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x线摄影技术PPT课件.ppt_第1页
脊柱x线摄影技术PPT课件.ppt_第2页
脊柱x线摄影技术PPT课件.ppt_第3页
脊柱x线摄影技术PPT课件.ppt_第4页
脊柱x线摄影技术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脊柱摄影 2020 3 19 1 脊柱由7节颈椎 12节胸椎 5节腰椎 5节骶椎以及3至5节尾椎组成 椎骨之间由小关节 韧带和椎间盘连接 2020 3 19 2 2020 3 19 3 适应证 1 外伤 2 感染 3 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4 先天性或后天性畸形 5 各类骨病 2020 3 19 4 体位 仰卧 头正中矢状面与床面中线一致并垂直于床面 头稍后仰 牙齿咬合面与乳突尖连线垂直台面 曝光时尽量张口 保持头部稳定 中心线 经两口角连线中点垂直射入 第一 二颈椎张口位 2020 3 19 5 2020 3 19 6 显示部位 寰枢关节对称的第一 二颈椎前后位影像 2020 3 19 7 体位 仰卧于摄影床上或站立于摄影架前 头正中矢状面与床面 胶片 中线一致 并垂直于床面 头稍后仰 颌部抬起 中心线 向头侧倾斜10 15 角 对准甲状软骨下方射入探测器中心 颈椎正位 2020 3 19 8 2020 3 19 9 显示部位 第三至七颈椎正位影像 2020 3 19 10 注意事项 1 去除颈部及耳部金属饰物 2 根据颈椎的生理曲度调整中心线倾斜角度 3 第1肋弓及颈旁软组织均应包括在照片内 评价标准 1 椎间关节显示清晰的 心 形状 即不完整 心 字样 及双侧钩突关节 路施卡关节 显示 2 下颌骨与枕骨相重迭 两侧下颌角呈 形显示 3 应显示颈椎3 7椎体 质控要点 1 正中矢状面垂直胶片 头不偏斜 2 仰头使听鼻线垂直胶片 3 中心线15o向头通过甲状软骨下缘达胶片 2020 3 19 11 体位 仰卧于摄影床上或站立于摄影架前 头稍后仰 下颌抬起 听鼻线与探测器上缘平行 两肩下垂 颈部正中矢状面与探测器面平行 中心线 经下颌角向下2cm处水平射入 颈椎侧位 2020 3 19 12 2020 3 19 13 显示部位 颈椎侧位影像 2020 3 19 14 注意事项 1 去除颈部及耳部金属饰物 2 根据X线机性能 尽量加大摄影距离 以减小影像放大 3 照片包括外耳孔 第7颈椎及颈部前后缘软组织 4 外伤危重病人只能采取仰卧水平侧位摄影 应尽量减少头的搬动 必要时应有临床医生帮助 避免在检查时加重损伤 评价标准 l 颈椎1 7全部显示 2 各椎体后缘呈单边显示 3 下颌骨不与颈椎重选 4 齿状突显示清楚 2020 3 19 15 质控要点 1 标准体位站立 两肩下垂 挺胸 眼平视 颈椎呈自然屈度 正中矢状面平行胶片2 外耳孔垂线居胶片中线 片上缘包括外耳孔 3 下齿反咬推出下颌骨使不与颈椎1 2重选 4 中心线水平投射 通过甲状软骨垂直胶片 5 焦点胶片距离取100 150cm 2020 3 19 16 体位 俯卧 头颅呈侧位 被检侧向下 下颌前伸 被检侧上肢放于身后伸直 对侧上肢肩部尽量沿身体长轴向下 胸部冠状面与探测器面成55 角 下肢弯曲 膝部支撑使身体稳定 中心线 经甲状软骨处的颈部中间垂直射入 颈椎斜位 2020 3 19 17 2020 3 19 18 显示部位 颈椎椎间孔及颈椎斜位影像 2020 3 19 19 左前斜位 右前斜位 2020 3 19 20 注意事项 1 去除颈部及耳部金属饰物 2 尽量加大摄影距离 以减小放大失真 3 照片包外耳孔 第7颈椎及颈部前后软组织 4 此位置亦可采取俯卧位摄影或选择前后斜位 5 特别注意左右标志准确 它代表着照片中所显示的是哪侧的椎间孔 2020 3 19 21 评价标准 1 颈椎2 7椎间孔显示在椎骨影像正中偏后 对侧椎弓根位于椎体中线前缘 无下颌骨重迭 2 颈椎2 7椎间孔显示长类圆形 3 构成椎间孔前缘的上 下相邻椎体的唇状椎间隙界限清楚 质控要点 1 身体自然站立 身体旋转使冠状面与胶片成45o 50o角 2 下颌骨前伸 齿反咬 两肩自然下垂 3 后前斜位观察同侧椎间孔 前后斜位观察对侧椎间孔 片上左 右标记应注明清楚 2020 3 19 22 胸椎正位 体位 仰卧 身体正中矢状面与床面正中线一致并垂直于床面 两上肢放于身旁 身体保持稳定中心线 对准肩胛骨下角连线中点处垂直射入探测器中心 2020 3 19 23 2020 3 19 24 显示部位 胸椎正位影像 2020 3 19 25 注意事项 1 由于心脏重叠的影响 胸椎的检查应以下段胸椎的摄照条件为准 2 取呼气位摄影 2020 3 19 26 胸椎侧位 体位 侧卧 两臂上举 抱头 头枕上臂 身体正中矢状面与床面平行 胸椎棘突后缘距床面中线6cm 下肢弯曲 保持身体稳定 中心线 经肩胛骨下角第七胸椎处垂直射入 2020 3 19 27 2020 3 19 28 显示部位 第四至十二胸椎侧位影像 2020 3 19 29 注意事项 如果腰部未垫棉垫 可采取中心线向头侧倾斜方式 倾角大小一般为5 10 2020 3 19 30 体位 仰卧 身体正中矢状面与床面正中线一致并垂直 两上肢平放在身体两旁 冠状面与床面平行 下肢弯曲 脚踏床面 中心线 对准脐上3cm处 垂直射入探测器 腰椎正位 2020 3 19 31 2020 3 19 32 显示部位 腰椎正位影像 2020 3 19 33 注意事项 病人仰卧 身体不能扭曲 避免出现人为的腰椎侧弯 评价标准 1 腰椎1 5及骶椎l 2显示 2 腰椎椎体上 下缘呈单边显示 3 腰大肌影清浙 质控要点 1 为减少腰椎生理性前突 尽量与胶片平行 应取双膝屈曲肩部垫高 使腰背贴紧床面 2 中心线垂直腰椎3达胶片 2020 3 19 34 体位 侧卧 身体正中矢状面与床面平行 腰椎棘突向前6cm处置于床面中线上 两腿弯曲 保持身体稳定 中心线 经髂嵴向上6cm处垂直射入 腰椎侧位 2020 3 19 35 显示部位 腰椎侧位影像 2020 3 19 36 注意事项 1 如果季肋部未垫棉垫 可采取中心线向足侧倾斜的方式倾角大小一般为5 10 2 病人脊柱腰段有侧弯时 体位选择应采取突出侧贴近胶片的方式 用锥形线束原理 最大限度地减少椎体和椎间隙显示的失真 评价标准 1 片含腰椎1 5及腰骶关节 2 椎体呈 四方块 影 无上 下或后缘双边影 3 腰椎棘突显示 质控要点 1 身体背面垂直床面 腰下垫棉垫使腰椎棘突联线平行胶片 2 中心线垂直通过腰椎3达胶片 2020 3 19 37 体位 仰卧 身体冠状面与床面成45 角 棘突向后2 5cm处置于床面正中线上 中心线 经脐孔向上3cm处垂直射入 腰椎斜位 2020 3 19 38 显示部位 靠近摄影床一侧的椎弓根 上 下关节突及腰椎斜位影像 2020 3 19 39 注意事项 1 病人后倾身体不稳时 可用棉垫或沙袋支撑 2 常规摄取左后斜位和右后斜位 双侧对比观察 3 注意左右标记准确 评价标准 1 片含腰椎1 5的斜位影像 2 腰椎上 下关节面清楚 3 椎弓部份的 狗 的侧面形象界限清楚 被检测的横突相当狗嘴 椎弓根似为狗眼 上关节突为狗耳 下关节突为狗前腿 椎板为狗腹 峡部为狗颈 对侧横突为狗尾 对侧下关节突为狗后腿 质控要点 1 仰卧体轴整体旋转 使体背部与胶片成45o角 2 中心线垂直通过腰椎4达胶片 3 腰椎右后斜位观察同侧 而骰骼关节显示为左侧 左右标号应注明 2020 3 19 40 腰骶关节正位 体位 仰卧 身体正中矢状面与床面正中线一致 并垂直 双膝弯曲 胶片上缘包括脐孔 下缘达耻骨联合 中心线 向头侧倾斜15 角 经双侧髂前上棘连线中点射入 2020 3 19 41 2020 3 19 42 显示部位 腰骶关节 2020 3 19 44 腰骶关节侧位 体位 侧卧 身体正中矢状面与床面平行 冠状面与床面垂直 腰骶关节 腰椎棘突应包括在胶片内 腰骶部位于床面正中线 腰骶关节与床面垂直 髂嵴下3cm处置于探测器中心 中心线 经髂嵴向下3cm垂直射入 2020 3 19 45 2020 3 19 46 显示部位 腰骶关节侧位 2020 3 19 47 骶尾骨正位 体位 仰卧 身体正中矢状面与床面正中线一致并垂直 胶片上缘包括髂嵴 下缘包括耻骨联合 中心线 经两髂前上棘连线中心与耻骨联合的连线中点处垂直射入 疑尾骨病变时中心线向足侧位倾斜10 角 2020 3 19 48 2020 3 19 49 显示部位 骶尾骨正位影像 2020 3 19 50 注意事项 1 对于骶尾部骨病的观察 应注意盆腔肠道的清洁 2 中心线倾斜角度的大小与骶骨向后倾斜的角度有关 骶骨向后倾角大 中心线倾角相应加大 中心线倾斜以垂直骶骨长轴与暗盒平面夹角的角平分线为宜 2020 3 19 51 骶尾骨侧位 体位 侧卧 将骶尾骨置于床面正中线处 两腿弯曲 保持身体稳定 中心线 经髂前上棘向下2 5cm处垂直射入 2020 3 19 52 2020 3 19 53 显示部位 骶尾骨侧位影像 2020 3 19 54 注意事项 对于骶尾椎伤势较严重的病人 仅摄取骶尾椎侧位即可 不必摄取骶尾椎正以减少损伤 2020 3 19 55 骨盆摄影 2020 3 19 56 适应证 1 外伤 2 感染 3 肿瘤和肿瘤样病变4 先天性畸形 5 骨骼生长障碍 6 全身性骨疾患 禁忌证 非特殊情况下 妊娠3个月内孕妇应尽量避免此项检查 2020 3 19 57 骨盆正位 体位 仰卧 身体正中矢状面与床面正中线重合并垂直 两下肢伸直 脚尖向上 双足轻度内旋10 15 胶片上缘超过髂嵴 下缘超过耻骨联合上缘向下10cm 包括坐骨 中心线 经两侧髂前上棘连线中心与耻骨联合上缘连线的中点处垂直射入 2020 3 19 58 2020 3 19 59 显示部位 两侧髂骨 耻骨 坐骨 闭孔与髋关节 骶髂关节对称的骨盆正位影像 2020 3 19 60 注意事项 1 对于骨盆部骨病的观察 应注意盆腔肠道的清洁 2 照片包括骨盆所属诸骨 股骨头颈部以及骨盆两侧软组织 3 对骨盆骨折病人 搬动时应平托 不要用力挤压 2020 3 19 61 骶髂关节正位 体位 同骨盆正位摄影 中心线 经髂前上棘连线中心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处垂直射入 2020 3 19 62 2020 3 19 63 显示部位 双侧骶髂关节影像 2020 3 19 64 注意事项 1 必要时 可考虑清洁肠道 以减少肠内容物和气体的重叠干扰 2 中心线倾斜的角度 依据骶骨的后倾角度决定 2020 3 19 65 骶髂关节斜位 体位 仰卧 被检侧髂骨抬高 身体冠状面与床面成15 角 将骶髂关节置于床面正中线处 被检侧下肢伸直 对侧下肢弯曲 保持身体稳定 中心线 经髂前上棘向内2 5cm处垂直射入 2020 3 19 66 2020 3 19 67 显示部位 一侧 抬高侧 骶髂关节间隙的骶髂关节切线位影像 2020 3 19 68 注意事项 1 病人倾斜体位 应采取相应措施固定 2 病人与台面的夹角 应从骶骨后皮肤面测量为准 2020 3 19 69 胸廓摄影 2020 3 19 70 胸廓由胸骨 肋骨及胸椎连接而成 胸骨为扁平骨 位于胸廓最前方 分胸骨柄 胸骨体及剑突 胸骨柄上端内收 下端向外伸展呈一倾斜面 它与胸骨体形成的夹角为胸骨角 肋骨为弓形长骨 分肋骨及肋软骨 共12对 2020 3 19 71 胸廓正面观 2020 3 19 72 胸骨正位 体位 站于摄影床外侧 然后俯卧于床面上 身体正中矢状面与床面长轴正中线垂直 前胸紧贴床面 冠状面平行床面 胸骨中点放在床面正中线上 颌部前伸贴床面 保持身体稳定 中心线 向左侧倾斜20 角 经胸骨射入探测器中心 曝光时平稳呼吸 保持胸骨位置固定不动 2020 3 19 73 2020 3 19 74 显示部位 胸骨倾斜的正位影像 2020 3 19 75 胸骨侧位 体位 侧卧 挺胸向前 两肩向后背 胶片上缘超过胸骨颈切迹 下缘超过剑突 中心线 经胸骨颈切迹与剑突连线中点垂直射入 2020 3 19 76 2020 3 19 77 显示部位 胸骨侧位影像 2020 3 19 78 膈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