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外国诗两首导学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1学习静谧、遐想、喧响等生字词,读准字音,理解含义。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3在外国诗学习中,回顾前几课学习的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再次领会它们让诗产生美感的作用。 4能说出诗人选取代表性季节和选取小生命(蝈蝈、蛐蛐)进行创作的意图,理解诗人为什么发出“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感叹。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夜中诗歌意象的逐层勾勒,体会诗人静谧的感情。 5能说出两首诗风格的不同,体会自然的多面(生命的跳动和静谧祥和)。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种形式、多遍的朗读,整体感悟诗歌。 2教师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如把自己想象成蝈蝈、蛐蛐,体会诗中的感情。 3教师引导学生大胆拆分诗歌,重组意象,体会夜中静谧。 4找出英文原文比照,比较外国诗作的多种译法;多角度读诗,比较中外诗歌意象的不同。 5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诗歌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大自然的多面及其生生不息的美好。 2培养学生多读诗、爱诗。 3培养学生自己主动找诗读,善于收集同类主题的诗作。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中蕴含的感情。 2掌握诗人通过以静写动抒发感情,感慨“大地的诗歌不会死亡”的创作手法。 3能说出诗人选取代表I生季节和选取小生命(蝈蝈、蛐蛐)进行创作的意图,理解盛夏的蝈蝈和冬天的蛐蛐是怎样联系起来的,理解诗人为什么发出“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感叹。 4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夜中诗歌意象的逐层勾勒,体会诗人静谧的感情。 难点 1以静写动的手法及其前后两幅画面的叠印。 2两首外国诗风格比较。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预习导学1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掌握下列字词。虔(qin)信 颤(chn)抖 镶嵌(qin)深邃(su)晨曦(x)河畔(pn)瞰(kn)望 黝( yu)黑2自查资料或网上搜索关于济慈、叶塞宁的资料。约翰济慈(JohnKeats,1795年1821年),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出身卑微,少年即成孤儿,生活贫困,做过医生助理。自糼喜爱文学。1817年出版第一部诗集诗歌,其中有名篇蝈蝈和蛐蛐,从此崭露头角。他在短促的一生中留下不少著名的诗篇,如夜莺颂秋颂忧郁颂白天逝去了等。他的诗想像丰富,绚丽多彩,诗中有画,色彩感和立体感强,具有一种永恒的美,一如温柔、清丽而又梦幻般恬静的月光,洋溢着和进步的自由精神和人类的崇高理想。他主张诗人以“美的梦幻”“自由的想象”进行创作,表现“永恒的美的世界”。他的诗对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诗人,后来的唯美派诗人以及20世纪的意象派诗人都有大的影响。诗人25岁宏才初展时,就不幸与世长辞。他留下的墓志铭是:“这里安息着一个把名字写在水上的人”。叶塞宁(18951925)原苏联诗人。出生于梁赞省一个农民家庭。他五岁开始阅读,八九岁就能写诗。19041912年读小学和教会师范学校。1912年赴莫斯科,当过店员、印刷厂校对员,兼修一所平民大学的课程,积极参与文学活动。他的诗早期描写农村自然风光赞美宗法制农民生活,曾参加意象派文学团体,作品中流露悲观情绪。十月革命后的部分诗作试图反应新的革命生活,但仍留恋革命前农村的田园生活。他的抒情情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大自然的景色。他憧憬崇高的精神境界,但又因思想的极度矛盾,陷于痛苦而不能自拔之中,最后在精神忧郁中自杀。3朗读课文二、三遍,要求读音正确、流利。4把你阅读时的困难、疑惑写下来,相互交流。二、学习研讨(一)导入。 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我们一起赏过了雪,听过了雨,看过了星星,今天让我们来一个垄上行,到田园中去走一走。(复习田园诗的知识: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多以农村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提示学生背诵过故人庄归园田居饮酒等田园诗。(二)研读赏析蝈蝈与蛐蛐。1.请一生介绍作者。2.范读。其余学生听读,在课文里标记节奏、重音与情感。交流朗读体验并进行片断范读。3.齐读。4.提问,如果让你给诗歌添加一个副标题,你会怎么加?为什么?(借此问,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题。)5.激发想象,感受画面。师范读,学生闭上眼睛想像,从这首诗歌里,你看到了怎样画面?用散文性的语言描述出业。6.大自然的歌声还有哪些?(鼓励学生进行丰富的联想,感受大自然的生机。) 如:蝉的叫声,蛙的叫声、树林的鸟叫声、风穿过树叶的声音、冰雪覆盖下的流水声、7.学生模仿课方吟诵一节诗: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三)指导自读夜。小组合作学习法。1. 小组合作配乐朗读。(先自由练习,再配乐范读。把握语调:轻柔舒缓,体会意境,静谧美丽。)2. 小组合作完成以下练习。(1)诗歌抓住了夜的什么特点来写?明确:诗歌写出了夜静谧美丽的特点。(2)诗歌传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明确:诗人是大自然的歌手,他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又把自己融入自然。在纯然绘景中渗透着生命的底蕴,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3)比较本课两首诗在内容和手法上的异同。明确:内容上,两首诗都在描写大自然,表现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第一首重在表现大自然的生机,第二首重在表现大自然的静谧和美丽。 表现手法上,两首诗都运用了反复吟诵的表现形式形成回环复沓的旋律美。都运用了对比手法,不同的是第一首是以静衬动,后一首是以动衬静。三、学生小结学习感受。四、作业:练习册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海水捕捞工中秋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高压旋喷双重管施工合同(3篇)
- 植物原料水解工中秋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快递员国庆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2025年碳化硅超细粉体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 中学语文诗词赏析教学设计示例
- 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及管理方案
- 塔台集中控制机务员国庆节后复工安全考核试卷含答案
- 绿色建筑设计标准与实施指南
- 信息系统安全维护工作方案
-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学第一课课件ppt
- 电能表生产流程
- 桩基础负摩阻计算表格V2.0
- MySQL数据库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课件
- GB/T 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 第一章 电渣冶金
- GB/T 12719-2021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规范
- 剖宫产术后护理常规
- 老年康复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 第3章-信息可视化设计的流程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