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2014.4).doc_第1页
盐城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2014.4).doc_第2页
盐城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2014.4).doc_第3页
盐城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2014.4).doc_第4页
盐城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2014.4).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盐城中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语文试题命题人: 浦启夫 一、语言文字运用(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湍急揣摩 峭拔讥诮 隧洞深邃 栈道便笺 B绯闻诽谤 舷梯琴弦 启碇沉淀 绚丽徇私C永诀抉择 蜗行水涡 砂砾闪烁 对峙侍奉D怄气讴歌 迸发摒弃 嵯峨蹉跎 痉挛巨擘答案:D(D项:uu bngbng cucu lunb;A项:tunchui qioqio susu zhnjin;B项:fifi xinxin dngdin xunxn;C项:juju ww lshu zhsh)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婉转 羁縻 蹩进 涣然冰释B侪辈 瞋目 赋与 出类拔粹C攻讦 勠力 自栩 不可思义D缙绅 瘠薄 木纳 粉装玉琢答案:A(B. 赋予、出类拔萃C. 自诩、不可思议D. 木讷、粉妆玉琢)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富有特色的建筑,门庭若市的剧院,引人入胜的画廊,内容丰富的博物馆,绿树成荫的街道,构成了墨尔本典雅的风格。商业区分布均匀,各类银行、店铺、商场、饭店鳞次栉比。在维多利亚艺术中心,世界级的歌剧、时尚的音乐剧和音乐会等令人兴趣盎然、流连忘返。被评为世界最宜居城市,墨尔本当仁不让!A. 门庭若市 B鳞次栉比 C. 流连忘返 D. 当仁不让答案:D(当仁不让:泛指遇到应该做的事情,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此处应为“当之无愧”)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养老“双轨制”,造成事业机关单位与企业养老经费差距很大,国家已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推行养老“双轨制”所导致的不合理问题的解决。B观摩了射阳县四明镇农村城镇化建设的现场会后,对我们乡镇干部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增强了搞好城镇化建设的信心。C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重物质生活质量的提高,更要关注精神生活的充实。D近几年,驻盐各高校已在不断探索创新人才、高素质人才的新路,不断加强各自的办学特色,以吸引优秀学生。答案:C(A项“推行”与“解决”搭配不当,“推行”改为“推动”;B项“对”多余,应删除;D项成分残缺,在“探索”后增加“培养”)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是一部记录春秋历史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秦国史官左丘明为孔子修订的春秋所作的传。B魏征,字玄成,巨鹿人,唐代政治家,曾任谏议大夫等职,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征写给唐太宗的奏章。“疏”是古代大臣向皇帝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多年间的历史,具有极高的史学和文学价值。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D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人,先秦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今存庄子,分内、外、杂篇三部分,为庄子及其后学所著。答案:A(左丘明是鲁国人)6下列各项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距关,毋内诸侯 设九宾于廷B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主辱,臣死有余僇C因击沛公于坐 来我道夫先路D敛赀财以送其行 宁许以负秦曲答案:D(“宁许以负秦曲”无通假字)7下列各项中的加点词与例句加点词活用现象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常以身翼蔽沛公A道芷阳间行B左右欲刃相如C人皆得以隶使之D则直前诟虏帅失信答案:C(都是名词作状语,ABD三项都是名词活用为动词)8下列各项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故燕王欲结于君A若属皆且为所虏B欲呼张良与俱去C虽董之以严刑D求人可使报秦者答案:C(都是介词结构后置的句子;A项被动句;B项省略句;D项定语后置句)9请结合老王这篇课文,联系语境,说出画线句子的言外之意。(2分)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参考答案:我是来向你们表示感谢的感谢你们这些年来对我的关心与照顾。10仿照下面句子的句式结构和修辞特点,以“祖国的大自然经常改变它的容颜”为开头,另写一段话。(4分)祖国的大自然经常改变它的装束。春天,它穿起了万紫千红的艳装;夏天,它披着青葱轻俏的夏衣;秋天,它穿着金黄色的庄严礼服;冬天,它换上了洁白而朴素的银装。 祖国的大自然经常改变它的容颜。 参考答案:春天,它淡雅温润,清新可爱;夏天,它容光焕发,淡妆浓抹总相宜;秋天,它成熟稳重,总是露出自信的微笑;冬天,它端庄沉静,在白雪覆盖中自有一种威严。二、文言文阅读(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 题。尊经阁记【明】王守仁经,常道也。其在于天,谓之命;其赋于人,谓之性;其主于身,谓之心。心也,性也,命也,一也。君子之于六经也,求之吾心之阴阳消息而时行焉,所以尊易也;求之吾心之纪纲政事而时施焉,所以尊书也;求之吾心之歌咏性情而时发焉,所以尊诗也;求之吾心之条理节文而时著焉,所以尊礼也。盖昔者圣人之扶人极,忧后世,而述六经也,犹之富家者之父祖,虑其产业库藏之积,其子孙者,或至于遗忘散失,卒困穷而无以自全也,而记籍其家之所有以贻之,使之世守其产业库藏之积而享用焉,以免于困穷之患。故六经者,吾心之记籍也,而六经之实,则具于吾心。犹之产业库藏之实积,种种色色,具存于其家,其记籍者,特名状数目而已。而世之学者,不知求六经之实于吾心,而徒考索于影响之间,牵制于文义之末,硁硁然以为是六经矣。是犹富家之子孙,不务守视享用其产业库藏之实积,日遗忘散失,至为窭人丐夫,而犹嚣嚣然指其记籍曰:“斯吾产业库藏之积也!”何以异于是?呜呼!六经之学,其不明于世,非一朝一夕之故矣。尚功利,崇邪说,是谓乱经;习训诂,传记诵,没溺于浅闻小见,以涂天下之耳目,是谓侮经;侈淫辞,竞诡辩,饰奸心盗行,逐世垄断,而犹自以为通经,是谓贼经。若是者,是并其所谓记籍者,而割裂弃毁之矣,宁复之所以为尊经也乎?越城旧有稽山书院,在卧龙西冈,荒废久矣。郡守渭南南君大吉,既敷政于民,则慨然悼末学之支离,将进之以圣贤之道,于是使山阴令吴君瀛拓书院而一新之,又为尊经阁于其后,曰:“经正则庶民兴;庶民兴,斯无邪慝矣。”阁成,请予一言以谂多士,予既不获辞,则为记之若是。呜呼!世之学者,得吾说而求诸其心焉,其亦庶乎知所以为尊经也矣。 【注】经:这里指儒家奉作经典的诗书易礼乐春秋六部著作;人极:此处指做人的道德标准;影响:影子和反响,这里是指关于六经的传闻、注释。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求之吾心之条理节文而时著焉 著:著作B. 而记籍其家之所有以贻之 籍:登记C. 以涂天下之耳目 涂:掩蔽D. 于是使山阴令吴君瀛拓书院而一新之 拓:扩建答案:A(应当用作动词,发扬,弘扬)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 求之吾心之阴阳消息而时行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B盖昔者圣人之扶人极 今日之事何如C. 牵制于文义之末 而君幸于赵王D. 请予一言以谂多士 以其无礼于晋答案:C(C项“于”都表被动,译成“被”;A项前一个“而”表顺承关系,然后;后一个“而”表转折关系,却;B项前一个“之”助词,处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后一个,助词,译作“的”;D项前一个“以”表目的连词,“来”;后一个介词,“因为”)13下列句子中,全都不属于“尊经”的一组是(3分)徒考索于影响之间 尚功利,崇邪说 斯吾产业库藏之积也没溺于浅闻小见 慨然悼末学之支离 侈淫辞,竞诡辩A. B C. D. 答案:B(是对家业的评价;是知府痛惜学风的颓败)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在尊经阁落成之时,应南大吉郡守的邀请劝诫广大的读书人尊崇六经,进而加强人文修养。B古人著述六经是受富人的启发,因为富人为防止后人把家产弄得遗亡丢失,便把家里所有的财产登记造册。C作者对那种不从自己的内心去探索六经的内容实质的人表示不认可,认为他们并非尊崇六经。D南大吉郡守十分尊崇六经,认为六经归于正途,百姓才不会有邪恶的事情发生。答案:B(古人著述六经并不是受富人的启发,与富人的行为没有因果关系)1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故六经者,吾心之记籍也,而六经之实,则具于吾心。(3分) 答案:所以六经是我们心中的账册,六经的实际内容,都具备于我们心中。(“实”“具”各1分,句意1分)(2)世之学者,得吾说而求诸其心焉,其亦庶乎知所以为尊经也矣。(4分) 答案:世上的读书人,掌握我的主张而求理于内心,当也大致接近于知道怎么样才是真正地尊重六经的了。(“得”“庶”“尊”各1分,句意1分)(3)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3分) 答案:范增屡次向项王使眼色,多次举起佩带的玉来给项王示意,项王却沉默没有回应。附参考译文:经是永恒不变的真理,它在天称为“命”,秉赋于人称为“性”,作为人身的主宰称为“心”。心、性、命,是一个东西。君子的对待六经,省察心中的阴阳盛衰而使之及时运行,这才是尊重易;省察心中的纪纲政事而使之及时施行,这才是尊重书;省察心中的歌咏性情而使之及时感发,这才是尊重诗;省察心中的体统仪节而使之及时发扬,这才是尊重礼。大抵古代圣人匡扶人间正道、担心后世颓败而著述六经,正如同富家的上一辈,担心他们的产业和库藏中的财富,到子孙手里会被遗忘散失,不知哪一天陷入穷困而无以自谋生活,因而记录下他们家中所有财富的账目而遗留给子孙,使他们能永世守护这些产业库藏中的财富而得以享用,以避免贫困的祸患。所以六经,是我们内心的账本,而六经的实际内容,则具备在我们内心,正如同产业库藏的财富,各种各样的具体物资,都存在家里。那账本,不过记下它们的名称品类数目罢了。而世上学六经的人,不懂得从自己的心里去探求六经的实际内容,却空自从实际之外的仿佛的形迹之中去探索,被文字训诂的细枝末节牵制,鄙陋地以为那些就是六经了。这正像富家的子孙,不致力守护和享用家中的产业库藏中的实际财富,一天天遗忘散失,而终于变成穷人乞丐,却还要傲慢地指着账本,说道:“这便是我家产业库藏的财富!”同这有什么两样?唉!六经之学,它的不显扬于人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了。重视功利,崇奉谬论,这叫做淆乱经义;学一点文字训诂,教授章句背诵,沉陷于浅薄的知识和琐屑的见解,以掩蔽天下的耳目,这叫做侮慢经文;肆意发表放荡的论调,逞诡辩以取胜,文饰其邪恶的心术和卑劣的行为,驰骋世间以自高身价,而还自命为通晓六经,这叫做残害经书。像这样一些人,简直是连所谓账本都割裂弃废掉了,哪里还知道什么叫做尊重六经呢!越城过去有稽山书院,在卧龙西岗,荒废已久了。知府渭南人南大吉君,在治理民政之暇,就慨然痛惜晚近学风的颓败,将使之重归于圣贤之道,于是命山阴县令吴瀛君扩大书院使之一新,又建造一座尊经阁于书院之后,说道:“经学归于正途则百姓就会振发,百姓振发那便不会犯罪作恶了。”尊经阁落成,邀我写一篇文章,来晓喻广大的士子,我既推辞不掉,便为他写了这篇记。唉!世上的读书人,掌握我的主张而求理于内心,当也大致接近于知道怎么样才是真正地尊重六经的了。三、古诗词鉴赏(10分)1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江城子癸酉春社【宋】王炎 清波渺渺日晖晖,柳依依,草离离。老大逢春,情绪有谁知?帘箔四垂庭院静,人独处,燕双飞。怯寒未敢试春衣,踏青时,懒追随。野蔌山肴,村酿可从宜。不向花边拼一醉,花不语,笑人痴。(1)上片首句描写的景物有怎样的特点?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情怀?(2分) 答案:景物特点:清幽澹远(悠远、晴明、安闲平静也可);表现词人孤独、寂寞的情怀。(特点1分,感情1分)(2)简要赏析“人独处,燕双飞”的艺术手法。(4分) 答案:反衬:用燕子的双飞衬托人的独处,表现词人的落寞情怀;以动衬静,用燕子的飞舞衬托词人的安静。(每点2分)(3)结合全词概括词人“懒追随”的具体原因。(4分) 答案:词人年事已高,情绪孤寂,懒得像年轻人一样去踏春;词人害怕郊外的寒冷,想着用“野蔌山肴”、“村酿”等聊以自我安慰。(每点2分)附:江城子癸酉春社鉴赏王炎生于宋绍兴八年(1138)。癸酉为宁宗嘉定六年(1213),此时他七十五岁。春社,祭祀土地的日子,以祈求丰收。周代用甲日,汉以后,一般用戌日,以立春后第五个戌日为春社。礼记明堂位:“是故夏礿,秋尝,冬烝,春社,秋省而遂大蜡,天子之祭也”。王驾社日诗:“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诗人于是日有感而写了这首词。词前三句写了四样景象:清波、阳光、柳和草。春水悠远,春阳晴明,柳条轻柔,青草繁茂。安闲平静,与社日人们的欢乐情景,似了无关系。不过,此正是“淡远取神,只描取景物,而神致自在言外”(况周颐蕙风词话续编卷一)。如此一片清幽澹远之景,正透出诗人的寂寞情怀。接以径直抒情。“老大逢春,情绪有谁知”。春来,万物萌发,生意盎然,本应给人以振奋,而诗人却恰恰相反。“逢春”,是触媒;“老大”,才是根源。再以景收束前片:“帘箔四垂庭院静,人独处,燕双飞”。竹帘四垂,本已显示极静,复云“庭院静”,则简直静到万籁俱寂了。后两句亦五代翁宏诗“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宫词)意。“人独处,燕双飞”,一是以燕的双飞,衬人的独处,足见其情绪落寞;二是以动衬静,愈见其静。词前后各三句写景,“老大”二句抒情。景静情独,而关键在抒情。“词虽不出情景二字,然二字亦分主客。情为主,景是客”(李渔窥词管见)。“盖心中有中外枯菀之不同,则对镜之际,悲喜随之尔”(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十六)。这里极静之景,正映衬了诗人心境之“枯”。但写情并不粘滞,景中寓情亦若不见痕迹。寇准江南春词云:“波渺渺,柳依依”。这里却四用叠字:渺渺、晖晖、依依、离离,轻倩澹雅,韵味悠悠。虽景情俱表现出孤寂情绪,伤感的调子却不重,这和王炎“不溺于情欲”的主张是一致的。“怯寒未敢试春衣”。这句应上“老大逢春”,用语朴拙真实。本来“夹衫乍着心情好”(李清照),但对于已到“试春衣”之时因“怯寒”而“未敢”的七十五岁老人来说,就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了。“踏青”,指春日到郊野游览。古代踏青节的日期,因时因地而异。有正月八日,二月二日,三月三日诸说(见秦味芸月令粹编)。后世多以清明节出游称踏青。“踏青时,懒追随”。那么去了没有呢?结果似乎还是没有去。因此想只要有点山野风味的酒食就可以了。“蔌”,蔬菜的总称。诗大雅韩奕:“其簌维何?惟笋及蒲”。“肴”,荤菜。楚辞招魂:“肴羞未通”。王逸注:“鱼肉为肴”。这里说蔌以“野”;肴以“山”,酿(酒)以“村”为宜,用字准确。既有聊遣情绪的一面,也有追求古风的一面。歇拍由外及内,以描述人的心态作结:“不向花边拚一醉,花不语,笑人痴”。既有野蔌、山肴、村酿,本想拚一醉,只是因为他担心:“花不语,笑人痴”。把人虽老,犹想学少年人模样的情怀,深切地表现出来,为全篇生姿添色。这首词写“老大逢春”的“情绪”,丝丝入扣。上片平叙,重在以景衬情,景情相融,不露痕迹。下片写人的活动,尤其“懒追寻”以后的种种心态,真实生动而富有情趣。“晚节渐于诗律细”(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本词遣词用字都颇用心,如开篇连用四个叠字句,渲染春光;“有谁知”,知呢?不知?感情深沉。人独燕双,将前人诗句化繁为简,意蕴不减。以及“野”、“山”、“村”字都移易不得,具见精神。结拍用拟人手法,妙趣横生,花也似知人意了,艺术上都是可取的。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苏轼赤壁赋)(2)钉头磷磷, 。 (杜牧阿房宫赋)(3)皇览揆余初度兮, 。 (屈原离骚(节选)(4) ,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节选)(5)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 。(张溥五人墓碑记)(6) ,择善而从之。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7)卒相与欢, 。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8)留连戏蝶时时舞, 。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答案:(1)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 。(苏轼赤壁赋)(2)钉头磷磷, 多于在庾之粟粒 。(杜牧阿房宫赋)(3)皇览揆余初度兮, 肇锡余以嘉名 。(屈原离骚(节选)(4) 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节选)(5)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 斯固百世之遇也 。(张溥五人墓碑记)(6) 简能而任之 ,择善而从之。(魏征谏太宗十思疏)(7)卒相与欢, 为刎颈之交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8)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恰恰啼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五、现代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1821题。驴阿四迟子建东北光复前,在哈尔滨的平房驻扎着一支特殊的部队。这支部队很怪,虽然那几幢高低不同的房屋被铁丝网围起,而且间距不远皆有哨兵把守,却不见荷枪实弹的士兵进进出出。附近村屯的农民来这近旁耕种,都觉得蹊跷。后来渐渐传出消息,说是那是支“老鼠部队”,专门有人研制细菌,在老鼠和活人身上做试验,是座“魔鬼窟”。于是农民就害怕了起来,再去田里劳作时战战兢兢的,惟恐被日本人捉去当了实验材料。果然,这支部队开始向农民大量征集黄鼠,每月每户必须上缴五只。黄鼠是一种身体细长的动物,四肢短小,尾巴蓬松着,除背部为棕灰色外,其余皆为黄色。当地人叫它“黄皮子”。其实它的学名叫“黄鼬”。黄皮子也的确是一个无赖。白天你见不到它,一到夜晚,它却从仓房、柴火垛或者杂货堆里招招摇摇地出来了。村民都很烦它,但又不敢捉它。据说这东西有时会放出一股气息,人闻了它会癫狂,所以捉它的人无不心怀恐惧。六村人中有一个叫阿四的,他在那支“老鼠部队”旁种了两亩地,还和老婆开了一爿豆腐店。做豆腐的人家少不了要养一头驴,用来拉磨。阿四家就有一头黑驴。一般人家的驴都很肮脏,一身的泥土,可阿四家的驴却被伺候得极是干净。它的毛发油光光的,看不见一丝灰星,驴就仿佛披着一整块黑缎子似的。阿四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人,他不怕捉黄鼠。夜晚他蹲在鸡架旁,徒手候着黄鼠。当它摇着大尾巴而来,刚要把爪子伸向鸡时,阿四已眼疾手快地活捉了它,将它投入铁丝笼中。左邻右舍有不敢捉黄鼠的,就求助于阿四。阿四人极爽快,一求即应。所以“老鼠部队”征集黄鼠时,阿四比谁都忙,晚上蹲在鸡架或柴垛旁,机敏而辛劳地捉着黄鼠。交不上黄鼠的人家是要挨罚的。阿四帮人捉了黄鼠,等于救人于难,邻人也用多种方式犒劳他。阿四白日去农田劳作,有一次他溜到“老鼠部队”的铁丝网前。他听不见人语,倒闻得一些牲口的叫声,比如马和牛的叫声。他回家跟老婆说这事,倒遭了顿骂,以后去田里,便不再冒险。有一天阿四为了往田里运肥料,就把驴牵来了。驴身上吊着两个草袋,里面装着粪。阿四见白菜长得又黄又瘦,疑心土地的养分不足,想给它追追肥。那天非常热,阿四追完肥,就躺在垄间睡着了。等他醒来,驴不见了。空荡荡的大地上,连个驴的影子都没有了。阿四想着它也许自己回家了,牲口都有灵性,认得家门的。阿四回了家,仍未见驴。满村子找遍了,也还是没有。老婆骂他丢了驴,说是以后还怎么做豆腐?邻人听说阿四把驴丢了,就对他说,这驴一定是让“老鼠部队”的人抓去做试验了,找也是白找,趁早死心得了。阿四家没了驴,他老婆就自己天天清晨起来推磨。她骂阿四:“好好的驴你给我丢了,让我遭个驴罪!”阿四急了,说:“我给你找驴去,找不到不回家!”说着,就出了家门,他老婆只当他是说气话,并不在意。阿四这一走就是一个月。驴没回来,他也没回来。大家猜他是去“老鼠部队”要驴去了,可谁又敢去那里找阿四呢?一个初秋的下午,阿四回来了。他衣衫褴褛,丢了一条胳膊,脸上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