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泰市初三语文模拟考试.doc_第1页
新泰市初三语文模拟考试.doc_第2页
新泰市初三语文模拟考试.doc_第3页
新泰市初三语文模拟考试.doc_第4页
新泰市初三语文模拟考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泰市初三语文模拟考试(时间:120分钟 分值:120分)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表述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第卷答案涂在答题卡上(无答题卡可填在第卷的答题框内)。第卷不上交。第卷答案写在试卷上,上交。第卷(选择题共40分)一、(12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讪笑(shn) 羁绊(pn) 默契(qi) 浑身解数(xi) B、凛冽(ln) 炽痛(zh) 重荷(h) 戛然而止(ji) C、攒成(cun) 归省(xng) 砭骨(bin) 参差不齐(cn) D、磐石(pn) 掉着(zho) 亘古(hn) 气冲斗牛(du)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 )A、盘虬卧龙 小心冀冀 苦心孤诣 恍然大悟 B、头晕目眩 阴晴园缺 惊慌失措 津津有味C、险象迭生 抖擞精神 心旷神怡 踉踉跄跄 D、多姿多彩 禄禄终生 芊芊细草 闲情逸致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句是( )(2分)A、日本福岛核泄漏给人们带来了不可名状的恐惧。B、雷锋传人郭明义,坚持20年无偿献血,个人捐款10多万无。他的先进事迹,家喻户晓,广为流传。C、森林公园里,高低错落的树木鳞次栉比,人们徜徉其中,流连忘返。D、随着2010年微博的异军突起,权威人士对这项新事物的美妙与危险众说纷纭,莫衷一是。4、下列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过来。”他对我说:“这边看得清楚些。”B、古人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C、自然美有两种:“骏马秋风冀北”,这是阳刚美;“杏花春雨江南”,这是阴柔美。D、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5、下面一句话的谓语和宾语分别是最近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还播放了阿隆阿甫下落穆夫以北京胡同为主题的交响诗。A、还 播放 B、广播电台 播放 C、播放 交响诗 D、还 交响诗6、以上下文连贯的要求来看,依次填入下面横线最恰当的一项是(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史,与母亲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黄河流千古,流出了_,流出了_,流出了_。A、黄皮肤的群落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B、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黄皮肤的群落C、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黄皮肤的群落D、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黄皮肤的群落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二、(8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7-10题我这才回忆到前几天的一件事。因为要开同级会,干事便在黑板上写广告,末一句是“请全数到会勿漏为要”,而且在“漏”字旁边加了一个圈。我当时虽然觉到圈得可笑,但是毫不介意,这回才悟出那字也在讥刺我了,犹言我得了教员漏泄出来的题目。我便将这事告知了藤野先生;有几个和我熟识的同学也很不平,一同去诘责干事托辞检查的无礼,并且要求他们将检查的结果,发表出来。终于这流言消灭了,干事却又竭力运动,要收回那一封匿名信去。结末是我便将这托尔斯泰式的信退还了他们。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7文章中对画线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句话运用了对比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愤慨,也表现出了弱国子民的悲哀。B、这是一种偏见而又武断的结论,是一种侮辱人格的做法。C、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极强的民族自尊心和盼望祖国强盛的愿望。D、这句话不是直接正面的叙述作者的感慨,而是以日本人的心理来写的。8“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的原因是( )A、日本青年无视社会公德,“我”十分气愤。B、日本青年那一声叫得特别大,影响了“我”观看时事片的情趣,所以觉得特别“刺耳”。C、日本青年为了报复“我”上次匿名信事件的失败,故而大吼大叫,因此“我”十分厌恶。D、日本青年看到枪毙中国人,幸灾乐祸,严重地伤害了“我”的民族自尊心,故而“我”觉得十分“刺耳”。9、从选文来看,造成作者弃医从文的直接原因是( )A、匿名信事件 B、看电影事件C、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 D、清国留学生的不学无术10、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文记叙作者与藤野的师生情谊,赞颂藤野的崇高品德。B、此文以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为内在线索;藤野先生的严肃认真地工作态度为外在线索。C、这篇文章,从内容到形式,都是朴实无华的,它不依靠惊人的题材、离奇的故事和俏丽的语言,却开掘了如此深刻的主题。D、本文中藤野先生爱护鲁迅的出发点,也是他们师生之间产生友谊的基础。三、(8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与朱元思书,回答11-14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端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竟上,互相轩邀,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嗖嗖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莺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1、经纶世务者中加点字的意思是( )A、位置 B、经营 C、伦理 D、筹划 12、第一段总说富阳到桐庐间的山水特点是( )A、急端甚箭,猛浪若奔 B、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C、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D、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13、有人赞美从富阳至桐庐的富春江揽天下奇景于一身,对富春江奇景的分析错误的是( )A、水清 B、山高 C、鱼多 D、充满了生命活力 14、对莺飞庚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分析有误的是( ) A、从侧面落笔,衬托山水诱人的力量B、表达了对生命的极度热爱 C、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出息隐的高洁志趣D、流露出作者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 四、阅读中国石拱桥选段,完成15-17题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在国内,这座桥也是历来为人们所称赞的。它地处入都要道,而且建筑优美,“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 卢沟桥在我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历史上,也是值得纪念的。1937年7月7日中国军队在此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揭开了抗日战争的序幕。15、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 )A、时间顺序B、空间顺序C、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D、从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16、划横线的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方法和说明方法是( )A、 A、排比 打比方 B、排比 摹状貌 C、拟人 打比方 D、拟人 作比较17、下列词义的范围由大到小排列的是( )A、拱桥-石拱桥-桥-中国石拱桥B、桥-石拱桥-拱桥-中国石拱桥C、中国石拱桥-桥-拱桥-石拱桥D、桥-拱桥-石拱桥-中国石拱桥五、阅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18-20题。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8、下列对诗中相关词语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酬”是应答的意思,“二十三年”指白居易于唐顺宗永贞元年九月被贬,到唐敬宗宝历二年被召回,前后近二十三年;“弃置”指被贬谪。B、“闻笛赋”指西晋的向秀所作的思旧赋,诗人借用这个典故,是为了怀念被贬被害的朋友。C、“烂柯人”指晋朝王质;诗人借用这个典故是表达人生沧桑之感。D、“听君”中的“君”是指唐代诗人白居易,字乐天;“歌一曲”指白居易所作的醉赠刘二十八使君。19、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首联中的词语“凄凉地”“弃置身”,暗含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和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 B、颔联写诗人回到了久别的家乡,虽人事全非,心里却有欣慰之情。 C、颈联“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 D、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20、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写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B、颔联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惆怅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C、颈联以“沉舟”“病树”作为反衬,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无奈、惆怅与叹息。D、尾联写刘禹锡在朋友的热情关怀下,表示要振作起来,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表现出诗人坚忍不拔的意志。第卷(选择题共4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第卷(表述题共70分)题号第卷六七八九总分得分六、(10分)21(5分)、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句子。 (1)_,云从窗里出。(2)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_。(3)渡荆门送别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抒发作者思乡惜别之情的句子是: , 。(4)李白的峨眉山月歌中描写清朗秀美的月夜美景的诗句是_,_。(5)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过去,而那过去了的, 。22、(3分)名著阅读。那穿红衣的锣夫,与拿着绸旗的催押执事,几乎把所有的村话都向他骂去:“孙子!我说你呢,骆驼”他似乎没有听见。打锣的过去给了他一锣锤,他翻了翻眼,朦胧地向四外看下,没管打锣的说了什么,他留神地在地上找,看有没有值得拾起来的烟头儿。文段中的“他”是_。下面选项中与“他”有关的两个细节是 ( )( )A、他掏出一本谈话手册,用一般耳聋者惯有的尖锐的声音,让人家把要说的话写下来。B、立冬前后,他又喝醉。一进屋门,两个儿子一个十三,一个十一岁就想往外躲。C、他回到故乡后,又受到轻蔑、排斥、迫害,几乎无地自容。现在是教着几个小学生糊口。D、地上的水过了脚面,湿裤子裹住他的腿,上面的雨直砸着他的头和背,横扫他的脸。23、(2分)仿照画线句子,续写一个句子,与画线的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片土地;,。七课外古文阅读(14分)李仕鲁传李仕鲁,字宗孔,濮人。少颖敏笃学,足不窥户外者三年。闻鄱阳朱公迁得宋朱熹之传,往从之游,尽受其学。太祖故知仕鲁名,洪武中,诏求能为朱氏学者,有司举仕鲁。入见,太祖喜日:“吾求子久。何相见晚也?”除黄州同知,日:“朕姑以民事试子,行召子矣。”期年,治行闻。十四年,命为大理寺卿。帝自践阼后,颇好释氏教,诏征东南戒德僧,数建法会于蒋山,应对称旨者辄赐金袈裟衣,召入禁中,赐坐与讲论。吴印、华克勤之属,皆拔擢至大官,时时寄以耳目,由是其徒横甚,谗毁大臣。举朝莫敢言,惟仕鲁与给事中陈汶辉相继争之。汶辉疏言:“古帝王以来,未闻缙绅缁流,杂居同事,可以相济者也。今勋旧耆德成思辞禄去位,而缁流裣夫乃益以谗间。如刘基、徐达之见猜,李善长、周德兴之被谤,视萧何、韩信,其危疑相去几何哉?伏望陛下于股肱心膂,悉取德行文章之彦,则太平可立致矣。”帝不听。诸僧怙宠者,遂请为释氏创立职官。于是以先所置善世院为僧录司,设左右善世、左右阐教、左右讲经觉义等官,皆高其品秩。道教亦然。度僧尼道士至逾数万。仕鲁疏言:“陛下方创业,凡意指所向,即示子孙万世法程,奈何舍圣学而崇异端乎!”章数十上,亦不听。仕鲁性刚介,由儒术起,方欲推明朱氏学,以辟佛自任。及言不见用,遽请于帝前曰:“陛下深溺其教,无惑乎臣言之不入也。还陛下笏,乞赐骸骨,归田里。”遂置笏于地。帝大怒,命武士搏之,立死阶下。(节选自明史李仕鲁传)24解释句子加点的词(4分)()A往从之游,尽受其学( ) B杂居同事,可以相济者也( )C视萧何、韩信,其危疑相去几何哉( ) D皆高其品秩( )2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数建法会于蒋山,应对称旨者辄赐金袈裟衣。译文:_(2)方欲推明朱氏学,以辟佛自任。译文:_(3)陛下深溺其教,无域乎臣言之不入也。译文:_26结合文章分析李仕鲁和刚介性格,至少写出两句。(4分) 八、阅读下面文章,回答27-32(16分)河床开始回忆河流 施尔吉原野大地上的河床像一个干瘪的口袋,粮食没了,口袋显出宽阔。我在各地见到许多干涸的河床,它们不是耕地、不是广场,是从天边延伸而来的河床,只是没有水。所谓一无所有,说的正是河床。如果有,也只有一些鹅卵石。夏天,不长庄稼不长草的土地是干涸的河床。乍见白花花的河床,心里惊讶,它是什么?它几乎什么都不是。你能相信一个宽阔的河流竟然一滴水都没有吗?在雨后,在盛水期见到干涸的河床让人不安,无法想象当年这里曾经有过河,可以用汹涌、清澈、波浪和白帆形容的河,它竟然没了。对大自然来说,河没了,比人丢了钱更痛苦。如果河没了,鱼和水鸟的家也没了。两岸的青草没了,倒映在河里的星星也没了,因为星星不能倒映在石头上。如果河没了,连同河床一起消失是最好的。没有水,留下的河床好像是伤疤,是一条长长的干鱼的尸体。是的,干涸的河床如同尸体。是谁的尸体?是河的尸体吗?没听说河竟然还有尸体,水干了,白花花的河底只能是河的尸体。干涸的河床好像在回忆,它抱着不应该拥有的沉寂回忆涛声和蛙鸣。河床回忆什么是水,它不知道水流到了什么地方,也不知道水会不会再来。当年水来的时候匆匆忙忙走过河床,带来鱼虾和泥沙。水没等站稳脚跟歇息,就被后面的水挤走了,水比车站的人流更拥挤。河床从来没想过一条叫做河的水流会干涸,这种惊讶比一个朝代的更迭更让人吃惊。河床的悲哀是一个母亲的悲哀,她的产床上已经没有了孩子,她还在等待,并且哭干了泪水。一家外媒报道,从卫星上观察,中国境内二十年前约有五万条河流,现在这些河流中已经失去了两三万条。有两万多个河床母亲手里失去了孩子,她们怀里空荡荡的,等待人类把孩子还给她们。人说,人是无所不能的,起初我不相信。当我看到一条又一条干涸的河床时,我相信了这一点,并为自己作为人类的一分子而感歉疚。人把河都消灭了,还有什么做不到呢?消灭一条河比建造(请原谅我使用的“建造”这个词,这完全是人类爱用的词,而河流无法建造)一条河更容易。把河流上游的树木和竹林砍光,草原沙化,河就死了,只剩下河床这条敛尸袋。当大街出现一个带刀痕的死人时,警察会为这个人的死因搜寻原因,曰侦察破案,人类为此发明了一个词叫“人命关天”。如果一条河死了,没人破案,没人痛哭,更没人祭奠。所以,当中国死去两三万条河流时,人们并没觉得失去什么,因为他们不是小鸟不是青草。他们忍受气候变化并心安理得,却没一个人指认杀死河流的凶手。在所有的案件里,如果凶手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社会的时候,罪行自然会被赦免,我们都不是罪人。我们都不是罪人,我们劝自己欢乐并制造更多的欢乐。我们保持着正常情感。而河床敞开空荡荡的怀抱,她的孩子没有了,她以为人们会惊讶会替她找回孩子。先前的人类离不开河流,人类所谓的“文明史”都诞生于河流的两岸。看地图,人类的城市多建造于河边,中国有多少城市的名字带着水字边。古时候,人祭祀河、景仰河,谁能想到后来竟杀死了河。这何止于狠,是把事做绝了。我们应该派人到河边告诉河床,河已辞世,水利术语叫断流。我们理应为河床献上一些祭品表达歉意,因为河的消失毕竟不是小事。或者,在河边装一个高音喇叭,日夜播放河水流过的声音和鸟啼声。总之,人应该为河的陨灭略微表示一点态度。(选自201 5年5月22日光明日报,有改动)【注释】河床:河流两岸之间容水的部分。27.请根据文意填空。(3分)面对河的“辞世”,作者的情感是复杂而富有变化的。开始,作者是 与 ;后来,借大自然和河床之口,说出了自己的 和 ;最后作者是 和 。28.结合上下文,具体说说第段在文中的作用。(2分)答:29.根据要求赏析第段画线的句子。(2分)水没等站稳脚跟歇息,就被后面的水挤走了,水比车站的人流更拥挤。(1)从修辞手法的角度:(2)从表达情感的角度:30.体会第段画线句子的深刻含义。(3分)总之,人应该为河的陨灭略微表示一点态度。答:31.本文以“河床开始回忆河流“为题,有何好处?(4分)答:32用工整的正楷或行楷字将下面句子写在方格内。(2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九、作文(50分)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温帮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以上为初中所学论语几则,有的谈修身,有的谈治学请你据以上内容自立观点,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新泰市初三初中语文模拟考试答案新泰市金斗中学 赵奎英1C 2C 3A 4C 5C 6D 7B 8 D 9 C 10 C 11 C 12A 13B 14C 15B 16D 17C18A 19B 20C21、鸟向檐上飞 安能辨我是雄雌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22、骆驼祥子 BD.23略24游:求学 济:帮助 视:和比较 高:提高25答案(1)多次在蒋山建法会,(对)应答问题能符合皇帝心意的人就赏赐给他金袈裟衣。(2)(李仕鲁)正要推崇(或“推广发扬”)朱氏学问,把排除(或“驱退”“驱除”“去除”)佛学作为自己的任务(或“责任”“职责”)。(3)陛下沉溺佛教,怪不得听不进我的话了。(或:难怪我的进言不能被采纳了;听不进我的话就不用感到奇怪了。)26惟仕鲁与给事中陈汶辉相继争之 奈何舍圣学而崇异端乎 遂置笏于地【参考译文】李仕鲁,字宗孔,濮地人。年少时聪颖灵敏,专心好学,三年不出大门一步。听说鄱阳朱公迁得到宋代朱熹的真传,前往跟随他学习,全部学到了他的学问。太祖原来就知道仕鲁的声名,洪武年间,皇帝下诏寻求通晓朱氏学说的人,有司推荐仕鲁。入朝受到皇帝的接见,太祖高兴地说:“我寻找你很长时间了,为何到现在才能见到你?”任命他为黄州同知,说:“我暂且拿民事来考考你,等你展现才能后再召见你。”一年后,治理的政绩显著。十四年,任命他为大理寺卿。皇帝自登基后,时佛教很爱好,下诏征寻东南戒德僧,多次在蒋山建法会,对应答问题符合皇帝心意的人就赐给他金袈裟衣,招入宫中,赐坐和他谈论佛教之事。吴印、华克勤这些人,都被提拔为大官,他们经常被皇帝当作耳目来监听时事,因此这批人十分蛮横,用谗言底毁大臣。满朝官员无人敢说,只有仕鲁与给事中陈汶辉相继为此事和皇帝争辩。汶辉上疏说:“自古有帝王以来,没有听说官员和僧人共同任官成为同事,可以相互帮助的。现在功高德少的老臣都考虑辞去俸禄和爵位,而僧人竟更加用谗言诬陷。如刘基、徐达被猜疑,李善长、周德兴被诽谤,和萧何、韩信相比,其危害疑忌相去能有多远呢?真心希望陛下任用辅佐帝王的亲信,全部选取德才兼备的俊才,那么国家太平立即就可以实现了。”帝不听从。那些依仗受到宠幸的僧人,就请求为佛门创立专职官员。于是把原先所设置的善世院改为僧录司,设置左右善世、左右阐教、左右讲经觉义等官职,都提高它们原先品级俸禄。对道教也是这样。估计僧尼道士超过几万人。仕鲁上疏说:“陛下正在创建千秋功业,凡是意图所指的方向,就应是指示给子孙万世的法规章程,为什么舍弃儒家圣人之学而崇尚异端呢?”奏章上了数十次,均不被皇帝采纳。仕鲁性格刚直耿介,是从学习儒术起家的,正要推崇发扬朱氏之学,把排除佛学作为自己的职责。等到上疏的建议不被采纳,就向皇帝请求说:“陛下沉溺佛教,怪不得我的话听不进去。我把笏板归迁陛下,请求允许我告老还乡,回归故里。”于是把笏板和在地上。皇帝大怒,命乡武士击打他,立即毙命于台阶下。27.“惊讶” “不安”(1分,只要答对其中一种即可)“痛苦”“悲哀”(1分.只要答时其中一种即可)”愤怒” “无奈或歉疚”(1分,必须要答出“愤怒”方可得分)【解析】此题考查梳理作者的情感变化。解答时要联系全文,根据文意,结合题干的提示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乍见白花花的河床,心里“惊讶”“在丰水期见到干涸的河床让人不安”,“乍见”就是“开始”,此时作者的感情是“惊讶”和“不安”;“对大自然来说,河没了,比人丢了钱更痛苦”“河床的悲哀是一个母亲的悲哀”,前者是借大自然之口说出的,后者是借河床说出的,这一阶段的感情是“痛苦”和“悲哀”;最后作者说“当我看到一条又一条干涸的河床时,我相信了,并为自己作为人类的一分子而感教疚”,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愤怒”和“歉疚”之情。28.承七启下;(答“过渡”亦可)既具体概括了境内河床干涸现象的严重,(意思对即可)又以“等待人类把孩子还给她们”一句引发对人类(或“人们”)行为的反思。(意思对即可)【解析】此题考查语段在文中的作用。可从结构和内容两个角度进行分析。29.(1)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若答“对比”亦可)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往昔河水的湍急(或汹涌)、喧闹,充满着生机活力。(1分,意思对即可)(2)强烈表现了河床对往昔河流的喜爱和怀念之情。(1分,意思对即可)【解析】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