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红蛋白的临床意义PPT课件.ppt_第1页
糖化血红蛋白的临床意义PPT课件.ppt_第2页
糖化血红蛋白的临床意义PPT课件.ppt_第3页
糖化血红蛋白的临床意义PPT课件.ppt_第4页
糖化血红蛋白的临床意义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柳洋洋 2020 3 19 1 内容提纲 糖尿病的现状HBA1C的概念HBA1C的临床意义HBA1C测定的注意事项HBA1C的测定方法 2020 3 19 2 糖尿病 DM 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 免疫功能紊乱 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 自由基毒素 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 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 蛋白质 脂肪 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 2020 3 19 3 随着国内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膳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了与糖脂代谢紊乱相关疾病的迅猛增加 其中 糖尿病人群已接近1亿 糖尿病前期人群大约2亿 现在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糖尿病人口最多的国家 我国糖尿病现状 但我国患者知晓率 治疗率和达标率却很低 知晓率 36 1 治疗率 33 4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 13 5 2020 3 19 4 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 HbA1c 是人类血液中葡萄糖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形成的非酶促的稳定糖基化产物 是不可逆反应 其量与血糖浓度成正相关 其中以HBA1c为主 红细胞在血循环中的寿命为120天 所以可以观测到之前120天的平均血糖水平 2020 3 19 5 HbA1c的形成 非糖基化血红蛋白 糖基化血红蛋白 2020 3 19 6 HbA1c与血糖区别 随着人们对糖尿病知识的逐步了解 多数人已意识到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监测的重要性 并常常把二者的测定值作为控制血糖的标准 其实不然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 反映某一具体时间的血糖水平 容易受到进食和糖代谢等相关因素的影响 糖化血红蛋白 不受抽血时间 是否空腹 是否使用胰岛素等因素的干扰 可以稳定可靠地反映出检测前120天内的平均血糖水平 2020 3 19 7 国内目前糖尿病诊断标准 一 确诊为糖尿病 1 具有典型症状 空腹血糖7 0mmol l 126mg dl 或餐后血糖11 1mmol l 200mg dl 2 没有典型症状 仅空腹血糖7 0mmol l 126mg dl 或餐后血糖11 1mmol l 200mg dl 者应再重复一次 仍达以上值者 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3 没有典型症状 仅空腹血糖7 0mmol l 126mg dl 或餐后血糖11 1mmol l 200mg dl 者OGTT2h血糖11 1mmol l 200mg dl 者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二 可排除糖尿病 1 OGTT2h血糖7 8 11 1mmol l为糖耐量低减 IGT 如空腹血糖6 1 7 0mmol l为空腹血糖受损 IFG 均不诊断为糖尿病 2 若餐后血糖 7 8mmol l及空腹血糖 5 6mmol l可以排除糖尿病 2020 3 19 8 HbA1c的特点 1 与血糖值相平行血糖越高 糖化血红蛋白就越高 所以能反映血糖控制水平 2 生成缓慢由于血糖是不断波动的 每次抽血只能反映当时的血糖水平 而糖化血红蛋白则是逐渐生成的 短暂的血糖升高不会引起糖化血红蛋白的升高 反过来 短暂的血糖降低也不会造成糖化血红蛋白的下降 由于吃饭不影响其测定 故可以在餐后进行测定 2020 3 19 9 HbA1c的特点 3 一旦生成就不易分解糖化血红蛋白相当稳定 不易分解 所以它虽然不能反映短期内的血糖波动 却能很好地反映较长时间的血糖控制程度 糖化血红蛋白能反映采血前2个月之内的平均血糖水平 4 较少受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糖化血红蛋白是指其在总血红蛋白中的比例 所以不受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 2020 3 19 10 糖化血红蛋白的临床意义 DCCT UKPDS等国际大规模临床试验得出结论 证实糖尿病患者经强化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可以显著降低 各种并发症风险也明显减少 英国前瞻性研究证实糖化血红蛋白每下降1 糖尿病相关的死亡率 下降21 心肌梗死发生率 下降14 脑卒中发生率 下降12 微血管病变发生率 下降37 白内障摘除术 下降19 周围血管疾病导致的截肢或死亡率 下降43 心力衰竭发生率 下降16 2020 3 19 12 糖化血红蛋白的临床意义 1 评价糖尿病长期控制水平 反映出病人在抽血化验前2到3个月之内一段时间的血糖平均水平 2 可作为糖尿病的病情监测指标 亦可作为轻症 型 隐性 糖尿病的早期诊断指标 3 作为监测指标来了解患者近阶段的血糖情况 以及估价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情况 2020 3 19 13 HbA1c的临床意义 4 对预防糖尿病孕妇的巨大胎儿 畸形胎 死胎 以及急 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监督具有重要意义 5 对于病因尚未明确的昏迷或正在输注葡萄糖 测血糖当然增高 抢救者 急查糖化血红蛋白具有鉴别诊断的价值 6 对于HbA1c特别增高的糖尿病患者 应警惕如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合并症的发生 2020 3 19 14 HbA1c的控制标准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推荐的一般HbA1c目标值为 6 5 1 4 6 血糖控制正常 2 6 7 血糖控制比较理想 3 7 8 血糖控制一般 4 8 9 控制不理想 需加强血糖控制 多注意饮食结构及运动 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 5 9 血糖控制很差 是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 可能引发糖尿病性肾病 动脉硬化 白内障等并发症 并有可能出现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合并症 2020 3 19 15 血糖达标的3个标准 1 空腹血糖控制在4 4 6 1mmol L之间 2 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4 4 8 0mmol L之间 3 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 5 以下 达到理想的控制目标 即不仅要控制基础状态下的空腹高血糖 还要控制负荷状态的餐后高血糖 这两个血糖都控制好了 糖化血红蛋白才能降到理想水平 进而延缓和防止多种并发症的发生 2020 3 19 16 美国糖尿病协会 ADA 建议 HbA1c临床使用周期 InternationalExpertCommittee InternationalExpertCommitteereportontheroleoftheA1cassayinthediagnosisofdiabetes DiabetesCare 2009 32 1327 1334 2020 3 19 17 HbA1c检测注意事项 1 糖化血红蛋白可作为糖尿病的普查和健康检查的项目 但不能取代糖耐量试验作为诊断糖尿病的依据 2 对昏迷病人的鉴别 在脑血管急症时 由于应激反应可使血糖增高 但糖化血红蛋白检测正常 若糖化血红蛋白增高预示患者处于高血糖状态 3 糖化血红蛋白很高的患者要警惕酮症酸中毒的发生 2020 3 19 18 HbA1c检测注意事项 4 对妊娠糖尿病仅测定血糖是不够的 一定要监测糖化血红蛋白 并使其保持在8 以下 如此可避免巨大胎儿 死胎和畸形胎儿的发生 5 指导治疗 当空腹血糖超过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对应的预测值时 则显示近期血糖控制不好 可能与采血时紧张 劳累 晚餐进食过多 治疗不当 急性并发症等有关 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比如某糖尿病患者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均在6 7 而最近一次为8 2 这表明以往的治疗方案已不能较好地控制血糖 需要重新调整方案 相反 如果空腹血糖低于糖化血红蛋白对应的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