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选择题.doc_第1页
八年级历史选择题.doc_第2页
八年级历史选择题.doc_第3页
八年级历史选择题.doc_第4页
八年级历史选择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历史选择题训练 班级:_ 姓名:_1、 单项选择题1、右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底座上反映虎门销烟的浮雕。这个事件之所以刻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是因为:A.宣告了中国人民禁烟运动的彻底B.反映了中国政府坚定的禁毒态度C.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D.彻底遏制了鸦片泛滥给中国造成的危害2、道光皇帝1842年7月发过一道密谕“将香港地方,暂行赏借;并许以闽、浙沿海暂准通市。”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A.道光皇帝畏敌妥协,与英方妥协议和B.清统治者仍然端着天朝上国的空架子C.揭示了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D.此密谕直接促成了南京条约的签订3、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文中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近代中国产生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A.B.C.D.4、“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方今急边防,疲氓未息肩。苦心著此书,搜讨颇有年。”材料中的“奇书”是指: A马可波罗行纪 B天工开物 C海国图志 D天演论5、近代中国随着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列不属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共同点的是:A都极大地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利益 B都有开放通商口岸的内容C都有巨额赔款 D都是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6、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三人的选择殊途同归,都是为了: A推翻清政府 B实行君主立宪制 C建立民主共和国 D挽救民族危亡7、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读物中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一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下列辛丑条约的条款中,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观点的:A. 中国赔款白银4.5亿两 B. 拆毁大沽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扎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C. 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 D.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8、清光绪帝曾发布罪已诏:“今兹议约,不侵我主权,不割我土地,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事后追思,渐愤交集。”文中“议约”是指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9、张之洞说:“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这表明他主张: A. 仿效西方政治制度 B.兴办近代军事工业C创办近代民用工业D.学习西方自然科学10、李鸿章认为“西洋方圆千里,岁入财赋动以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洋税。”洋务运动中清政府仿效西方这一做法而采取的措施是:A创办军事工业 B发展民用工业 C筹建新式陆海军 D派遣留学生11、著名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根本原因在于: A.洋务运动创办了第一所新式学堂 B.洋务运动把西方先进生产力引入中国,创办了第一批近代的工业企业 C.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第一支近代化海军力量 D.洋务运动兴办民用工业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12、在“评价洋务运动”的分组学习活动中,小杨同学收集的材料有:1865年李鸿章以4万两银买下美商的旗记铁厂;1866年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曾国藩派容闳从美国买回机器,与李鸿章等创办江南制造总局;1872年清政府选派第一批少年赴美学习科技、工程等学科。以上材料不能说明在洋务运动中: A清朝政府起了主导作用 B引进了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C商人、资本家兴办企业获得政府的投资 D产生了一批近代企业13、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分为两派:甲派主张“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乙派认为“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这反映出他们的根本分歧在于() A对待外洋事物的态度 B对待清政府的态度 C对待外国侵略者的态度 D对待农民起义的态度14、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说法正确的是:康有为、梁启超是变法维新运动的代表人物 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慈禧太后镇压了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A. B. C. D. 15、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共同点不包括: A. 都主张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B. 促进了中国近代化发展 C. 都在资产阶级领导下进行 D. 都向西方学习16、某校历史兴趣小组想要了解我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宪法。他们要找的文献是:A.天朝田亩制度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民国约法17、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表述错误的是:A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 B辛亥革命的首义之地在湖北武昌C辛亥革命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D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18、魏源和严复都是我国近代早期的爱国思想家,他们的共同之处是:A.在列强入侵,国家危难时刻,认识到要改变现状,必须学习西方的长处B.都主张设立工厂,制造轮船 C.都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D.都认识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重要性19、“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 林则徐、魏源新文化运动 李鸿章、左宗棠洋务运动 康有为、梁启超戊戌变法 孙中山辛亥革命 A.B. C. D.20、“变法图强”、“民族、民权、民生”、“民主、科学”三种思想的共同点包括: 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 是向西方学习的产物 具有进步的爱国意义 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 都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化趋势 A B C D21.“盖天津(城)市发展之趋势,其初围绕旧城,继则沿河流,复次则沿铁道线,自有电气事业则沿电车道而发展。”这反映出近代天津城市化进程的显著特点是A.以老城区为中心不断扩展B.伴随交通方式的变化而发展C.由城市周边的不断开发而发展D.伴随工商业的发展而发展22.茅盾的小说春蚕中有这样一段描写:“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但他很相信老陈老爷的话一定不错。并且他自己也明明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而且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以下对这段描写的理解正确的是小农经济受到沉重打击 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 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近代交通运输业有所发展A.B.C.D.23.一位老爷爷出生在十九世纪初,见证了堂堂大清帝国像列强眼中的“一只羔羊”一样被任意宰割,他有四个儿子也饱经沧桑。下面是他对四个儿子的描述,不属实的是A.老大1843年在海关工作,在关税方面却要与英国协定B.老二是圆明园的管理人员,目睹“万园之园”被烧毁C.老三1896年在重庆看到了日本人开设的工厂D.老四 1905年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24.下面是18951898年创办的中文报刊统计表。对表中信息的正确叙述有年份当年创刊总数中国人自办报刊总数所占百分比18957342.9%1898473985.9%中国人自办的报刊日益成为报业的主体 维新变法推动了报业发展 言论自由的局面已经出现 报刊成为新思想传播的载体A.B.C.D.25.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为“大生”。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B.应大力发展重工业C.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D.儒家思想指导商业26.鲁迅先生曾说:“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以下“鞭子”与“动弹”相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鸦片战争开眼看世界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甲午中日战争维新变法,救亡图存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传播民主与科学的思想27.杂文月刊曾刊登过一篇名为中国简史的文章,其中有:“林则徐说:我销;洪秀全说:我反;康有为说:我变;孙中山说:看我的。”对文中所说的四者认识正确的A.纯属缺乏历史依据的文学夸张B.都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C.反映了近代中国人的救国探索D.四者的斗争对象和斗争方式基本一致 28.中国近代先进人物在向西方学习方面,呈现出不断深入的趋势。导致这种趋势的最主要原因是 A.西方资产阶级文化成果的先进性B.中国知识分子提倡和传播西学C.列强入侵,西学不断涌入中国D.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逐步转型 29.在近代“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中国的政治思想经历了下列哪一演变过程A.英日式美法式俄国式B.英日式俄国式美法式 C.美法式英日式俄国式D.俄国式美法式英日式 30、下表反映了中国近代某一时期的经济状况,对下表信息解读错误的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年份原料手工制品机器产品189315.681.82.6191039.841.418.8192040.139.420.5张东刚等世界经济体制下的民国时期经济A.中国进一步成为列强原料产地 B.列强对华侵略以掠夺原料为主C.中国手工业受外来侵略冲击D.中国近代工业进一步发展31、某研究者查阅到光绪二十七年一份吏部档案(下图),该档案残缺不全,其中有这样的文字:“上年月间,入都,本署即被占据,迨洋兵撤退,检查署内所存档案则例等件,全行遗失。”与这份档案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32、右图所示为1904年驻日大使的杨枢的一则奏折(部分),造成该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甲午战争后后国人的救国思潮由物质层面转向制度层面 B.甲午战败后,国人救国求速成,学习文科较易入门 C.日本近代化起步时间短,科技不如欧美发达 D.中国儒家文化传统一向重道轻器,重人伦轻科技33、.图为点石斋画报快枪述奇描绘的洋务企业“金陵机器制造局”试验武器的情景。图中三人为:官员郭月楼和徐仲虎,工首唐履堂。图中文云:“工首匠心运用,造成快枪。”从图文可以得出的信息是晚清官府推动洋务军事工业洋务产品足令洋人为之汗颜“师夷长技”思想的具体实践标志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诞生A.B. C.D.34.下表为中国工业发展初期(18721911年)设立的厂矿数量统计表。其中,纺织业的数量最有可能是行业矿冶业机器业纺织业食品工业其他工业数量(家)723?100153A.2B.31C.73D.19335.右图为1878年天津首发的中国第一套邮票中的一枚。与该邮票设计理念无关的是A.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B.近代西方文化的影响C.“师夷长技”的思想D.兴民权、倡新学思想36.著名的史学家戴逸根据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这是强调了戊戌变法的意义是A.挽救民族危亡B.实现富国强兵C.引领思想启蒙D.建立民主政治37.诗人徐志摩(18961931)说:“在24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A.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B.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 C.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38.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维新变法、追求民主共和、提倡民主和科学、接受马克思主义,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逐步深入,思想不断解放。其中“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是针对以下哪一副图片所反映的社会现实而提出的 A.列强瓜分中国 B.这把破扇子,哪能抵挡得住外来的狂风骤雨 D.南京大屠杀 C.经学能抵洋枪炮56.距今九十年多前,中国的一位外交官愤慨地说道:“偌大一省权利见夺于他国,这就是我们加入协约国参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报酬吗?”他如此愤慨的原因是A.鸦片战争失败,中国被迫割香港岛给英国B.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等地C.巴黎和会上列强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日本D.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地区40.右图是光绪十三年(1887年)国文教科书的一页,从中我们可以获取哪些信息中国当时受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电话在当时的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当时的教学中已开始讲授近代科学知识电话的应用完全改变了中国人的生产、生活方式A.B. C.D.41.五四运动期间,一理发店门前贴出布告:“国事如此,无心整容,请诸君不必光顾。”这说明A.五四运动的先锋是市民阶层B.五四运动群众基础比较广泛C.五四运动的主力是资产阶级D.五四运动的主力是无产阶级42.晚清畅销小说痴人说梦记以一场梦为结尾,梦中的上海不再有外国巡捕,建筑上没有外国招牌,有的是中国人的工厂和学校。这深刻地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A.民族独立和富强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C.扶清灭洋D.建立社会主义43、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就西安事变结束时的局势发表评论说:“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指的是A.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B.蒋介石获释并重新执掌军政大权C.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44.“七七”事变后,蒋介石曾经在日记中写道:“凡我中国之寸土失地皆洒满吾中华民族黄帝子孙之血迹,使我世世子孙皆踏此血迹而前进,永久不忘倭寇侵占与惨杀之历史”。由此判断决定蒋介石抗战态度的主要因素是A.战争的性质B.对敌我双方形势的正确分析C.国际方面的有利条件D.民族主义立场45.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这里说的“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指的是A.辛亥革命使中国开始了全盘西化B.辛亥革命将传统文化彻底的击败C.辛亥革命迈出民主政治关键性的一步D.辛亥革命实现了中国由贫弱走向富强46.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为“大生”。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B.应大力发展重工业C.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D.儒家思想指导商业47.口号通常是某种政治运动思想主张的高度概括。下列符合这种主张的口号提出的时间顺序选项是“扶清灭洋” “师夷长技以制夷” “民主科学” “内除国贼,外争主权”A.B.C.D.48.1919年6月12日上海学联告同胞书载:“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对这段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作用C.运动具有空前的群众性B.青年学生起到了先锋作用D.说明武装斗争的必要性49.“从18世纪以来,讲科学理性、讲自由、讲人权、讲法治、讲个人的尊严,这些价值通过五四成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文化结构中所不可或缺的一些基本价值。” 这表明了五四运动A.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体现了中国人的爱国主义精神C.弘扬了科学与民主的精神D.促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50.下面是18951898年创办的中文报刊统计表。对表中信息的正确叙述有年份当年创刊总数中国人自办报刊总数所占百分比18957342.9%1898473985.9%中国人自办的报刊日益成为报业的主体 维新变法推动了报业发展 言论自由的局面已经出现 报刊成为新思想传播的载体A.B.C.D.51.中国革命成功的关键在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社会具体情况相结合。下述毛泽东的革命斗争策略中,与此认识相吻合的有 重视农村根据地建设 重视调动农民积极性 重视共产国际指导 重视工农运动有机结合A.B.C.D.52、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人民已经醒来。但是,正如鲁迅所说的“人生最痛苦的事,是梦醒了发现无处可走”。下列为中国人民指明了革命道路的事件是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C.国民大革命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53.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的地点是下图中的A.B.C.D.54.19271936年是中国共产党日益成熟的十年。“成熟”表现为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妥善处理党内矛盾和分歧 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A.B.C.D.55.从下表中,你可以获得的正确历史信息有 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时间统计表战场名称开始时间终止时间小计欧洲战场1939年9月1日1945年5月8日4年8个月零8天苏德战场1941年6月22日1945年5月8日3年10个月17天太平洋战场1941年12月8日1945年9月2日3年8个月26天中国战场1931年9月18日1945年9月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