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图校审细则.docx_第1页
总图校审细则.docx_第2页
总图校审细则.docx_第3页
总图校审细则.docx_第4页
总图校审细则.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节 各阶段设计文件的校审细则一、总体设计校审细则(一)设计输入、输出及多个设计单位内外相关文件1. 输入(1) 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和批文(核准文件)。(2) 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对项目土地预审的批复文件。(3) 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其批复文件。(4) 主管部门和业主对总体设计重大问题的决定(会议纪要、批复文件)。(5) 厂址和建厂条件,区域规划情况。(6) 厂外工程意向协议。(7) 与有关部门签订的依托社会和老企业项目的有关协议。(8) 引进项目(装置)与外商签订的引进合同和会议文件等。(9) 开工报告。(10) 石油化工大型建设项目总体设计内容规定及其相关技术标准。(11) 其他有关重要文件。2. 输出(1) 本单位项目负责人及相关专业:项目经理、设计经理及工艺、设备、管道、电控、土 建、概算等专业,一次条件,二次条件。(2) 各设计协作单位一次条件,二次条件。(3) 各次总体设计协调会总图输出设计图纸及文件。(二)厂址和厂条件 1.厂址概况(1) 核对下列内容,校审地理位置图、区域位置图,工厂地理位置、区域位置是否符合国 家批准(核准)的文件规定。(2) 当地自然条件,包括地形、地貌、气象、地质条件、地震烈度等,有无疑问或缺项;指 北针和风玫瑰图表示的是否正确。(3) 生产区、居住区、水源地、给排水走向、总变电站及高压输电线路、铁路、公路、码头、 渣场等的位置和名称是否正确。(4) 厂区与相邻工厂或设施的间距是否符合我国现行的防火、安全、卫生、环境保护、机 场航道、军事设施等的标准和规范。(5) 是否符合防洪标准(GB 50201),区域防洪设施能否保证工厂安全。(6) 项目占用土地和现有村庄(或居民点)拆迁的情况。(7) 区域规划情况,地区和城市的现状和发展规划概况。(8) 地区协作配合条件和生活福利设施条件概况。2.建厂条件核对项目供水、供电、供汽、供气、通信等基础设施和发展规划,可供本工程的情况,原 料、燃料供应,施工建设条件等,特别是数据应一致。(三)总图运输1.厂区总平面布置(1) 核对厂区位置,占地面积及其地形、地貌、水文、交通情况。(2) 总图布置原则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是否结合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并贯彻了工厂设计改革的精神,执行关于工厂设计的若干规定。(3) 工厂的主要组成(含厂外)和占地面积表是否正确。(4) 凡新征厂区用地必须同时符合五项控制指标,应核查: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系数 30%,绿地率,以及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系数7%。(5) 厂区总平面布置说明是否周到合理。(6) 主要工程量表(含厂外)是否正确,是否有漏项。(7) 厂区总平面布置图是否符合我国现行的技术标准和规范,特别是工程建设标准强 制性条文,根据说明或表格逐一核查,主要有: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石油化工企 业总体布置设计规范、石油化工企业厂区总平面布置设计规范、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 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化工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化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 范、石油化工全厂性仓库及堆场设计规范以及其他有关的必须执行的标准、规范。(8) 厂区总平面布置图的图面。 总体设计总平面布置图深度是否符合要求,参照深度规定示意图。 装置区、罐区、公用工程、火炬区、铁路、道路、装卸区、主管廊、生产管理和绿化区等 的布局是否合理,是否满足生产工艺、管理、安全、消防、环保、安装检修等要求。 厂内铁路联络线/装卸线、汽车运输线与水运码头的联系是否经济合理,能否满足货 物装卸及行车需要。 全厂坐标网系统及换算是否正确,铁路、道路、街区、建(构)筑物(包括围墙、大门、主 管廊)等的坐标标注是否正确。 图面表示的风(风向、风速)玫瑰图依据的数据是否可靠,其绘制是否合乎标准。注:当工程坐标方向与大地坐标方向一致时,应采用正北向N;当工程建筑坐标方向与 大地坐标方向有偏角时,应加注工厂北PN,并注明角度()。 图例、图表是否标准完备;图注是否全面恰当;图签内各项是否正确。2. 厂区竖向布置及土方工程(1) 竖向设计原则及竖向布置说明是否符合有关规范与标准,特别是强制性条文,满足 工艺生产、防火安全、交通运输、场地排水等的要求。(2) 标高系统的换算是否正确,设计标高的选定是否合理。(3) 估算的土方、石方量是否合理。(4) 余土的去向及缺土的取土来源是否可靠,其对环境的影响应予以说明。3. 工厂运输(1) 全厂运输。 运输原则、运输方案是否合理。 运输量表和运输方式是否正确。 运营管理方式是否符合工厂设计改革的精神。 运输工具的配置原则是否合理,核查运输工具配置一览表。(2) 铁路运输。 运输方案的说明,包括厂内铁路专用线的设置是否合理。 铁路运输能力、技术条件。 运输设施和设备配置、厂内外的交接方式。 计量和管理体制等是否合理。(3) 水路运输(包括海运)。 码头的位置、数量、吨位、吞吐能力和装卸方式。 后方陆域设施及其与工厂的关系。 计量和管理体制是否合理。(4) 公路运输(含集装箱运输)。 厂内道路布置、形式、宽度、路面结构、净空高度与厂外公路的连接以及桥涵的布置。 货物运输量。 运输设施和设备配置。 计量和管理体制是否合理。(5) 管道运输。 管道运输的管径、能力、厂内设施。 计量和管理体制是否合理。(6) 工厂内部倒运是否经济合理。4. 总图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总图主要经济指标是否正确,有无漏项。5. 厂外工程(1) 厂外工程的项目是否准确,分工是否落实。(2) 厂内、外工程的界面条件是否正确,有无漏项。(四)总图工程设计规定1.说明工程设计规定一般由专业负责人编制,经校审后,在本专业工程设计开始前完成。本规 定须经评审/确认。设计人员在设计中,按照确认后的工程设计规定开展工作。一般工程项 目应尽量选用通用设计规定,当对通用的设计规定有少量修改或补充时,则列人设计规定汇总表中;当通用设计规定有较多的内容不能适用于工程时,才编制工程设计规定。2.校审细则(1) 工程设计规定中总图运输专业执行的规范和标准是否适用于本项目,并与其他专业的工程设计规定相协调。(2) 坐标标高系统及其换算关系是否正确。(3) 对总平面布置的各项规定是否符合有关规范标准,特别是强制性条文的要求。关于总体设计的协作是否符合该项目的实际需要。(4) 对竖向设计的各项规定是否正确合理,应特别注意装置内铺砌地面最高点0.00 的确定。(5) 架空管线、管架跨越铁路、道路的最小净空要求是否符合规范的有关规定。(6) 厂内道路的设置,其宽度、转弯半径、坡度、与建(构)筑物之间的距离等是否符合规 范的规定和项目具体情况的要求。(7) 厂区地面铺砌的规定是否恰当。(8) 铁路的布置、建筑限界等是否符合规范的规定。(9) 厂区绿化是否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五)图纸目录(1) 图纸目录上的图纸名称和编号应与设计图纸上的一致。(2) 图纸目录上各项是否按照公司和工程项目的规定填写完整。二、基础设计/初步设计校审细则(一)总图运输初步设计说明书1. 设计依据(1) 与总图运输有关的文件。 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核准的项目申请报告所附的厂址选择报告、有关协议等是 否齐全。采用的法规和标准规范是否恰当,有针对性。 石油化工装置基础工程设计内容规定及其相关技术标准。(2) 设计基础资料是否齐全、准确。 地形测量资料及地貌情况。 与总图设计有关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资料,江河湖海的水文资料。 气象资料(核对,有无问题)。a. 土壤最大冻结深度。b. 全年及夏季主导风向频率(16个方向和静风)。c. 年平均风速(16个方向),最大风速。d. 年平均降雨量、最大降雨量。 本地区的地震烈度。2. 厂区概况(对照厂区位置图、区域规划图)(1) 工厂地理位置,厂区四周及其与工业园区、居民区、农村、公共设施的联系。(2) 当地交通运输现状及规划。(3) 厂区地形、地貌、场地类型、最高及最低海拔标高、坡度和坡向。(4) 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特征概述。(5) 厂区占用土地面积、占用耕地、山林、湖塘等的面积;现有居民房舍及其他设施的拆迁数量。(6) 指北针或风玫瑰图依据的数据是否正确,绘制是否合格。3. 总平面布置说明(对照总平面布置图)(1) 总平面布置原则。总平面布置是否进行了多方案的比较,各方案的优、缺点;确定总图的主要依据。(2) 街区的划分、通道宽度的确定,装置区、罐区及防火堤、公用辅助设施、铁道、道路、 管线、生产管理及绿化等的布局说明是否合理,是否满足了生产、管理、安全、消防、环保、施 工安装(包括大件运输)、人货流组织以及环境应急处置措施的要求。(3) 总平面布置中工艺装置或设施、罐组及罐间距、相邻设备、建筑物或构筑物之间的 防火间距是否满足防火规范的规定。(4) 厂区布置是否考虑了主导风向、建筑朝向等有利于环境保护。(5) 总平面布置对主要建(构)筑物适应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特征的说明,厂区的防洪标准及防洪涝措施是否准确到位。(6) 是否体现了工厂设计模式改革的精神,做到一体化、统筹规划,并贯彻了节约用地的原则。(7) 总平面布置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各项指标的计算是否正确,是否符合标准规范。 项目的土地利用是否符合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的规定:投资强度X X万 元/公顷,容积率炼油0.5、化工0.6,建筑系数30%,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占地小于或等于总用地面积的7%,因生产工艺等特殊要求的绿地率不得超过20%等。(8) 核对图面。 全厂坐标系统及其换算是否正确,道路、街区、建(构)筑物(包括围墙、大门、主管廊)等的坐标标注是否正确。 图面表示的风(风向、风速)玫瑰图依据的数据是否可靠,其绘制是否合乎标准。注 意:当工程坐标方向与大地坐标方向有偏角时,应加注工厂北PN,并注明角度()。 图例、图表是否标准完备;图注是否全面恰当;图签内各项是否正确,是否符合规定。4. 竖向布置(参照土方估算图)(1) 竖向布置原则是否合理、符合实际情况,是否符合生产工艺流程对高程的要求,是否符合依山就势、因地制宜、节约土石方的要求;厂区标高的选定是否适应街区建(构)筑物 及管线埋设深度的要求;高填深挖时,须提出防止滑坡、边坡失稳的措施和余土处理方法;所 选定的场地标高及排水方式能否保证场地不受洪水与地区积水的威胁。(2) 竖向布置方式(平坡式、阶梯式、混合式)的确定及图示方法是否合理。(3) 建筑物的士0.00与绝对标高的关系是否表示清楚。(4) 核对土石方工程平衡表、填挖数量及平衡程度、缺土来源及余土去向。(5) 说明中对洪水及周围高地对场地的影响是否确切,对山洪、急流的防护措施是否正确。5. 工厂运输(1) 核对全厂货物运输量及全厂运输量总表、运输方案是否合理。(2) 核对铁路运输量表及车辆周转表。 线路设计(包括厂内线与厂外线的连接与分界)、工厂站和厂内接发线等线路的布 置、有效长度和线路总长是否合理。 主要技术条件、线路排水及桥涵类型是否合理,数据是否正确。 轨道衡的确定。 铁路平交道、道口房等房舍的确定。 铁路运营与调度管理等有关说明是否合理。(3) 核对道路运输量表和车辆(按取货制)置备数量。 厂外公路的等级和厂内道路形式、路面结构、路面与路基宽度等主要技术条件,厂外公路选线和占用农田情况是否合理。 线路与桥涵构筑物的形式及数量。 汽车运输、管理保养、加油站及汽车库等建(构)筑物的设计依据与规模是否合理;汽车运输社会化的依托情况。(4) 核对水路运输的运输量及运输的可靠条件。 码头形式与船型的选择,最多停靠船舶的数量。 与码头设计单位的分工界面条件是否清楚。 库场面积及岸上设施的总平面布置是否合理。(5) 窄轨运输系统和线路设计中使用窄轨运输的品种、运输线路标准与工程量是否 正确。(6) 全场运输定员的配置是否合理。 全厂运输系统的分工与组织形式,运输实现社会化的程度。 在运输定员表中工厂运输(销)、铁路、汽车及其他人员的配置。6. 工厂防护设施及绿化(1) 工厂围墙的形式和工程量,大门和侧门的设计要求是否合理。(2) 罐区围堤设计是否符合防火设计规范的要求。(3) 工厂绿化设计及防护带宽度的确定是否合理。7. 排渣场(1) 工厂废渣的数量(t/a)、性质、排放标准、综合利用途径及堆存时间。(2) 排渣场设计方案比较、占地情况,估计储存量及使用年限。(3) 废渣输送方式、运距、排弃方法、交通线路及运输工具数量。(4) 废渣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保护环境的措施及其对策。8. 总图运输主要工程量表核对主要工程量工程名称、主要规格及其数量是否正确。9.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意见。(二)总图工程设计规定参见本节“一、总体设计阶段校审细则”中“(四)总图工程设计规定”的内容。 (三)表格(1) 设备一览表(见“第一章工艺系统专业”)。(2) 材料表(包括序号、名称、规格、型号或标准号、材料、单位、数量、备注等)。(四)图纸(1) 厂区位置图/区域规划图,参照说明书内容校审完备。(2) 总平面布置图,参照说明书内容校审完备。(3) 土方估算图,参照说明书内容校审完备。三、施工图设计/详细设计校审细则(一)设计输入、输出及项目内外相关文件1. 输入(1) 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及初步设计审查意见。(2) 主管部门和业主对本项目重大问题的决策文件、会议纪要、紧急通知。(3) 厂外工程的相关协议。(4) 引进项目设计联络相关技术文件和图纸。(5) 石油化工装置详细工程设计内容规定、化工工厂总图运输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及其相关技术标准。(6) 项目其他专业应给总图运输专业提供的详细设计条件。(7) 其他重要文件。2. 输出(1) 本单位工程负责人及相关专业:项目经理、设计经理及工艺、设备、管道、电控、土建 等专业详细设计条件图、会签相关图纸。(2) 相关协作单位、界面条件的会签。(3) 详细设计成品的会签;升版签署。(二)总平面布置图(1) 设计说明及绘制内容。 详细设计与初步设计有无重大变动,是否符合上级初步设计审查意见,应在图注中加以说明。 总平面布置是否符合有关的技术规范和标准,特别是强制性条文的要求,是否满足 安全生产、方便管理、安装检修、节约用地、减少工程费用等的要求。 总平面布置中是否考虑到所设计的化工、石化项目中某些特殊要求,如:a. 重、大型设备基础对地基的特殊要求。b. 重、大型设备施工运输、安装、检修的特殊要求。c. 某些装置、车间对防火、防爆、防振、环境卫生等方面的特殊要求等。 审核以下各项内容是否符合总图运输详细设计内容规定:a. 施工坐标网、测量坐标网及其换算关系。b. 总平面布置图所标注的自然地形及标高是否与设计采用的地形图一致;高程系统有关换算关系、计算是否正确。c. 各类建筑物、露天设备、储罐等的外形、尺寸、方位是否与有关专业提出的条件相一致;其名称及编号是否与本项目开工报告中提出的工程设计统一规定相一致;其标注、绘制是否正确无误。d. 厂区围墙、界区线、街区、建(构)筑物、露天装置、储罐区及防火堤、道路、铁路等的坐标是否标注清楚,有无换算关系,计算是否正确。e. 当预留地标注相对尺寸时,采用的基准地物是否标注合适,平面标注的总尺寸与各项分尺寸是否准确。f. 道路的标绘是否与道路设计图相一致,包括平面位置、路面宽度、转弯半径、交叉口布 置、回车场、车间引道、人行道等,其出入口位置应与各建筑物的平面图对照无误。g. 铁路的布置是否与该项专门设计图纸相一致,包括线路位置、转弯半径、平交道的标 绘等;水运码头的布置也应与该项专门设计图纸相一致。h. 全厂管架位置是否与管道、土建专业对该项的专门设计图相一致。(2) 风玫瑰图绘制是否正确。注意:当工程坐标方向与大地坐标方向一致时,应采用正北向N;当工程建筑坐标方向与大地坐标方向有偏角时,应加注工厂北PN,并注明角度()。(3) 图例、图表是否标准完备;图注是否全面恰当;图签内各项是否符合公司和工程项目的规定等。(4) 总平面布置图如需要分幅绘制,需绘制分幅地块图(Key Plan),应核对其是否表达清楚。(三)竖向设计图(1) 设计说明及绘制内容。 详细设计与初步设计有无重大变动,是否符合上级初步设计审查意见,应在图注中加以说明。 审核以下各项内容是否符合总图运输详细设计内容规定:a. 竖向设计标高的确定是否满足工艺生产、防火安全、交通运输、场地排水等的要求,符合有关规范和标准,特别是强制性条文的规定,并尽量减少了土(石)方工程量。b. 有关专业的竖向条件,如建(构)筑物、室外设施等所标注的设计标高,是否与总图专 业的竖向设计一致;是否有0.00标高系统与大地测量髙程系统(如黄海高程系统)的换算 关系。特别要核对管道、土建专业标注的0.00的绝对标高值是否与总图专业的一致。c. 根据所采用的竖向设计方式(平坡式、阶梯式或混合式)核对建(构)筑物、铁路、道路、 码头、场地、雨水口、明沟等的标高及其相互关系是否合理;对于仓库站台的标高与铁路轨顶标高、停放汽车的道路路面标高高差关系等均应该核对无误,符合规范要求。d. 设计确定的场地排水方向、排水坡度、分坡长度与总长度、汇水面积、分水线、积水线 划分是否明确,有无局部积水无法排出或冲刷现象。e. 明沟排水沟底起、终点标高,最小断面,纵坡及出水口标高以及桥涵编号及出入口沟 底标高是否合理。f. 大填大挖地段的边坡坡度、处理方式是否符合有关技术要求,稳定措施是否得当,特别要注意山区的滑坡现象。g. 采用阶梯式竖向设计中挡土墙或护坡的确定是否可靠、经济,位置及标高与土建设计图是否一致,与厂房、道路的衔接关系是否协调并已表示清楚。h. 指北针或风玫瑰图绘制是否正确。(2) 图例、图表是否标准完备;图注是否全面恰当;图签内各项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公司 和工程项目的规定。(3) 竖向设计图如需要分幅绘制,需绘制分幅地块图(Key Plan),应核对其是否表达清楚。(四)土方工程图(1) 设计说明及绘制内容。 土方工程详细设计与初步设计时的土方工程计算有无重大变动,是否符合上级初步 设计审查意见,应在图注中加以说明。 审核以下各项内容是否符合总图运输详细设计内容规定:a. 土方计算方格网的大小和断面位置的选择(特别在有大高差的阶梯时)是否恰当。 方格网的定位坐标是否正确。b. 土方工程图内标绘的主要建(构)筑物、主要露天设备及围墙的位置,是否与总平面 布置图中的位置完全一致。c. 土方工程图内原地面标高、设计标高、零点线位置等的标绘是否正确,是否与竖向设计图的标高符合,土方工程与竖向设计是否协调。d. 土方计算是否正确,土壤松散系数的确定是否符合规范规定,取土或基础、沟、槽开 挖余土量的估算是否合理。e. 图注说明中须说明:设计依据的资料;厂区土方平衡情况及余土处理;简明的施工技 术要求;填方区耕土、淤泥、腐殖土的处理及填方的土质、砂石(或石料)密实度要求;以及需 要说明的其他问题等。这些说明是否正确、完整、合理,是否符合有关规范和标准,特别是强制性条文的要求。(2) 指北针的绘制是否正确。(3) 图例、图表是否符合标准并完备;图注是否恰当;图签内各项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公 司和工程项目的规定。(4) 土方工程如需分幅绘制,需绘制分幅地块图(Key Plan),应核对其是否表达清楚。(五)管线综合设计说明及绘制内容。(1) 设计依据的资料应在图注中加以说明。(2) 管线综合图主要供施工组织管理用,施工以各项相关专业的详细设计为依据。(3) 校审以下各项内容是否符合总图运输详细设计内容规定: 管线综合图中的建(构)筑物、室外设施、管架、铁路、道路等的绘制,是否与总平面布置图及有关设计图纸相符,是否符合有关规范和标准,特别是强制性条文的要求。 管线布置间距及深度方面有无较大工程技术问题。 管线综合图与各专业的管线设计图及其他有关图纸是否一致,有无矛盾。 管线(或管架)跨越铁路、道路的净空尺寸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是否考虑了超限设备 通过的可能。 管线穿越铁路、道路时的埋设深度及保护措施是否合理。 管线复杂的通道及交叉处是否用剖面及大样图表示清楚。(4) 核对以下各项内容是否正确。 各种管线条件图:管线名称、代号、管径、介质与车间(或街区)接管点坐标、标高。 管线与建(构)筑物基础、树木之间的净距是否符合规定。 管线坐标是否正确。 管线交叉处的垂直净距是否合适。 指北针的绘制是否正确。 图例、图表是否标准完备;图注是否全面恰当;图签内各项是否正确,是否符合规定。 管线综合图如需分幅绘制,需绘制地块分区索引图(Key Plan),应核对其拼幅是否正确。(六)道路设计图(包括道路布置图和道路路面结构图)(1) 设计说明及绘制内容。 设计依据的资料、道路交叉口转弯半径、施工中应遵守的现行施工技术标准及规范、 所注尺寸的计量单位等,均应在图注中加以说明。 审核以下各项内容。a. 道路等级、形式、布置、路面宽度、路面结构以及道路编号的确定是否合理,是否符合 批准的初步设计原则,是否符合有关规范和标准,特别是强制性条文的要求。b. 厂外道路衔接点的位置、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规范,有无方案性技术问题;视距是否得到保证,有关标志是否设置恰当,数据是否标注清楚。c. 核对道路设计的各项内容、深度及图纸组成是否符合总图运输详细设计内容规定。d. 校审路面结构计算或道路标准图的选择是否正确。e. 小桥涵标准图的选用是否合适;如由土建专业设计桥涵时,汽车荷载量等级的考虑 是否恰当;道路和桥涵设计是否考虑了化工企业大型设备、大件运输等的特点。f. 核对以下各项:(a) 道路布置图及其标注的坐标、标髙是否与总平面布置图及竖向设计图一致。(b) 道路布置图、纵断面图、横断面图等道路设计图纸相互之间的变坡点、坐标、标高等的标注是否一致。(c) 道路雨水口与水道专业图纸是否相符。(d) 路基土方计算量与土方工程图中土方量表的该项数量是否一致。(2) 指北针的绘制是否正确。(3) 各图文字说明、图例、表格等是否正确无误。(4) 道路布置图如需分幅绘制,需绘制地块分区索引图(Key Plan),应核对其拼幅是否正确。注:厂区地面铺砌构造图和厂区明沟详图,可包括在道路设计图中,或可单独绘制。(七)厂区铁路布置图(1) 厂区铁路布置图通常包括向委托的设计单位提出铁路规划条件图、铁路设计委托 书及协议、厂区铁路布置图(成品版)。该成品版一般反映在总平面布置图上。厂区铁路布置图成品版上应标出:建筑坐标网、街区(装置)界线,与铁路有关的建筑物、 构筑物、装卸设施、铁路线路、道岔、车挡、警冲标及排水沟、涵、围墙等,其坐标、标高、坡度、 坡长等应按总图运输详细设计内容规定认真校审。(2) 设计说明及绘制内容。 设计依据的资料;厂内外铁路采用的坐标及高程系统,当采用不同的坐标及高程系 统时,应注明换算公式及数据;施工注意事项;图中坐标、标高及尺寸所指部位及计量单位等 应在图注中加以说明。 校审下列内容:a. 铁路线路等级的确定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已批准的初步设计原则;线路的布置、股道 数、长度及其功能是否合理,是否与有关协议相符合;线路路基、轨道类型、道岔、车挡、曲线 半径、平交道口、装卸站台等重要技术问题的确定是否恰当,是否符合有关规范和标准,特别是强制性条文的要求。b. 接轨点、厂内联络线及装卸线平面的布置及其标高是否正确,装卸站台的位置、标高 与线路中心线的距离等是否正确无误。c. 铁路平面图的坐标网、坐标、标高,排水沟等是否与总平面图、竖向设计图一致;其变 坡点、曲线、坐标、标高等项目的标注是否一致无误。d. 线路及平交道口的各种信号标志及护栏等设施是否已考虑且正确无误,其视距要求是否符合规范规定,如不符合时是否考虑了妥善的改进措施。e. 小桥涵及其他铁路建(构)筑物的布置是否恰当、完全。(3) 指北针(或风玫瑰图)是否与总平面布置图的一致。(4) 图例、图表是否标准完善;图注是否全面恰当;图签内的各项是否正确,是否符合规定。(5) 厂区铁路布置图如需分幅绘制,需绘制地块分区索引图(Key Plan),应核对其拼幅是否正确。(八)(独立的)围墙及大门(1) 说明。独立的围墙及大门由总图专业负责设计,或可选用标准图;与建筑物相连的围墙大门由土建专业负责设计,其绘制深度应满足施工的需要。(2)设计说明及绘制内容。 设计依据的资料、用户的要求、当地政府有关的特殊规定、尺寸标注的单位等应在图注中加以说明。 校审以下内容:a. 围墙及大门的坐标和标高等是否与总平面布置图、竖向设计图一致。b. 是否符合相关的工程技术规范和标准。c. 是否符合用户的要求,基本做到“用户满意”以及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特殊规定。d. 图纸深度是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