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桐梓县燎原镇黎思小学2017年春季学期二、三月份悬谜揭晓汇编.doc_第1页
贵州省桐梓县燎原镇黎思小学2017年春季学期二、三月份悬谜揭晓汇编.doc_第2页
贵州省桐梓县燎原镇黎思小学2017年春季学期二、三月份悬谜揭晓汇编.doc_第3页
贵州省桐梓县燎原镇黎思小学2017年春季学期二、三月份悬谜揭晓汇编.doc_第4页
贵州省桐梓县燎原镇黎思小学2017年春季学期二、三月份悬谜揭晓汇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生课外读物贵州省桐梓县燎原镇黎思小学悬谜揭晓汇编(2017年2、3月份)悬谜揭晓(2017年第001期)【谜面】三人参加首映会【谜目】字【谜底】春【注解】作者:陈纯森。首映会就像开幕式,是一部电影或电视剧即将投入市场放映前的通知,类似新闻发布会。谜面别解:“三人”参加,首“映”会。首“映”即“映”字之先,取“日”。“三人日”合为“春”(“三人”参加到获得谜底的组合过程中,“日”再与它们会合)。【最快射手】二年级张智渝(奖笔一支、本子一个)【知识链接】春春,是一年四季之首。俗话说得好:“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春,是万物生长的季节。春季植物萌芽生长,动物繁殖,农夫下地播种。古代把“历史”叫做“春秋”,那是因为庄稼春生秋熟,春生相当于历史之因,秋熟相当于历史之果,春来秋去的循环就是时间,而时间的循环就是历史。春:散文名篇。作者:朱自清。摘段:“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春:著名小说。作者:巴金。它是巴金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激流三部曲由家春秋三部组成。悬谜揭晓(2017年第002期)【谜面】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 【谜目】打一物【谜底】爆竹【注解】谜面出自清代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帛(b),丝织品的总称。束帛,捆为一束的五匹帛,古代用为聘问、馈赠的礼物。【最快射手】二年级袁荣昆(奖笔一支、本子一个)【知识链接】有趣的传说相传在远古时候,我们的祖先曾遭受一种凶猛的野兽的威胁。这种猛兽叫“年”,它捕百兽为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时,还会闯入村庄,猎食人和牲畜,百姓惶惶不可终日。有一次人们发现,“年”怕三种东西红色、火光和响声。于是冬天人们在自家门上挂上红颜色的桃木板,门口烧火堆,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打。这天夜里,“年”闯进村庄,见到家家有红色和火光,听见震天的响声,吓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来。夜过去了,人们互相祝贺道喜,大家张灯结彩,饮酒摆宴,庆祝胜利。为了纪念这次胜利,以后每到冬天的这个时间,家家户户都贴红纸对联在门上,并燃放烟花爆竹;夜里,通宵守夜;第二天,大清早互相祝贺道喜。这样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就成了“过年”。悬谜揭晓(2017年第003期)【谜面】雪融一半,冰消一半,立春之后还可见【谜目】二字词【谜底】雨水【注解】作者:陈纯森。“雪”融一半,“雪”字减去一半,根据需要取“雨”。“冰”消一半,“冰”字消去一半,根据需要取“水”。“立春”是一个节气,“立春”之后的节气是“雨水”。【最快射手】六年级刘俊(奖笔一支、本子一个)【知识链接】二十四节气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地球每365天5时48分46秒精确围绕太阳公转一周,每天24小时还要自转一次。由于地球旋转的轨道面同赤道面不是一致的,而是保持一定的倾斜,所以一年四季太阳光直射到地球的位置是不同的。以北半球来讲,太阳直射在北纬23.5度时,天文上就称为夏至;太阳直射在南纬23.5度时称为冬至;夏至和冬至即指已经到了夏、冬两季的中间了。一年中太阳两次直射在赤道上时,就分别为春分和秋分,这也就到了春、秋两季的中间,这两天白昼和黑夜一样长。 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个节气。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齐称“四立”,表示四季开始的意思。反映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反映天气现象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个节气。反映物候现象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四个节气。节气都是指的时刻,即太阳黄经等于15度时,便是清明节。悬谜揭晓(2017年第004期)【谜面】泰山顶上雪初融【谜目】九笔字【谜底】春【注解】作者:陈纯森。谜面别解。“泰山”顶上,取“泰山”二字的顶部,得“春”字头和“丨”。“雪”初融,剩余“彐”。“融”作抵消词。“春”字头和“丨”“彐”合为“春”字。【最快射手】六年级郭俊茹(奖笔一支、本子一个)【知识链接】关于五岳之首泰山的一个神话传说很早很早以前,世界初成,天地刚分,有一个叫盘古的人生长在天地之间,天空每日升高一丈,大地每日厚一丈,盘古也每日长高一丈。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就这样顶天立地生活着。经过了漫长的一万八千年,天极高,地极厚,盘古也长得极高。他呼吸的气化作了风,呼吸的声音化作了雷鸣;他的眼睛一眨一眨的,闪出道道光芒,这就是闪电;他高兴时天空就变得艳阳晴和,他生气时天空就变得阴雨连绵。后来盘古慢慢地衰老了,最后终于溘(k)然长逝。刹那间巨人倒地,他的头变成了东岳(泰山),腹变成了中岳(嵩山),左臂变成了南岳(衡山),右臂变成了北岳(恒山),两脚变成了西岳(华山),眼睛变成了日月,毛发变成了草木,汗水变成了江河。因为盘古开天辟地,造就了世界,后人尊其为人类祖先。他的头部变成泰山,所以泰山就被称为至高无上的“天下第一山”,成了五岳之首。悬谜揭晓(2017年第005期)【谜面】有点骄傲【谜目】节气【谜底】小满【注解】作者:张红雄。会意法。【最快射手】五年级胡虞举(奖笔一支、本子一个)【知识链接】夜郎自大这是一个成语,比喻无知而又狂妄自大。近义:妄自尊大。反义:虚怀若谷。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谜家杨耀学曾以“夜郎自大”作谜面,猜节气,谜底也是“小满”。故事:汉朝的时候,在西南方有个名叫夜郎的小国家,它虽然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可是国土很小,百姓也少,物产更是少得可怜。但是由于邻近地区以夜郎为最大,从没离开过国家的夜郎国国王就以为自己统治的国家是全天下最大的国家。有一天,夜郎国国王与部下巡视国境的时候,他指着前方问:“这里哪个国家最大呀?”部下们为了迎合国王的心意,于是就说:“当然是夜郎国最大啰!”走着走着,国王又抬起头来,望着前方的高山问:“天底下还有比这座山更高的山吗?”部下们回答说:“天底下没有比这座山更高的山了。”后来,他们来到河边,国王又问:“我认为这可是世界上最长的河川了。”部下们仍然异口同声地回答说:“大王说得一点都没错。”从此以后,无知的国王就更相信夜郎是天底下最大的国家。有一次,汉朝派使者来到夜郎,途中先经过夜郎的邻国滇国,滇王问使者:“汉朝和我的国家比起来哪个大?”使者一听吓了一跳,他没想到这个小国家,竟然无知得自以为能与汉朝相比。却没想到后来使者到了夜郎国,骄傲又无知的国王因为不知道自己统治的国家只和汉朝的一个县差不多大,竟然不知天高地厚也问使者:“汉朝和我的国家哪个大?”悬谜揭晓(2017年第006期)【谜面】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谜目】节气【谜底】大寒【注解】作者:蔡祖德。“寒”在“大寒”里本是“冷”的意思。“寒”另有“害怕”的意思,如“寒心”。“大寒”别解为“极度害怕”才能与谜面相扣。【最快射手】三年级王瑞(奖笔一支、本子一个)【知识链接】大 寒大寒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这时寒潮南下频繁,是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的寒冷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过了大寒,又迎来新一年的节气轮回。俗话说:“花木管时令,鸟鸣报农时。”花草树木、鸟兽飞禽均按照季节活动,因此它们规律性的行动被看作区分时令节气的重要标志。中国古代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就是说到大寒节气便可以孵小鸡了;而鹰隼之类的征鸟(远飞的鸟),却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中,盘旋于空中到处寻找食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在一年的最后五天内,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且最结实、最厚(有地区差异)。悬谜揭晓(2017年第007期)【谜面】盼望得红包【谜目】中国作家,2字【谜底】巴金【注解】作者:陈纯森。谜底别解,与谜面相扣。“巴”有“盼望”义,如“巴望”。【最快射手】二年级郑渊(奖笔一支、本子一个)【知识链接】红 包派红包是华人新年的一种习俗。华人喜爱红色,因为红色象征活力、愉快与好运。 派发红包给未成年的晚辈,是表示把祝愿和好运带给他们,让孩子们开心。其主要意义是在红纸,因为它象征好运。因此,在分派红包的长辈面前打开红包,是不礼貌的做法。 春节,长辈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 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 (su),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当众赏给晚辈,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压岁钱牵系着一颗颗童心。注:邪祟,旧指作祟害人的鬼怪。悬谜揭晓(2017年第008期)【谜面】镜中人【谜目】少笔字【谜底】入【注解】作者:韦荣先。运用倒影法成谜。此非水中倒影,而是镜中之反影,故猜射方法独特。如果在纸上写个“人”字,然后照入镜中,必然成了“人”的反字,即“入”字。【最快射手】二年级周锐敏(奖笔一支、本子一个)【知识链接】灯谜猜制方法之倒影法倒影法:亦称倒映法、影映法。它利用水面或镜子能映现出倒影或反影的特点制作灯谜。其中,利用水面所制作之谜,要求猜射者将倒影连同实物(整字或部位)本体组合成字(或字的一个部分),构成谜底(或成为谜底因素)。利用镜子成谜者,可不考虑实物与影子的组合,只考虑影象与实体相反的关系即可,如本期“镜中人(少笔字)入”。 例 光儿不见水上漂(字)米 “光”字中的下部“儿”字不见了,就只剩下其上部,连同其倒影就成了“米”字。例 湖中显倒影(字)潮按方位法“湖”中为“古”。整个“湖”字只有中间的“古”有倒影出现,而“湖”两侧“氵”“月”仍保留原状不变。所以谜底为“潮”。(一个“0”连同它的倒影不是两个“0”,而是“8”。同理,“古”连同其倒影就是“潮”的中间部分。)悬谜揭晓(2017年第009期)【谜面】名利始终抛一边【谜目】字【谜底】和【注解】作者:吴荣进。谜面别解:“名利”始终抛一边,“名”字之始为“夕”,“利”字之终为“刂”, 抛掉“名利”中的“夕”与“刂”,剩余“口”与“禾”(组合成“和”)。【最快射手】六年级刘俊(奖笔一支、本子一个)【知识链接】故事:庄子钓于濮(p)水庄子在濮水边垂钓,楚王派遣两位大臣先到那里表达意思,希望庄子到楚国做官。庄子拿着钓竿头也不回,说:“我听说楚国有只神龟,死的时候已经三千年了,楚王用丝麻织品覆盖,用竹器盛放,把它珍藏在庙堂之上。这只神龟,是宁愿死去为了留下骨骸(hi)而显示尊贵呢?还是宁愿活着拖着尾巴在泥中爬呢?”两位大臣说:“宁愿活着拖着尾巴活在泥中爬。”庄子说:“你们走吧!我希望拖着尾巴生活在泥中爬。”“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庄子不为世俗功名所累,向往自由,志趣高洁。这个故事体现了他超凡脱俗的大智慧中生长出来的清洁的精神,又由这种清洁的精神滋养出拒绝诱惑的惊人内力。庄子的这种坚持,让我们知道精神可以达到的高度。悬谜揭晓(2017年第010期)【谜面】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谜目】打一物【谜底】风筝【注解】谜面出自清代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最堪(kn)宜,最适合。【最快射手】六年级江启和(奖笔一支、本子一个)【知识链接】风 筝风筝由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发明于中国东周春秋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相传墨翟(d)(墨子)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直至东汉期间,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到南北朝时,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bio)糊风筝;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宋代周密在武林旧事写道:“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鸢”就指风筝。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宋代苏汉臣的百子图里都有放风筝的生动景象。公元1600年,东方的风筝(菱形)传到了欧洲。悬谜揭晓(2017年第011期)【谜面】羲之献之共一册【谜目】我校图书协管员【谜底】王珊【注解】作者:陈纯森。王羲之,王献之。得两个“王”,其中一个“王”与“册”合为“珊”。【最快射手】四年级李茂花(奖笔一支、本子一个)【知识链接】“二王”的故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被称为“二王”。他们的故事是人们耳熟能详的。 王献之是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自幼聪明好学,在书法上专攻草书隶书,也善画画。由于众人的夸赞,他不禁有些飘飘然起来。一天,献之问母亲:“我只要再写上三年就行了吧?”母亲摇摇头。“五年总行了吧?”母亲又摇摇头。献之急了:“那您说究竟要多长时间?”“你要记住,写完院里这18缸水,你的字才会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才会站得直,立得稳。”献之回头,原来父亲站在了他背后。 献之不服,啥都没说,一咬牙又练了5年,把一大堆写好的字给父亲看,希望听到几句表扬的话。谁知,王羲之一张张掀过,一个劲地摇头。掀到一个“大”字,父亲现出了较满意的表情,随手在“大”字下添了一点,然后把字稿全部退还给献之。 献之仍不服,又将全部习字抱给母亲看,母亲认真地看了3天,最后指着王羲之在“大”字下加的那个点儿,叹了口气,说:“吾儿磨尽三缸水,唯有一点似羲之。” 献之听后泄气了。母亲见他骄气已经消尽,鼓励他坚持不懈地练下去。功夫不负有心人,献之练字用尽了18大缸水,在书法上突飞猛进。后来,他的字也到了力透纸背、炉火纯青的程度,和父亲王羲之的字并列,被人们称为“二王”。 倘若没有这样严格艰苦的训练,恐怕历史上就没有“二王”的出现了。悬谜揭晓(2017年第012期)【谜面】两片竹简一线穿 【谜目】象形字【谜底】册【注解】作者:刘雪春。“两片竹简”扣“册”字去掉“一”所剩部分,再用线(“一”)把它们穿起来,就得到“册”。猜射此谜运用象形法。【最快射手】二年级郑渊(奖笔一支、本子一个)【知识链接】“册”字的由来在春秋战国至魏晋时代,因为当时还没有纸,人们只好把文字写在狭长的竹片或木片上。竹片称“简”,木片称“扎”或“牍(d)”。这种竹片或木片,通称为“简”。一块简只能写几十个字,因而记载一件事,往往需要很多块“简”。为了查找方便,人们就用熟牛皮条把这些简按次序串编起来,称之为“册”。“册”字很像几片竹简用绳子串在一起。后来,书写的材料逐渐用纸代替,印出的文章装订成书仍沿用了“册”这个名称。现在“册”已演变为量词。本课外读物编者:陈纯森(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华灯谜学术委员会委员、贵州省桐梓县灯谜协会理事、校教导主任)悬谜揭晓(2017年第013期)【谜面】鸭溪随想【谜目】三字疾病名称【谜底】禽流感【注解】作者:申健。“鸭”为“禽”;“溪”为“流”;“随想”拢意,扣“感”(如“读后感”“观后感”等)。鸭溪为贵州省遵义市地名。【最快射手】三年级王瑞(奖笔一支、本子一个)【知识链接】 你知道禽流感吗?禽流感(BirdFlu或AvianInfluenza),全名鸟禽类流行性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动物传染病,通常只感染鸟类,少见情况会感染猪。禽流感病毒高度针对特定物种,但在罕有情况下会跨越物种障碍感染人。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它是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也称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也能感染人类,被定为甲类传染病,又称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人感染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流涕、肌痛等,多数伴有严重的肺炎,严重者心、肾等多种脏器衰竭导致死亡。此病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损伤和眼结膜等多种途径传播,区域间的人员和车辆往来是传播本病的重要途径。悬谜揭晓(2017年第014期)【谜面】小时青青老时黄,敲敲打打配成双。送君千里终须别,将奴抛在大路旁。【谜目】旧时日用品名,二字【谜底】草鞋【注解】谜面前句是说做草鞋,后句是说草鞋穿坏了就把它丢了。【最快射手】四年级王妮娜(奖笔一支、本子一个)【知识链接】 刘耀华红军鞋(选段) 我们来到大雪山下。当地老百姓把大雪山叫做“神山”,意思是说除了“神仙”,就连鸟也飞不过去。 出发前,上级规定每人要准备两双鞋,把脚保护好,而且特别强调,要认真执行。 我除了脚上的烂草鞋外,就剩一双拴在皮带上的“量天尺”了。我把它解下来,用手掂量着,心里涌起无限的感念。一首在江西中央苏区流行的山歌,又在我的耳边萦绕着:“送得哥哥前线去,做双鞋子赠送你,鞋上绣了七个字, 红军哥哥万万岁。”想起这首山歌,也就想到了我们离开中央苏区时的情形。那时候,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十分难过,舍不得离开亲如骨肉的人民群众。老乡们的心情也和我们一样,知道我们要出发,一清早就抬着各种各样的慰劳品来送别。一位老大爷拉着我的手,把一双“红军鞋”塞给我。这是双非常结实的布鞋,鞋帮上绣着“慰劳红军战士”“杀寇立功”的字句。他嘴角抽动了半天才说:“孩子,带上这双鞋吧。这鞋一穿到红军的脚上,那就成了量天尺了,地再广,山再高,你们也能把它量完。”我看着老大爷,看着他手里的鞋子,感动得说不出话来。从那以后,这双鞋就挂在我的腰间,成为我最好的伴侣,在艰难困苦的时候,它常常鼓舞着我奋勇前进,去消灭敌人。 现在要过大雪山了,我拿着鞋又想起那位老大爷说的话,心里充满了力量。是的,红军的脚是“量天尺”。我们就是用这把“尺”,从瑞金一步一步“量”到四川来的。今天我们又要用它来“量”这座连鸟也飞不过去的大雪山了。悬谜揭晓(2017年第015期)【谜面】小屋四四方,不见门和窗。有人犯了法,把他往里装。【谜目】字【谜底】囚【注解】作者:王德海。把“囗”比作四四方方的小屋,在这间没有门和窗的小屋里装进一个“人”,就得到“囚”字。“囚”是“拘禁”的意思。【最快射手】五年级张雯雯(奖笔一支、本子一个)【知识链接】故事:大禹泣囚一次大禹乘车出外巡查,遇到一个被押送的罪人(囚犯),就下车去问怎么回事。 原来那个人做了坏事要受惩罚。大禹听了之后不觉伤心落泪。左右之人惊奇地问道:“这罪犯不守法令,被处罪判刑,是其罪有应得,您对他有什么可痛惜的?”禹说:“我想尧舜为君的时候,以德教化世人,天下的人都依着尧舜的心为心,守体安分,而今我执政,不能以德化人,百姓们各自以自己的心为心,不能和我同心同德,不顺道理,所以犯罪。这实在是我的过失呀,是我的德智思虑不足,不能淳化百姓的风气,给他们以好的教导,以至导致出现了这样的事要受责罚。因此,犯罪的人虽是百姓,其实是由于我之不德所致,所以让我感到痛心的,不是那犯罪之人,而是我的德行不如尧舜啊!” 禹当即命侍从取出一块龟板,在上面刻写了“百姓有罪,在于一人”(意思:老百姓犯了罪,责任只在于我一人)。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大禹泣囚”的故事。 大禹不怪罪罪人,而是遇事反省自己,找自己的不足,事事为他人着想,这就是圣人的风范。本故事出自夏商野史(又名夏商合传),为明代文学家钟惺著。悬谜揭晓(2017年第016期)【谜面】倒数是第一,猜末猜尾不算谜【谜目】字【谜底】由【注解】据旧谜“倒数第一(字)由”(作者:杨纪波)改编。“由”倒过来是“甲”,“甲”在天干中排第一位,通常表示“第一”。【最快射手】五年级张雯雯(奖笔一支、本子一个)【知识链接】说“甲”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体“甲”是象形字,其小篆字形像草木生芽后所戴的种皮裂开的形象。“甲”的本义为种子萌芽后所戴的种壳。“甲”是天干的第一位,用于作顺序第一的代称。如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草部芍药:“昔人言洛阳牡丹、扬州芍药甲天下。”“甲”也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成绩名次的分类,如“一甲”(名为“进士及第”)、“二甲”(名为“进士出身”)、“三甲”(名为“同进士出身”)。宋太平兴国八年始分甲,当时一甲有数人;至元明一甲仅限三人,即所谓状元、榜眼、探花。悬谜揭晓(2017年第017期)【谜面】吕布,字奉先【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