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造影规范操作PPT课件.ppt_第1页
胃肠造影规范操作PPT课件.ppt_第2页
胃肠造影规范操作PPT课件.ppt_第3页
胃肠造影规范操作PPT课件.ppt_第4页
胃肠造影规范操作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胃肠造影规范操作 曲靖市第三人民医院放射科 张奕 1 胃肠道影像诊断特点 缺乏自然对比以造影检查为主同时观察形态与功能结合病史 体检 化验 内窥镜等资料对溃疡病 肿瘤 肠梗阻 有特殊价值 2 检查方法 平片 一 X线不透光异物 二 胃肠道穿孔 三 肠梗阻二 造影是胃肠道主要影像学检查方法 3 4 胃肠道钡餐检查 一 检查前禁食水12小时二 幽门梗阻者需抽胃液三 口服产气粉和中等稠钡剂200毫升四 不同角度和体位观察形状 轮廓 位置 张力 蠕动和粘膜皱襞 5 钡灌肠检查 一 检查前必须使大肠清洁 限用饮食 口服泻剂 清洁肠道 二 用稀薄钡剂 1 3 4 三 可用气钡双重对比四 充盈相观察轮廓 位置 张力 袋型五 双对比相观察粘膜皱襞 6 综合检查法 融合传统的单对比技术与现代双对比技术于一体 含充盈 加压 粘膜与双对比四相造影的多相检查技术 7 1 充盈相 优点 1 容易观察胃的形态 轮廓 蠕动 扩张 胃壁柔软度 对胃边缘的病变显示好 2 对造影剂质量要求不高 方法易掌握缺陷 病变不在切线位的轮廓上 如胃前后壁 贲门区病变 则不能被显示 8 2 粘膜相 粘膜相技术复杂 费时较多 检查者接受射线剂量较大 多囊腔边缘的粘膜皱襞常不能显示 表现不如加压相和充盈相 在实际工作中已少用或基本不用 9 3 压迫相 在胃体中部以远区域 通过调整压迫力度 可获得诸如病变隆起高度 凹陷深浅 粘膜皱襞尖端的形态等信息 特别对隆起性病变的检查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技术要求高 难掌握 双对比区不宜使用 10 4 双对比相 将阳性造影剂和阴性造影剂共同引入 是现今胃肠X线检查法中最重要的进步 利用粘膜表面附着的薄层钡剂与气体所产生的良好对比 可清晰显示胃内微细的隆起或凹陷 气体还可作为胃腔的扩张剂 用于观察胃壁的伸展性 11 现代双对比造影技术在发现胃肠道粘膜面微细病变 如糜烂灶 线性溃疡灶等 及暴露腔内病变全貌上都是单对比无法比拟的 传统检查的充盈及充盈加压技术 能了解器官的整体运动功能 特别当病变有器质性与机能性病理变化同时存在时 有时比双对比更易发现病变 12 相位技术上胃肠道是个形态不规则的中空囊腔 当其中被气 液两种造影剂同时充盈后 处在不同的体位下 可使其各个不同的部分以不同的 相态 被显示 熟悉与研究这一 位 与 相 的关系 称为位相技术 是做好造影检查与阅读造影片的基础 13 一 技术目标和要求 双对比区 指由阴性造影剂扩张受检器官 并构成低密度的器官形象背景 同时由阳性造影剂勾画出器官的轮廓及粘膜表面隆起和凹陷各种结构的X线图像区域 被检查的单个器官 至少有2 3以上的投影面积为双对比区 低洼积钡或钡池应占尽可能小的投影面积 14 腔壁线 被检器官由钡液涂布而显示的囊腔双对比区腔壁称腔壁线 腔壁线应连续无中断 均匀 清楚 纤细 宽度小于1mm 此项可作为双对比质量的首要要求标准 它是钡剂涂布优劣的直接反映 如腔壁线中断或不匀称应视为不合格的双对比片 15 囊腔扩张程度 应由气体充分适度的加以扩张 其主要标志是纵行的粘膜皱襞应基本展平 囊腔内的钡液能随体位变动而在腔内流动 如扩张不充分 粘膜皱襞未展平 常致隐藏在皱襞内较小的隆起和凹陷病变被掩饰而遗漏 如过度扩张 腔壁变薄 粘膜被绷紧 则凹陷变浅 亦致显示不清 16 微皱襞显示 正常胃小区如能在全胃较大范围内同时显示 且较清楚 是高质量双对比的标志 但不应作为判断质量的绝对主要标准 伪影 双对比区内应无或极少有气泡 钡剂凝聚 皲裂等伪影 17 二 技术要点 腔内空虚 食物残渣和结肠内粪渣 胃潴留液和结肠内较多的水分和粘液不利于钡液黏附 冲洗 使病人旋转 翻身 使较多量的钡液较快地 反复地对粘膜表面进行冲洗 通过冲洗 可除去粘膜表面附着的大部分粘液 并把未与钡液混合的粘液和未消去的小气泡带走 18 涂布 使钡液均匀的涂敷于囊腔内粘膜面及病变表面 从而清楚的勾勒出器官的腔壁及病变的技术 没有满意的涂布就没有病变的检出 影响涂布的因素很多 有钡液的质 充气的量 滞留液的多少等 尤为关键的是冲洗的好坏 涂布层厚必须适当 过厚 不匀或不良都是无法显示病变的 19 流动 在一个体位静止的照片中要清晰的显示囊腔各壁的解剖和各型病理结构的细节常是不可能的 需利用胃内游离钡液在体位来回转动下作上下流动 以充填或勾画出粘膜面的不同大小 高低 深浅的病变 抓住并认识病变在流动中所显示的变化 为动态检查 躯体转动 钡液流动 图像变动 它是发挥双对比优势的关键技术 20 分段显示 体位变换时气 钡总是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必然同时存在双对比区和非双对比区 因此使造影器官分阶段 分区域的显示是双对比造影的一项重要原则 在一次检查中应使被检器官的每一重要部分都分段显示 检查时间 一般上胃肠道和结肠的双对比造影检查应控制在15min内完成 21 上消化道造影 UPPERGSTROINTESTINALTRACT 22 一 检查前准备检查前禁食禁饮至少6小时 检查前3天内不服用含有铁 铋 钙等不透X线元素的药物 近日内曾作过钡餐检查者应在钡剂完全排出之后再作造影 23 二 综合的上胃肠道造影的规范化程序 一 造影剂的服用在常态下或低张情况下 检查前10 15分钟肌注山莨菪碱20mg 病人有口干的感觉即可开始检查 服产气粉2袋 能使胃体中部适度充盈为宜 扩张满意的胃内壁应较光整 粘膜皱襞基本展平 双对比造影用钡剂 200 250W V 200ml 24 二 检查程序观察食管病人直立 常规作胸腹透视后 右前斜位45度 以食管不与脊柱重叠为准 嘱病人吞一大口钡 利于贲门开放使气体进入食道 透视下追随钡剂流动 可看到食管的充盈相及钡液的通过情况 可清楚的显示食管双对比相 注意钡液经贲门口下流的情况 检查过程中令病人多次吞钡或吞咽动作 从上而下观察食管蠕动及收缩 贲门口开闭情况 之后在左前斜位下观察 如发现异常 则可转动躯体 于不同体位下观察及摄片 之后将钡剂全部喝下 25 胃窦前壁双对比相 俯卧右后斜位 26 将床放置水平位 嘱病人在床上翻滚2 3周 先向左转身 防止钡剂过早流入小肠 或左右来回 180度转动4 5次 但以前者为好 1 俯卧 身体右侧抬高呈右后斜2 床面头低足高位 负20 30度 以显示胃窦部 胃体下部大弯侧前壁的双对比相 俯卧正位时显示以胃角为中心的胃窦 胃体下部前壁双对比相 27 胃底前壁双对比相胃体下部 胃窦 十二指肠充盈相 俯卧左后斜 28 1 俯卧左侧身体抬高呈轻度左后斜位2 床面头侧抬高20度胃底部及贲门前壁则成双对比相 同时为胃体下部 胃窦部 十二指肠充盈相 观察胃大小弯的轮廓改变 并发现胃壁的柔软度变化 29 胃窦后壁双对比相 仰卧轻度右前斜位 30 1 仰卧右侧身体抬高 呈轻度右前斜位2 床面水平钡液积聚于胃底部 胃体 胃窦呈双对比相且胃角区获得满意显示 亦使十二指肠降段显示 31 胃体后壁双对比相 仰卧轻度左前斜位 32 1 仰卧轻度左前斜位2 床面水平位胃体展开 钡剂积在胃底与胃窦部 使胃体后壁呈现双对比相 在钡液流注过程中注意小弯情况 33 贲门正位相 仰卧大角度左前斜位 34 1 大角度左前斜位或右侧卧位2 床面抬高至20度贲门口正面相及贲门周围胃前后壁可显示 这一位置的转动应缓慢并需要重复作2 3次 在转动中可见到胃食管返流的发生 是食管胃连接区钡剂检查所必须采用的 是观察贲门病变的主要体位 35 十二指肠球部双对比 全胃相 立位右前斜位 36 仰卧状态下将床面立起 此时胃内的气体被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位于胃底 一部分被胃角分隔于幽门前区 使幽门前区及十二指肠球部充气 由于立位时钡剂的重力作用 胃窦部被向下拉直 令检查者左转至右前斜位 避免了卧位时的与十二指肠重叠 可获得幽门前区及十二指肠球部的双对比相 同时十二指肠圈也可得到显示 37 小肠的观察口服50W V 的钡剂 每隔半小时检查一次 辅以加压法 逐段观察各组小肠 直到钡剂到达回盲部 缺点费时 间隙检查 肠襻重叠易遗漏病灶 且肠腔内张力不够 回肠区短小 轻微病变不易发现 38 钡灌肠造影 39 一 检查前准备检查前1天晚服轻泻剂 番泻叶10 15g 或50 硫酸镁顿服 检查前观察泻出物不含粪便时方可进行钡灌 检查前用过温水灌肠 则必须间隔至少2小时 待进入结肠腔内的水分完全排出或吸收后 才可进行钡灌检查 否则无法得到满意的涂布 40 二 检查过程钡剂灌肠应在透视下进行 逐段观察结肠的充盈情况 并作必要的加压 钡液浓度为70 80W V 检查时病人取俯卧位 插管至耻骨联合上缘 在透视下注入钡液 一般在钡头过脾曲达横结肠中部时停止注钡 然后注气 注入气体时应缓慢 通过气体的压力将钡头向右半结肠推进 气体注入的量约在700 1000ml 见右半结肠直径扩张至5cm即可停止注气 然后拔出肛管 嘱患者向左 右侧向下 为了避免升结肠内的钡剂过早流入末端回肠 引起盆部小肠和乙状结肠的重叠 转翻转数次 当看到结肠表面形成良好的涂布时即可摄片 41 摄片 1 直肠 乙状结肠及降结肠下端 仰卧显示后壁 俯卧显示前壁 仰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