲突。第一,网络思想文化的多样性引起价值相对主义,使青少年迷茫于多样性的价值观,造成价值观选择的困惑,进而引发价值相对主义。从而导致青少年模糊了道德行为规范,觉得怎么做都行,有其合理性。第二,网络思想文化的多样性引起思想道德冲突。网络思想文化的多样性,强调没有绝对权威的思想文化,道德选择完全在于个人;强调个体的自主、利益和追求,否定主导文化思想的引领,易于导致青少年各行其是,淡化整体和全局观念,甚至造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利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二)青少年自身特性的原因在网络生活更民主,信息文化更多元的网络时代,一方面青少年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情感日益丰富,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增强了,思想道德发展的主动性、能动性、潜能性、独特性、进步性、创新性,决定了他们是社会物质和精神生产的生力军和后备军。另一方面,青少年的思想还不成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形成。受强烈好奇心的驱使,青少年求知欲极其旺盛,但是由于自身知识经验欠缺、道德自控能力较差,批判性思维尚未真正形成,思想道德的发展难免受到网络的冲击和侵害。(三)外部因素的负面效应网络时代,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不仅有青少年自身的原因和网络发展的影响,而且有家庭、学校、社会等外部因素的负面效应。1、家庭教育的误导家庭是青少年健康成长温馨乐园,父母是青少年的启蒙老师,也是青少年终生的老师。父母的教育对孩子终生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网络时代,青少年一方面受网络信息的可选择性、平等性、无权威性深刻影响。另一方面青少年由于自控力不强,心理不成熟,对他们而言,网络同样深藏着“陷阱”。这些特点给家庭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然而不科学、不合理的家庭教育误导了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健康发展。诸如父母过度关爱,忽视了孩子思想道德品质的发展;父母权威式管教,限制了孩子话语权的充分行使;父母忽视自我学习,影响了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完善;父母缺乏全面发展意识,只是关注孩子在校的学习成绩;家长强化、放大了孩子同龄伙伴的负面影响,而忽视了同龄伙伴对孩子的正面激励引导作用;父母对于孩子上网行为缺乏正确的态度和科学的引导等等。2、学校教育的错位青少年思想道德品质是在后天培养教育中形成的。学校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品质培养的主阵地。然而各级各类学校重智育轻德育,使思想道德教育边缘化;注重社会需要和价值,使思想道德教育工具化;追求理想化的道德完人,使思想道德教育理想化等的现象较为突出,严重削弱了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作用。 3、社会环境的扭曲网络时代,社会上暴露出来的问题通过网络的裂变式传播,无人不知晓,反响强烈,深深地影响着青少年思想道德品质的发展。政治上党员干部的腐败堕落,败坏了党风,影响了社会风气。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诱发了人们强烈的趋利欲望,人们的思想难免受到个人主义、实用主义、拜金主义等价值观念侵蚀。多元文化的交融和冲突引发青少年对传统文化及其优秀精粹不甚了解,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涌入的“垃圾文化”却趋之若鹜,在低级、平庸的文化氛围中耳濡目染,受到诱惑和侵蚀。多元化的道德价值观,混乱的舆论监督,社会导向莫衷一是。这一切无不影响着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状况和发展。四、解决网络时代青少年思想道德问题的对策影响青少年思想道德健康发展的因素很多,但是最有影响力的是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取决于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问题也往往源于教育,教育是解决网络时代青少年思想道德问题的决定性因素。转变育人理念、丰富育人内容、创新育人方法、优化育人途径,是网络时代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必然要求和必由之路,(一)转变德育理念,增强青少年主体性地位教育反思网络时代青少年思想道德问题及其成因,重要的原因在于青少年教育的主体性价值的缺失。青少年的主体性是相对于过去的依赖性、被动性、模仿性而言的,是青少年自觉主动地认同教育目标和教育要求,独立做出判断和选择,自觉调节行为,并在实践中完善自身品德,丰富和发展社会道德规范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针对网络时代青少年主体性明显增强这一特点,转变育人理念,尊重青少年的主体地位,强化主体性思想道德教育,成为网络时代青少年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第一要激发青少年的参与热情。实现道德教育目标,离不开青少年的积极参与。只有教育者调动青少年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求知欲,共同致力于双向互动教育活动,才能完成教育的任务。并且教育者密切关注青少年参与的道德实践活动,有利于其反思道德教育过程,改进教育内容,改善教育方法,从而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第二要坚持青少年和教育者的和谐发展。在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中,青少年和教育者要始终坚持平等交往,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促进,共同实现思想道德的协调发展,特别是教育者要充分尊重其主体地位,激发其主人翁意识,努力引导其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促使其形成健康的思想道德品质,实现“成人”的目的。(二)丰富德育内容,加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教育网络时代,文化思想观念多元化,青少年在社会互动中进行价值规范选择时感到困惑,“不知如何是好”。因此,多元化的网络时代,社会共同的价值观的确立和弘扬越是必要和重要。社会整合的心理基础和文化保证,那就是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文化信仰。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一个社会要是没有这样的信仰,就不会欣欣向荣;甚至可以说,一个没有共同信仰的社会,就根本无法存在。”青少年是实现国家强大和民族复兴的希望,形成主导性的意识形态是网络时代的必然要求。因此,网络时代丰富发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内容,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性思想,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内容与青少年社会生活的联系,是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得以在青少年身上内化的前提条件,也是提高青少年道德实践能力的必然要求。(三)创新德育方法,强化青少年思想道德隐性教育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强调课堂教学,突出思想道德课程的特点,倾向于正面教育,存在思想道德理论与行为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导致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不强。因此,探索网络时代青少年思想行为特征和思想道德教育的规律的方式和方法势在必行第一,开展多样化的德育实践活动,将鲜明的主题渗透在青少年的道德实践活动中,增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体悟和提升他们的道德实践能力。譬如,组织青少年种植,打扫校园卫生,服务社区,美化社区环境等活动,可以磨练他们的意志,使之养成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好习惯。第二,统筹安排德育课程教学和其他课程学,将思想道德教育渗透于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的始终。在知识性教学中,潜移默化地进行“无意识”的思想道德教育,将思想道德教育渗透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引导青少年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明白做人的道理和铭记社会的主导思想。第三,充分利用强大的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富于创造性,体现时代性。(四)优化德育途径,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1、发挥家庭、学校、社会育人功能,实现思想道德教育一体化青少年的生存、发展一刻都离不开社会环境。其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发展是在一定的环境因素与青少年主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的。优化其成长环境,实现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合力,是增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时效性的有效途径(1)发挥家庭思想道德教育的基石作用。鉴于网络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中的“双刃剑”影响和功能,家长必须与时俱进,改变传统、落后的家庭思想道德教育理念,树立科学的育人观,全面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充分发挥青少年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密切联系现实生活,协同学校、青少年同龄群体、及网络等大众传媒各种教育影响力量,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共同培育、完善青少年健康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行。第一,父母的爱要理性,引导孩子追求精神的幸福。第二,父母要重视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第三,父母教育要结合生活,从小道理入手。第四,父母要有合作精神,密切联系学校和关注孩子的同龄伙伴。再次,家长应该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法制意识、自律意识、安全意识,引导孩子合理科学地使用网络。(2)强化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主导地位。学校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强化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主导地位,要切实落实教育为本,德育为先理念。各类学校要关注青少年思想,提高服务水平;关注青少年情感,增强自我教育;关注青少年个性,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重视内化养成,强化青少年道德实践。(3)巩固社会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社会是青少年生活成长的最大的外部环境,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的影响深远。社会教育是青少年思想道德体系的组成部分,对他们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各级政府要狠抓精神文明建设,创建良好的社会风气;优化公共环境,利用环境育人;规范大众传媒,监督社会舆论。总之,要协调家庭、学校、社会的关系,实现德育功能上的一致性,构建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和模式。2、发挥网络教育功能,加强网络思想道德教育阵地的建设网络时代,开展青少年网络思想道德教育,要遵循青少年的自身特点、网络特点、网络信息传播特点,加快网络教育阵地建设。一方面,大力构建符合青少年兴趣爱好的高质量、高水平的思想道德教育网站;另一方面,利用网站强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具体包括:第一,建设有地方特色的网站作为网络思想道德教育基地,传播先进文化、宣传科学理论、营造主流文化,吸引青少年的关注,使他们受到无形的教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