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作业.doc_第1页
自然地理作业.doc_第2页
自然地理作业.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关联性以华北平原为例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指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和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性,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从而形成一个整体,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影响其他要素的改变,牵一发而动全身。地球表层的自然地理环境,是由许多要素如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动物界和土壤等组成的。在自然地理环境中,这些要素并不是简单汇集在一起,或在空间的偶然结合,而是在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情况下,形成一个特殊的自然综合体或自然环境系统。各自然地理要素也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的。华北平原简介1地理概况华北平原是中国东部大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又称黄淮海平原。位于32N40N,东经114E121E。北抵燕山南麓,南达大别山北侧,西倚太行山一伏牛山,东临渤海和黄海,跨越京、津、冀、鲁、豫、皖、苏7省市,面积30万平方千米。平原地势平坦,河湖众多,交通便利,经济发达,自古即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平原人口和耕地面积约占中国1/5。中国首都北京即位于大平原北部。 华北平原是华北陆台上的新生代断陷区。晚第三纪和第四纪时期,形成连片的大平原,与此同时平原边缘断块山地相对隆起,大平原轮廓日趋鲜明。新生代相对下沉,接受了较厚的沉积,局部沉积竟达千米。 华北平原海拔多不及百米,地势平缓倾斜。由山麓向滨海顺序出现洪积倾斜平原、洪积一冲积扇形平原、冲积平原、冲积一湖积平原、海积一冲积平原、海积平原等地貌类型。黄河、淮河、海河、滦河等河流所塑造的地貌构成了华北平原的主体,即黄河冲积扇平原;淮河中下游平原;海河中下游平原;滦河下游冲积扇平原。华北平原地形图华北平原地带性土壤为棕壤或褐色土。平原耕作历史悠久,各类自然土壤已熟化为农业土壤。从山麓至滨海,土壤有明显变化。沿燕山、太行山、伏牛山及山东山地边缘的山前洪积冲积扇或山前倾斜平原,发育有黄土(褐土)或潮黄垆土(草甸褐土),平原中部为黄潮土(浅色草甸土),冲积平原上尚分布有其他土壤,如沿黄河、漳河、永定河等大河的泛道有风沙土;河间洼地、扇前洼地及湖淀周围有盐碱土或沼泽土;黄河冲积扇以南的淮北平原未受黄泛沉积物覆盖的地面,大面积出现黄泛前的古老旱作土壤沙姜黑土(青黑土);淮河以南、苏北、山东南四湖及海河下游一带尚有水稻土。黄潮土为华北平原最主要耕作土壤,耕性良好,矿物养分丰富,在利用、改造上潜力很大。平原东部沿海一带为滨海盐土分布区,经开垦排盐,形成盐潮土。2.气候状况华北平原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变化明显,南部淮河流域处于向亚热带过渡地区,其气温和降水量都比北部高,平原年均温8-15,冬季寒冷干燥,农作物大多为两年三熟,南部一年两熟。华北平原大体在淮河以南属于北亚热带湿润气候,以北则属于暖温带湿润或半湿润气候。冬季干燥寒冷,夏季高温多雨,春季干旱少雨,蒸发强烈。春季旱情较重,夏季常有洪涝。年均温和年降水量由南向北随纬度增加而递减。* 热量热量资源较丰,可供多种类型一年两熟种植。0积温为4 1005 400,10积温为3 7004 700,不同类型冬小麦以及苹果、梨等温带果树可安全越冬。0积温4 600等值线是冬小麦与早熟玉米两熟的热量界限。0积温大于4 800的地区可以麦棉套种,大于5 200地区可麦棉复种。* 气温黄淮地区年均温1415,京、津一带降至1112,南北相差34。7月均温大部分地区2628;1月均温黄、淮地区为0左右,京、津一带则为-5-4。全区0以上积温为45005500,10以上活动积温为38004900,无霜期190220天。平原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南部淮河流域8001000毫米,黄河下游平原600700毫米,京、津一带500600毫米。* 降水降水量不够充沛,但集中于生长旺季,地区、季节、年际间差异大。年降水量为500900毫米。河北省中南部的衡水一带降水量500毫米,为易旱地区。黄河以南地区降水量为700900毫米,基本上能满足两熟作物的需要。平原西部和北部边缘的太行山东麓、燕山南麓可达700800毫米,各地夏季降水可占全年5075%,且多暴雨,尤其在迎受夏季风的山麓地带,暴雨常形成洪涝灾害。降水年际变化甚大,年相对变率达2030%,京、津等地甚至在30%以上。* 光照光资源丰富,增产潜力大。本区年总辐射量为4 6055 860兆焦耳/(米年),年日照时数北部为2 800小时,南部为2 300小时左右。78月光、热、水同季,作物增产潜力大。910月光照足,有利于秋收作物灌浆和棉花的吐絮成熟。* 灾害旱涝灾害频繁,限制资源优势发挥。本区灾害以旱涝为主,其中旱灾最为突出,又以春旱、初夏旱、秋旱频率最高。夏涝主要在低洼易渍地,危害重。3主要资源自然资源* 植被华北平原大部分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原生植被早被农作物所取代,仅在太行山、燕山山麓边缘生长旱生、半旱生灌丛或灌草丛,局部沟谷或山麓丘陵阴坡出现小片落叶阔叶林;南部接近亚热带,散生马尾松、朴、柘、化香树等乔木。广大平原的田间路旁,以禾本科、菊科、藜科等组成的草甸植被为主。未开垦的黄河及海河一些支流泛滥淤积的沙地、沙丘上,生长有沙蓬、虫实、蒺藜等沙生植物。平原上的湖淀洼地,不少低湿沼泽生长芦苇,局部水域生长荆三棱、湖瓜草、莲、菱等水生植物。在内陆盐碱地和滨海盐碱地上生长各种耐盐碱植物,如蒲草、珊瑚菜、盐蓬、碱蓬、剪刀股等。* 经济作物华北平原的小麦华北平原土层深厚,土质肥沃。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水稻、玉米、高粱、谷子和甘薯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花生、芝麻、大豆和烟草等。华北平原是中国的重要粮棉油生产基地。华北平原是以旱作为主的农业区。黄河以北以二年三熟为主,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和花生。随灌溉事业发展,一年两熟制面积不断扩大。黄河以南大部分地区可一年两熟,以两年三熟和三年五熟为主,复种指数居华北地区首位。粮食作物也以小麦、玉米为主,20世纪70年代以来沿淮及湖洼地区扩大了水稻种植面积,经济作物主要有烤烟、芝麻、棉花、大豆等。华北平原还盛产苹果、梨、柿、枣等。河流改造的成就 、农业用水提供了水源保证,特别是跨流域的引滦入津工程,缓和了天津市用水紧张的状况;中、下游平原区开挖、疏浚了数千条大、小河道,使666.67万公顷低洼易涝耕地基本解除洪、涝威胁,盐碱化的土地也显著减少。漳卫新河、子牙新河、独流减河、永定新河的治理或开挖,使海河五大水系分流入海的泄洪能力由4600立方米/秒提高到2.47万立方米/秒。苏北灌溉总渠、新沂河、新沭河及淮河入江水道的开通,使水系纷乱的淮河下游平原具有较畅通的排水出路。13矿产资源矿产资源丰富,有煤、石油、铁矿等,有中国著名的大港油田和胜利油田。东部渤海、黄海沿岸,地面平坦,宜晒海盐,有著名的长芦盐区和苏北盐区,以及重要的盐碱工业基地。华北平原周边富产煤炭,又在平原发现丰富的石油资源,已建成大港、胜利、华北、中原等油田。文化资源华北平原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自古以来即为中国人口、城市高度密集和工农业较发达的地区,华夏历史文化的中心,当今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华北平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摇篮,有许多古老城市,如开封、洛阳、北京、安阳、郑州、商丘、邯郸、徐州等。综上所述,华北平原真是历史悠久,物产丰富,位置优越。各个要素之间看似孤立,但是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降水对本地区的影响,尤其显著。华北平原春季气温回升快,然而降水又很少,容易出现春旱,此时正是小麦等作物生长的重要时期,需水特别大,春季干旱就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农作物减产进而又会影响人民生活,进而影响人们对这一地区的改造。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