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doc_第1页
高二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doc_第2页
高二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doc_第3页
高二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doc_第4页
高二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双版纳州第二中学20132014学年下学期高二历史期中考试试卷试卷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人说“儒家及老庄皆有政治思想虽不相同,然皆从人民之观点,以论政治。唯法家从一夫出发,基本上冲着平民而来”。这主要是因为当时法家A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实行严刑峻法 B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C要求以“礼”约束百姓 D实行控制思想的“焚书坑儒”2、先秦诸子中有人认为:“伏羲神农教而不诛,黄帝尧舜诛而不怒(过分),及至文武,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为此,他得出的结论是 A“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B“弱者,道之用” C“法古无过,循礼无邪” D“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3、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A实行人治和法制 B王道和民主政治C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 D仁政和道德教育 4、全世界75位诺贝尔获得者于1988年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的前途,他们竟然得出一致的结论,认为21世纪,人类如果要过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254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他们回到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应包括( )A“克已复礼” B“民贵君轻” C“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D“以德服人”5、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天理,灭人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C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 D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6、宋代程颢、程颐和张载都强调说,“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须是明谱系、世族与立宗子法。”其主张是基于: A宗法观念有利于理学的传播B宋朝的宗法观念淡薄C宋朝有编订族谱的习惯 D宗法制具有维系社会安定的作用7、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与这一经济现象相关,产生了一股具有批判色彩的思潮。其中,最能从本质上体现时代发展要求的是( )A“穿农吃饭,即是人伦天理”强调人欲的合理性 B提出“工商皆本”C主张“经世致用” D批判君主专制8、柳诒征中国文化史载:“(宋代)士大夫家以藏书名者,所在多有。其最富者,至逾十万卷,盖超过于宋之馆阁矣。”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印刷术的发展 B科举制度完善 C造纸术有突破 D图书成为商品9、大英图书馆是世界上藏书最多的图书馆之一,而其最引以为豪的是它收藏了全世界最古老的书(有明确刊印日期),该书印刷于公元868年的中国,而有关该书的来历,大英图书馆的网站上只是淡淡地写着“没有为这些珍宝支付多少钱”。材料不能表明: A中国文化对英国影响深远 B国人的愚昧无知 C该书应属于唐朝的雕版印刷品 D殖民侵略导致中国珍贵文物流失10、说文解字序载:“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八曰隶书”。汉书艺文志亦载:“是时始建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徒隶也。”以上材料反映了 A隶书是秦代八大篆书字体之一 B隶书是在楷书基础上发展而来C隶书是汉代狱官为书写方便而创 D隶书的创建与抄录公文狱事有关11、右图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形象标识,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对其解读正确的有反映了中国书法艺术体现了中国汉字象形特征反映了中国汉字由繁到简的演变趋势展示了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的结合 A. B. C. D. 12、明清时期,以大量记叙日常生活琐事和平民百姓见闻为主的章回小说蓬勃兴起并长足发展。这主要是因为( )A白话文已开始流行 B文学素材日益丰富C市民阶层逐渐扩大 D思想控制空前严密13、海国图志中说:“古之圣人刳舟剡楫,以济不通,弦弧剡矢,以威天下,亦岂非形器之末岂火轮火器不等于射御乎?有用之物,即奇技而非淫巧。”魏源此言意在强调A传统的舟船弓箭是有用之物 B向西方学习要转变传统观念C坚船利炮是西方之长技 D学习西方是为了战胜西方14、希腊神话故事里,有一个叫斯芬克斯的怪兽。它有一个谜语,询问过路的人,谜面是:“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傍晚用三只脚走路。”许多人因回答不出来被它吃掉。最终少年英雄俄狄浦斯给出了正确的谜底-“人”。斯芬克斯听了答案,就大叫一了声,从悬崖上跳下去摔死了。这一故事体现了古希腊怎样的哲学思想( ) A、重视对人自身的探讨 B、尊重自然规律 C、强调认识世界的主宰 D、渴望征服自然15、近代史上的北大开民主风气之先,人才荟萃,其中尤以属兔的三名教授闻名中外。俗称“老中小三只兔子”:大兔子是蔡元培,中兔子是陈独秀,小兔子是胡适。胡适曾俏皮地说:“北大是由于三只兔子而成名的。”据此判断下列选项有误的是A大兔子: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采取“兼容并包”方针,使北人学风焕然一新。B中兔子: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最早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C小兔子:提倡白话文,发表文学革命论,文学革命由此开始。D三人所倡导的新文化运动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16、“朦朦胧胧张眼一瞧,黑暗里突然突出一线红。这是什么?原来是北极下来的新潮,由近东卷到远东”,这是民国七年刘大白写的红色中华中的几句诗,它的创作背景是A五四运动爆发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C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 D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兴起17、孙中山说:“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这反映了孙中山( )A重视经济权益,强调民族独立 B扩张国营经济,发展民族工业C强调国家垄断,反对自由竞争 D主张节制资本,促进社会公平18、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孙中山和张謇的选择是当时中国社会迫切的需要B康有为的选择是在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背景下提出的C都对清政府感到失望 D都想改变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状况19、1927年,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指出:“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一切革命的党派、革命的同志,都将在他们面前受他们的检验而决定弃取。”从中可表明A认识到中国革命的重心应转向农村 B农民有检验革命党派和革命同志的决定权C革命队伍中存在着反对农民运动的倾向 D中国革命应当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20、1992年,垂暮之年的邓小平,靠着自己的睿智和威望,将徘徊中的改革之舟推向一个新航程。这个“新航程”是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形成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C依法治国,建立法治国家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1普罗塔戈拉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主张“认识你自己”。他们主张的共同点是 A倾向于相对主义 B忽视道德的追求 C强调人类的理性 D认为人生而平等22、皮科在其关于人的尊严的演讲中反复强调,上帝不仅创造了人和宇宙,而且还让人处于一个中央的位置,使人容易观察到世界的一切;同时,上帝在用其法则去限制其他一切生灵的本性时,却赋予人自由意志,让人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自由地发展和塑造自己。”据此判断,皮科应是 A.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 B.宗教改革的领导人 C.启蒙运动时代的思想家 D.近代科学的奠基人23、下列新中国科技史上的重大事件,按其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向科学进军” “科教兴国” “第二次绿色革命”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A B C D24、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人的”。这反映出贾母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 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 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25、1980年,中断17年的电影“百花奖”恢复举办。选票是随大众电影杂志发出的,每本只有一张选票,而不少工厂、学校、机关团体中,一两千人中只有一两份大众电影。 评选结果是,故事片吉鸿昌得票l4万张,纪录片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永垂不巧得票21万张,美术片哪吒闹海得票42万张。这种情况主要反映出 A人们相对更喜欢美术片 B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迫切要求 C电影事业获得了巨大发展 D“百花奖”促进了大众电影的销售第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3分,第27题22分,第28题15分,共计50分。26、(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意大利在欧罗巴洲南境元以前未通中国。明万历九年(1581年)。有利玛窦者始泛海抵广州。崇祯初历法疏舛,礼部尚书徐光启请以其国新法相参校,开局纂修,报可。书成未用。会本朝建元,始采取其说,先后命西洋人汤若望、南怀仁等为钦天监官。并许其自行其教。 引自清朝文献通考材料二:(近代中国)18世纪末叶以后,华夏文明日益感受到从西方基督教文明中崛起的现代工业文明的咄咄逼人的压力。这种压力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有的手段,初则以商业的渗透,继则以赤裸裸的殖民主义武力,迫使中华文明不得不经常地在“生存或灭亡”之间彷徨。西方文明赢得世界不是通过其思想、价值观或宗教的优势,而是依靠它运用有组织的暴力优势,这在西方文明与华夏文明-两个强势文明的猛烈撞击中表现得尤为充分。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三:图13 海国图志 图14 民报、孙中山题词 图15 新青年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之际中外文化交流较之以前有什么新变化?(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在18世纪末叶以来,中华文明不得不经常地在“生存或灭亡”之间彷徨的原因并概括近代西方文明与华夏文明的撞击给中国带来的影响。(8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先进中国知识分子对待西方文明的共同点。(3分)27、(22分)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古代的历代儒家学者均对国家的治乱兴衰问题给予了关注。战国的孟子在孟子离娄上中说:“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宋代的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明清之际的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为臣者戏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材料二: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以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倘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日: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一一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材料三:什么叫社会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并不是很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一一邓小平文选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分别概括出三位思想家的主要观点。(3分)并指出他们治国理念的共同之处。(1分)(2)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各自时代主背景分别指出材料一所述的三位思想家的治国理念形成的原因。(6分)(3)材料二中,陈独秀认为“西洋文明输入吾国”后,国人的“觉悟”经历了三个阶段,请指出是哪三个阶段,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每个阶段起始时期的核心主张。(6分)(4)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国人在第二、第三阶段的“觉悟”最终对中国政治面貌所起的革命性变化。(4分)(5)材料三中邓小平所阐述的核心问题是什么?(1分)为什么说1992年的“南方谈话”是改革开放的第二次宣言书?(1分)28、(15分)2010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0年5月日上午,俄罗斯举行盛大庆典,纪念伟大的卫国战争胜利65周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莫斯科时表示“70多年前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和平带来空前灾难。苏联军民浴血奋战,从保卫家园到攻克柏林,2700万苏联军民献出了宝贵生命,谱写了惊天动地的壮丽篇章。英雄的苏联军民不仅捍卫了祖国的主权和尊严,而且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新华网材料二 日本在1945年完全被摧毁了。尼米兹海军上将始终认为,美国海军的绝对优势使胜利得以实现,而且只要有海军的优势就足以获胜。苏联的观点认为红军的参战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原子弹也是这样。看来是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才把日本一步步引向失败,然后又使失败突然来到。 H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册) 材料三 恩格斯l893年10月10日给友人尼丹尼尔逊复信中说:“像你们的民族那样伟大的民族,是经得起任何危机的。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苏联是打败法西斯的主力之一,请列举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军事方面的主要贡献。(任答三项,6分)(2)据材料二,作者提及的日本战败原因有哪些(3分)?你认为这样的分析全面吗(1分)?请用一句话简要指说明你的判断(2分)。(3)通过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进程的影响,说明材料三观点的合理性。(3分)2013-2014学年下学期高二历史期中考试答题卷班级 姓名 学号26题(13分)(1)(2)(3)27题(22分)(1)(2)(3)(4)(5)28题(15分)(1)(2)(3)2013-2014学年下学期高二历史期中考试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345678910ADDCCDBABD11121314151617181920ACBACBDDCA2122232425CABCB26、(13分)解析:第一问从材料“意大利在欧罗巴洲南境元以前未通中国”以及“先后命西洋人汤若望、南怀仁等为钦天监官。并许其自行其教。”可以回答。第二问原因要从西方与中国两个角度回答。西方方面根据材料概括,中国方面从中国闭关政策造成落后的角度回答。影响回答西方殖民侵略的影响。第三问材料三展示三幅图片分别是地主阶级、资产阶级革命派、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向西方学习,救亡图存。三幅图片向西方学习经历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的过程。答案: (1)西学东渐,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开始传到中国(或答中西文化交融)。(2分)(2)原因:西方工业文明,尤其是技术文明的迅速发展;殖民扩张。(2分)中国闭关锁国,日趋落后。(2分)影响:给中国带来了灾难,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客观上带来资本主义文明,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2分)(3)共同点:均作为救国救民的武器,力求实现中国的独立与民主、富强。(2分)都主张向西方学习。(1分)27、(22分)【解析】考查中国古今思想变迁。第一问,考查古代中国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阅读材料,凝炼观点即可。第二问,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原因,孟子身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生产力的大幅度发展的时期;朱熹是南宋时期;黄宗羲为明末清初时期人物,君主专制强化,商品经济的发展。第三、四问,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的三个层次发展变化,涉及事实有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等 。第五问,考查邓小平理论知识点,阅读材料,概括其主旨,邓小平理论是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理论,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是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第二小问考查南方谈话的意义。【答案】(1)主要观点:孟子:民心向背是天下得失的关键因素;朱熹:节用是爱民的关键;黄宗羲:百姓的忧乐是天下治乱的标准(天下为主,君为客)(3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