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海潮》公开课导学案和课件.doc_第1页
《望海潮》公开课导学案和课件.doc_第2页
《望海潮》公开课导学案和课件.doc_第3页
《望海潮》公开课导学案和课件.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柳永望海潮导学案 授课:雷小梅教学目标:1. 了解作者和词的基础知识。2. 感受作者笔下的杭州的魅力。3. 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4. 学习本词中作者展现杭州魅力的艺术手法(了解点染、铺排的手法)。教学重点:1. 感受作者笔下的杭州魅力。2. 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教学难点:1. 学习本词中作者所用的艺术手法(了解点染、铺排的手法)。一、基础知识1、 词的起源 产生于盛唐,盛行于宋。又称为“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曲词”“歌词”等。2、 词牌和题目 词牌就是词调的名称。早期的词牌有名称,许多和填词的内容是一致的,如唐代白居易的忆江南就是写江南的美丽风光,张志和的渔歌子歌咏的是渔父生活。因此可以说,早期的词牌有许多也可看作标题。但到后来词牌往往只表示词的声韵格律,与调的内容渐渐失去直接的联系。因此,后来填词的人常常在词牌后加些文字来标明词所写的内容,这就是词题。如苏轼的念奴娇,题目是“赤壁怀古”。有的用词题还不足以表示所写内容,往往就写一段小序来说明创作的原委,如姜夔的名作扬州慢就有颇长的一段小序。所以有的词,不仅有词牌,有词题,而且还有小序。这种例子在南宋词中尤其普遍。3、 词的分类 按字数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到90字)长调(91字以上) 按风格分:婉约词(柳永、李清照、秦观、周邦彦)豪放词(苏轼、辛弃疾)按曲段分:单调,双调(上下阕),三叠(第一阙、第二阙、第三阙),四叠。二、作者介绍柳永,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官屯田员外郎。排行第七,世称柳七、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其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有乐章集。三、写作背景柳永不得志,到处飘泊流浪,寻找晋升的途径,希望有人能提拔他。柳永到杭州后,他的老朋友孙何正在当杭州太守,但孙何的门禁甚严,柳永是一介布衣,没办法见到孙何。柳永没有法子,只好写了这首词,请了当地的一位著名的歌女,吩咐她说,如果孙何在宴会上请她唱歌,她不要唱别的,就唱这首望海潮。后来,这位歌女在孙何的宴会上,反复地唱着首词,孙何就问这首词的作者,歌女说是你的老朋友柳三变写的,那时柳永还没有改名。孙何就请柳永吃了一顿饭,把他打发走了,后来也没有怎么提拔他。由这个故事来看,这首词是一首干谒词,目的是请求对方为自己举荐。四、教学流程(1) 诵读感知(注意字音、音调、断句等)(2) 译通字面1.结合注释疏通词意,可先把较难理解的字词句画出(3) 内容理解1.这首词展现了杭州的哪些特点?2. 试概括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这些特点的。(四)情感解读1、结合内容和写作背景,你觉得全词哪个字眼最能表达作者的写作意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五)手法鉴赏1. 你能找出作者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描写杭州?五、拓展延伸1.试比较赏析其他写杭州的诗词(可从他们的内容侧重点和艺术手法的异同入手)。(1) 忆江南三首其二 (白居易) 江南忆, 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2)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3)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六、相关资料(一)关于望海潮完颜亮读罢柳永的望海潮一词,称赞杭州之美: “东南形胜, 三吴都会, 钱塘自古繁华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立马吴山之志”,隔年以六十万大军南下攻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一)柳词流传极广,“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所以当一百多年后这首词所引出的是非估计是当时的柳七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的。就是这样一首普通的投献词,在一百多年后,不但成了金朝南下攻宋的导火索,也成了金主完颜亮的催命符。据罗大经鹤林玉露记载公元1158年的一天,当金朝第四位皇帝完颜亮,读完一首赞美杭州的词作后,西湖的美景,钱塘的繁华使得他朝思暮想、魂牵梦萦,一统天下的愿望愈加迫切。他即兴题诗“万里车书一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隔年便以六十万大军南下攻宋,后由于南宋军民顽强抗金,加之金朝发生政变,完颜亮在扬州被部将杀死,没有实现“立马吴山第一峰”的梦想,南宋王朝才保住了半壁江山。而完颜亮读到的这首词正是一百多年前北宋著名词人柳永所作的望海潮。这种说法虽然有些牵强不尽可信,但是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柳永词作的不朽魅力。(二)柳永轶事奉旨填词史载,柳永作新乐府,为时人传诵;仁宗洞晓音律,早年亦颇好其词。但柳永好作艳词,仁宗即位后留意儒雅,对此颇为不满。及进士放榜时,仁宗就引用柳永词“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鹤冲天黄金榜上)说:“既然想要浅斟低唱,何必在意虚名”,遂刻意划去柳永之名。宋人严有翼亦载有此事,说有人向仁宗推荐柳永,仁宗回复“且去填词”,并说自此后柳永不得志,遂出入娼馆酒楼,自号“奉圣旨填词柳三变”。鹤冲天黄金榜上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眠花宿柳柳永生在一个典型的奉儒守官之家,自小深受儒家思想的系统训练,养成功名用世之志,然而,他一旦出入“秦楼楚馆”,接触到“竞赌新声”,浪漫而放荡不羁的性格便显露出来,因此,青楼成了他常去之处。科举落第后,柳永沉溺烟花巷陌,都市的繁华、歌伎的多情,使柳永仿佛找到了真正的自由生活。在宋代,歌伎以歌舞表演为生,其表演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她们的生活处境。演出效果取决于演技和所演唱的词,演技靠个人的勤奋练习,而词则靠词人填写。歌伎为了使自己的演唱吸引观众,往往主动向词人乞词,希望不断获得词人的新词作,使自己成为新作的演唱者,以给听众留下全新的印象,同时也希望通过词人在词中对自己的赞赏来提升名气。柳永落第后,频繁地与歌伎交往,教坊乐工和歌伎填词,供她们在酒肆歌楼里演唱,常常会得到她们的经济资助,柳永也因此可以流连于坊曲,不至于有太多的衣食之虞。歌伎是柳永词的演唱者和主要歌咏对象,存世柳词中涉及歌伎情感方面的约150首,歌伎激发了柳永的创作热情,满足了他的情感追求,促成了他的创作风格,也奠定了他的文学地位。白衣卿相柳永年轻时应试科举,屡屡落第;即暮年及第,又转官落魄,终官不过屯田员外郎。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柳永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沉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以毕生精力作词,并在词中以“白衣卿相”自诩。表面上看,柳永对功名利禄不无鄙视,但骨子里还是忘不了功名,希望走上一条通达于仕途的道路。柳永是矛盾的,他想做一个文人雅士,却永远摆脱不掉对俗世生活和情爱的眷恋和依赖;而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