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半期语文试题.doc_第1页
八年级上册半期语文试题.doc_第2页
八年级上册半期语文试题.doc_第3页
八年级上册半期语文试题.doc_第4页
八年级上册半期语文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册半期语 文 试 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基础知识 30分1、请把“挫折是通向成功的门槛”抄写在田字格中,以展示你的书写水平。(2分)2、请指出下列各组词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浣妆(hun) 瞿塘峡(q)潇洒(xio s) 比肩联袂(mi)B、泊船(p) 黑黝黝(yu)参差(cn c) 悄怆幽邃(chung)C、安谧(m) 伫立(zh) 颠簸(din b) 风翳净尽(y)D、沟壑(h) 擎天(qng) 砭骨(bin) 佁然不动(y)3、请指出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A、浣妆 疑望 谛听 飘渺 B、玲珑 眩目 勾勒 潸然C、悬崖 斑斓 摇曳 深堪 D、调合 娴熟 颠簸 逶迤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湖南电视台的娱乐节目办得栩栩如生,显示出编导很有水平。B.老师为了培养我们,可真是废寝忘食,处心积虑。C.一个民族要想腾飞、发展,既不能夜郎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D.绿茵场上,足球健儿精神矍铄,斗志昂扬,精湛的球技倾倒了数万球迷5、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经验告诉我们, 。海洋的情形也不例外。这是因为植物能依靠太阳光来合成有机物,动物只能以植物生产的现成有机物作为燃料,来开动自己这部生命机器。A.哪里森林成荫,哪里就百鸟齐唱;哪里牧草丛生,哪里便牛羊成群。B.哪里百鸟齐唱,哪里就森林成荫;哪里牛羊成群,哪里便牧草丛生。C.哪里百鸟齐唱,哪里就森林成荫;哪里牧草丛生,哪里便牛羊成群。D.哪里森林成荫,哪里就百鸟齐唱;哪里牛羊成群,哪里便牧草丛生。6、下列哪一项与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相同( )例:倒映在水中的石桥、楼屋、树影,还有天上的云彩和飞鸟,都被这不慌不忙的木橹搅碎A、最难得的,是在三峡中绝不容易见到的几十株潇洒的竹子,石崖上还倒悬着不少的红色紫色的花。B、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参差交织,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C、小船经过一座拱桥时,前方传来一阵音乐,水面也突然变得清澈剔透,仿佛是有晃荡的荧光从水下射出。D、我很难忘记这个奇妙的夜晚,这是一个梦幻般的夜晚,7、读渔家傲选出对渔家傲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A“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四面边声连角起”写的是秋天到了,西北边塞地区的风景与中原地区大不相 同,衡阳地方的大雁飞走了,周围边塞的各种声音连同军中的号角一起响起。 B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的情形,表现了边塞的悲凉。 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借东汉大将“窦宪追匈奴”的典故,表现出了战士们的报国激情。 D“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他们壮志难愁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 8、请根据如下提示,写出所缺诗(文)或句子。16分“ , 。”(过故人庄)表达了孟浩然对自由、恬静、悠适的田园生活的无限向往。在现代生活中,政府为了解决无房、少房居民的居住问题,实施了“广厦工程”,使“住者有其房”,“广厦工程”最初来源于我国唐代大诗人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 , ”陆游在他的游山西村中现在被用来比喻遇到困难后,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看到了希望,盼来了转机的名句是“ , ”苏轼在他的浣溪沙中表达了自己老当益壮,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的诗句是:“ , ”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代落花立言,倾吐心曲,表现崇高的献身精神的诗句是 ; 。游山西村中反映人生哲理,比喻人在遇到困境时会生出许多希望的诗句是 , 。渔家傲中直接抒情的句是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最能体现杜甫体察人间冷暖、兼济天下情怀的诗句是 , 。二、语言实际运用 6分9、假如今天是你妈妈的生日,请你向你妈妈的生日送上你的生日祝辞。10、读下面的语段,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 人生需要理想的呼唤。你慵懒时,它呼唤你勤奋;你昏睡时,它呼唤你 ;你高傲时,它呼唤你 ;你莽撞时,它呼唤你 ;你跌倒时,它呼唤你 。11、下面水浒传中人名与绰号不符合的一项是( ) A顾大嫂-母大虫 B孙三娘-一丈青 C时迁-鼓上蚤 D戴宗-神行太保三、阅读检测 (44)(一)请仔细阅读下文,然后回答以下各题。 10分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12、选文的作者 与其父苏洵、 并称“三苏”,同属“唐宋八大家”之列。13、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相与步于中庭( ) (2)庭下如积水空明( )1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5、作者用诗一样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月色之美,创造了一个清冷优美的意境。请你写出至少两个描写月亮或月光的古诗词句子16、简要说说这篇文章表露了作者什么样的特殊心境。(二)12分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战。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17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 意思。小惠未遍( ) 小信未孚( )小大之狱( ) 公将鼓之( )18用原文语句回答。文中表现曹刿积极参与精神的词语是_。文中“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_。19请分析“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_;_。20 文章结尾一段表现了曹刿哪些方面的才能21文中曹刿的形象,令人敬佩。请写出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中你最崇敬的一位爱国将领,并用一句话加以评价。爱国将领:_。评价:_。22、翻译句子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三)读山品水(10分) 山水之美,古来共谈,然而人们谈得最多的,还是山的灵性和水的神韵。孔子曰:“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仁者在山的稳定、博大和丰富中,积蓄和锤炼自己的仁爱之心;智者则步水而行,望水而思,以碧波清流洗濯自己的理智和机敏。这就是山水可以陶冶人情操的根本原因。人们通过读山品水,可以领悟到世事的兴衰变迁,人生的喜怒哀乐,寻觅自己精神家园的相通之处,故历代文人墨客无不徜徉于名山大川以寻求灵感。读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各有各的读法。远读其 ,近读其 ,精读其 ,细读其 ,读青、读绿、读和谐、读静谧视角不同,意境也不同。“不登高山,不知平地”,是一种发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是一种境界;“咬定青松不放松”,是一种坚守;“五千刃岳上摩天”是一种豪壮。不要以为山是凝固的,山是岿然的活物。品水,由于各人的气质不同,心境不同,也各有各的品味。在文人眼里,水是温柔的,因此他们常常把柔情蜜意的水与悠悠无尽的爱联系起来。水之悠长,好像爱情之天长地久;水之波动,似若爱情的起伏波澜。在哲人眼里,水是运动的,悟出的是人生的哲理。孔子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感叹的是 。孟子说“民归之犹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比喻 。荀子对政权与人民的关系,给后人留下了发人深省的警句:“水则载舟,水则舟“。老子呢?他既说”天下莫柔弱于水,又看到了水“莫能御之”的力量。云山苍苍,江水茫茫,读山品水,意味深长。23、依次填入第二段空缺处最恰当的词是( ) A、苍茫、清秀、奔放、深沉 B、苍茫、清幽、豪放、深沉 C、广漠、清秀、豪放、深远24、第二段引用诗句,运用排比句式,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25、人们“读山品水”,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感受?请用文中原句回答)26、从全文看,题目“读山品水”的含义是 。27、第三段中引用的孔子和孟子的话极富哲理。请分别在哲理句后的横线上填写上一个揭示哲理的句子(A、民心似流水,谁也无法抵挡;B、人生之有限而宇宙之无穷。)(四)牵着母亲过马路(12分)周末下午偕妻儿回家,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自禁,一定要上街买点好菜招待我们。母亲说:“你们回来,妈给你们煮饭,不是受累,是高兴呀!”我便说:“我陪你去吧!”母亲乐呵呵地说:“好,好,你去,你说买啥妈就买啥。”到菜市需要走一段人行道,再横穿一条马路。正是下班时间,大街上车来车往,川流不息的人群匆匆而行。年龄大了,母亲的双腿显得很不灵便。她提着菜篮,挨着我边走边谈些家长里短的生活琐事,我宽容地耐心地听她诉说。【甲】,树老根多,母亲这把年纪,自然絮絮叨叨,别人不愿听,儿女们还能不听?穿过马路,就是菜市了。母亲突然停了下来,她把菜篮挎在臂弯,腾出右手,向我伸来一刹那间,我的心灵震颤起来。这是多么熟悉的动作呀!上小学时,我每天都要穿过一条马路才能到学校。母亲那时在包装厂上班。学校在城东,厂在城西,母亲担心我出事,每天都要送我,一直把我送过马路才折身回去上班。横穿马路时,她总是向我伸出右手,把我的小手握在她的掌心,牵着走到公路对面。然后低下身子,一遍遍叮嘱:“过马路要跟着别人一起过”20多年过去了,昔日的小手已长成一双男子汉的大手,昔日的泥石公路已改造成混凝土路,昔日年轻的母亲已经皱纹满面,手指枯瘦,但她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她一生吃了许多苦受了许多罪,这些都被她掠头发一样掠散,但永远也抹不去【乙】的情肠。我没有把手递过去,而是伸出一只手从她臂弯上取下篮子,提在手上,另一只手轻轻握住她的手,对她说:“小时候,每逢过马路都是你牵我,今天过马路,让我牵你吧!”母亲的眼里闪过惊喜,笑容荡漾开来,像一个老农面对丰收的良田,像一个渔民提着沉甸甸的鱼网。28、根据文章按要求分别将甲乙两处所缺的词语补出来。(2分)【甲】: 【乙】:29、第段中,“年近花甲”是什么意思?(2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