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5 古诗词三首课时第 一 课 时年级五课型新授主备课人李晖李美玲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2理解词中字诗的意思以及整首诗的意思。教学重难点:理解诗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诗的意思以及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介绍诗人,激发兴趣5大家听说过“八仙过海”的故事吗?谁知道“八仙”是哪八个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牧童相传就是八仙中的“吕洞宾”写的。吕洞宾到底是不是神仙我们不知道,但历史上确实有吕洞宾其人,他原名叫做“吕岩”,是唐代人。吕岩考过科举,做过县令。后来唐代暴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时局动荡,吕洞宾就带家人躲入山中修道。最后不知去向,传说他已经得道成了神仙。学生边读边思考。(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01自由读古诗,读通顺,读流利。2小组齐读古诗、互评、互相正音。(注意强调“蓑”字的读音和写法)3再自由读诗,把不理解的词语勾画出来。4、学生反馈并质疑。(师适时板书并回答学生的质疑)铺,铺开。弄,逗弄。饱饭,吃饱了饭。蓑衣:棕或草编织的外衣,用来遮风避雨。卧月明:躺着观看明亮的月亮。1自由读古诗,读通顺,读流利。2小组齐读古诗、互评、互相正音。3.再自由读诗,把不理解的词语勾画出来。4、学生反馈并质疑。(师适时板书并回答学生的质疑)(三)再读古诗,交流学习20再读古诗,利用工具书和学习资料进行“小组学习”。2反馈:你读懂了什么?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牧童声悠扬的笛声。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黄昏时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的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4全班齐读此诗。1、再自由读诗,小组进行自主学习,交流讨论。,2、学生回答,你读懂了什么 ?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学生齐读诗意。4全班齐读此诗。(四)想象画面,体会情感101教师朗读,学生闭目想象。2学生反馈,把所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3学生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4体会到什么,迅速写下来,与小组同学交流。5全班交流所体会到的思想感情,教师加以引导:(诗人向往宁静淡泊,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生活。)1教师朗读,学生闭目想象2学生把所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3学生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4体会到什么,写下来,与小组同学交流。(五)感情朗读,背诵古诗51自由读诗,带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思想感情朗读。2比赛读诗,单个比,小组比,男女生比。(教师适当点拨抑扬顿挫)3全班一起诵读全诗。1.自由读诗,带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思想感情朗读。2比赛读诗,单个比,小组比,男女生比。3.全班一起诵读全诗板 书设计七八里 宽阔 (景) 三四声 静 卧月明 安详、恬静 (事) 作者:超脱自然、对安逸自然生活的向往教后反思教学设计课题5 古诗词三首课时第二课时年级五课型新授主备课人李晖李美玲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2理解词中字诗的意思以及整首诗的意思。教学重难点:理解词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词的意思以及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激趣导入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写儿童的诗,这节课我们还要学习另外一首写儿童的诗。和前一首诗有所不同的是,前一首牧童只写了一个小孩子,而这首诗中写了两个十分顽皮的小孩子。你们想知道他们怎样顽皮吗?想,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杨万里写的舟过安仁(板书课题)生听并背诵牧童这首诗。(二)自读感知,理解诗句5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注意强调读准字音:篙、棹)2小组赛读,看谁把这首诗读得最准,最流利。3自读理解,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诗句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句子。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诗句、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篙:撑船用的竹竿或者木杆。棹:船桨。怪生:怪不得。遮头:为头部遮挡住风雨。使风:借助风的力量。5汇报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疏通整首诗的意思。(一只小渔船里坐着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划船用的篙和桨,而撑开了一把伞。难怪他们会在没有下雨的时候打伞,原来是想借助风的力量来驶船。)1.自由朗读,读通、读正确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篙、棹2小组赛读,看谁把这首诗读得最准,最流利。3自读理解,借助课后注释理解诗句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句子。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诗句、解决不理解的问题。5小组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疏通整首诗的意思。(三)再读感悟,以画悟情13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小组内交流,互相说说你所想象的画面。3请学生描述画面,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4请学生用彩色笔把想象的画面画出来,再把想对两个顽皮的孩子说的话写在下面。(诗中两个孩子的顽皮举动,肯定会让学生有话想说,把这些话写下来,老师加以点拨就是思想感情)5汇报展示:展示部分学生的画,并让学生加以解说。(以伞借风力让船行驶,肯定是行不通的,但这种举动却反映了两个孩子的聪明和顽皮,同时诗人对两个顽皮孩子的喜爱和赞赏。)(四)感情朗读,背诵古诗1感情朗读,带着顽皮、喜爱的情感自由朗读古诗。2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3诵读古诗。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小组内交流,互相说说你所想象的画面。3请学生描述画面,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4请学生用彩色笔把想象的画面画出来,再把想对两个顽皮的孩子说的话写下来。5.学生加以解说,用彩色笔画的画面。10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学生感情朗读古诗。(四)感情朗读,背诵古诗51感情朗读,带着顽皮、喜爱的情感自由朗读古诗。2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3诵读古诗。1感情朗读,带着顽皮、喜爱的情感自由朗读古诗。2赛读、评读等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3诵读古诗。五、总结。5伟大的长征虽然已经过去半个世纪了,但红军的英雄形象还留在我们的记忆中。作业:背诵全诗 理解全诗 完成本课同步练习板 书设计 坐船中 童真舟过安仁 都张伞 稚气是使风 聪明教后反思教学设计课题5古诗词三首课时第一课时年级五课型新授主备课人 李晖 李美玲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词。2理解词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词的意思。教学重难点:理解词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词的意思以及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解题51板书课题,读题。2解题:“清平乐”是词牌名,并不是题目。词是诗歌的一个种类,因为句子长短不一,所以也称“长短句”。古代的词,都可以伴乐歌唱,词的曲调名称叫词牌。“清平乐”的“乐”要读成“lue”清平乐本来是一种音乐歌曲,后来才用来当做词牌。“村居”才是这首词的题目,意思是“农村闲居的人家”。清平乐村居这首词是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的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作品。读课题。(二)初读,正音51自由读词,注意读准字音。2难字正音,引导学生读准:茅、檐、相、媚、翁、媪、亡赖、剥3全班齐读,男女生赛读,同桌互读。4且读且点评,读出韵律节奏。1.自由读词,注意读准字音。2难字正音,引导学生读准: 3全班齐读,男女生赛读,同桌互读。(三)再读,解意151自由读文,自主理解词语意思2自由汇报自己第一次读课文的收获,老师引导学生解释重点词语:茅檐:茅草搭的屋子。醉里:喝了酒后,微微有点醉意。吴音:吴地的方言。这里泛指南方方言。相媚好:彼此之间很亲密和睦的样子。翁媪:老翁、老妇人。锄豆:在豆田里锄草。无赖:音同“无赖”,这里指顽皮、可爱。3小组合作,结合插图和注释,疏通句子意思屋檐低,茅舍小。小溪潺潺,岸上长满了茵茵绿草。一阵吴音,絮絮叨叨,还带着几分醉意,亲切,美好!这是谁家,一对白发苍苍,公公,姥姥。大儿子,在小溪东岸,豆地里锄草。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手艺可巧!小儿子,躺在溪边剥莲蓬,一个逗人喜爱的顽皮佬。4再读全文,学生质难问疑(营造民主课堂,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争议之处,还可以展开讨论)1自由读文。2自由汇报自己第一次读课文的收获,老师引导学生解释重点词语。3小组合作,疏通句子意思4.再读全文,学生质难问疑(四)精读、悟情101教师范读,学生闭目想象画面。2请学生自由谈所“看到”的画面。3学生自由读,边读边悟。4请学生自由谈所悟到的思想感情。安宁、悠闲、快乐、恬静、幸福的平淡农村生活让人陶醉使人向往。1.教师范读,学生想象画面。2请学生谈所“看到”的画面。3学生自由读,边读边悟。4请学生谈所悟到的思想感情。(五)熟读,成诵51小组内互读,把所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2全班朗读,注意表达思想感情。3熟读成诵。1.小组内互读。2全班朗读,3熟读成诵。板书设计茅草屋 清平乐 村居 白发夫妻 人情之美 三儿 生活之趣教后反思教学设计课题6.冬阳、童年、骆驼队课时第一课时年级五课型新授主备课人李晖李美玲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基本读懂课文,感受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之情教学重难点:从作者忆童年生活的几个片断中体会童趣,感受作者的怀念之情。理解课文最后两段。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解释课题5这个题目与我们平时学过的课文题目有何不同?(题目的三个词语中间有两个间隔符号)。老师读题目,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感受一下,在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在温暖的冬阳下,一群骆驼队从远处走来,驼铃声悦耳动听,童年的“我”站在旁边静静地看着。)这个题目把三种事物编织在一起,充满诗情画意,会令我们产生许多遐想。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童年发生的事往往充满稚趣,又很有意思,它们像一颗颗闪亮的珍珠收藏在我们的记忆里,今天就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回忆他那充满稚气的童年往事吧,齐读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二)交流信息,简介作者与背景151全班交流课前收集的相关信息。2教师总结,出示:“冬阳下的骆驼队”是作者林海音女士童年记忆最深刻的一个画面。林海音女士根据在北京生活的点点滴滴写成了城南旧事一书,深受读者喜爱。冬阳?童年?骆驼队一文正是城南旧事这本书的序言。全班交流课前收集的相关信息。(三)初读课文,理清思路20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借助文中注音和工具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思考:课文以什么顺序记叙了作者的童年生活?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哪几个片断,分别在课文中的哪些自然段?(教师及时板书)注意指导学生区分文中两个“嚼”字的不同读音。课文以季节的推移为顺序记叙了作者的童年生活。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这几个片断:先讲冬天“我”看骆驼咀嚼(4自然段);再讲了“我”关于骆驼系铃铛的想象(59自然段);然后讲冬春之交骆驼脱毛的情景(10自然段);最后讲夏天不见骆驼的影子(1114自然段)。利用各种方法自学板 书设计6冬阳童年骆驼队学骆驼咀嚼(4)想象驼铃用处(59)想替骆驼剪毛(10)对童年生活无限怀念追问骆驼去处(1114) 教后反思课题 6.冬阳童年骆驼队课时第二课时年级五课型新授主备课人李晖李美玲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对重点词、句、段的理解,读懂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3、激发孩子对童年的热爱。4、感悟作者语言表达的方式,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生动的描写。教学重难点:1、激发孩子对童年的热爱。 2、感悟作者语言表达的方式,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生动的描写。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出示画面、复习旧知。51、孩子们,请看大屏幕。瞧,冬日暖暖的阳光下,一串长长的骆驼队,踏着清脆的驼铃声向我们悠悠地走来,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近小英子的童年,去感受那难忘的童年岁月,齐读课题冬阳童年骆驼队。2、如果说冬阳童年骆驼队是一组画面,请回忆这幅组图包含了哪几幅小画面?2、快速阅读课文,请你选一件你最感兴趣的场景,读一读,划出重点的词句体会,可以在旁边批注上你的感受和理解。二、品读感悟,学习四幅画面。10师朗读,生闭眼想象。请大家闭上眼睛,边听我的朗读边想象。刚才你的脑海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预设:我仿佛看见了骆驼在慢慢的嚼着草,小英子在旁边看呆了,牙齿也不知觉地动起来。)2、感受小英子观察仔细。一匹骆驼在我的面前,我可能不会注意到它的的牙齿,也不会留意到它的鼻孔,更不会留心它的胡须,可是小英子呢?从这可以看出小英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预设:观察仔细,认真)我们也应该学习小英子,做一个善于观察,认真观察的孩子。在第一个交流的环节中,如果有学生回答出小英子的观察仔细认真的话,这个环节就可以放在最前面,如果孩子在最开始没有体会到,老师就在此处引导出来。3、体会作者对童年的怀念。齐读第4段。小英子模仿骆驼咀嚼是在6、7岁时,中年的小英子还会这样做吗?文章中哪句话说她不会再做学骆驼咀嚼的傻事了?(预设:冬阳地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出示PPT,齐读。为什么中年的林海英不会再做学骆驼咀嚼的傻事了呢?(预设:因为她已经长大了,不会再像小时候那样天真可爱了)再读。阅读45自然段。自己朗读45段,划出印象深刻的词句,用一两个词或一两句话写下你的感受。(二)总结学法,学习后三个场景201、总结学法:刚才我们一起品读了第一个场景,一起总结一下学法。首先是自己朗读,接着勾画,批注,然后再次朗读,还可以想象。(出示PPT)下面大家就用这样的学习方法,自学后三幅画面,你还可以和同桌相互交流自己的感受。2、学习后三个场景,自学交流。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片段自由交流,师要提醒学生说清楚“我选择的是哪一幅画面,我的感受是什么?”(1)交流“问驼铃用处”的学习。(2)交流“想替骆驼剪毛”。(3)交流“追问骆驼的去处”。三、学习后两段,体会对童年的怀念与留恋。102、读完这段,你有怎样的感受?(预设:作者怀念童年,舍不得童年)师边总结边进行板书(怀念、难忘、伤感、失落)3、这段中,哪一句话直接抒发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之情?(预设:可是,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是啊,作者一生中最难忘、最快乐的时光是在北京城南度过的,所以中年寄居台湾的她是多么怀念北京古色古香的城墙,温馨的四合院,儿时的玩伴妞儿以及北京城南生活的点点滴滴。出示PPT。齐读。就这样,作者把对童年思念和和留恋之情倾注于笔端,写了一本书,就叫做城南旧事。学生读后交流自己的感受,个别汇报。四、总结全文升华感情5:童年就像一首歌,一首充满快乐旋律的歌,童年更像一个梦,一个充满想像和憧憬的梦。这样的日子怎能不让人怀念呢?同学们,在你们记忆深处一定有着很多美好的回忆,请你将最有趣的镜头写下来。学生谈谈自己的童年,并且把他写下来。板 书设计 6.冬阳童年骆驼队学骆驼咀嚼关于驼铃的遐想淡淡的伤感想为骆驼剪毛深深的怀念追问骆驼的去处教后反思教学设计课题7.祖父的园子课时一课时年级五课型新授主备课人李晖李美玲教学目标1会认读“蚂蚱,樱桃”等词语,通过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2仔细阅读课文,体会出“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3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 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作者当时的感受教学重难点:1.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2.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教学步骤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 谈话导入新课5童年冬日下的一队队骆驼,给作者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下面这篇课文中的哪些童年生活的情景让“我”对童年生活久久不能忘怀呢?板书课题:祖父的园子读课题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51. 找出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2. 查字典,联系上下文,与同桌探讨,理解课文中的词语。3. 分小组讨论,交流,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在祖父的园子里快乐玩耍的哪些情景?4. 全班汇报交流,师根据学生交流。板书:1 观赏小昆虫,大榆树2 跟随外祖父栽花,拔草,种菜,铲地3 误把狗尾草当谷穗留下不铲除在祖父的园子里玩耍的情景:4 摘吃黄瓜,追逐蜻蜓,捉玩蚂蚱5用瓢舀水往天空扬6 沐浴阳光,感受花、鸟、果、虫的自由7 用草帽遮脸睡觉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整体感课文内容1.学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2.查字典,与同桌探讨3.分小组讨论,交流,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在祖父的园子里快乐玩耍的哪些情景?4.小组交流,师根据学生交流进行板书。三 体会作者在园子里的心情251 默读课文,体会“我”在园子里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用笔勾出相关句子,并在旁边批注自己的体会。2 全班交流让学生通过找句子,谈体会,有感情朗读,体会到“我”在园子里的心情,达成共识:“我”在祖父的园子里是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我”的童年生活是多彩有趣的,令人向往的。1.默读课文.用笔勾出相关句子,并在旁边批注自己的体会。2.全班交流,有感情朗读,体会到“我”在园子里的心情。四 领悟表达特点5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白,作者留心观察生活,并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是写好童年生活的根本原因,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明白作者留心观察生活,并用心感受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板 书设计7 祖父的园子“我”的乐园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表达感受教后反思教学设计课题8.童年的发现课时 1 课时 年级五课型新授主备课人 李晖 李美玲教学目标:1学会14个生字,会认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胚胎、祸患、滑翔、天赋、妨碍、岂止、痴迷、厘米、羞愧、幸亏、驱逐、随心所遇、运转自如、绞尽脑汁”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领悟作者童年是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4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想象能力。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入情入景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等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前准备5谈谈自己的童年趣事收集名人童年故事一、联系实际、激趣导入5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说说童年生活中有哪些有趣的发现。2以激发学生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发现的学习兴趣进入新课学习。1、 生听。2、 思考:童年有什么发现?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51自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2找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理解词语。3课文课讲了一件什么事,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课文重点写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1.自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2找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3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51再读课文,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作者围绕着童年的发现先讲了些什么?再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课文先概述了作者童年的发现,然后具体叙述这项发现的经过,最后讲了这个发现在几年后老师讲课时得到了证实。2激趣朗读,作者的发现有趣吗?选择最感兴趣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1再读课文,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童年的发现是什么?2激趣朗读,选择最感兴趣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四、阅读理解“我发现了什么?”101自读课文一、二自然段,说说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发散开去,以课文内容为切入点展开讨论。2朗读体会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发现胚胎发育规律时的欣喜和自豪,及当众受到惩罚的愤懑。读中评价,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入情入景体会作者的感受。1.自读课文一、二自然段,引导学生以课文内容为切入点展开讨论。2朗读体会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发现胚胎发育规律时的欣喜、自豪,惩罚的愤懑。板 书设计教后反思教学设计课题8.童年的发现课时 2 课时 年级五课型新授主备课人李晖李美玲教学目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领悟作者童年是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4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想象能力。教学重难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领悟作者童年是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回忆导入5引导学生说说作者童年的发现是什么。以作者是怎样发现这童年的秘密的导入新课教学。一、引导学生说说作者童年的发现是什么?二、细读体会童年秘密的发现过程151“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又是怎样找到答案的。分小组学习,将找到的句子读一读,并谈自己的体会。讨论交流不理解的问题。(1)“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天赋,于是便产生了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2)我们一起找到老师,请他给我们解答。(3)老师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便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4)“我”想得是那样痴迷,以至于亲自抓来鱼,仔细观察,想从鱼身上发现人应具有的某些特征。(5)“我”经过思考、推算,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2从“我”的发现过程中,那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找出来读一读,谈谈自己的体会。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中体会作者执著探究的精神。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作者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这个秘密的,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回忆讲述生活中探究秘密的小事。二、细读课文体会童年秘密的发现过程1分小组学习,将找到的句子读一读,并讨论交流不理解的问题。指多名学生回答。(1)(2)(3)(4)(5)个小问题。2.读一读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句子。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3.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作者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这个秘密的,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回忆讲述生活中探究秘密的小事。三、体味作者秘密被证实后的感受51学生自读课文说说作者的秘密被是怎样被证实的。2引导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这句话的意思。引导通过朗读体会作者内心愤懑的感受。1.学生自读课文说说作者的秘密被是怎样被证实的。2.让学生通过举例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四、从课文中,看出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15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通过学生的读书,感悟,交流,知道费奥多罗夫是个天真无邪、求知若渴、善于探究和想象,并有着执著精神的孩子。四、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五、总结交流40通过学习课文,受到了什么启发?引导学生说说学习这篇课文后受到了怎样的启发。在生活中要养善于观察的习惯,遇到问题要敢于动脑思考,最为重要的是有坚持不懈的勤奋钻研的精神。五、引导学生说说学习这篇课文后受到了怎样的启发板 书设计8.童年的发现细胞(一个月)小鱼(一个月)青蛙( 一个月)人类(九个月)人的进化论教后反思教学设计课题9*儿童诗两首课时 1 课时 年级五课型新授主备课人李晖李美玲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读准本课出现的生字“丫”,读读记记“花苞、柔软、柳絮、喧闹、梳妆、水墨画”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朗读课文,感受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悟儿童诗的特点。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激发学生读儿童诗的兴趣。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出示课题,朗读诗歌10出示课题儿童诗两首,说说你知道那些儿童诗。可以说说诗歌的题目,也可以背诵其中的一两句。朗读课文二、感情朗读,体会意境101、指导学习我想(1)朗读诗歌,想象体会“我”的愿望。你好象看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比如:“牵着万缕阳光”是怎样的感觉?“成为柳絮和蒲公英,飞呀,飞”是怎样的感觉?(2)想象一下,“我”是在怎样的情景下产生这些美好的愿望的?具体说说。春暖花开的时候,坐在绿绿的草地上在阳光下,春风中起舞2.指导学习童年水墨画(1)朗读诗歌,比上眼睛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2)细细朗读有关的诗句,体会其中的快乐。(3)有感情的朗读诗歌,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朗读诗歌,说说“我”的那么多愿望中,那一个最令你神往?默默诵读最令你神往的愿望,想象那是一个怎样的情景?有感情的朗读最令你神往的愿望。有感情的朗读诗歌静静地在街头阅读水浒传。鱼儿钓上来了,鱼在草地上蹦跳。在江面上打水仗三、比较朗读,理解诗歌101.反复朗读两首儿童诗,比较:这两首儿童诗有什么不同?2.在充分朗读、思考的基础上,小组讨论。3.课堂交流,随机指导。(1)我想是一首诗歌,童年的水墨画是组诗。(2)我想是押韵的,童年的水墨画不押韵。(3)我想描写的是“我”的一些美好的愿望,童年的水墨画描写的是童年的生活学习场景。说说我想描写了“我”的哪些愿望?说说童年的水墨画描写了哪些学习生活场景?在街头看书在溪边钓鱼在江上游泳朗读诗歌,体会描写的愿望和场景引导学生注意其中的区别:组诗有小标题;每一节诗歌写的是不同的内容引导学生朗读这两首诗,体会押韵和不押韵的区别,了解儿童诗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我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我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我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四、诵读诗歌,感悟语言10、阅读成语故事,想想讲了什么,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朗读比赛。、分组讲成语故事。(师生共同评价)、讲讲你课外收集的成语故事:(1)“牵着万缕阳光,/悠啊,悠/悠出声声春的歌唱”(2)“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3)“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也想着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五、作业1.选择背诵诗歌。2.有兴趣的,可以试着写一首儿童诗。板 书设计9*儿童诗两首第一节:小手 桃树枝 第二节:脚丫 柳树枝 第三节:眼睛 风筝 第四节:自己 春天的土地 童年的水墨画 街头阅读 溪边钓鱼 江上打水仗教后反思课题口语交际习作二课时第 一 课 时年级五课型新授主备课人李晖李美玲教学目标:1.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学会倾听、交流、互动。2.通过交流,感受童年的美好、纯真,使学生珍惜童年,热爱生活。3.指导学生具体有序地写出童年有趣的事情,表真情实感。4.围绕是否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是否表达了童年生活的有趣,认真修改自己的习作。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具体有序地写出童年有趣的事情,表真情实感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激趣导入,引发情感体验。5第一课时(口语交际)播放歌曲童年。师:童年是一首歌,歌里有我们的幸福和欢乐;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让我们把童年生活中难以忘怀的事说出来,和同学共享。引发情感体验二同桌间就近交流。10以同桌同学为一组,就自己的照片内容互相说说照片中相关的人和事,或者由一件物品引起的相关回忆。要求:口齿清楚,条理清晰,让对方听了以后能明白说的是一件什么事。同桌间就近交流三全班汇报。15学生充分参与交流。教师以一个听众的身份加入学生们的学习中去,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转变角色,进入交际情境,在其间教师可以点拔,引导。全班汇报。(1)在学生充分参与交流的基础上,让一对同桌同学到讲台前汇报。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台上的同学说说得是不是比较有条理。组织学生评议。评议着重围绕是否有条理展开,同时,对是否恰当运用礼貌用语和体态语也应予以一定的评点,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2)另请一对同桌同学汇报,除了上述要求外, 还要求讲得生动有趣。学生练说,先后两次指名汇报,组织评议。评议时,以是否有条理和是否生动有趣两点要求为侧重点,但应兼顾语言的规范性,以及听说态度等。学生充分参与交流全班汇报组织学生评议学生练说,先后两次指名汇报,组织评议。 四自由组合,深入练说。10让学生三三两两,自由组合,互相说说自己有趣的往事。随后,以小组为单位,到讲台前汇报。自由组合,深入练说。五课外延伸,生活中说。5让学生回家以后,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共同回忆自己童年发生的有趣的事。让学生回家以后,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共同回忆自己童年发生的有趣的事。板 书设计 口语交际 有趣童年教后反思教学设计课题习作二课时第二三课时年级五课型新授主备课人李晖李美玲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具体有序地写出童年有趣的事情,表真情实感。2.围绕是否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是否表达了童年生活的有趣,认真修改自己的习作。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具体有序地写出童年有趣的事情,表真情实感。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激趣导入,引发情感体验。5第二、三课时(习作)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同学们,大家都会唱童年这首歌吧!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你看,那会飞的梦,那冬阳下的骆驼队,那一声“精彩”和“糟糕”今天,老师让同学回忆一下童年那充满稚趣而又很有意思的事,用文字把它表达出来。指名读“作文内容”,思考这次作文给我们提了哪几点要求二、明确范围,简要指导51指名读“作文内容”,思考这次作文给我们提了哪几点要求。2拿出事先准备的老照片,围绕老照片或珍藏的有关引起童年回忆的物品的前前后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呢?(可以同桌互相交流)3教师简要提示。要突出“趣”字。(要有稚趣,要有意思,要有发现,要有反思)要符合我们生活的实际特点而展开。要说实话、真话、心里话,可以是玩赛车,可以是捉迷藏,可以是异想天开做可以同桌互相交流三、范文引路,讨论写法201教师念范文童年趣事。(学生人手一份)。范文略2教师出示讨论题目(先分组讨论,然后各组长汇报,师生共同评议、补充)。(1)文章给人的感觉真实吗?有意思吗?有趣吗?(2)范文中的语言、动作、神态及心里活动的描写怎样?那些地方值得你借鉴和学习?“好笑”、“有意思”中蕴涵什么呢?你有体现你个性的有趣的事吗?如果有请马上写下来。先分组讨论,然后各组长汇报,师生共同评议、补充四、快速习作,教师巡视1教师按以往快速作文的惯例,再次让学生明确写作的范围,并要求在20分钟内完成450字左右的文章。2在教师的巡视中,对于极少数作文方面存在问题的同学适时降低作文要求,只要抓住“有趣”二字,写出自己的感受就行,并在黑板上挂出有关的好词佳句供这部分同学参考。学生快速作文五、学生自改,二次作文1学生自改。在自改过程中,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市场调查服务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 2025年特种作业类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合成氨工艺作业-氯碱电解工艺作业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聊城市教育局数学试卷
- 专题09 传染病和免疫、健康的生活和急救(河北专用)5年(2021-2025)中考1年模拟《生物》真题分类汇编
- 2025年建筑工程类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专业实务(化工安全)-安全生产专业实务(建筑施工安全)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图书出版项目申请报告
- 2025年学历类自考公共课英语(二)-高等数学基础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学历类自考公共课数量方法(二)-高等数学基础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良渚第一小学数学试卷
- 绵阳市三诊理科数学试卷
- 数据中心负荷计算方法
- 金X绅士无双攻略
- 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章末复习) 高一数学 课件(人教A版2019必修第二册)
- YY/T 1851-2022用于增材制造的医用纯钽粉末
- GB/T 27518-2011西尼罗病毒病检测方法
- GB/T 26255-2022燃气用聚乙烯(PE)管道系统的钢塑转换管件
- GB/T 14202-1993铁矿石(烧结矿、球团矿)容积密度测定方法
- 生活中的会计课件
- 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考核试题及答案
- 某工业区供水管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模具保养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