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古学资料整理1 名词解释1. 三期说:1816年丹麦皇家博物馆馆长汤姆森在对博物馆杂乱无章的藏品编排顺序时,依据工具和武器的材料划分为依次承继的石器、青铜器和铁器三个时代。其后在1836年出版的国家文物指南一书中把史前文化分为三期: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三期说”的提出标志着考古学的诞生。2. 半坡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部灞桥区浐河东岸,是黄河流域典型的一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距今6000年左右。这是中国首次大规模揭露的一处保存较好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也是黄河流域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村落遗址。居址为向心性环壕聚落,圆形或方形半地穴式。墓葬为公共墓葬,婴儿死后瓮葬。陶器以红陶尖底瓶为代表。3. 红山文化:是距今五、六千年前一个在燕山以北、大凌河与西辽河上游流域活动的部落集团创造的农业文化,因最早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郊的红山后遗址而得名。红山文化的社会形态初期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全盛时期,晚期逐渐向父系氏族过渡。经济形态以农业为主,兼以牧、渔、猎并存。它的遗存以独具特征的彩陶与之字形纹陶器并存,且兼有细石器的新石器文化。玉器精美,房屋为长方形或方形的半地穴式。4. 铜石并用时代:又称金石并用时期,自新时期时代晚期起,人类开始使用天然金属来制造工具,但由于金属工具数量少,仍然代替不了石器,磨制石器依然是新时代时代末期主要的生产工具和加工工具,这一时代被称为铜石并用时代。5. 甲骨文:是中国现存最早,体系最完整的文字。兴盛于商朝中后期。安阳殷墟小屯是现今发现甲骨最多的地方。甲骨文在商朝中后期主要用于王室占卜吉凶记事,是研究商周时期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6. 妇好墓:于1976年在河南安阳市小屯村北宫殿区内被考古工作者发掘,保存完好,为商王武丁妻子妇好之墓。是长方形竖穴中型墓,也是殷墟唯一保存完好的王室墓葬。随葬品丰富,出土青铜器、玉器、宝石器、象牙器等不同质地的文物近2000件。妇好墓的发现对于研究商代晚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7. 周公庙遗址:位于陕西省岐山县内,有四条墓道,是目前所知最高等级的西周大墓,为西周初期重臣周公旦之墓,是周公采邑。出土了大量甲骨卜辞和陶范,除此之外还在这一大型墓地周围发现了长达1500余米的西周城墙,在西周考古史、中国建筑史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8. 天马曲村遗址:位于山西翼城天马与曲沃曲村之间,为晋文化遗存、晋侯采邑。墓葬分为两个部分:一为晋侯墓地,一为中小型墓地。晋侯墓地所属年代为西周早中期之交到春秋初年,每组墓墓室东部都有一个长方形车马坑。其中最大一座,也是唯一发掘的一座属南排晋侯苏夫妇墓,是现知西周最大的一座车马坑。9. 侯马盟书:盟书又称”载书“,古代记载盟誓各方缔约内容的文书材料,多为玉石薄片制成。春秋战国时期,天子与诸侯之间,诸侯互相之间,诸侯与卿大夫之间,为政治目的常举行盟誓活动。盟书一式两份,一份藏于盟府,一份埋入地下或沉入河里,以取信于鬼神。以1965年发现于山西侯马晋国遗址出土的侯马盟书为代表。10. 秦公一号大墓:是迄今为止中国发掘的最大古墓,为秦国秦景公大墓,位于陕西凤翔县。它是中国自西周以来发现殉人最多的大墓;椁室的柏木”黄肠题凑“椁具,是中国迄今发掘周、秦时代最高等级的葬具;椁室两壁外侧的木碑是中国墓葬史上最早的墓葬实物。尤其是大墓中出土的石磬是中国发现最早刻有铭文的石磬。最珍贵的是石磬上的文字,字体为籀文,酷似”石鼓文“。11. 大葆台汉墓:位于北京市丰台区黄土岗乡,墓主为西汉燕王及其夫人。该墓的发掘为研究汉文化,特别是汉代墓葬形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黄肠题凑。12. 满城汉墓:位于河北保定市满城县。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和其妻窦绾之墓,是西汉凿山为洞的崖洞墓的代表。出土随葬品较多,其中有著名的“长信宫灯”“金缕玉衣”等著名物品,也有“黄肠题凑”的墓葬形制。13. 画像石:实际上是汉代地下墓室,墓室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结构砖石,所属建筑多为丧葬礼制性建筑。对汉代以后的美术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美术上占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主要分布于苏鲁豫皖、鄂北、陕西、晋西北地区。主要题材:一是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二是垂教后世的历史故事,三是雄奇瑰丽的神仙世界。14. 史君墓:位于长安东郊,墓穴主人为北周凉州萨宝史君,是一座大型斜坡土洞墓。出土文物带有西方特色,墓室壁画描绘了胡人形象,反映了中西的文化交流。15. 白沙宋墓:墓主是北宋末赵大翁及其家属,位于河南省禹州市白沙镇北,为宋代北方仿木构砖室墓的典型代表。墓室西壁上刻有开芳宴题材壁画,画上有高桌椅。墓门正面有仿木建筑的门楼,墙壁也砌成柱和斗拱,后室壁上砌成妇人启门状,为研究北宋仿木建筑的雕砖壁画墓提供了资料。16. 斗彩:又称“逗彩”,烧制于明朝成化年间。是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的装饰品种。先在高温下烧成的釉下青花瓷器上,用矿物颜料进行二次施彩,填补青花图案留下的空白和涂染青花轮廓线内的空间,然后再次入小窑经过800C低温烘烤而成。2 简答题1. 简述北京猿人的体质特征: 即直立人,头骨扁平,骨壁厚。眶上脊粗壮,形成眶上圆枕。头骨后部的枕骨比颅顶骨几乎厚一倍,形成枕圆枕。颧骨较高。脑量平均仅1075毫升,是现代人的75%,比类人猿大1倍以上。四肢与现代差别不大,但身材偏粗短,男性高约156157厘米,女性约144厘米。腿短臂长。从考古学家根据他们的遗骨所复制的形象看,他们的外貌还有点像猿:嘴巴向前伸着,没有下颏,鼻子扁平,头部前倾。2. 新石器时代的基本特征: 1、掌握了磨制技术加工石器。早期前段,在南方洞穴、贝丘遗址仍以打制和细石器为主开始使用磨制石器;早段后期,磨制石器种类、数量较前段大量增加,打制石器仍占一定比例;中期,磨制石器种类丰富,制作精美;晚期,磨制石器普遍使用,切割、管钻技术提高。 2、开始制作并使用陶器。早期前段,开始制作陶器;早期后段,陶器已成为日常生活必需品,种类较多,以红陶为主,陶色多不纯正,陶质较粗疏,陶质容器如鼎、钵、罐等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中期,制陶技术显著进步,出现慢轮修整口沿的技术,以红褐陶为主,仰韶文化的彩陶、大汶口文化的磨光黑陶成为典范,出土大量日用陶器;晚期,陶器种类丰富,日用陶器数量庞大,以灰、黑陶为主,轮制流行,烧陶的火候较高,陶质较硬。 3、农业和家畜饲养业的产生。早期前段,农业、畜牧业的分工已基本完成,渔猎和采集在生产生活中仍发挥着较重要的作用;早期后段,原始农业和畜牧业获得初步发展,北方地区的粟作农业和南方地区的稻作作农业逐渐发展起来;中期,农业和畜牧业获得高度发展,人口增加,聚落规模扩大,黄河流域普遍发现粟类作物遗存,长江流域普遍发现稻类作物遗存;晚期,农业和畜牧业高度发展,人口急剧增加,社会复杂程度不断提高。3. 殷墟族墓地的特点 第一、墓地内墓葬大多较有规律的成片分布,分为若干独立的墓区,墓区之间有空地隔开。 第二、不同墓地或墓区出土铜礼器的族徽铭文有所区别。 第三、各墓地或墓区随葬的陶器组合有一定的差异。 第四、墓地的死者有阶层之分。 第五、在同一墓地或同一墓区中,规格相同的墓常聚在一起。 第六、在殷墟墓地中,经常发现大小相近、彼此相邻、左右并列或前后相随的墓葬成对排列在一起。 第七、殷墟族墓地中的祭祀遗存,部分见于墓穴内,部分在墓穴之外独成一个单位。4. 简述大明宫遗址的主要发现: 武则天把朝会正衙由太极宫迁到大明宫。大明宫内发现宫殿遗址三十余处。朝会正衙的转移,除因高宗患风痹病,嫌太极宫潮湿外,根本原因是太极宫地势低,不利防变。大明宫从此成为长安城内的政治中心,一直到唐朝灭亡。位于长安城东北,禁苑内龙首原高地上,始建于贞观8年(634年),唐太宗李世民在此修建永安宫,作为太上皇李渊的避暑之地,次年改名为“大明宫”。高宗龙朔二年(662年)扩建,次年潜入大明宫听政,成为政治中心。东西1500米,南北2500米,南宽北窄,面积约3.2平方公里。宫墙基宽13.5米,厚1.1米。共有11座城门,南5、北3、东1、西2。宫内建筑布局以丹凤门、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太液池和玄武门南北建筑群为中轴,其他建筑分布于东西两侧。大致以太液池为分界,可分为南北为两大区,南区为朝政区,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是主要建筑;北区为池苑园林区,分布着麟德殿、三清殿、大福殿、清思殿等数十座殿宇。丹凤门为大明宫正门,也是规模最大的一座宫门,有5个门道。含元殿是大明宫朝堂,正南殿前有三条自高而下南北向的“龙尾道”,中间是皇帝的“御道”,为文武百官上朝的阶道。麒麟殿位于大明宫西北部地势凸起处,主体建筑规模巨大。太液池是大明宫北部园林风景区的主体建筑。位于龙首原北侧低地,分东、西两池。5. 简述瓷器的定义:瓷器是一种由瓷石、高岭土等组成,外表施有釉或彩绘的物器。瓷器的成形要通过在 窑内经过高温(约12801400)烧制,最早出现于商代中晚期,瓷器表面的釉色会因为温度的不同从而发生各种化学变化。烧结的瓷器胎一般仅含3%不到的铁元素,且透水性低于1%,因其较为低廉的成本和耐磨不透水的特性广为世界各地的民众所使用。原料纯净度高的瓷器,在相互碰撞时,会发出类似金属相撞的清脆声音。高级瓷器拥有远高于一般瓷器的制作工艺难度,因此在古代皇室中也不乏精美瓷器的收藏。 6.简述宋代五大名窑及其产品特征。 宋代制瓷业在各地形成独特的的风格,以“五大名窑”(定窑、汝窑、哥窑、官窑、钧窑)、“六大窑系”(定窑系、耀州窑系、钧窑系、磁州窑系、龙泉窑系、景德镇系)为核心的丰富多彩的瓷器取代了铜器、漆器、陶器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 定窑是宋代北方重要的窑场,窑址位于今河北曲阳县涧磁村。始于唐后期的曲阳窑,盛于北宋,元代以后衰弱。定窑以白瓷闻名于世,“官”字款白瓷是定窑的上乘之作,除白定外,兼烧黑定、紫定、绿釉和白釉剔花瓷器。其胎料加工较细,胎质坚硬致密、洁白细腻,釉色白中泛黄,显出象牙白的质感。器物表面饰有刻花、划花和印花三种。主要器型有:碗、盘、瓶、罐、尊、执壶、盒、枕等。 汝窑烧造时间不长,其窑址在河南宝丰清凉寺。从宋哲宗到宋徽宗汝窑烧造了20年左右,因此汝窑也是宋代名窑中传世品最少的磁窑。以天青釉瓷器为主。汝窑瓷胎多数像点燃过的香灰的颜色,透过釉层微微带些粉色。汝窑的瓷器以天青色为主,俗称鸭蛋青,给人以玉石之感。器型以盘、碟、洗、炉、樽为多。 哥窑的窑址至今仍未发现,对其烧造年代也有各种观点。哥窑瓷的重要特征是釉面开片,这是发生在釉面上的一种自然开裂现象。开裂原本是瓷器烧制中的缺陷,后来人们掌握了开裂的规律,有意识的让它产生开片,从而产生一种独特的美感。哥窑器釉层厚,釉面龟裂的网状开片,俗称“金丝铁线”。哥窑器物口沿部分施釉较薄,显露出紫色的胎骨,腹部以下无釉,形成一种深灰色的底足,形成了“紫口铁足”的特征。 官窑是我国古代由朝廷直接控制的官办磁窑,专烧宫廷、官府用瓷。在河南开封附近。官窑始于宋代,有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之分。北宋官窑遗址缺乏考古发掘资料。南宋官窑在杭州附近,有修内司官窑和郊坛下官窑。官窑传世品不多,但有自身的特点。青釉,釉色较淡,器身开纵横交错的大冰裂纹。因以含铁量较多的瓷土制胎,故胎色紫黑,足部有的不上釉,铁骨外露。 钧窑窑址位于今河南禹州市,钧窑最迟始烧于北宋末年,从北宋到金元长盛不衰,北宋晚期曾作皇家贡品。其开创的用铜的氧化物作着色剂,在还原气氛下烧制成功铜红釉,为我国陶瓷工艺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钧窑釉料中含有铜,釉色呈现天蓝、天青、月白等多种变化,还有因高温“窑变:还原而呈现玫瑰紫、海棠红等不规则的彩色斑块。钧窑釉面常有密密麻麻的斑点称“棕眼”,因釉的流动产生弯曲的细条纹,称“蚯蚓走泥纹”。品种有花盆、盆托、以及洗、炉、钵、碗、盘、出戟尊等。3 论述题1.地层学原理:(1)不同时期形成的文化层和遗址单位总是按照时间早晚自下而上依次堆积,文化层下层早于上层,这是最基本的原理。(2) 文化层不是水平叠压的。(3) 不同文化层在土质、土色与包含物等方面的差别是由于各个时期堆积形成的原因不尽相同而形成的。(4) 遗迹本身形成的时间与以及遗迹内文化堆积形成的时间不同(5) 晚期堆积可以出早期遗物,早期堆积不能出晚期遗物。(6) 次生堆积形成早晚颠倒的倒装地层。2. 读图题(简述其名称,年代,城市主要特征,几重城墙,几个城门,宫殿区方位等)汉长安城:城市平面呈不规则方形,城墙外有城壕环绕。全城有12座城门,每面三门。城内有八街九陌,主要街道一般有三条街道并行(中间为驰道,两边为旁道)。未央宫地处汉长安城西南。宫墙四边各探出一座宫门,四座宫门皆有道路通至前殿。长乐宫在长安城的东南,在秦咸阳兴乐宫基础上扩建而成。桂宫在未央宫北,西邻长安城西城墙。(后妃宫室居所)武库位于长乐宫、未央宫之间。东、西市位于长安城西北横门大道的两旁。在长安城南郊修建明堂、辟雍、宗庙、社稷等礼制性建筑群。北魏洛阳城北魏洛阳城由宫城、内城、外郭城三重城垣组成。东、南、西三面宫城墙尚存,共发现宫门四座。城内给排水系统。城内设“市”、佛寺。体现“择中立宫、官府外设、左祖右社”的原则。阊阖门正北是宫城正殿“太极殿”,是当时城市的中心。处内城偏北部的中央位置。内城共有十三座城门,街道更加规整:东西大道、南北大道贯穿内城。东西大道以北地势较高,分布宫苑区;以南主要有衙署、庙坛、寺院、贵族宅邸等。中轴线在内城偏西。唐长安城长安城的基本形制由外郭城、宫城、皇城和里坊、市构成。郭城平面呈长方形,东、西、南三面各开三门,南面中部的明德门最大。东市、西市,分别位于皇城的东南和西南,由井字形大道划成九个部分。宫城位于郭城北部正中。整体设计是以宫城,皇城正南门,朱雀大街及郭城南门所在之南北线为中轴,严格按照左右对称的原则。大明宫位于宫城东北,内有太液池、含元殿、麟德殿。兴庆宫位于宫城东南。圜丘位于城外明德门以外。北宋东京城市布局大致呈平行四边形。重城结构:宫城、皇城、内城、外城。外城共有城门12座,南墙上三门,东墙上两门,西墙上三门,北墙上四门,墙外有护城河。宫城(大内)包含皇城和宫城两重,宫城位于全城的正中央。有五门。汴梁城的街道布局多为十字形,宫城南门宣德门与皇城南门朱雀门和外城正南门南薰门构成南北中轴线,这是城内的中心御街。元大都城墙呈长方形,东西稍长,共有11座城门,城外边有护城河,为重城式结构。元大都的中轴线起于外城的丽正门,经皇城的灵星门、宫城的崇天门与厚载门,尽于大都中部的万宁寺中心阁。皇城位于大城的中心偏西南,宫城在皇城的东部,前殿后阁,宫城中主要的宫殿均为“工”字形。主干大街都是南北向,纵街横巷式”的街网布局,九经九纬。“左祖右社”。大都城内最大的市场形成于积水潭北岸的斜街一带,使整个北岸都成为繁华区,由此形成了海子斜街。宫苑用水系统(看图说)(PS:以上材料仅供参考,具体的要读图)4 论述题2. 论述西汉帝陵的主要特点(1)西汉十一座帝陵除去文帝霸陵属于“凿山为藏”的大型崖洞墓处,其余的都是在平地上向下开挖竖穴土圹、地面上筑高大的坟丘;(2)西汉每座帝陵都有单独的茔域(陵区),以坐西向东的坟丘为中心(3)西汉皇后(或夫人)祔葬于帝陵,但不同穴,即各有坟丘及陵园。汉初高祖陵与吕后陵同在一个陵园围墙之内,自景帝阳陵开始帝陵与后陵分置陵园,后陵多位于帝陵之东。(4)陵园围墙平面一般呈方形或长方形,每边墙正中设有阙门,称为司马门。(5)陵园设置寝殿、便殿、祠庙等礼制性建筑;(6)陵园内外地下还有为数众多、规模巨大、埋藏丰富的藏葬坑;(7)陵园东阙门外有很长的司马道,两旁有许多功臣贵戚陪葬墓;(汉武帝陵园东阙门有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蒲公英劳技课课件
- 2025年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世界史-材料分析题解析版
- 常德七中分班考试试卷及答案
- 叉车理论考试速记口诀及答案
- 线性模型推理题目及答案
- 现代诗歌题目及答案
- 2025关于营销人员劳动合同模板
- 2025无产权证房屋买卖合同样本
- 2025标准化的建材代理合同范本
- 2025年7月中药药剂学考试题及答案
- 撤资协议范本(2025版)
- 2025广西公需科目考试答案(3套涵盖95-试题)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 2025年公需课考试题库(附答案)
- QC/T 1224-2025装备空气悬架的商用车减振效果判定方法
- 农资货运运输管理办法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过敏原提取物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物业基础培训课件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知识点考点背诵提纲详细版
- 2025年广东省中考英语真题(原卷版)
- 非标自动化培训
- 2025年贵州省中考化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