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地防雷接地要求-Microsoft-Word-文档-(6).doc_第1页
建筑工地防雷接地要求-Microsoft-Word-文档-(6).doc_第2页
建筑工地防雷接地要求-Microsoft-Word-文档-(6).doc_第3页
建筑工地防雷接地要求-Microsoft-Word-文档-(6).doc_第4页
建筑工地防雷接地要求-Microsoft-Word-文档-(6).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工地防雷安全作者:安监部 责任编缉:fcbweb 新闻来源: 新闻添加日期:10-08-26 15:57:07雷电是发生在大气中的声、光、电物理现象,其放电电流可达数十千安培甚至数百千安培。放电瞬间,雷电流产生巨大的破坏力和很强的电磁干拢,引起的灾害是自然界十大灾害之一。雷电产生的冲击电压可达数十万伏至百万伏。一旦雷击,就会引起电气设备着火、爆炸,造成设备和设施的损坏及停电、触电事故。建筑施工工地由于四周的起重机、井字架、门架、脚手架矗立很高,易遭雷击,应及时做好各项防雷保护措施。 一、雷击发生机理和雷击灾害 雷电机械效应所产生的破坏作用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电动力和内压力。众所周知,载流导体周围的空间存在着电磁场,在电磁场中的载流导体会受到电磁力的作用。雷击建筑物时,在电动力作用下,建筑物内的导体之间会相互吸引或排斥,引起变形甚至折断。在被击物体的内部产生内压力是雷电机械效应破坏作用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由于雷电流幅值高,作用时间短,击中建筑构件时,在其内部瞬时产生大量热量,短时间内热量来不及散去,致使物体内部的水分被大量蒸发并迅速膨胀,产生巨大的爆炸力,能够使被击建筑构件崩塌。 雷电产生的冲击波类似于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在雷云对地放电过程的回击阶段,放电通道中既有强烈的空气游离又有强烈的异性电荷中和,通道中瞬时温度很高,使得通道周围的空气受热急剧膨胀,并以超声波向四周扩散,从而形成冲击波。同时,通道外围附近的冷空气被严重压缩,在冲击波波前到达的地方,空气的密度、压力和温度都会突然增大,产生剧烈振动,使其附近的建筑物遭到破坏,人、畜受到伤害。 雷电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作用均属于雷电的间接危害。当空间有带电的雷云出现时,雷云下的地面及建筑物等,都因静电感应而带上相反的电荷。从雷云的出现到发生雷击(主放电)所需时间相对于主放电过程的时间要长得多,雷云下的地面及建筑物等有充分的时间累积大量电荷。当雷击发生后,局部地区的感应电荷不能在同样短的时间内消失,形成局部高电压。这种由静电感应产生的过电压对接地不良的电气系统有很强破坏作用,使接地不良的金属器件之间发生火花,这对易燃易爆场所而言,是非常危险的。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类信息系统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这些电子设备普遍存在着绝缘强度低、过电压和过电流耐受能力差、对电磁干扰敏感等弱点。一旦建筑物受到直接雷击或周边发生雷击,雷电过电压、过电流和脉冲电磁场会通过供电线、通信线、接收天线、金属管道和空间辐射等途径侵入建筑物内,威胁室内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和安全运行。如防护不当,这些雷害轻则使电子设备误动作,重则造成电子设备永久性损坏,严重时还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二、常用雷击防护措施 1 、外部防雷(直击雷、侧击雷)设计 防直接雷击是系统防雷工程的基础,是防雷工作的首要任务。根据工程建筑物结构特点,应直接利用建筑结构钢筋(或金属板楼面)构成“法拉第笼”,以达到良好防雷效果。 2 、接闪器 在屋面设置由避雷短针、避雷带和避雷网格组成混合型接闪器。避雷网可由屋面结构主筋组成,在整个屋面形成暗敷避雷网格。二类防雷建筑避雷网格尺寸应不大于 10m 10m或 12m 8m,三类防雷建筑避雷网格尺寸应不大于 20m 20m或 24m 16m。为保持美观,避免生锈更换,建议避雷短针和避雷带及避雷带支撑架均采用不锈钢材质。 3 、引下线 防雷引下线采用钢柱或罐体或混凝土柱内主钢筋。根据建筑物外部为钢筋混凝土构架特性,宜利用柱内直径 12对角四条主钢筋或直径 16对角两条主钢筋作为引下线,引下线钢筋应通长焊接,且应沿建筑物四周对称布置。 4 、 接地装置 宜充分利用桩基础、承台结构主筋构成自然垂直接地体,在桩基础每桩利用外围结构主筋中对角 2根主筋作为垂直接地体。利用结构底梁主筋不少于 2根焊接连通作为水平接地体。要求由上述接地装置构成的接地网冲击接地电阻值不大于 1,若不满足要求,应在外引接地线处增加人工接地体。在接地装置主要阳角处应靠近引下线设置接地电阻测试端子,距地高度不宜低于 300mm,规格为 -40 4mm热镀锌扁钢或 50mm 50mm 5mm钢板,并设明显标志。 5 、 防静电措施 各金属管道、设备及工艺装置等应按现行防雷、防静电设计规范要求做好防静电措施,并注意等电位连接。管路的法兰、阀门的连接处,应设金属跨接线,当法兰用 5根以上螺栓连接时,法兰可不用金属线跨接,但必须构成电气通路。管路系统的所有金属件(包括护套的金属包覆层)必须接地。具有爆炸火灾危险的场所,以及静电危害人身安全的作业区,所有钢体平台、梯子、金属用具、移动式金属车辆等均应做好防静电接地。 6 、 防雷电感应措施 建筑物内的设备、管道、构架等主要金属物,应就近接至防直击雷接地装置或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装置上。 平行敷设的管道、构架和电缆金属外皮等长金属物,其净距小于 100mm时应采用金属线跨接,跨接点的间距不应大于 30m;交叉净距小于 100mm时,其交叉处亦应跨接。 7 、 防雷电波侵入设计 电力电缆、信号电缆防雷电波侵入:所有埋地入户的电力电缆、信号电缆所穿金属管道、电缆金属外皮,应在入户处进行接地。 入户公共设施防雷电波侵入:所有入户的公共设施金属管道,包括金属给排水管、消防管道、煤气管道等应在入户处总等电位连接并接至接地装置。 8 、 等电位连接接地设计 等电位连接接地设计分两类,一类是总等电位设计( MEB),另一类是接地预留干线。总等电位设计( MEB)是将总配电箱(柜)设为总等电位连接( MEB),连接方法即是将金属构件进线配电箱的 PE( PEN)母排,公共设施的金属管道,如上、下水、热力、燃气等管道以及建筑物金属结构和电源进线、信息进线进行连接。另一类是预留干线即是在强、弱电井内敷设接地干线。利用 -40 4mm热镀锌扁钢沿井道通长明敷,供井道内桥架、电气、电子设备金属外壳接地。接地干线底与建筑物基础接地装置连接。由接地干线引出,在各楼层分配电箱处设楼层等电位接地端子板。楼层分配电箱内 PE线应接至楼屋等电位接地端子板做重复接地。 三、 工地建筑物和施工设备的雷电防护 除了以上一些常用的雷击防护设计,施工作业现场的建筑物和施工设备还应做好以下防雷措施。 施工现场办公板房、宿舍板房等应有直击雷防护设施,防雷接地电阻不大于 10。设于施工现场的交流电源工作接地、各类施工机械电气保护接地、防雷接地宜共用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应不大于 4,可利用基础接地装置作为此共用接地装置。 利用塔吊等作为施工作业区直击雷防护的接闪装置,但应保证塔吊的接地可靠,可直接连接在预留电气接地端子上,每台塔吊连接点不少于 2处,连接线宜采用 -40 4min热镀锌扁钢或 12热镀锌圆钢。塔吊等各机械设备可利用其金属结构体作为防雷引下线,无需另外敷设引下线,但应保证其良好电气连接导通性。塔吊等机械设备,操作人员乘坐室宜采取直击雷防护措施,可设置 1 3m的避雷针,避雷针与金属箱体应进行等电位连接。 大型钢模板和设备就位后应及时与预留的接地端子等电位连接;施工过程中使用的临时支撑就位后,应及时与预留接地端子等电位连接。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主干线宜采用屏蔽电缆,屏蔽层两端应做等电位连接和接地处理。 塔吊的电力电缆、信号控制电缆应采用屏蔽电缆,屏蔽层两端应做等电位连接和接地处理;当采用非屏蔽电缆时,应穿金属管敷设,金属管两端应做等电位连接和接地处理。 四 、 建筑工地防雷安全管理 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应做好两个建立健全:一是建立健全防雷安全管理工作。建设项目在建设过程中要落实防范雷电灾害的应急措施,注意做好雷电灾害各项防御工作,切实保障施工安全。二是建立健全防雷装置维护制度。建设项目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后,建设单位委托的物业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各建筑单体防雷装置的定期检测工作,定期请有资质的检测单位对防雷装置进行年检。 建筑工地除对建筑塔吊、井字铁架和钢管脚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