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月考练习A卷.doc_第1页
初三语文月考练习A卷.doc_第2页
初三语文月考练习A卷.doc_第3页
初三语文月考练习A卷.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_ 班级_ 姓名_ 考号_密封线虹口区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三分层练习语 文 卷 A卷 (2014年10月)(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6题。2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1. 学而不思则罔, 。 (孔孟论学)2. ,匹马戍梁州。 (诉衷情)3.夕阳西下, 。 (天净沙秋思)4.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 向来枉费推移力, 。 (观书有感(其二)(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6“天下事”的意思是 (2分)7本词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是 。(2分)(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8. 选出下列句子中与“以刀劈狼首”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2分)A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 B以为且噬己也 黔之驴C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小石潭记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天时不如地利9.选出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3分)A.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一会儿,一只狼从小路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B.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过了一会儿,那只狼的眼睛仿佛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C.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路上遇到两只狼,远远地跟着屠户)D.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另一只狼正藏在柴草洞里,想要钻过去从后面对屠户进行攻击)10.选出对课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3分)A.文章告诉我们,对待狼一样的恶势力,我们先作让步,如其得寸进尺,就勇敢斗争。B.文章的基本情节依次是:遇狼御狼惧狼杀狼。C.“投以骨”和“复投之”表现了屠户对狼的怜悯和抱希望。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和“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表现了狼的狡猾。(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2分)鲁人刘仁嗜弈鲁人刘仁嗜弈,然不精。一日,出市,见有人弈,观者五六,遂滞焉。竟局,胜者欲去,刘要之对局。胜者熟视之,曰:“善”。甫下子,刘占势,诩诩然以为必胜。移时,胜者连出高招。刘愕然,无招架之力,欲起。曰:“汝不闻,欲要取之,必先予之。”观者哂之。【注释】滞:停留。甫:刚刚。诩诩(x x)然:夸耀的样子。哂(shn):讥笑。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出市( ) 胜者熟视之,曰:“善”(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划线句。(2分) 竟局,胜者欲去,刘要之对局。 。13文中体现刘仁“嗜弈”的句子是 。(3分)14.从文中看刘仁是个 的人(3分) 二、现代文(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518题(20分) 文化眼光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存在。有人能看到,有人看不到,这就需要文化眼光。何谓文化眼光?这要先弄清何谓文化。文化一词多义,大致为三。 一是把它视为一种教育状况或知识程度。比方说某人“有文化”或“没文化”,“文化高”或“文化低”。二是作为一种考古用语。如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 三是人类所创造的总财富。主要指精神财富。 长久以来,对文化的普遍解释多是第一种,而有一个阶段,还把文化单一地、生硬地、干瘪地当作意识形态,那时的社会生活变得多么空虚与空洞!这种解释,贻害殊深,很少有人把人类生活视为一种文化。生活便只剩下赤裸裸的生存需要,文化退到生活之外,成了可有可无。可以说,文化一直在狭义中存在,而对文化广义上的解释不过是近些年的事。一些有识之士为了改变世人对文化的褊狭的成见,区别以往的文化定义,便创造出一个词儿来,叫做“大文化”。大文化像猢狲,从身上拔一把毫毛,吹一口气,变成千万种文化。从燕赵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到城市文化、山水文化、商业文化,再到钱币文化、武林文化、京剧文化于是,不断听到惊呼:“什么都成了文化,难道上厕所也是文化吗?”差不多,这里又有一个“厕所文化”的概念出现。只要用文化眼光来看,文化便无所不在,对事物也会产生新的认识与发现。比如对于酒,用先前那种非文化的眼光来看,不过是一种佐餐助兴的饮料而已,最多能以酒浇愁,一醉方休;倘若换个文化眼光来看,则必然还要关注酒的历史、酒的制造、酒的储藏、饮酒方式,以及酒和地域、民俗、气候的关系那就会发现还有一个比酒的本身大得多的酒文化。由于酒一直处在这历史的、民族的、地域的、人文的等等环境中,必然浸入这些因素,成了一种文化载体,具有认知和享用这些文化的价值。那么,酒于我们,不只是清香醉人的佳酿,还是醇厚醉心的文化汁液。所以,聪明的酒厂老板,总是一边靠酒一边靠酒文化发财。如果进一步,我们用这样的眼光来看生活的一切,才会真正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丰实与深邃。生活文化以两种状态存在着: 一是活着的状态,一是历史的状态。当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被时代淘汰了,消失了,它的精神便转移到曾经共存的物品上和环境中。过一段时间,人们就从这器物和环境中了解、感受与认识昔日生活的形态与精神了。这样,器物与环境便发生了质变,在“活着”的时候,它们是实用性的生活物品与生活环境;进入“历史”之后,就变成纯精神的文化物品与人文环境了。同一件事物,它们本身并没有变化,还是原来模样,这变化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其实它是人们的一种认识,也就是人们用文化的眼光看出来的。文化眼光不是一般目光,它必须具有文化意识和文化素养。眼光,也就是眼力。 一般人没有这种眼光。所以,当这些环境与器物由“活着的状态”转变为“历史的状态”时,常常被当做无用的东西丢弃了。昔时器物被当作破盆破罐,旧时房舍被当作危房陋屋。看来这眼光中还有更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面对这一切,人们只是从现实的角度而不是从将来的角度来看的。一个相反的例子,能够做最好的说明:当柏林墙拆除时,世界上许多博物馆都派人跑到德国,去争购那些涂满图画与文字的墙体碎块。出价之高,惊骇一时。他们几乎在同一时间觉悟到,这座被时代陶汰的墙恰恰是一种过往不复的珍贵的历史象征。德国政府被惊动了,于是决定那一段尚未拆除的柏林墙不拆了,保护起来,永世珍存。这种眼光说明了什么?它说明 有些事物的历史文化价值,必须站在未来才能看到。文化,不仅是站在现在看过去,更重要的是站在明天看现在。那么,文化眼光不只是表现为一种文化素养,一种文化意识,更是一种文化远见和历史远见。15.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正确的写法是 。(2分)A、贻害 B、深邃 C、陶汰 D、惊骇16.第段中“活着的状态”指 ,“历史的状态”指 。(4分)17.阅读第-段,完成内容梳理。(9分)(1)提出需要文化眼光。(2) (3) (4) 18.选文第、段两段主要采用 的论证方法,作用是 。(5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20分)开在记忆深处的花记忆,好比一口深邃的井,我们所经历的绝大多数人和事,都被淹没了、遗忘了,而能让我们记住的,只有那些开在记忆深处的花。小学时,我在加拿大生活学习过两年,经历过很多新鲜事,见过很多有趣的人,但一次买鱼的经历,令我至今难忘。那是一个星期日,妈妈带我去一家新开张的宠物店买鱼。水族箱里养着的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鱼让人眼花缭乱。左挑右选,我看中了一种非常漂亮但价格不菲的鱼,一条就需要20加元。店员是一位十六七岁的大哥哥,典型的西方人的模样:一头很短的黄发,一双浅蓝色的眼睛,一个尖尖的鼻子,一张总往上翘的嘴,这张脸充满了友善。我指着那条漂亮的鱼说:“麻烦你给我捞一条。”让我意外的是,他热情地问了一个似乎无关紧要的问题:“你养鱼的缸大吗?”我疑惑地说:“不大,比较小。”我一边比划鱼缸的大小,一边说。“抱歉,我不能把这条鱼卖给你,你的鱼缸太小,会把鱼养死的,我帮你另外选一种吧。”他笑着说。我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按我们中国人的思维,卖东西的主要是把东西推销出去,才不会管其他的。我满脸疑惑。妈妈认为,可能是这种鱼不好养,鱼缸小容易死,怕我们找上门来,他才不愿意卖给我们。于是我说:“您放心,如果养死了,我们不怨你。” “这种鱼本来能活40多年,现在它还是一个婴儿,但它对生活空间要求比较高,如果鱼缸太小,很容易死的!难道你忍心看一条本来能活40多岁的鱼,在婴儿期就死掉吗?”没有唯利是图,也没有高深的理论,有的只是再普通不过的道理:对生命自然而原始的尊重。我被他的话深深震撼了,我觉得自己无比渺小。最后,在他的建议下,我选了很好养却最便宜的一种鱼:斗鱼。一种几乎可以在一个茶杯里生活的漂亮的鱼,价钱仅需3加元。从此以后,我对自己所养的一切动物有了另外一份关怀:尊重每一个生命,而不仅仅是让它们吃饱喝足。开在这记忆深处的花,历久弥新,永远清晰、艳丽,他的香气吸引着我,指引着我。19请在下面括号里填入表示“我”心理变化的词语。(4分)意外 疑惑 疑惑 20文中两次出现我的“疑惑”。第一次是因为 ,第二次是因为 。(4分)21结合具体描写,分析卖鱼店员是个怎样的人。 (4分)22下面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A本文把一次买鱼经历和卖鱼人比作“记忆深处的花”,形象生动。B对卖鱼人运用了肖像描写、语言描写的手法。C文章结构完整,开头和结尾互相照应,主题突出。D“难道你忍心看一条本来能活40多岁的鱼,在婴儿期就死掉吗?”使用的是反问句,强调了卖鱼人不忍心鱼在婴儿期死掉,为揭示小说主题埋下伏笔。23谈谈你对段划线句的理解。(4分) 三、综合运用(11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24-25题(11分)图书馆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扩大图书馆的影响,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某校学生会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和推介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24请你提取下面两则材料的主要信息,用一句话概括学校图书馆的现状。(3分)【材料一】我校图书馆经过10多年的建设,目前共有纸质图书三万余册,包括文学、历史、科技、教育、外语、计算机等类别,纸本期刊杂志60余种,藏书总量在同类校中名列前茅;图书馆除了收藏有印刷型书籍和期刊以外,还有中外经典影片、音乐唱片、教学录像等音像资料。【材料二】 答: 25请你根据下面学生的访谈记录,向学校图书馆提出二条有针对性的建议。(8分)【学生访谈记录】 学生甲:开学不久我在午休时去了图书馆,想找几本介绍地理知识的书看。进去以后我发现里面的书太多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