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安市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3月试题.doc_第1页
福建省南安市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3月试题.doc_第2页
福建省南安市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3月试题.doc_第3页
福建省南安市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3月试题.doc_第4页
福建省南安市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3月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南安市2016-2017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3月)试题本试卷考试内容为:必修1第四章、第五章,必修2第一章。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3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英语科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4保持答题纸纸面清洁,不破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自行保存,答题纸交回。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题目要求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12题。1图中与煤炭资源形成相关的地质作用过程是 ()A. B. C. D. 2图示各相关地质作用中,能表示大理岩形成的是()A. B. C. D. 下图为“宁夏平原地质剖面示意图”,完成34题。3宁夏平原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是( ) A.堆积作用 B.地壳运动C.侵蚀作用 D.变质作用4贺兰山从成因看属于 ( ) A.褶皱山 B.火山C.断块山 D.无法判断下图为某处地层未曾倒置的地质剖面图,其中至代表所在地层的成岩作用。据此回答56题。5下列有关该处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最正确的是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丙甲 D丙乙甲6丙侵入岩脉所属的岩石种类是 A沉积岩 B岩浆岩 C变质岩 D资料不足,无法判断读某流域示意图,回答78题。7有关甲、乙、丙三地的堆积地貌的说法错误的是A.甲地常形成冲积扇 B.甲地只有侵蚀作用,不会形成堆积地貌C.乙地易形成河漫滩平原 D.丙地易形成三角洲平原8丙地比甲地更容易发展成为城市,理由是丙地面积广阔,地低靠海,可以发展江海联运地形复杂多样,可以发展多种产业地势平坦开阔A. B. C. D.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大面积引种了速生桉。下图中甲、乙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读图,完成910题。9种植速生桉后,当地A天然次生林和灌丛退化 B地下水水位上升C沼泽补给水源更加稳定 D沼泽面积扩大10引起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速生桉改善了土壤肥力 B速生桉消耗了大量地下水C速生桉调节气候作用显著 D速生桉涵养水源作用显著读江西某山区地理要素关联图,完成1112题。11图中甲表示最有可能的是 A土地沙漠化 B土地盐碱化 C水土流失 D水污染12该区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人口增长过快 B全球气候变暖C降水量减少 D工业快速发展下图为天山博格达峰北坡垂直自然带图。据此完成1314题。13图中甲自然带的类型为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温带草原带 C温带荒漠带 D针阔混交林带14博格达峰北坡自然带丰富完整,是体现垂直地带性规律的典范,其形成受下列因素影响最小的是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大气环流 D海拔高度中国正“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很长一段时期内表现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的特点,即“城乡倒置”现象。读图完成1516题。15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出现“城乡倒置”的主要原因是( )A. 农村青壮年人口大量外迁 B. 城市的人口死亡率低于农村C. 农村环境好,人口寿命长 D. 城市老年人口大量迁入农村16为缓解我国目前人口老龄化的“城乡倒置”现象,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 在农村地区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B. 鼓励城市人口大量移至农村C. 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D. 发展农村非农产业以促进劳动力就地转移读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模式图,回答1718题。17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自然环境状况改善的结果 B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C出生率明显降低造成的 D两次社会大分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18民工大规模流动对流出地区的影响,正确的是( )A加剧了水土流失 B弥补了劳动力不足C缓解了人地矛盾 D提高了城市化水平根据下表,回答1921题。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北京市)规划专家提出的北京市人口数量2000年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均)0.35%满足经济发展,维持较好的环境和生活质量2300万人2000年2010年常住人口增加604万人充分利用北京的各种资源,最大可容纳3000万人2010年常住人口1961人19北京市常住人口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B大量外来人口迁入C人口平均寿命延长 D自然资源丰富20依据专家分析,北京市A环境承载力为2300万人 B人口合理容量为1961万人C环境承载力为1961万人 D人口合理容量为2300万人21为有效控制北京市常住人口的过快增长,应当压缩A普通服装工业 B电子芯片工业 C金融服务业 D文化创意产业根据所学,回答2223题。22下列著名风景名胜主要由沉积作用形成的是( )A黄河壶口瀑布 B华山西峰绝壁 C广西桂林芦笛溶洞 D海南天涯海角沙滩23我国的黄土高原的沟壑和长江三峡的形成分别是由于( )A流水侵蚀和流水沉积 B流水侵蚀和流水侵蚀 C风力沉积和流水侵蚀 D风力侵蚀和风力沉积读下面两幅图,完成2426题。24图示河流地貌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河流的( )侵蚀作用 搬运作用溶蚀作用堆积作用A B C D25乙图所示地形剖面对应甲图中的( )A B C D26河谷从发育初期到成熟期,下列说法正解的是( )A河流的侧蚀作用减弱,下蚀作用加强 B河流在凹岸堆积,在凸岸侵蚀C河湾不断地向两侧扩展,使河谷展宽 D河谷横剖面由“U”形变为“V”形。27下图为某地区地理环境要素联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图中方框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 )A. 洪涝灾害加剧、调蓄能力减弱、生物多样性减少、粮食产量下降B. 洪涝灾害加剧、调蓄能力减弱、生物多样性减少、粮食产量下降C. 调蓄能力减弱、洪涝灾害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粮食产量下降D. 调蓄能力减弱、生物多样性减少、粮食产量下降、洪涝灾害加剧下图所示的西伯利亚地区是俄罗斯的一个重要开发区,这里针叶林广布回答2830题。28该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包括( )地广人稀气候宜人交通便捷 矿产丰富A B C D29该地区南部人口密度相对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南部( )气温较适宜位于平原地带开发历史较长经济相对发达A B C D3020世纪后期以来,该地区内部呈现人口由南向北的迁移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北部( )A人口密度低 B开发了新资源 C交通条件改善 D市场广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本大题共三小题,共40分。31(7分)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图和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地质构造看,甲为 _ ;从地貌类型看,戊为 _ 。(2)丙、丁处的地貌是由_ 作用形成。(3)如果要在甲、乙、丙、戊四处选址修一条南北向的隧道,宜选择_ 处。(4)图中所示的水循环类型为_,其最重要的地理意义是_ 。 (5)人类大量砍伐森林,使水循环中_ 环节水量明显增多(填序号)。32(8分)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同学们可以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推测气候的形成与特征;而气候又是影响自然带分布的最重要因素。读下图完成相关问题。(1)“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性。(2)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地位于 (风带)。(3)A地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对应的自然带是 带。(4)从“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得出,C地的气候类型是 ,该气候的形成是由于 和 的交替控制,与之对应的地的自然带名称是 带。33(10分)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马达加斯加岛气候的区域差异显著,东西部差异大,垂直差异明显,只有少量小型食肉动物。环尾狐猴属于原始种类的珍稀濒危动物,栖息于较干旱的疏林岩石地带,以树叶、花、果实以及昆虫等为食。下图为环尾狐猴和马达加斯加岛地形示意图。(1)指出M河的流向并说出判读依据。(2分)(2)说明马达加斯加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4分)(3)应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分析马达加斯加岛西部和西南部成为环尾狐猴主要栖息地的自然原因。(4分)34(15分)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流动人口达2.21亿人(不包括市辖区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19822010年流动人口数量统计图。材料二 下表为我国八大经济板块吸收的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比重表。年 份比重(%)地 区2005年2010年东北地区6.956.20北部沿海11.9713.22大西北地区3.134.13黄河中游地区7.9811.14大西南地区10.9813.53长江中下游地区9.7111.01东部沿海地区20.5819.85南部沿海地区28.7020.91(1)据材料一分析,19822010年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的变化特点。(6分)(2)据材料二,说出全国八大经济板块中流入人口最多的地区,并分析该地区人口大量流入带来的有利影响。(6分)(3)从20052010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吸收的流动人口比重逐年增加,试分析其原因。(3分)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高一地理科参考答案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题目要求12345678910ABBCABBCAB11121314151617181920CACBADBCBD21222324252627282930ADBDCCCDCB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本大题共四小题,共40分。31(7分)(1)背斜 山岭(向斜山) (2)流水沉积 (3)甲 (4)海陆间循环 使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不断得到补充和更新 (5) 32(8分)(1)整体性(1分) (2)盛行西风带;(1分) (3)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带(各1分,共2分) (4)地中海气候; 盛行西风, 副热带高气压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各1分,共4分)33(10分)(1)(2分)流向:自南向北流 依据:河流流经地区地势南高北低(2)马达加斯加岛地形以山地为主,山脉大致呈南北走向,阻挡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东岸迎风坡多雨,西部背风坡少雨(2分)(或形成多雨区和雨影区),形成气候东西差异;地势高差大(或山地相对高度大),(2分)形成气候垂直差异(或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递减,降水量发生变化)。(3)(4分)马达加斯加岛与非洲大陆被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