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高中初中部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初二期中学业水平测试 语 文 试 题 (测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第I卷一、基础知识与积累。(共7个小题,每题2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A锐不可当(dng) 溃退 (gu) 阡陌(qin) 瞥见(pi) B张皇(hung)失措 幽咽(yn)奔丧(sng) 狼藉(j) C负隅(y)顽抗 寒噤(jn)瓦砾(l) 颤(chn)巍巍 D转弯抹(m)角 俨然(yn)憎恶(w) 仄(z)歪 2、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眼花缭乱锐不可当 晨曦 血腥B臭名昭著月明风轻 荒谬 憧憬C精疲力竭满院狼籍杀戮 箱箧D走头无路转弯抹角纳粹 鞠躬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夏天是香格里拉最美的季节,每到此时,游客络绎不绝,流连忘返。B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找到一份理想的丁作是很多人魂牵梦萦的事。C做学问是一项艰辛的劳动,应踏踏实实,不能好高骛远。 D西双版纳以民俗独特、风景秀丽、动植物种类繁多而闻名遐迩。4、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通过大家的帮助,使他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B、我们青少年,一定要肩负起建设伟大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强国。 C青岛开发区为满足广大游客的需要,设计并开通了20余条旅游精品线路。D、赵大爷种植的大樱桃刚采摘完毕,就基本上全部被抢劫一空。B5、 给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清风徐徐,树枝摇曳,斑驳的光影洒落在地上和小狗身上 绿阴下是一间小小的柴房 这就构成一幅盛夏城郊小院图,生动而又富有情趣 柴房前,主人在吸着烟斗,一只小狗闲适地躺在一旁 窗前一片浓浓的绿阴 A B C D6、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建筑是艺术,是 的音乐,又是简洁的哲理诗。任何建筑,不管设计者与建造者是否自觉,其实都在表达一种思想。10级以上的大风就足以使墙倾屋毁,地动山摇,造成灾难性的 。杭州作为旅游城市,以其丰富的人文景观和绚丽的自然风光 着国内外游客。长城的城墙是黑灰色的,浓重中透着一种 。A.凝练 结果 吸收 冷静 B.凝固 后果 吸收 冷峻C.凝固 后果 吸引 冷峻 D.凝练 结果 吸引 冷静7、消息通常不可缺少的三部分是:( )A标题 导语 主体 B 标题 主体 背景C导语 主体 结语 D 标题 主体 结语二、阅读题(共18个小题,每小题2分)(一)阅读桃花源记选段,完成8-12题。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8、对下面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B便要还家(通“邀”,邀请)B、便扶向路(沿,顺着) D寻病终(寻找)9、选出下列各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项()A、悉如外人 咸来问讯B、屋舍俨然 便舍船,从口入C、武陵人捕魚为业 一一为具言所闻D、复前行 不复出焉10、选出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并且高高兴兴,自得其乐。)B渔人甚异之。(捕鱼的人很奇怪。)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带领妻子和同乡人,来到这与外界隔绝的地方)D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到他们家里去。)11、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文章为了吸引读者,多处设置了悬念。B.文章开头写桃林的美好,是为了渲染神秘的气氛,为下文写桃花源的美好做铺垫。C.文章先写渔人偶然进入了桃源,结尾又写刘子骥寻而未果,前后矛盾。 D.“沿溪行,忘路之远近”是为下文找不到桃花源埋下伏笔。12、下列表述不当的一项是( )(2分)A作者在文中寄托了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幸福安康的社会理想。B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勾画了“世外桃源”的美好世界。C“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写出了桃花林的奇美景色。D村人听渔人“具言所闻”后“皆叹惋”是因为长时间困于洞中,与世隔绝。(二)阅读芦花荡选文,完成1315题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敌人监视着苇塘。他们提防有人给苇塘里的人送来柴米,也提防里面的队伍会跑了出去。我们的队伍还没有退却的意思。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半夜以后,小船又飘回来,船舱里装满了柴米油盐,有时还带来一南个从远方赶来的干部。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老头子只穿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篙。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老头子每天夜里在水淀出入,他的工作范围广得很: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而且不带一枝枪。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因为他,敌人的愿望就没有达到。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敌人发了愁。13、选文第一段景物描写的作用描述不准确的是( )A、点明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为人物出场作铺垫,点明人物活动的场所B、渲染了阴森黑暗宁静而恐怖的氛围。C、推动了情节的发展D、表现了苇子顽强的生命力,也象征了残酷战争环境下顽强战斗的人民。14、文段中人物描写的方法不包括( )A肖像描写 B动作描写C心理描写 D语言描写 15、下列对句子修辞手法的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表现白洋淀的晶莹明澈)B、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了苇子的旺盛生命力,象征白洋淀人民顽强生存的姿态。)C、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小船轻快的特点。)D、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说明老头子虽瘦却精神饱满,充满活力,无所畏惧。) (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6-20题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 (艺术、魔术、技术、美术)而不仅是 (艺术、魔术、技术、美术)。 (甲) 是重峦叠嶂, (乙) 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平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16在文中横线上的“甲”“乙”处,应填上最合适的关联词是( )A既又 B或者或者C不但而且 D因为所以17下列是主谓短语的一项是( ) A重峦叠嶂 B堆叠假山 C睡莲开放 D引用活水18本语段的中心句是( ) A第句 B第句 C第句 D第(11)句19本语段的层次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11) B(11) C(11) D(11)20对“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理解正确的是( )A平时经常看历史书,心里就知道自然界的高山深壑。B平时游览的地方多,对各地的奇丽风景就会留下深刻的印象。C平时看的书多,游览的地方多,就会对一些险峻的地方久久难忘。D平时见多识广,所以胸怀中有山水风景的形象,深知其中的趣味。(四)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21-25题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21、对文中句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这一句表现了父子间的相互体贴和照顾。尤其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深切关怀。B、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这一句写父亲想要替儿子做的事已做到了,尽管人很累,但心里觉得很塌实。C、“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朴素的话语中饱含了父亲对儿子远行的牵挂之情。D、“进去吧,里边没人。”与上文的“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一句相照应,表现父亲对社会世态的不满和无奈。22、下边句子中的着重号表示朗读的重音,不恰当的一项是( )A、蹒跚地走到铁道边 B、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 C、我赶紧拭干了泪 D、我的眼泪又来了23、选文中写父亲外貌时,先后写了“戴黑布小帽,穿黑布大马褂”对其用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才替祖母办完丧事,黑色有哀悼的意思B、家境惨淡,父亲老境颓唐,“黑布”刚好反映了家境困顿。C、着力刻画父亲生活方式古板,表明“我”要继承这种家风。D、黑色色调暗淡阴沉,与全文气氛一致。24、选文着重写父亲买橘子和下车往回走混人人群的两处“背影”,对这样写的主要原因,理解最确切的一项是( )A、因“我”的观察角度无法从正面看到父亲。B、因“背影”是父亲在特定环境中的特殊形象。父亲的老境颓唐,心情忧郁,父爱真挚等,都可通过“背影”真切的表现出来。C、因“我”与父亲告别,感情悲伤,使我只能从“背影”中默默地向父亲表达怀念、祝福之情。D、因“背影”给人的感觉是模糊的,与全文感情基调形成明显的对照。画浪线的句子(25、“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一句正确的含义是( ) A、因为在儿子将要与自己告别之际,买了橘子,心里感到十分高兴。 B、因为尽到了父亲关怀照顾儿子的心意,所以感到轻松,表现出父亲含蓄深沉的爱子之心。 C、因为橘子买回来了,身上扑打干净了,所以感到轻松。 D、因为儿子长大了,能自谋生路,所以心里轻松。 第II卷 三、文言文阅读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日:“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通儒。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驾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小儿竟遮道讪笑,冕亦笑。 注蹊(灯):践踏。策:通“册”。长明灯:佛像前的灯,昼夜不灭。恬:心神安适。韩性:绍兴人,大学者。通儒:指博学多闻、通晓古今的儒者。被:披。2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每题1分共4分) (1)听已辄默记( ) (2)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3)安阳韩性闻而异之( ) (4)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 )27翻译下列句子(每句3分共6分) (1)或牵牛来责蹊田。 (2)曷不听其所为? 四、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5分)28、少壮不努力, 。29、 ,山山唯落晖。30、乡泪客中尽, 。31、气蒸云梦泽, 。32、晴川历历汉阳树, 。五、现代文阅读(本题满分15分)桐花声里燕子飞 郑小琼院子里有数棵梧桐树、榆树、槐树,以及几株苦楝树,春天来了一段时间了,那些榆、槐、楝早已舒展开已绷了一个冬天的愁容,只有临近水井那几株梧桐树还没有一点儿绿意。春风又吹过了几天,那些树早已盛装了,这时梧桐树才像一个姗姗来迟的女子一样,慢慢从闺房里探出头来。牙瓣儿的楝花已洒满了整个院子,淡嫩淡嫩地铺着,你拿起扫帚开始清扫它们,等你清扫干净的时候,在不经意的抬头间,你发现井台边那几株桐树已露出了花骨儿了。又下了一场春雨,几个暖暖的春风天,那些桐花便一簇簇一束束的开了。 村子里人忙着到庄稼地里去了,给隔冬的小麦锄草,或是准备牵牛耕田,浸种下泥,没有一个人有空闲去注意井边那几株桐树开花了。它们站在井台边,默不作声,寂寞地开着,老去,落下。幸好去年相识的几只燕子飞回了,它们落在那桐树上喃喃说过不停,出了一趟远门,见了一些世面,燕子们有很多路上有趣的事儿同这位老友说。 六岁那年,一个小心,我的腿让开水烫伤,疼痛难忍。惊动正在梧桐树下洗衣的母亲,她飞快地跑了过来,顺手从树枝上捋了一把桐花,放在手中揉搓,从那嫩嫩的花瓣儿搓出一些汁来,母亲把它敷在我伤口上,那尖酸的疼痛渐渐淡了下去。如今隔母亲在千里之外,离屋后梧桐也有千里之遥,再深的疼痛也没有母亲与梧桐了,只能自己贴上那没有一点人情味的创可贴了。 在故乡,无论谁家,只要生了个女儿,便总会在屋前屋后栽种数棵梧桐,以求女儿成凤凰时,将有梧桐栖,或者女儿们长大以后,用梧桐木做嫁妆。母亲说,我家的井边的那几棵便是生我之时种的,它们在家里院落里开开落落有二十多年了。一直没有引来凤凰栖,却引数只燕子在上面筑巢安家。母亲一直说,燕子是奔波命,年来年去,南来北往的奔波着,我何尝不是一只奔波的燕子,但是人在异乡,也没有梧桐可栖。前些时候收到母亲的来信,说我的年龄不小,家里的那几株梧桐树也有那么大了,是不是该砍了做嫁妆了。我没有回答母亲,只是在电话中问她梧桐树上的燕子们可好。 昨夜又是一场春雨,想来在昨夜风雨中,故乡井边那几棵梧桐树又有多少桐花让风雨捋落下来,它们该顺着那涓涓细雨汇成的流水,入河,入江,入海,消融在世界的尽头。那在风雨中的燕子是否安好?33.(3分)在“我”的故乡,为什么有些人家会在房前屋后栽种一些梧桐树? 34.细读全文,说说“我”和燕子有何相似之处,为何作者说“我何尝不是一只奔波的燕子”? (3分) 35.(3分)请从修辞的角度分析下面语句的妙处。春风又吹过了几天,那些树早已盛装了,这时梧桐树才像一个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内科学高血压试题(附答案)
- 足疗按摩技巧与穴位解析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基因治疗药物临床研究新技术突破与市场前景分析报告
- 推拿治疗学试题及答案详解【真题汇编】
- 2025年新能源汽车废旧电池回收利用产业链风险控制报告
- 2025年数字艺术市场创作与交易市场潜力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粽子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 国际合作协议示范条款
- 园林绿化作业人员试题完整版附答案详解
- 2025版潍坊市房地产行业劳动合同范本
- 糖尿病健康教育的课件
- Module 2 My home town and my country 说课稿 2024-2025学年外研版英语八年级上册
- 【译林】八上英语专题12 阅读回答问题15篇
- 代持房屋合作协议书范本
- 教师礼仪培训课件
- Module 6 Unit 2 Happy Mid-Autumn Festival(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三起)英语四年级上册
- 外研版七年级下册英语单词表
- 《风电场项目经济评价规范》(NB-T 31085-2016)
- 脑电双频指数bis课件
- 新生儿溶血症案例分析报告
- 心内科入科教育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