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语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蔡甸区奓山中心小学 肖磊 美国教育家华特曾经说过:“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此话深刻的反映出了语文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的确,语文天然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小桥流水,清风骏马;大漠孤烟、长河落日;草长莺飞,花红柳绿这些现实生活中我们所能感知碰触到的东西,在语文课本里都可以学习到。语文课的内容包罗万象-天上人间,古今中外;博大精深-凡尘人情,人世哲理。指导学生学会观察、领悟、表达、甚至改善自己的生活,这是语文教学的终极意义。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俗话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在语文课本中有许多课文就包含着丰富的“世事”和“人情”,如二年级课文雨后、三年级课文一次著名的冲刺、四年级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都充分的反映出了生活中的“世事”与“人情”。语文教学应指导学生认真去体会作者观察、把握、表达生活的办法,将自己所体会到的内涵运用在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完善人格,塑造人品上。那么,将语文教学作生活化处理应该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教学内容与生活实践的整合,表现在两方面:关注生活,由生活充实新知;走向生活,由生活促进教学。一、关注生活,由生活充实新知 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走语文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应该是语文教学返朴归真的体现。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真正受到启迪;才能赋予课文以生命和活力,更好地揭示其全新的潜在意义;才能引导学生更好地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强者,做生活的主人。 1、睁开我们的双眼,仔细观察生活 尽管现在的教材改版速度较前些年要快许多,但随着新新事物的不断出现和社会的飞速发展,生活的日新月异,语文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时空距离有差距,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教学时教师应指导学生留心去观察,去发现,去探究。学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通过发现去理解生活,通过探究去改善生活,由此扩大自己的视野,更准确的理解课文,强化自己的语言文字。 对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查阅相关资料,调查访问等活动,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例如:在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可以组织学生去阅读旧中国贫穷落后被挨打的文章,也可以请自己的爷爷奶奶辈为自己讲解中国落后人们清苦的生活,这样不仅使学生全面了解了当时中国环境的恶劣,深刻理解周恩来同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壮志,而且也可以使学生明确今天我们每个中华儿女仍然要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学习,仍然要立志笃学勤奋进取。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进行调查访问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整合课文内容,领悟课文感情的过程。2、伸展我们的肢体,学习再现生活语文是一门集工具性和人文性于一体的科目。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互相转化和融合的一个过程。俗话说:“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所以,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表现自己的热情,又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好的理解课文,领悟文中的人物情感。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看到,听到,碰触到,感悟到,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如鸡毛信一文,课文内容有些长,学生整体把握和理解起来,可能会有些难度或偏差,由此,教师可以根据内容将课文分为几个大的场景,配备多媒体画面和音乐,点同学扮演文中的人物,音乐、画面、语言、神情营造出来与课文内容相匹配的气氛,使学生入境动情,去体会小主人翁遇事冷静聪明机智的品质,去领悟他的爱国热情,同时获得情感共鸣。3、开动我们的大脑,用心体验生活俗话说:“要想知道河水深不深只有下了河才知道。”同样,对课文的感悟也是如此。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心理学上也指出:儿童对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比语言文字有更深的印象。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去感悟加深感受。 如在教学请星星一文时,在学生充分想象的基础上,用多媒体展示一幅满天星星一闪一闪的情景,伴着这安宁密逸的意境,小星星的旋律响起,学生会不由自主地一边表演小星星一闪一闪的动作,一边齐声欢唱,无须老师的刻意编排和口令,从学生优美的动作,沉醉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所体验到的并不仅仅是黑白的文字了,而是充满了生命活力的生活世界,而这也是他们喜欢的世界。这样营造出来的课堂氛围可以让学生更好的融进课堂。 只要教师真正善于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善于从教材实际出发,善于发现课文与生活其实有本质的的融合之处,善于将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引进课堂,善于把握活动在课堂中的整体设计,完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将学生带入一个自己喜欢的语文乐园。 二、走向生活,由生活促进教学著名的雕塑家罗丹曾说过:“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同样生活中不是没有学问,而是缺乏一双发现学问的慧眼。因此,我们应当练就一双慧眼,学会寻找生活与语文教学的结合点,学会运用生活与语文的结合点,让生活成为学生学习的教材。 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小学教育的共同趋势是必须把理论、技巧和实践结合起来,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起来,学校不能和生活脱节,儿童的人格不能分裂成为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所以,学习任何知识的终极目标不是为了学生能考多少分,而是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尤其是创造性的运用,才是教育教学的最高境界。而参与切实可行的实践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1、面向学校生活,学习语文众所周知,一天之中,一个学生除去睡觉的时间,主要的时间都是在学校和老师、同学度过。可以这样说,学校生活是学生生活的重要舞台,这舞台,每天都有不同的故事上演。上演的每一个故事都可以引入到学生的学习中来。如:有学生将捡到的钱交给老师,有同学主动拾起地上的垃圾扔进垃圾桶等,都可以让学生们去说去讲。通过说讲,学生将会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自己的表达能力。而学生的语文能力听说读写中,听说却是一个基本的能力。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将基本的听说能力训练出来,学生的说写能力才有机会得到更大的提高。2、面对家庭生活,学习语文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家庭生活是学生从出身开始就最熟悉的。在这里,看似平淡无奇的家庭生活,会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很多知识与道理。教师可以抓住每个学生家庭的特点巧妙设计语文教学。例如:有的学生家长是卖花卉的,可以让他在口语交际课上为同学们描述一下自己认识的花卉和它的功效;有的学生家长是卖电器的,则可以让他写一写介绍有关电器方面的文章有的学生家长是卖书刊杂志的,可以让他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表演自己父母平时卖书给同学的情景等等。对于学生熟知的事物,学生说起来、写起来,会觉得有内容,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被不知不觉中激发出来,老师也会觉得非常轻松。3、走向社会生活,学习语文社会是一道五彩斑斓的风景之地,更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片广阔天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由此可见,社会生活现象对学生学习语文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有意识创设一些有意义的语文活动。让学生更加理解语文的功效。例如:针对当今社会上一些时髦的店面名,如“衣拉客”“冷裤却有情”等等,这一类故意偷换同音字的不规范用字现象,可以让学生扮演一名文字小卫士,走入社会去纠正这类现象。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文字知识,养成写规范字,说规范话的良好习惯,而且也训练和提高了学生的社会交际能力,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的能力。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可以由多种形式实现,如学了美丽的西沙群岛课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做小导游,回去向家长介绍那儿的美景;又如我们国家正在创建两型社会,但很多家长还不是很关注这样的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外做一些与之相关的问卷调查,向周围居民宣传两型社会的具体内容等。其实,社会资源是十分丰富的。如我们武汉的长江大桥、红楼、陈昌浩故居等,都是一些很好的传统文化的教育资源,将这些有利的教育资源运用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将会让学生不仅获得基本的语文知识,更会获得终身有益的生活知识。 放眼望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应急安全技能培训内容课件
- 新解读《DL-T 698.41-2010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 第4-1部分:通信协议-主站与电能信息采集终端通信》
- 2025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蒙医医院招聘3人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应急专家培训课件
- 2025重庆市渝中区大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聘2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新)
- 2025年山东济南市章丘区所属事业单位招聘初级综合类岗位31人笔试备考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
- 癌症预警信号与自我检查
- 艾灸在秋季腹泻恢复期调理中适用范围
- 管水库合同(标准版)
- 计量水费合同(标准版)
- 2025年税收和注册税务师知识竞赛题目及答案
- 2025年工会经审财务知识竞赛培训试题考试题库(含答案)
- Starter Unit2 Keep TidySectionB(1a-1d)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
- 2025湖南衡阳工会招聘11名工会社会工作者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焊接质量检测记录规范模板
- 2025年辽宁省交通建设投资集团招聘(104人)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七年级上册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100题练习(含答案)
- 西藏文化考试题目及答案
- 重庆市南开中学高2026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英语答案
- 2025秋外研新版三起点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 2025北师大版(2024)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