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周青试卷.doc_第1页
八年级语文周青试卷.doc_第2页
八年级语文周青试卷.doc_第3页
八年级语文周青试卷.doc_第4页
八年级语文周青试卷.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语文周清测试题(2013.9.16)考号: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给下列加框字注音。(5分)鸿儒( ) 案牍( ) 甚蕃( ) 德馨( )淤( )泥 洗濯( )清涟( ) 隐逸( ) 亵( )玩鲜( )有闻二、解释加点字。(11分)缘( ) 渔人甚异之( ) 欲穷其林( ) 仿佛( ) 俨然( ) 阡陌( ) 便要还家( ) 绝境( ) 无论( ) 叹惋( ) 便扶向路( )( )处处志之( ) 不足( ) 诣( ) 遂迷( ) 欣然规往( ) 寻病终( ) 馨( ) 可爱者甚蕃(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 )三、填空。(13分)(1)桃花源记选自_,作者_。又名 字 , 朝代诗人、文学家,文中借虚构的桃花源,表达了作者的_。文章以 为线索,由 到 再到离开桃花源,一线贯之。(2)陋室铭作者是 朝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 或者 的文字,后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 的。本文运用 写法,作者所托之物是 ,所言之志是 。 (3)爱莲说的作者是_,字 ,_(朝代)_家。作者写莲时又写了菊,牡丹,这种写法叫 ,这样写的目的是 。 (4)桃花源记中出现的成语有 , , , 。四.重点词语解释:(8分)1、古今异义辨析(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古义: 今义: (2)阡陌交通 古义: 今义:2、一词多义 寻向所志 处处志之 寻 志 寻病终 寻向所志 五. 选择:(14分) (1)对桃花源记一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 A.第二段描写了一幅理想社会中的生活图景,就是常说的”世外桃源” B.一进洞口,眼前就出现了一个开阔敞亮的境界,就是桃花源。 C.“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中“乃大惊”写出桃花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花源与世隔绝的久远。 D.文中没有具体写渔人的话,只用“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带过,这显示了作者行文的简洁凝练。 (2)下列词语中“通”字与“才通人”中的“通”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通风换气 B 政通人和 C 通宵达旦 D 博古通今 (3).指出下列对应有错的一项 ( )A.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陋室铭刘禹锡 B.嘻!技艺灵怪矣哉!核舟记魏学洢明朝 C.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石壕吏白居易唐代 (4)下列句中带点的字与“皆叹惋”中的“皆”字意义不同的一句是( ) A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B。咸来问讯 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D。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下列句子都省略了主语,请选出省略同一个主语的一组( )便舍船,从口入见渔人,乃大惊具答之皆叹惋停数日,辞去。 B。 C。 D。(6)下面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豁然开朗”这一词语写出了渔人进入桃源后的感受。 B课文第二段主要写了桃源的美好环境和桃源人的幸福生活。 C桃源人见了渔人“乃大惊”,说明桃源人一向以耕作为业,从未见过捕鱼的人。 D“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现了桃源人的热情好客。 (7)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便舍船/屋舍俨然 B。乃大惊/乃不知有汉 C。寻向所志/寻病终 D。寻向所志/处处志之六默写填空:(28分)桃花源记:(1)描写桃花源优美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 , (2)描写桃花源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的句子是 , (3)表现桃花源中人生活幸福的句子是 , (4)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句子是 (5)从“ ”一句可看出,桃花源中不愿外界打扰,希望过和平安宁的生活。(6)后人根据桃花源记的故事凝缩成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 。陋室铭:()陋室铭中以比喻起兴的句子是 , 。 , 。(2)陋室不陋的原因 (3)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的语句是 , (4)写陋室主人纵情畅怀、谈笑风生的句子是 , 。爱莲说:(1) 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句子是 。(2) 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 。(3) 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的语句是 , 。(4) 用莲的清高比喻君子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的句子是 , 。(5) 从生长环境的角度描写莲品质高洁、质朴的句子是 , 。七.翻译句子。(6分)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汗,无论魏晋。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七、中考链接:(07重庆市,15分)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词的的含义。(每词1分,共3分)(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2)悉如外人 : (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 2下面加点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仿佛若有光 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文: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