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2014学年上学期高二年级8月份周练历 史试 卷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命题人:王朝勋 2013.08.31一.单项选择题(共计,40小题,每小题1分,合计40分)1.针对春秋时期“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社会现状,孔子主张A仁者爱人 B克己复礼 C为政以德 D有教无类2.某思想家曾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又说:“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这主要反映了先秦时期A孔子“仁”和“礼”的学说 B庄子“齐物”的自由精神C老子“小国寡民”的思想 D墨子“节用”、“兼爱”的主张3. 有人认为:“人文主义之为一切建构一切成就之本的全蕴,这才真正使人文主义成为一个综合的系统,不与一切含真理与价值的文化相对立,并能使之调适而上遂,成为领导文化生命的领导原则。正因为如此,可以说,要完成人文主义的全蕴,其唯一进路便是打开道德主体之门。”下列主张体现打开 “道德主体”之门的人文观点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仁者,爱人” “天人感应” 知德合一A B C D4.在一个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答记者会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总理所引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A尚力、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 B 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 C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 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5.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A人之初,性本善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C先义后利,养浩然之气 D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6.“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这一观点出自先秦 A儒家 B法家 C墨家 D道家7.庄子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这话反映了小农经济下人们的理想和追求 展现了自给自足,生活富裕的画面 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表达了人们对社会安定的期盼A B C D8.汉武帝统治时期,儒学大师董仲舒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这一思想主张提出的根本目的是 A否定先秦时的思想文化成就 B扼制各种学术思想自由发展C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 D进一步提升儒学的政治地位9.汉代儒学教育得以推行的主要原因是A是汉朝政权巩固中央集权的需要 B是当时科举制推行结果C是培养封建主义官僚集团的需要 D是当时人才观念的影响10.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A.儒家“仁爱”思想 B.墨家“兼爱”思想C.儒家“礼治”思想 D.墨家“非攻”思想11.古人曰:“故圣人之为衣服,适身体,和肌肤而足矣,非荣耳目而观愚民也。”这句话体现的思想主张是A.革新 B.仁爱 C.齐物 D.节用12.下列语句体现“以民为本”思想的是君者仪也,民者影也,仪正而影正 民者,国之本也,财用所出,安危所系道之以政,齐之以刑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A. B. C. D.13.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身和谐等。下列语句表达人与自身和谐思想的是 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B.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C.天人边际,合而为一D.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142012年2月和讯网一笑话,大意是韩非抱怨说“做好人难,做一个勇于改革的好人更难”。韩非生前,下列哪一类人特别不喜欢他()A秦国君主 B秦国农民 C新兴地主 D各国奴隶主贵族15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孟子主张“政在得民”。三者主张的本质内涵都是重视()A人的平等权利 B人的善良本性 C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D人的自由平等16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为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奠定了基础。与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相对应的排列组合是()A君子、侠客、隐士、英雄 B英雄、侠客、隐士、君子C君子、侠客、英雄、隐士 D英雄、隐士、侠客、君子17国家十二五规划决策时坚持把民生利益放在首位,显示了沉甸甸的百姓分量。下列主张与上述执政理念不一致的是()A“为政以德” B“兼爱节用” C“克己复礼” D“经世致用”18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文化教育领域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A贵族垄断了文化教育 B出现学术下移的现象C官办学校在逐渐消失 D思想控制在日趋加强19温家宝总理在廉政工作会议上强调:“国之命在人心,制度改革及廉政建设的立足点应在于解决人民的怨气、实现人民的愿望。”下列政治主张与总理观点有一致性的是()A道家的“理治”思想 B墨家的“尚贤”主张C儒家的“仁政、德治”主张 D法家的“法治、变革”思想20“守株待兔”的故事深刻揭露了“墨守成规,贪图安逸,思想僵化”的愚蠢可笑,这个故事的作者痛恨批判了“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的荒诞不经,他是()A孟子 B墨子 C韩非 D庄子21明太祖朱元璋读论语非常敬仰孔子,但读孟子就很厌恶孟子,曾经想把孟子的牌位搬出孔庙。孟子一书中哪一句话最可能招致明太祖对孟子的不满()A“君君、臣臣、父父、子子”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C“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22. 央视兔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大山和孔子学院5位学员艾迪、夏天、李天翼、梅友、茹丝表演了相声四海之内皆兄弟。该相声所蕴涵的思想同“仁”、“礼”一脉相承,都源于()A法家B道家 C儒家 D墨家2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时,提出了以下观点,其中正确的是()A“罢黜”是指国家强制禁止儒家之外的思想传播B“独尊”是指国家明文规定儒家思想是正统思想C“罢黜百家”带来了又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D“独尊儒术”有利于以思想统一来巩固一统局面24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两者的根本着眼点是()A压制知识分子 B区别对待古代文化 C完善法律机制 D加强君主专制252012年3月百家讲坛在与时俱进的儒学讲座中讲道:“汉武帝为何尊儒,并非排斥诸子,只因儒学太优秀。”下面有关“儒学太优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吸取了诸子各家思想精要 B继承传统儒学精华C迎合了汉武帝中央集权所需 D终结了学术自由的局面26 2011年12月10日新浪网千年月相一文提到,西汉宣帝年间发生了一次月食,宣帝即刻下诏说:“皇天见异,是戒朕之不逮,吏之不称也。”汉代这种历史现象是哪种观念的反映()A“大一统”观念 B“君权神授”观念C“天人感应”观念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观念27“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在上述建议下,出现了()A百家争鸣 B焚书坑儒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三教合归儒28从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到西汉时期“独尊儒术”的文化体制与思想局面的转变里,我们能够看到()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古代学术思想自由发展的终结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确立 中央集权的加强和自然经济的鼎盛A B C D29董仲舒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其主张体现了()A人之性恶的观念 B君权神授的观念 C天人对立的观念 D对道德教化的重视30西汉和东汉时期,中央太学中的教科书不包括()A诗 B礼 C墨子 D易31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为政,孔子说:“国君要像国君的样子,臣子要像臣子的样子,父亲要像父亲的样子,儿子要像儿子的样子。”景公高兴地说:“对呀,要不这样,即使有很多粮食,我还能吃得着吗?”这说明孔子提倡()A仁者爱人,理解和体贴他人 B克己复礼,人们应贵贱有序C政在爱民,国君要严于律己 D忠孝有道,人际关系要和谐32“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材料表明老子主张()A“为政以德” B不能转化矛盾 C愚化百姓 D“无为而治”33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这是清代弟子规中的句子,反映了当时的教育()A鼓励儿童全面发展 B注重儒家伦理教育C提倡进行家庭教育 D渗透天人感应思想34 “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特点是()A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B注重研究社会现实C着重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D重视研究人的前世35“父前行,子踵后。路遇长者,敛足拱手。尊长在前,不可口唾。”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 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 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 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36 “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提出这一思想主张的学派是()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37(2011滨州)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吉祥物是五个可爱的福娃,他们分别代表了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在古代,将阴阳五行思想与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的思想家是()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38“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知足常乐”“浪费粮食伤天理”这些俗语不能反映中国古代哪家学派的思想()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39 2010年9月30日南方日报刊文称:“如何给这些孩子(外来工子女)一张安稳的书桌,让他们像城市的孩子一样接受义务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大课题。”其实中国古代很早就有思想家注意并提出了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或主张,这就是()A有教无类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存天理,灭人欲 D经世致用40.电影墨攻讲述了由香港影星刘德华饰演的墨家智者革离孤身拯救遭十万赵国大军围攻的梁城的故事,据说拍戏前刘德华苦读相关剧本资料,下列介绍故事背景的资料违背史实的是A.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B.原先地位低的“士”阶层开始崛起 C.有些墨家学派成员会使用铁犁牛耕 D.“学在官府”导致墨家不能办私学二、材料题(共2小题,41题12分,42题8分,合计20分)41.(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荀子在天论中说:“百王之无变,足以为道贯(规律)。一废一起,应之以贯。理贯不乱,不知贯,不知应变。”又说:“始则终,终则始,若环(循环)之无端也君臣父子兄弟夫妇,始则终,终则始,与天地同理,与万世同久,夫之谓本。”对此,郭沫若指出:“(荀子)只承认变化而看不出进化,只承认循环而看不出发展。”请回答:(1)根据上引言论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荀子的重要主张及思想产生的社会根源?(6分)(2)荀子的思想有哪些不足之处?(2分)(3)根据材料及荀子的主张说明荀子思想的阶级属性?(4分)42.(8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问题。材料一: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阳为夫而生之,阴为妇而助之,春为父而生之,夏为子而养之。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春秋繁露茶义 材料二:夫仁谊礼知信五常之道,王者所当修饬也,五者修饬,故受天之祜,而享鬼神之灵,德施于方外,延及群生也。汉书董仲舒传上述两条资料反映了董仲舒的什么思想,请谈谈你对这种思想的看法参考答案: 1-10 BCCCB CDCAB 11-20 DCBDC ACBCC 21-30 DCDDD CCABC 31-40 BDBBD CBDAD10.解析:B 本题容易误选A。 儒家“仁”的思想的核心是爱人,要求人与人之间要相互爱护,融洽相处,但其本质是有阶级差别的爱。墨家“兼爱”思想的核心是消除亲疏、贵贱的分别,同等的去爱所有的人,其本质是无阶级差别的爱。根据题意判断本题应选B.12.C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要准确理解四段话的意思。的观点是认为君主要成为人民的表率;认为人民是国之根本;主张治理国家要政治与刑罚手段并用;则认为天下治乱关乎万民之忧乐。故C项符合题意。13.解析B A项主张“天地人”三和;C项主张天人合一,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D项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只有B项人与自身的和谐。14.解析:选D。由韩非倡导中央集权,赏军功、奖农耕、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等主张,可知D项正确。15.解析:选C。孟子继承了孔子学说,并对其“德治”思想进行发展,提倡“仁政”。墨子“兼爱”、反对战争的思想体现了对和平的社会环境的渴望,三者主张的本质内涵都是重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16.解析:选A。根据各家主张的特点分析,对应的分别是儒家君子、墨家侠客、道家隐士、法家英雄。17.解析:选C。“克己复礼”强调恢复奴隶制的等级秩序,与“民生”主题无关,故选C。18.解析:选B。春秋战国时期,受诸侯争霸、国家分裂的影响,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逐渐被打破,出现了私人讲学的现象,学术开始下移,思想领域日趋活跃。但是在这一时期,官办学校仍然是教育的主体。因此,A、C、D三项的叙述是不正确的。19.解析:选C。实现人民愿望,解决人民的怨气,与儒家“仁”、“仁政”主张的主观目的一致,故选C。20.解析:选C。韩非反对“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主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事异则备变”21.解析:选D。孟子主张“君轻民贵”,而明太祖希望强化君主专制,孟子的主张不利于明太祖强化君主专制。22.解析:选C。“仁”与“礼”的思想是儒家思想的内容。23.解析:选D。解答本题,易错选B项。“独尊”是指国家推崇儒家思想,把儒家思想同教育、选官结合起来,抬高儒家的地位。在此基础上,儒家思想逐渐成为正统思想,但不是国家明文规定儒家思想是正统思想。24.解析:选D。本题考查分析、比较的能力。封建社会时期,思想的统一有利于政治的统一,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25.解析:选D。“儒学优秀”强调的是其获得统治地位和积极影响的因素,终结了学术自由局面与此主题不一致,故选D。26.解析:选C。人间天子政绩的好坏上天会分别给以降下祥瑞或灾异加以鼓励或警告,这与“天人感应”的内涵一致。27.解析:选C。仔细阅读材料,材料体现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主张,这一主张被汉武帝所采纳。28.解析:选A。题干涉及的这个转变过程中,自然经济的鼎盛是看不到的,故排除。29.解析:选B。董仲舒认为上天立王的目的是使百姓“善”,把皇帝治理百姓的权力归结为天意,这是一种君权神授的思想。30.解析:选C。汉武帝以后,儒学成为各级学校必修的重要内容和朝廷选官的考查标准,只有C项是墨家学派的书籍,不是儒家经典。31.【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中的信息可知,孔子强调人们的行为必须符合尊卑等级身份的礼仪规范,这体现了孔子“礼”的主张。32.【答案】D【解析】材料体现了“民本”思想,题目考查的是老子的主张,但是“为政以德”是孔子的思想,排除,符合以上要求的是“无为而治”。33.【答案】B【解析】材料中强调要孝敬父母,这体现了当时的教育注重灌输儒家伦理思想。34.【答案】B【解析】论述儒家思想的著作是春秋,题干中信息“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体现了儒家思想的特点是注重研究社会现实。35.【解析】【答案】D从题干中的句子可以分析得出,此时的教育比较注重启蒙孩子的长幼等级观念,而中国古代的儒家伦理道德比较注重等级观念。因此D项为正确答案36.【答案】C【解析】材料体现了墨家代表人物墨子的“兼爱”主张。37.【答案】B【解析】汉代董仲舒融合阴阳五行等思想而形成了新的思想体系。39.【解析】【答案】A根据所学,在教育对象问题上,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有教无类”的意思是不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材料中主张外来工子女与城市的孩子一样接受义务教育,正反映了“有教无类”的思想,本题选A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爆破考试试题及答案
- 劳动力市场学试卷及答案
- 幕墙施工组织设计专家论证的
- 深远海养殖智能化水下养殖平台建设方案
- 大宗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方案
-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服务与生态建设规划合同
- 高难度离婚协议:财产分割、子女抚养及赡养费协议
- 医疗机构消毒清洁与卫生监督服务协议
- 教育培训机构股份简单转让与师资培训合同
- 房屋建筑施工技术方案及创新设计
- 幼儿园一日生活指南汇总
- 阿甘正传全部台词中英对照
- 火电厂工作原理课件
- 重金属在土壤 植物体系中的迁移及其机制课件
- 抢救车管理制度 课件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英语全册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 跌倒坠床不良事件鱼骨图分析
- 供应商分级管理制度管理办法
- 招议标管理办法
-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查房ppt
- 跨文化交际全套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