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六年级《渔歌子》.doc_第1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渔歌子》.doc_第2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渔歌子》.doc_第3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渔歌子》.doc_第4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渔歌子》.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六年级渔歌子教案设计山东省益都师范附小 牟涛一、 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 小学 学科:语文2,课时:13,学生课前准备:一、学生准备张志和的生平资料。二、准备优美轻柔的曲带。二、 教学课题教养方面:1、一、自学生字词,有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背诵渔歌子。 二、训练学生通过查找资料,看注释等方式读懂词的意思。 三、根据词中描绘的景物,想象画面,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并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育方面:1、 培养学生好学好问的良好习惯。2、 激发并提高学生的扩展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发展方面: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三、 教材分析渔歌子又名渔父乐或渔父,被称作是一幅用诗写成的山水画,这首词把春天的江南水乡描绘得既色彩斑斓,又生机勃勃。熟悉张志和的人会知道他能书善画,长于音乐,他的词即画,现存渔父词五首,描绘江南水乡风光,渔父生活,渔歌子即其中最好的一首。 此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词中更吸引我们的不是一蓑风雨,从容自适的渔父,而是江乡二月桃花汛期间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四、 教学方法让学生初读正音,自学了解词意,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番之后,就让学生比较和前一首词的异同,从学生发言情况来看,学生只能勉为其难地从表面说说想法。因为学生还没有很好地去体验、感受渔歌子这首词所描绘的江南二月桃花汛期间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桃花,青笠绿蓑,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而这既体现了作者的艺术匠心,也反映了他高远、冲澹、悠然脱俗的意趣。老师没有带领学生走进词的意境,走进词人的内心世界,学生如何能够感受两首词的不同呢?课堂上如果让学生再多读读词,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感悟,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让学生在这些过程中去感受词中的意趣。那么再和忆江南进行比较时,学生的感受会大不相同。不过,让学生直接去比较异同,对六年级刚接触词的学生来说,太理性化,难度也大了。不如换个问法:白居易和张志和笔下的江南各有特色,你更喜欢哪一幅呢?这样从学生的情感出发,触及了学生的独特体验,也可以培养学生对词的初步鉴赏能力。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了课文内容,教学难点迎刃而解。 五、 教学过程一、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烟雨江南,碧水蓝天,诗情画意,春意盎然(出示江南美景图片)【百度图片】/i?ct=503316480&z=&tn唐代大诗人张志和就是在这里写下了千古流传的渔歌子(板书,齐读课题)2、教师简介词的内容师:从这个题目中,你能联想到什么? 师:是的,“渔歌子” 又叫“渔父”, 最早出自民间的渔歌是一种词牌名。 “我们先前还学到过哪些词牌?”不同的词牌每句话的字数不一样,节奏和情境不同,所以又称长短句。二、读中渲染,理解词意1、自由读词,练习读正确读流利。同学们,学古诗词,首先得把古诗词读通顺,还要读出节奏来。自己读两三遍,开始吧!师:读得非常好,请坐。同学们,古诗词光读通顺还不够,它是有节奏的,句子和句子之间也有停顿,同学们看(大屏幕呈现整首词),【百度图片】/i?ct=503316490&z=&tn你能够把这首词句子和句子之间的停顿读出来吗?哪位同学试一试? (一生读整首词) 读通句子(生朗读整首词)指生读师:有点味道了!我们连起来读,我读后三字,你们读词,注意那个节奏,那个味道。(师生交换)2、师:同学们,学古诗词,读通了,读出节奏感了,那是远远不够的,咱们还得读懂它的意思。 师:请同学轻轻地再读读这首词,借助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词的大概意思。开始 (学生借助注释,自由说) 师:哪位同学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词的意思?(教师轻轻提示:可以借助注释)来,你说说看 师:同学们,这古诗词,懂得了它的意思,我们再来读,就会越读越有味。不相信我们就来试试看。 3、师生有感情的朗读,体会诗情张志和不仅词写得好,还是一位大画家,颜真卿说张志和写的词是画中有词,词中有画,那么我们看一看,张志和的词中,给我们画的什么,用笔圈出来。师:请你说,他的词中画了什么?(9种景物)师:9种景物按顺序数一数,西塞山4、画景师: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框,谁能把这9种景物工整地写到框里,使人看上去像一幅画。比如说:鳜鱼是游在水里的,所以我把它写在画面的最下方,如果在这个位置画蓑衣、箬笠该怎么画?(师指图的右下方)师:“笠”是生字,该怎么写?(请生上台写)请两位同学合作把它补充完整,其他同学把它写在自己的本子上。师:但是这个“鹭”字,也是一个生字?“鹭”字怎么写,才能写得漂亮?这个字有个诀窍,上面的“路”字要写得小一些,宽一些,下面的“鸟”字要写得窄一些,长一些。师:同学们,一起看黑板的这幅图,看着看着,就成了一幅画,就成了一首词渔歌子,我们一起看着板书朗诵一下。把你看到的这幅画读出来。三、反复吟诵,感悟意境1、他的朗读只让老师看到一副黑白画,是这样吗?同学们,如果你就是能诗擅画的张志和,你用什么色彩来描绘这幅画? 到诗中寻找答案吧!诗人仅用了27个字,就为我们描绘了一个有声有色的画面,请同学们看着自己的画,静静地看,此时,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闻到什么?你又想到什么?(播放音乐,给学生半分钟思考指名交流)读出词中画,学生谈感受 我们仿佛听到了(你说)多么动人的画面啊,你们能把这种体会读出来吗?(指名朗读)2、师范读听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也情不自禁地跃跃欲试,现在就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想象,会有一个怎样美妙的世界展现在你的眼前呢?(音乐起,教师深情范读,音乐渐止) 师:同学们感觉到了吗?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通过读表达出来,让白鹭飞得更高,让鳜鱼跳得更欢腾。生自由有感情地朗读。3、师:好一个不须归的老人哪!你再来读读。重点指导“斜风细雨不须归”。(声音小声点,突出细雨)【百度视频】/u/vw/62383664、介绍作者背景,加深理解诗人张志和仅仅是贪恋美景而乐而忘返吗?读出词中画还要读出词中人。张志和16岁的时候就中了举人,写折子给皇帝,写的是治国良方,皇帝很喜欢,赐名“志和”,后来因事被贬,从此再也不作官,隐居在太湖一带,扁舟垂钓,自称“烟波钓徒”。他的哥哥张松龄怕弟弟隐居不回家,就作了一首词:课件出示和答弟志和渔父歌: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谁来读一读?5、师生作诗和诗,让学生理解作者“不须归”的理由。那我来当哥哥,你们来当弟弟张志和,看看能不能用词来回答我的问题?师:贤弟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生齐答: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师:狂风浪起且须还? 生:斜风细雨不须归。师:且须还? 生:不须归。师:且须还? 生:不须归。“弟弟呀,你为什么不归?” 我喜欢颜真卿说他是是直钩垂钓,不放鱼饵,能钓到鱼吗?(生)鳜鱼会上钩吗?(生:)可张志和却说,他钓到了很多很多,他钓到了什么?学生写写,张志和钓到了什么,他就拥有了一种_生活。师小结:我们恍然大悟,张志和垂钓,钓来清闲,飘逸才能写出这样的千古绝唱。让我们再来诵读。(配乐)四、课外拓展,升华诗情:1潇潇春雨洒江天,渔人垂钓好悠闲!这首词流传至今一千多年,很多文人墨客争先填写传唱渔歌子或渔父词,出示浣溪沙 宋 苏轼西塞山前白鹭飞,扬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 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学生试读,找不同。是啊,苏轼太喜欢这首词了,于是直接把它引入到自己的词中。2、齐读渔歌子,回归主题,升华诗情。百年千载,这不须归的美景在苏轼笔下悠悠回荡,读百年千载,这不须归的美景在我们耳畔悠悠回荡,读假如你来到浙江湖州你一定会看哪座山?(西塞山)来到西塞山你一定会想起一个人?(张志和)想到张志和你一定会情不自禁地想吟诵一首词(渔歌子)来,让我们深情地吟诵这首千古绝唱渔歌子,就让它在我们心中定格成一幅清丽自然、醇香久远的永恒画卷吧!一起来“渔歌子”生读。板书设计渔歌子张志和(唐)渔翁不归。六、 教学反思在渔歌子的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去读,去了解词的大意,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词意,特别强调让学生比较同是描写江南春景的两首词的异同。 但是从课堂效果来看,不是很理想,主要原因是教师过于注重结果比较异同,忽视了过程的体验朗读感悟词中描绘的美景,体会词人寄情山水、悠然自得的乐趣。 其实,这首词和柳宗元的江雪对比起来学习,更便于学生把握这首词的主旨。一个是寒江垂钓图: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立翁,独钓寒江雪。一个是春雨垂钓图: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同是垂钓图,意境相去甚远。学生通过比较,更能体会渔歌子那种悠然自得的乐趣。这样对教材内容进行开发重组,丰富了课程内容,开阔了学生视野,给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思考空间。 另外,古诗词的学习应充满一种诗情画意的美,学生徜徉在古诗词的王国中,课堂应当别具一番情趣。但是,学生没有被美的经典诗词所吸引,这与教师本身的文化素养有关,教学生词,教师就应该有一定词的积累,有一定的鉴赏能力,教师的语言应有一种古典文化的魅力,给课堂营造一种学习诗词的良好氛围,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影响。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