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秋季期九年级周末测试试卷 2011.doc_第1页
2011年秋季期九年级周末测试试卷 2011.doc_第2页
2011年秋季期九年级周末测试试卷 2011.doc_第3页
2011年秋季期九年级周末测试试卷 2011.doc_第4页
2011年秋季期九年级周末测试试卷 201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2011年秋季期九年级周末测试试卷 2011.9.17 语 文选择题答卷 题号1231213141516答案题号171920222325答案一、基础知识与运用、名著阅读1、下列加点词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泾流(jng) 旋其面目(xun) 万仞(rn) 迂回(y) 箕畚(bn)B、孀妻(shung) 穷匮(ku) 荷担(h) 汤熨(tng)(wi) 火齐(j)C、有间(jin) 莅事(l) 号呼(ho) 侯骑(j) 探看(kn)D、绮户(y) 婵娟(chn) 燕然(yn) 相藉(ji) 顿踣(b)2、下列加点词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坦荡如砥(d) 虬枝(qi) 秀颀(q) 婆娑(su)B、揠苗助长(y) 涸辙(h) 淅沥(l) 猗郁(y)C、惴惴不安(zhu) 澎湃(bi) 外壳(k) 禀赋(bng)D、恹恹欲睡(yn) 枝柯(k) 韶华(sho) 馨香(xn)3、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妙手偶得 旁逸邪出 无边无垠 潜滋暗长B、纵横决荡 拨苗助长 倔强挺立 琼浆玉液C、诚心诚意 浮想连翩 沁人心脾 如花似锦D、不能自已 俯拾皆是 懵懵懂懂 喋喋不休4、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 又是一年一度的教师节,同学们都想献给老师一份礼物。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和感谢。为此班级策划了主题活动。A、请你写一则短信赞美老师: B、为了了解老师的工作情况和健康状况,九年级1班同学对全校100明教师作了调查,结果如下:调查对象平均工作量(每周)备课情况上课情况批改作业情况平均休息时间健康状况健康亚健康不健康教师20课时每天每天每天每天6小时20%63%17% 通过上表的调查数据,你得出怎样的结论: C、你打算邀请你的一位老师参加班里举行的教师节庆祝晚会,你将对他(她)说: 5、名著阅读(5分)材料一:A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A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材料二:他的手在口袋里摸着勃朗宁手枪扁平的枪身,手指习惯地握住了枪柄。他慢慢地掏出了手枪。“谁能想到,你会有这么一天?”枪口轻蔑地望着他的眼睛。B把手枪放在膝上,狠狠地骂了起来:“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1)材料一中A处人物是 ,他的性格特征主要是: ;材料二中B处人物是 ,文段以内心独白的方式,生动地刻画了他在 的严峻时刻,内心的绝望、动摇以及最终战胜软弱战胜自我的全过程。(2分)(2)请从材料一、材料二所对应的名著中任选一部写一则推荐语(可选择内容、人物、语言等方面来写,不少于50字)。我推荐的名著是 我的推荐语: 二、默写填空:6、王维在使至塞上中描绘塞外的奇特壮美风光,被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_,_。7、李商隐的无题中被人们用来赞美为人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的精神的句子是:_,_。8、杜牧在:泊秦淮中借眼前景,抒现实忧,讽喻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谬误国的诗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_。9、晏殊在浣溪沙中慨叹时光流逝,蕴含生活哲理,被人誉为“天然奇偶”而传诵千古的佳句是:_ ,似曾相识燕归来。10、水调歌头中,作者苏轼借月抒怀,表达对亲人和离别的人们的美好祝愿的句子是:_,_。11、在李商隐的无题一诗中,以景渲染、烘托两个有情人的离愁别绪的句子是:相见时难别亦难,_。三、诗歌赏析:阅读下列诗歌,完成1216题 (A)使至塞上 王 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2、选出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两项是( )( )A、首联写作者出使,已经过了属国的居延这一地方。一个“单”字,写出了他出使的孤单与无奈。 B、颔联借用比喻,写自己像飘飞的蓬草一样出了汉塞,像北归的大雁一样进入胡天,显得形象而生动。 C、颈联中,“孤烟”、“长河”、“落日”,写出了大漠景色的单调与荒凉。“直”“圆”写出了边塞人民不惧生活艰苦,奋勇向前以圆美好愿望的豪情斗志。 D、尾联意思是说在萧关遇到巡逻侦察的骑兵,才知道都护还在很远的燕然山。至此,并未交待“出使”结束,给人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 E、全诗叙事与写景相结合,而重点在于写景,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画面宏大,意境开阔,景色壮丽的塞外风光图。( B )泊秦淮 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13、选出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两项( ) ( ) A、首句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描写秦淮河美丽的夜景,着墨不多而风情毕现,意境淡雅。B、次句写夜晚时分,诗人的小船停泊在秦淮河靠近对岸酒家的地方。“近酒家”使读者联想到秦淮河两岸是灯红酒绿,顾客癫狂暴饮的地方。C、商女热衷歌唱玉树后庭花靡靡之音,诗人既批判了她的幼稚无知,又抒发了自己忧时伤世之感慨。D、“商女不知亡国恨”是一种曲笔,暗示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那听歌的封建贵族、官僚。E、这首诗首句写景,次句叙事,三、四句感怀,全诗用一个“夜”字贯串起来,诗歌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愁,语言清新洗炼,是唐朝绝句中的优秀诗篇。(C)无 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4、选出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两项是( )( ) A、首句的两个“难”字,凸现了两个情人的情深意厚。次句以景渲染、烘托两个有情人的离愁别绪,是景语也是情语。B、三、四句语带双关不露斧凿之痕,曲折丰富地表达了情人之间生死不渝的爱情,比喻新奇而巧妙,是诗中警句。C、五、六句写女子离别后的担心,既担心容颜变老,又担心情人移情别恋,也含有两人要各自珍重之意。D、末两句是强作宽慰之语,既然会面无望,于是只好请使者为自己殷勤致意,替自己去看望他。这个寄希望与使者的结尾,并没有改变“相见时难”的痛苦境遇,不过是无望中的希望,前途依旧渺茫。E、“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诗人借春蚕的执著精神,寄托了对情人的思念之情。而今人多用这两句来表达人们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因而古今之间并无内在的联系,故此种引用属于断章取义。 (D) 浣溪沙 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15、选出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两项( ) ( ) A、“一曲新词酒一杯”一句,所展示的是作者“对酒当歌”的情景,其意思是说作者每饮完一杯酒就写一首词。 B、“去年天气旧亭台”一句,点明眼前的景物与去年一样,故地重游,一种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怀旧之感油然而生。C、“夕阳西下几时回 ”作者看见“夕阳西下”想到岁月在不断地流逝。作者向我们倾诉的是他感到生活的空虚、无聊,同时也有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D、“无可奈何花落去”一句表现出对落花怀着深深的叹息;“似曾相识燕归来”一句表现出对归燕带着迷离的思绪,在这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深蕴着生活的哲理。E、“小园香径独徘徊”一句直接抒发寂寞和忧伤。“独”字突出了凄清寂寞之感,全词所有的思绪都是由这“独”字而来。这句表达了诗人渴望改变现实却又无可奈何的心境。 (E) 水调歌头 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6、选出对这首词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两项( )( )A、“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首句陡然发问,这是诗人酒酣之时,对着皎洁的月亮所产生的遐想。B、“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这两句设想,暗示了中秋之夜月色的明丽,夜气的清寒,又透露了作者对人间终不忍弃绝的复杂心情。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时空阻隔,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D、下阕写词人望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在词人眼里,月圆人团圆是一种自然常理。E、 这首词几乎句句写月,意境优美,寓哲理于叙事之中,全词既洋溢浪漫情怀,又抒发现实感受,字里行间流露出词人旷达乐观的情绪。四、文言文阅读:阅读下列选文,完成1722题。(一)秋水(1)秋水时至,百川灌河。(2)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3)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为天下之美为尽在己。(4)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5)东面而视,不见水偳。(6)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17、下面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河伯始旋其面目: 旋转,掉转 B、 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尽C、不见水端 : 尽头 D、 东面而视: 东面18、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每小题2分)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意者。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19、下面是对选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第一、二句写黄河的壮阔,渲染百川灌河的浩大气势,写出了河伯的骄傲自满。B、文章第三句写河伯骄傲自满。一个“天下”和一个“尽”,把河伯踌躇满志、飘飘然的神态描写得淋漓尽致。C、文章末尾用河伯的话写出河伯自知不足和浅陋。通过河伯的感悟,阐述了人的认识的局限性。D、 文章运用设喻、对比的写法,说明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大小都是相对的,告诫人们不能囿于见闻而骄傲自大。 (二)捕蛇者说(节选)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驰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邪?” 20、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 凡人不病则不畏惧 B、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C、谨食之,时而献焉 /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D、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 /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1、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每小题2分)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22、下列是对选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蒋氏大戚,汪然出涕”一句写蒋氏听说要恢复他的赋税时竟然大哭起来,反映了当时“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的社会现实。B、“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一句,通过“斯役”与“赋”的对比,突出说明了“赋敛之毒”。C、蒋氏捕蛇十二年,“几死者数矣”,他不以为“病”,反以为“幸”,可见其思想麻木,使人感到可悲。D、“驰然而卧”,“ 熙熙而乐”是以乐写悲,含有无限悲伤凄婉之意。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014题。那树立在那条路边上已经很久很久了。当时路还只是一条泥泞的小径时,它就立在那里;当路上驶过第一辆汽车之前,它就立在那里;当这一带只有稀稀落落几处老式平房时,它就立在那里。那树有一点佝偻,露出老态,但是坚固稳定,树顶像刚炸开的焰火一样繁密。认识那棵树的人都说,有一年,台风连吹两天两夜,附近的树全都吹断,房屋也倒坍了不少,只有那棵树屹立不动,而且据说,连一片树叶都没有掉下来。这真令人难以置信。据说,当这一带还没有建造新公寓之前,陆上台风紧急警报声中,总有人到树干上漩涡形的洞里插一炷香呢。那的确是一株坚固的大树,霉黑潮湿的皮层上,有隆起的筋和纵裂的纹,像生铁铸就的模样。几丈以外的泥土下,还看出有树根的伏脉。在夏天的太阳下挺着颈子急走的人,会像猎犬一样奔到树下,吸一口浓阴,仰脸看千掌千指托住阳光,看指缝间漏下来的碎汞。有时候,的确连树叶也完全静止。于是鸟来了,鸟叫的时候,几丈外幼稚园里的孩子也在唱歌。于是情侣止步,夜晚,树下有更黑的黑暗;于是那树,那沉默的树,暗中伸展它的根,加大它所能荫庇的土地,一厘米一厘米地向外。但是这世界上还有别的东西,别的东西延伸得更快,柏油路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公寓楼房一排一排挨过来。所有原来在地面上自然生长的东西都被铲除,被连根拔起。只有那树被一重又一重死鱼般的灰白色包围,连根须都被压路机碾进灰色之下,但树顶仍在雨后滴翠,有新的建筑物衬托,绿得更深沉。公共汽车在树旁插下站牌,让下车的人好在树下从容撑伞。入夜,毛毛细雨比猫步还轻,跌进树叶里汇成敲响路面的点点滴滴,泄漏了秘密,很湿,夜很有诗意。那树被工头和工务局里的科员端详过计算过无数次,但他依然绿着。23、下面对选文内容、写法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选文第段划线句子运用排比和反复手法,意在表明城市(社会)发展之快,流露出作者对生态环境被现代文明破坏的困惑、焦虑,也暗示了那树最终的命运。B、选文前5段分别从生存环境,外貌和贡献写“那树”,表达作者对“那树”充满了敬意和赞美之情。C、第段中连用两个“据说”,前一个“据说”是因为事情有不确定性,作者没有考证,后一个“据说”是因为事情很奇特,作者也不轻易相信,连用据说,起到丰富文章内容,深化主题的作用。24、 日本福岛核泄露引发全球核电安全大讨论,结合那树一文所表达的观点,你认为人类在对付现代文明造成的灾害时,该有怎样的态度? 25、下面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那树经久屹立,目睹着大地的沧海桑田,给人以邈远的历史感;它在大自然的灾祸面前“毫发”未损,似古老而茂盛的生命旗帜。B那树具有高尚的品格,对人类有着巨大的价值,作者对它怀有深情,但它最终却遭受人类的算计。 C那树虽然很久以来一直为人类默默奉献,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它早晚必然引颈受戮。文章既歌颂了它的献身精神,也体现了一切都要为了发展的主旨。D本文用语形象生动,而且充满感情,如“屹立不动”“炸开的火焰”“雨后滴翠”“绿得更深沉”“依然绿着”等都生动地描述了那树的形象,感人至深。 E不发议论,全用形象打动人心,是本文一大特点。那树用自己的生命绿了一方土地,其”绿着生,绿着死”的形象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参考答案一、选择题答卷 题号1231213141516答案DCDCDCECECEDE题号171920222325答案DACCCC二、非选择题4、A、参考例子有了您,花园才这般艳丽,大地才充满春意!老师,快推开窗子看吧,这满园春色,这满园桃李,都在向您敬礼!B、老师的工作量比较大,休息的时间很少,工作很辛苦。大多数老师都处于亚健康状态,必须关注。 C、老师您好,今天是您的节日,为了表达我们对您的敬爱和感激之情,我们班同学准备今晚8点在班级举行教师节庆祝晚会,特邀请您参加,请您接受我们的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