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doc_第1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doc_第2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doc_第3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doc_第4页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语文(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姓名班级考号得分一、 积累与运用(2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2分)A衰草(shui) 诞生(dn) 遗骸(hi) 颓(tu)唐B、嶙峋(xn) 镂(l)空 丘壑(h) 蔷(qing)薇C萌发(mng) 繁衍(yn) 褶皱(zh) 藻(zo)井D提防(t) 惊骇(hi) 迫击炮(p) 绥靖(su)2.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读书,能使浮zo( )的心变得宁静;读书,能使枯燥的心变得湿rn( );读书,能使贫瘠( )的心变得富足;读书,能使平庸的人生变得多姿多彩( )。3.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是( )(2分)A、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不求甚解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B、老师冤假错案突然出现在教室后门口,正在嬉笑的同学立始显出一副惊惶失措的表情。C、东南亚金融危机使一些人的财产荡然无存。D、她已经精疲力竭了,坐在那里休息了好久。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 )(2分)A、通过收看专题片,使我们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和谐相处。B、2003年10月16日,我们靠自己力量完成了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这是中国人永远值得纪念和骄傲的日子。C、我们要确保安全生产,防止万无一失。D、近段时期以来,小王电脑水平有了明显的增强。5.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后也写过一首“登岳阳楼”:“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B.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后也写过一首登岳阳楼:“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C.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后也写过一首“登岳阳楼”,“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D.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后也写过一首登岳阳楼,“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6. 在横线上写出课文原句(7分)阅读诗歌就是感悟诗人的私人情感。秋日里,王绩在“树树皆秋色,_”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绪;梅尧臣在“霜落熊生树,_”抒写山行的勃勃兴致;刘禹锡在“_,便引诗情到碧霄”中表达豪迈乐观的情怀郦道元在三峡中间接描写山势险峻峡谷幽深的句子是: , 。从古至今,莲就受到许多诗人学者的赞美。请把你在综合性学习“莲文化的魅力”中积累的咏莲的诗句写出来: , 。7. 读一定数量的课外文学名著,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要求。但读书除了积累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学会思考。初中两年,你一定在老师的指导下读了不少好书。在你本册书读过的名著中任选一部做一个简要的读书札记。(4分)书 名作 者印象最深的人物该人物形象给你的人生启示8.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答题。(2分)据川东周末报道:一位八旬的老人被子女遗弃在广安一卫生院,无人照料。其实老人有四位子女。卫生院也曾多次联系老人子女,希望他们承担起照料老人的义务,但他们都以各种理由拒绝,甚至说:“又不是我一个人的老人。”据报载,一位学生在班上乐于助人,积极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不料却招来一些同学“出风头”的讥讽,让其很受伤。到底什么是荣,什么是耻?人们在认识上存在着不少困惑。由此看来在全社会开展荣辱观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作为学生,面对上面材料中老人的子女和材料中的那位学生,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请任选其一,在下面写出你要说的话。(注意说话对象,语言得体,易于对方接受)A面对遗弃父亲的子女,你会对他们说:“_ 。B面对被讥讽的学生,你会对他说:“_ 。二、 现代文阅读理解(20.5分)(一)大自然的语言片断(9.5分)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随着时节推移的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温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 9、第1自然段中杏花、桃花、布谷鸟分别用了“”、“”、“唱歌”三个词,作者这样写在修辞手法和内容上与保持了一致。(1.5分)10、根据所供材料,请你给物候学下个定义(所填不超过15字)。物候学就是 的科学 。(1分)11、文中加粗的句子分别采用了和的说明方法。(1分)12、第3自然段的内容是写(答不超过12个字)。(1分)13、第一自然段中所选的三个例子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至少说出两个理由,多说一个加一分(2分)14、联系你所观察到的生活实际举一个物候现象的例子(用一、二句话表述),或举出一个含有物候学道理的谚语。(1分)15、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类的生存要适应大自然的规律。但近年不断传出某地杏花、桃花在年前就开放,某种鸟改变了迁徙、栖息习性的消息,这都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学了大自然的语言这一课,联系其它有关文章,你认为在维护自然与人类和谐相处方面,我们应怎样努力?(2分) (二)拔掉那颗蛀牙(11分) 作者:秦素衣她恨全家人。她在家中的地位很尴尬。姐姐比她漂亮。因为想要儿子,父母坚持要生,结果生下她,还是女儿。后来,又生了弟弟,弟弟显然是最得宠爱的。父母的理念就是,闺女是要嫁出去的,对这个家无关紧要,能养着就不错了!姐姐不吭气。她却嚷:“凭什么?要不就别生我!”结果挨了打。那时,她就发誓,她要报复所有人,她要让他们知道她的厉害。三个孩子中,她的学习是最好的,因为,没有别的地方突出,她就拼命地学习。小小的心,长满了恨,恨是一颗芽,日日夜夜地“茁壮”成长。她沉默寡言,经常一个人抱着书,把自己关在屋里。即使看书,母亲也要嚷,不要费电了。于是,她去邻居的窗下,借着光,可以看到半夜。她是个坚强的女孩儿,坚强到不会掉眼泪。全镇只有一个考上县里的高中的,那就是她。父母不想让她去读,读高中要住校,仅吃饭一个月就要花好几十块。她说:“我不吃学校的饭,我自己带饭,带几个馒头,可以吃一个星期。”终于去读了,竟然觉得无比自由。一周回家一次,带够一周吃的馒头。冬天还好,馒头不馊。夏天,有时馒头馊了,她舍不得扔,还要吃掉。吃到拉肚子,一趟趟跑厕所,可她从来不哭。整整三年,她始终是全年级里的第一名。高考成绩下来,她是市状元,去北大读书,整个县城都轰动了。所有人都说,看人家,吃了三年干馒头,照样上北大。去了北大之后,她仍然沉默寡言,打好几份工,为的是不要家里一分钱。而且,她冰冷的内心拒绝温暖,怕别人算计自己。整整四年,她把自己交给了书本,又以学校最好的托福成绩考到美国公费留学。整个县城又轰动了这是那个小城中第一个到外国留学的呀。可是,她没有回家去,没有给父母撑那个虚荣的面子。现在,她是自己的了,与他们毫无关系。去美国之后,她还是一个人,无人交流,内心一片空白。没有亲情的感觉,不相信男人,她的世界里,只有她自己。她去看心理医生,医生说,你太自闭,而且内心充满了恨。有恨的人,必定不快乐。你应该学会去爱,只有爱,才能拔掉那颗蚀了你心灵的蛀牙。她呆了:是吗?有这么严重吗?一向是别人对不起她啊,所以,她一直拒绝和家人联系。半夜,她第一次拨通了家里的电话。母亲居然没有听出她的声音来。叫了一声“妈”之后,母亲哭了,哀号着,哭着骂着,叫着父亲的名字:“二妞来电话了,二妞来电话了”父亲抢过电话,叫着:“妞妞,妞妞”再也说不出话来。再接着,姐姐和弟弟都跑了过来。声音哽咽着,好像她恩赐了他们什么。放了电话,她发了一夜的呆。第二天,又发呆。她决定回国。是一刹那间决定的回国!多少年没有回家了!她带着大包小包每个家人的礼物,下了飞机,直接乘出租车回老家。一进门才发现:家,破旧了。两颗老枣树还在,正在开花,有淡淡的芬芳。爱发脾气的母亲老了,正在树下择韭菜,满头白发;喜欢打人的父亲在脏兮兮的椅子上躺着。父母抬头看到她的时候,眼神里都是慌乱的,伸开两只手,不知要干什么说什么了,好像她是客人她太洋气了,与多年前那个瘦瘦黑黑的小丫头判若两人!甚至,母亲扑过来后,站在她面前,没敢抱她。不知沉默了多长时间,她终于叫了一声“妈!”。母亲哭着,抹着眼泪。她以为自己足够坚强,以为不会再流眼泪了,但当父亲过来抱住她说:“孩子,回来啦!”她的眼泪,到底还是泉涌般出来了。她把带回来的钱分给大家了,父母一份,姐姐一份,弟弟一份。父母养老,姐姐能买城里的房子了,弟弟要开个超市,这下,也有资金了。做完这些后,她突然觉得自己是那么幸福。拔掉了那颗恨的蛀牙,原来可以如此快乐。(选自小小说选刊2008年第8期,有删改)16联系全文说说标题拔掉那颗蛀牙有何深刻含义?(2分)答: 17请根据故事情节主人公的成长历程,仿照下面的例子在方框内填写恰当的内容。(字数在10字以内)(1分)地 位 尴 尬,滋 生 仇 恨回 报 亲 情,收 获 快 乐18联系上下文,体味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回答括号内的问题。(1)她恨全家人。(她具体“恨”什么?开篇独句成段,有何作用?)(2分)答: (2)小小的心,长满了恨,恨是一颗芽,日日夜夜地“茁壮”成长。(“茁壮”为何加引号?有什么深刻含义?)(2分)答: 19第自然段“她”打电话回来时,家人对她的反应可不可以删去?为什么?(2分)答: 20选文是一篇寓意深刻的小说,并有一定的警示意义,试结合全文作简析。(2分)答: 三、文言文阅读(26.5分)(一)(16.5分)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2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4分)(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略无阙处( )(3)晴初霜旦 () (4)哀转久绝 ( )22、 选出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2分)A或:或王命急宣 或以钱币乞之B绝:哀转久绝 群响毕绝 C故:故渔者歌曰 两狼之并驱如故D素:素湍绿潭 可以调素琴2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4分)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24、用原文内容填空。(3分)文中从侧面渲染了山峰高峻、江面狭窄的句子是: , ;表现江水凶险的语句是: , ;能总评写出三峡春冬时节山水树木特征的句子是: , 。25、文中第三自然段中写“高猿长啸”有什么作用?(1.5分) 26、这篇散文写景的顺序是什么?通过对三峡山水景物的描写,表现了什么?(2分) 。(二)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10分)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发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 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 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授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或有所闻。27下面“以”的用法与另外三项不同的是( )(2分)A 无从致书以观 B计日以还 C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D俯身倾耳以请28翻译下列句子:(2分)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29 回答下列的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