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从洒扫入手教育儿童的甚深智慧.doc_第1页
古人从洒扫入手教育儿童的甚深智慧.doc_第2页
古人从洒扫入手教育儿童的甚深智慧.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洒扫应对 当下解决 读书明理 言传身教南怀瑾先生总结太湖大学堂四年的教学成果时,只说这四年最大的成果就是教会孩子洒扫应对。最初我听到时大惑不解,甚至有点不以为然-四年最大成果才是洒扫应对也太那个那个了。就是有点不明所以。今天才恍然大悟,教会是多么大的一件事。 古人拜师学医“要学多长时间?一般需要一年至三年的时间,这一至三年,还不是从早到晚学,而是白天帮师父家干点杂活,洗药拖地,端茶倒水,晚上帮忙泡泡药甚至倒洗脚水,如果师父开心,就讲一两句,不开心就啥也别想得到。师父为什么这么“坏”?除了家里多个免费“工人”的经济因素,就是古代师道尊严的原因,而且,上古没有“中医”的观念,医道不分家,传医就是传道,宁可失传也不误传,师父必须对徒弟进行所谓“磨性”的训练,把你的心性磨平了,真东西才能教给你。让你干粗活甚至无故责骂你,就是为了磨平你的心性,学了出去,才不至于辱没师门。古代的学字怎么写?“學”,上半部分是两只手,捧着一个“爻”,爻是什么?易经系辞说,“道有变动,故曰爻”,说的是手中要掌握变动之道,下半部分就是屋子底下一个“子”,你首先得处于低位,在家里好好作人子弟,师父的大道之理才能从上往下灌给你!磨你、用你是为了“灌”给你。”摘自胡涂医谈医道“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这是中国人的古训,也是我们最基本的日常生活事务。伟大的佛陀却由扫地而建立了“扫心地”的修行法门。扫地的功用有以下几点:一是降伏我慢心。人都有贡高我慢心,觉得世界上“我”是了不起、高人一等的,不懂得尊重别人,这种心态其实就是做事情的最大障碍。若能快乐、自在地做一般人认为下贱的工作,也就是降伏了贡高我慢的心。二是干净可以使人的心定下来。把家里或工作环境打扫得窗明几净,不仅自己的心能感到清净,也会让经过者或使用者的心清净。心一清净,自然心就定下来了。三是扫掉心里的垃圾。我们的心里有很多垃圾,如贪心、嗔心、慢心、疑心心里面的垃圾多了、烦恼多了,人也就整天糊里胡涂的。而心地的垃圾扫干净了,心地就清净了。若达到佛经中所说的“寂无所寂”,才算清净到了家。孩子通过洒扫,练习知行合一,他就能慢慢地熄灭妄念,这是培养定力的极佳法门。孩子通过洒扫,能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他会自然从心里升起感恩心,体会到父母的艰辛,进而孝敬父母。这就是“习劳知感恩”。这是培养感恩心、恭敬心的落地之处。由此出发去学习应对就有了心性根基。这就是“磨性”。 这其实也是成人的修行入手处。为什么南先生教一名校毕业生要从捞马桶开始,为什么出家人修行要做好多年繁重的体力劳动,挑水砍柴,扫地煮饭。西点军校教育新生要打他骂他辱他。都是为了让他的心谦下来,空下来,使他“堪为法器”。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佛陀说,人生皆苦。“苦”是一个人得以修行修心的最佳导火索、利器。处于“甜蜜”中的孩子始终“不堪为法器”,不会走上修行成长之路。 故而行无蒙馆的理念是从“体”入手,包括体力劳动和体育运动。师长先通过体力劳动和体育运动修心,然后才能去帮助孩子“磨性”。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教育以落地为先,一切不落地的启蒙教育都要保持高度警惕。“蒙以养正圣功也。”蒙卦,上山下水,中间包的那一卦,地雷复卦,道尽了启蒙的全部秘密。地和雷,一静一动,一阴一阳,一生一克,一个在地下,一个在天上,真是绝妙的一卦。最直接的落地,比如接触大自然,洒扫,农耕,劳动。间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