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4页
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装订线高二语文期中试题(150分钟 150分 ) 第卷 阅读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1.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A.小知不及大知。 B.臣以险衅,夙遭闵凶。C.愿陛下矜悯愚诚。 D.汤之问棘也是已。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类活用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1)眄庭柯怡颜(2)商人重利轻别离(3)悦亲戚之情话(4)襟三江而带五湖(5)屈贾谊于长沙(6)园日涉以成趣(7)俊采星驰(8)臣具以表闻(9)是以区区不能废远(10)目吴会于云间A.(1)(5)(8)/(2)(9)/(3)(4)/(6)(7)/(10)B.(1)(8)/(5)(9)/(2)(3)(4)/(6)(7)/(10)C.(1)(3)(4)/(5)(8)/(2)(9)/(6)(7)/(10)D.(1)(5)(8)/(2)(3)(9)/(4)(10)/(6)(7)3下列句子按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1)复驾言兮焉求(2)农人告余以春及(3)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4)见用于小邑(5)访风景于崇阿(6)彼且恶乎待哉(7)彼且奚适也(8)求人可使报秦者(9)寓形宇内复几时(10)急于星火A.(1)(2)(3)/(4)(5)(10)/(6)(7)/(8)/(9)B.(1)(3)(6)(7)/(2(4)(5)/(8)/(9)/(10)C. (1)(3)(6)(7)/(2)(5)(10)/(4)/(8)/(9)D. (1)(3)(6)(7)/(2)(5)(8)(10)/(4)/(9)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1)悟已往之不谏(2)夫晋,何厌之有B. (1)问征夫以前路(2)是以区区不能废远C. (1)州司临门,急于星火(2)何异于刺人而杀之D. (1)泉涓涓而始流(2)哙拜谢,起,立而饮之5.下列句中“尽”字意思不同的一项( )A.宾主尽东南之美 尽是他乡之客B.其有敢不尽力者乎 则智者尽其谋C.潦水尽而寒潭清 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D.聊乘化以归尽 食之不能尽其才6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实际上近于_。 (2)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_,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3)多年前,集团首席执行官就感觉自己_,在集团迅猛发展、国际市场不断拓展的今天,他的危机感丝毫未减。A南辕北辙异曲同工如临深渊B买椟还珠殊途同归如履薄冰C南辕北辙殊途同归如履薄冰D买椟还珠异曲同工如临深渊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中国电信关于央视315 晚会曝光的垃圾短信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对涉及违反集团相关规定的基层企业进行了调查处理,以此表明治理的决心。B铁道部自2012年1月1日起开始实行的“火车票实名制”明确规定,旅客须持车票与票面所载身份信息相符的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进站上车。C工业化和城镇化是支撑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而农村人口能否较为顺利地转入工业和城镇,又是决定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关键。D如果一个人对社会做出贡献,社会能够给其应有的回报,他就会对社会产生责任感。近年来,中国政府将明确提出这一基本理念,并在政策制定和二次分配上有所体现。 8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碛口古镇,世界文化遗产濒危文化遗址,至乾隆年间,这里已成就了九曲黄河第一镇的兴盛繁荣,近400家商号云集于此,码头货船多时达三排并列岸边,绵延数里。 , , , , , 。碛口的辉煌终于落幕了。斗转星移,世事变迁 许多商户外逃避乱从此未归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的悠长小巷 依山而建院院层叠的古镇民居古镇的祥和安宁、兴盛繁华都因日寇侵华而渐渐消失都湮没在了时光的尘埃之中A B C D 二文言文阅读(共2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丁宝桢,字稚璜,贵州平远人。咸丰三年进士,选庶吉士。母丧里居,遵义杨隆喜反,斥家财募壮士八百捍乡里。服阕,会苗、教蜂起,巡抚蒋霨远奏留军,特旨授编修,增募至四千人,复平越、独山诸城。十年,除知岳州府,始罢遣所募兵。亏饷巨万,乃陈五百金案上,语众曰:“与诸君共事久,今库馈诎,徒手归,奈何?”众泣曰:“公毁家纾难,我等敢他求乎?”遂去。同治二年,擢山东按察使。会僧格林沁治兵鲁、豫间,令击河北宋景诗。旋劾其擅议招抚,部议降三级。又明年,迁布政使。僧格林沁战殁曹州,坐法再干议,皆得恩旨留任,于是言者复摭他款弹之,事下曾国藩,国藩白其无罪。巡抚阎敬铭夙高其能,至是乞休,举以自代,遂拜巡抚之命。时捻趋海澨,李鸿章建议筑墙胶莱河,宝桢会军蹙之。六年,东捻走濰河,东军王心安筑垒方成,而堤墙未竣,捻长驱渡河,宝桢以闻。上怒,鸿章交部议,宝桢亦褫职留任。先是东军守濰河,本皖将潘鼎新汛地。皖军甫南移,而北路遽失。诏斩心安,宝桢抗辩,乃宥心安而责鸿章;宝桢复屡疏相诋,于是上益责鸿章忌刻纵寇矣。明年,西捻趋定州,近畿震动。宝桢闻警,即驰至东昌,率骑旅千、精卒三千,赍五日粮,倍道北援,捻遂南溃。是役也,朝廷遣宿卫之旅出国门备寇,统兵诸将帅皆获谴让,而上独以宝桢一军猝出寇前,转战雄、任、深、祁、高、肃间,复饶阳,功最盛,数降敕褒嘉,加太子少保。 而其诛安得海事尤著人口。安得海者,以奄人侍慈禧太后,颇用事。八年秋,乘楼船缘运河南下,旗缯殊异,称有密遣。所过招纳权贿,无敢发者。至泰安,宝桢先已入告,使骑捕而守之。安得海犹大言,谓:“汝辈自速辜耳!”传送济南,宝桢曰:“宦竖私出,非制。且大臣未闻有命,必诈无疑。”奏上,遂正法。 光绪二年,代吴棠署四川总督。 成都将军恒训覈覆堤工,亦摭及盐运病商民、流弊大,宝桢抗辩。上虑宝桢惑浮言,敕勿易初念。寻予实授。宝桢弥自警勖,益兴积谷,严督捕。治蜀凡十年,初莅事时,郭内月有盗劫,至是诛匪几尽,声为道不拾遗。十一年,卒官,赠太子太保,谥文诚,予山东、四川、贵州建祠。 宝桢严刚有威。其初至山东也,僧格林沁方蹙捻淄川颇贵倨见司道官不设坐宝桢投谒告材官启王坐则见否则罢左右皆大惊王服其强为改容加礼敬铭闻之,大称异,至之日,亲迓于郊。自是事无大小,皆咨宝桢而后行。至今言吏治者,常与沈葆桢并称,尤励清操。丧归,僚属集赙,始克成行云。子五人,体常尤著名,官广东布政使。(节选自清史稿有删改)捻:“捻”即“捻军”,是太平天国时期北方的农民起义军。褫:剥夺9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与诸君共事久,今库馈诎 诎:穷尽、匮乏B. 坐法再干议 干:干预、干涉C. 宝桢会军蹙之 蹙:逼迫、逼近D. 而其诛安得海事尤著人口 著:登录、登记10.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僧格林沁方蹙捻/淄川颇贵倨/见司道官不设坐/宝桢投谒告/材官启王/坐则见/否则罢左右/皆大惊/王服/其强为改容加礼/B. 僧格林沁方蹙捻/淄川颇贵倨/见司道官不设坐/宝桢投谒/告材官启王/坐则见/否则罢/左右皆大惊/王服其强/为改容加礼/C. 僧格林沁方蹙捻淄川/颇贵倨/见司道官不设坐/宝桢投谒/告材官启王/坐则见/否则罢/左右皆大惊/王服其强/为改容加礼D. 僧格林沁方蹙捻淄川/颇贵倨/见司道官不设坐/宝桢投谒/告材官启王/坐则见/否则罢左右/皆大惊/王服其强/为改容加礼11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丁宝桢散尽家财招募壮士拱卫乡里,在遣散壮士时,他直言亏钱的饷银无法偿付,大家有感于丁宝桢毁家纾难的无私付出,纷纷放弃饷银离开。B.丁宝桢早年宦海浮沉,多次被贬,曾因与捻军长期对垒时修筑防御工事不利,被革职留任,因为直言上谏,保护了王心安,却使皇帝错误处罚了李鸿章。C.同治七年,西路捻军进攻到京城附近,丁宝桢率领一千骑兵,三千步兵,火速北上,转战数地,收复失地,得到皇帝的屡次褒奖,加官为太子太保。D.丁宝桢性情刚正严明有威严,不屈服于权贵,磨砺自己清廉的节操,家无余财,后世说起官吏的作风和治绩,经常把他和沈葆桢放在一起来称赞。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前两题是课外文言文,后两题是课内文言文)(17分) (1)巡抚阎敬铭夙高其能,至是乞休,举以自代,遂拜巡抚之命。(5分)(2)上虑宝桢惑浮言,敕勿易初念。寻予实授。宝桢弥自警勖,益兴积谷,严督捕。(5分)(3)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4分)(4)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3分)三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的这首宋诗,完成13-14题。葛溪驿宋王安石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注漏:漏壶,古时计时器。13诗的结尾写蝉声嘈杂,诗人心情烦乱。诗人为什么心“乱”?请结合诗句,具体说明。(5分)14从全诗看,诗人是运用哪些表达技巧来抒发自己情感的?请略加分析。(6分)四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 ,鸟倦飞而知还。(2)曷不委心任去留? ?(3)潦水尽而寒潭清, 。(4) ,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5)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 ,水浅而舟大也。(6) ,当侍东宫, 。(7)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五文学类文本阅读(16分)1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把匕首藏在哪里向 东我把匕首藏在怀里。我觉得这样对我不是多安全,到时候动起手来对方要是一推我,匕首就可能刺进我的心脏,我不能这么藏。我把匕首掖进腰间。这样做我觉得不是太舒服,一个硬邦邦的家伙顶着腰,还没有动手就有一种被别人拿下的感觉。我把双手往上举了举,知道是自己没把匕首掖对地方,就急忙把匕首从腰间拔出来。我必须把匕首藏在一个又安全又能在关键时刻派上用场的地方。我往前回忆自己看过的武打功夫片,突然就想到了美国大片第一滴血里史泰龙扮演的那个硬汉的匕首是藏在马靴里的。我觉得藏在马靴里比较科学。我到商场里花五十块钱买了一双过了时的马靴穿上。我把匕首藏在马靴里,把风衣的领子立起来,迈步出了门。街上人来人往川流不息没人注意我,这让我心里很安慰,我既然是个凶手,如果没有人注意我就会安全很多。我想在人群中寻找我要攻击的目标,我知道这是徒劳的。现在是上班时间,马经理一定在他的办公室,再说马经理出入有车,我这么寻找肯定发现不了他。经过福大爷的修鞋摊,我想远远地绕过去,还是被福大爷喊住了。福大爷从头到脚打量了我一番,那眼神像是在看马戏团里敲锣的猴子。福大爷说小子,打扮得跟绑匪似的在街上瞎溜达什么。福大爷这么一说把我吓得一怔。我说福大爷你胡说什么,我没事这不溜大街玩吗。福大爷说你不是在什么大酒店当保安吗,怎么突然就成了大街上的便衣警察了?我说福大爷你不知道,酒店欠我一年的工资不给我,老子不给他干了。福大爷摇摇头,说把你的马靴脱下来。我一惊,说福大爷,我可什么也没有做呀。福大爷说,这么好的马靴打上掌可以多穿几年,快脱下我给它们钉上掌。我说谢您了福大爷,我知道您和我爸是老哥们儿,您不会跟我要钱,可我现在有急事。说完赶紧跑了。我想真是危险,要是让福大爷发现了我的秘密,那我什么也干不成了。看来,把匕首藏在马靴里也不是万全之策。我拐进了一家医院,我说医生麻烦你给我打上绷带。那个头发脱落殆尽的男医生奇怪地打量着我,眼睛里充满疑惑。我说我给你钱!医生摸了一下我的脑门子,说给钱也不行,这是我们的医德。他随手写了一行字递给我,说你最好到这里去看一看。我认得那行字,是一家治疗精神病的医院。我花了八十块钱到一家按摩院好说歹说让人把我的胳膊脱了臼。花了三十块钱买了一个准备出院的骨折病人的X光片子。我拿着片子拖着胳膊又花了一百二十块钱到一家私人诊所上了夹板打了绷带。这一番折腾让我浑身直冒冷汗。这更增加了我的仇恨,马经理,今天我要给你点颜色看看!今天不把拖欠我的工资给我,我就我用白布包了匕首,把它放进夹板里,正正好好,不露痕迹,天衣无缝。我觉得自己这么聪明没考上大学,真是白搭了。进了酒店大厅,富丽堂皇的水晶吊灯炫得我几乎睁不开眼。我用另一只手扶了扶挂在胸前的绷带,生怕匕首会反射出光来。服务员点头向我问好。我仰着头说我找你们马经理。服务员到吧台拨了个电话微笑着对我说,马经理不在。我说我可以等。我又说我可以等!一会儿过来四个保安,说马经理有请。我对走在身边的四个保安说,哥们儿,去年我也和你们一样在这里当保安。他们表情漠然没一个人说话。我想他们怎么和我那时一个德性!我终于见到马经理了。马经理从老板椅上站起来,有力地握住了我吊着绷带的那只手。我一阵撕心裂肺的疼痛。我知道机会来了,只要我把藏在夹板里的匕首突然掏出来,就可以轻松地刺进马经理肥胖的身体。我瞥了一下周围的保安,他们似乎对我没有任何警惕。我 (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 )( )A.小说借一个曾经的酒店保安讨要工资的事件,写出了社会中小人物的悲哀,表现了要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主题。B.男医生拒绝了“我”打绷带的请求,可以看出他的医德,但他又恶意地推荐我到精神病医院,又可见其缺德。C.“我”为了能合理地打上绷带不惜花钱施起苦肉计,终于把匕首藏在一个安全又能派上用场的地方。这一情节幽默搞笑,令人放松。D.酒店大厅里“炫得我几乎睁不开眼”的富丽堂皇的水晶吊灯与我落魄的生活状况形成对比,也引出马经理的出场,为下文做铺垫。E.作者运用了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等方法来刻画人物,突出了人物性格,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2)小说的标题“把匕首藏在哪里”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3)作者设置福大爷这个人物有什么用意?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第卷 表达题六语言文字运用。(14分)17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每空1分,共10分)(1)审容膝之易安 ( ) (2)悟已往之不谏 ( )(3)命途多舛 ( ) (4)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 )(5)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 ) (6)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 )(7)舅夺母志 ( ) (8)慈父见背 ( )(9)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 ) (10)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 )1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很多人误认为竹子不开花。其实,竹子是有花植物。 ,这是遗传基因的影响。如群蕊竹一年开一次花,牡竹、版纳竹30年左右才开花,有的种类甚至需要上百年才能开花。那么,为什么竹子开花之后会成片枯死呢?科学家解释,有些植物为繁衍后代,在生命结束之前开花、结果。因为开花、结果需消耗大量养料,而这些养料来自植物的根、茎、叶,营养器官中贮存的养料大部分被消耗,所以植物就逐渐枯死了。在天气长期干旱、土壤板结、杂草丛生的竹林中更容易发生竹子开花现象。可见, 。因此,我们可以根据竹子的特性,采取适当的措施,为竹子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六写作(60分)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1)有这样一个算式,90%90%90%90%90%=59%。也就是说,在一个过程中每个环节付出90%的话,五个90%相乘最终得到的是59%,也就是不及格,但是5个100%相乘还是100%。(2)清代李密庵在他的半半歌中说:“看破浮生过半,半字受用无边饮酒半酣正好,花开半时偏妍,半帆张扇免翻颠,马放半缰稳便。”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高二语文试题答案答案:1. C(A知智,B闵悯,D已矣)2.A 3.C 4.D5.D(A.完全;B.竭力做到;C.完;D.了结,全部用出)6. B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买椟还珠”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1)处应选“买椟还珠”。“异曲同工”指不同曲调演得同样美妙,比喻不同人的辞章、言论同样精彩,或不同的做法收到同样好的效果;“殊途同归”指通过不同的途径,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2)处应选“殊途同归”。“如临深渊”指如同处于深渊边缘一般,比喻存有戒心,行事极为谨慎;“如履薄冰”指像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3)处两个成语都可以选用。7. C (A项,把“关于”改为“对于”。B项,成分残缺,“ 旅客须持车票”后加“和”。D项,不合逻辑,“近年来”和“将”时间矛盾)8B 从横线前后的内容可知,景象是变化的,故首先;然后这样的繁华时光最终的结局与原因,由此可选;从结局看,选;由远及近,依次写“古镇民居”“小巷”,故选;所以选B9D (D项对“著”的解释有误,在这里应是“ 显扬 ”之意。)10C (解答此题,可先整体阅读文段,弄懂其大意是丁宝桢对僧格林沁不卑不亢,文段先写僧格林沁的倨傲,接着写丁宝桢的傲骨铮铮。于是据此理解断句。)参考标点符号:僧格林沁方蹙捻淄川,颇贵倨,见司道官不设坐。宝桢投谒,告材官启王,坐则见,否则罢,左右皆大惊。王服其强,为改容加礼。11.B (B项错误为:无中生有。 处罚李鸿章一事称不上是错误处罚。文中无据。)12.(1)山东巡抚阎敬铭向来推崇丁宝桢的才能,到这时就请求退休,举荐丁宝桢来代替自己,于是朝廷就任命他做山东巡抚。(夙,向来;高,推崇、看重;乞休,请求退休;自代,代替自己;以上四处各1分,大意1分)(2)皇帝担心丁宝桢被流言困惑,亲自下令告诉丁宝桢不要改变当初的想法。不久就正式授予他实职,丁宝桢也更加的自我警惕勉励,更加注重储存粮食,严厉进行督责搜捕。(被动句式1分,寻、警勖、严各1分,大意1分)(3)(4)答案略【参考译文】丁宝桢,字稚璜,是贵州平远人。咸丰三年考中进士,被选作庶吉士。因母亲去世在乡间居住,恰逢遵义的杨隆喜造反,丁宝桢倾尽家财招募了八百壮士捍保卫家乡。服丧终了,恰逢苗民教匪叛乱蜂拥而起,巡抚蒋霨远上奏朝廷,申请让丁宝桢部留在平乱军中,皇帝特别下令授予他编修一职。丁宝桢又增加招募,士兵总数到了四千人,收复了平越、独山等诸多城池,咸丰十年,被授予岳州知府,才遣散了招募的军队。亏欠的饷银非常之多,就把五百两银子放在桌案上,对大家说:“我和各位在一起共事很久了,现在府库的钱粮短缺,你们空着手回家,怎么办?”大家流着泪说:您不惜捐献所有家产,解救国难,我们还怎么敢有另外的请求,于是纷纷离开。同治二年,擢升山东按察使,恰逢僧格林沁在鲁、豫两地统帅军队,命令丁宝桢攻击河北宋景诗,不久丁宝桢被弹劾擅自倡议招抚,兵部审议决定将其降职三级,又到了第二年升迁做布政使。僧格林沁在曹州战死,因犯了干预朝议而犯法,都得到皇上的恩典赦免留任原职,于是谏官们又搜集罗织了其他的罪名来弹劾他,此事投送到曾国藩处,曾国藩向皇帝禀告说他无罪。山东巡抚阎敬铭向来推崇丁宝桢的才能,到这时就请求退休,举荐丁宝桢来代替自己,于是朝廷就任命他做山东巡抚。当时捻军逼近了海澨,李鸿章建议在胶莱河修筑长墙防御,丁宝桢会合军队迫近警戒,同治六年,东路捻军逃到濰河,东路军王心安刚刚筑成营垒,但是堤墙尚未完成,捻军长驱直入渡过了濰河,丁宝桢把这件事禀告给皇帝,皇帝大怒,将李鸿章交付兵部审议,丁宝桢也革去职务暂时留任,这之前东路军镇守濰河,本是安徽将领潘鼎新驻防地段,安徽军刚刚南移,而北路就立即失利。皇帝下令将王心安斩首,丁宝桢上书直言辩驳,皇帝就宽宥了王心安而斥责李鸿章,宝桢又屡次上书揭发,皇帝于是越发斥责李鸿章为人刻薄善妒、放纵寇敌,第二年,西路捻军奔赴定州,京畿附近大为震动,丁宝桢听到军情示警,立即快马奔驰到东昌,率领一千骑兵,三千精锐步兵,带着五天粮食,日夜兼程,援助北方,捻军于是向南溃逃,这场战役,朝廷派遣禁军到京城外防备捻军,统领士兵的各位将领都受到责备,而皇上只因为丁宝桢这一支军队突然出现在敌人之前,转战雄雄、任、深、祁、高、肃各州间,收复饶阳,功劳最大,多次降下圣旨褒扬嘉奖,加太子太保一职。而他杀掉安德海的事件尤其被民众称道,安德海,以太监身份侍奉慈禧太后多年,颇为擅权,同治八年秋天,安德海乘坐楼船沿着运河南下,旗帜与众不同,自称有秘密的派遣,所过之处,结交权贵,收取贿赂,没有人敢告发,到了泰安,宝桢已经先入朝告发,派遣骑兵逮捕安德海并看押起来。安德海还说大话,说道:“你们这些人是自己招来祸端罢了!”传递解送到济南,丁宝桢说:“太监私自出京,是不符合祖制的。况且大臣们没有听说有这样的(秘密派遣的)命令,一定有诈没确定无疑。”禀明皇帝,于是将安德海就地正法。光绪二年,代替吴棠担任四川总督。成都将军恒训再次核查堤防工程,又挑剔指摘到盐运祸害商贾民众,流弊很大,拒绝责难,进行争辩。皇帝担心丁宝桢被流言困惑,亲自下令告诉丁宝桢不要改变当初的想法。不久就正式授予他实职,丁宝桢也更加的自我警惕勉励,更加注重储存粮食,严厉进行督责搜捕。丁宝桢治理四川共十年,刚刚到任履职时,城内每月都有盗窃抢劫的案件,到这时几乎把匪徒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