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届单元卷单元六文言文阅读(人物传)(三)1王昙首,琅邪临沂人,太保弘少弟也。幼有业尚,除著作郎,不就。兄弟分财,昙首唯取图书而已。辟琅邪王大司马属,从府公修复洛阳园陵。与从弟球俱诣高祖,时谢晦在坐,高祖曰:“此君并膏粱盛德,乃能屈志戎旅。”昙首答曰:“既从神武之师,自使懦夫有立志。”晦曰:“仁者果有勇。”高祖悦。行至彭城,高祖大会戏马台,豫坐者皆赋诗;昙首文先成,高祖览读,因问弘曰:“卿弟何如卿?”弘答曰:“若但如民,门户何寄。”高祖大笑。昙首有识局智度,喜愠不见于色,闺门之内,雍雍如也。手不执金玉,妇女不得为饰玩,自非禄赐所及,一毫不受于人。太祖为冠军、徐州刺史,留镇彭城,以昙首为府功曹。太祖镇江陵,自功曹为长史,随府转镇西长史。高祖甚知之,谓太祖曰:“王昙首,沈毅有器度,宰相才也。汝每事咨之。”及即位,以昙首为侍中,诛徐羡之等,平谢晦,昙首之力也。晦平后,上欲封昙首等,会宴集,举酒劝之,因拊御床曰:“此坐非卿兄弟,无复今日。”时封诏已成,出以示昙首,昙首曰:“近日之事,衅难将成,赖陛下英明速断,故罪人斯戮。臣等虽得仰凭天光,效其毫露,岂可因国之灾,以为身幸。陛下虽欲私臣,当如直史何?”上不能夺,故封事遂寝。时兄弘录尚书事,又为扬州刺史,昙首为上所亲委,任兼两宫。彭城王义康与弘并录,意常怏怏,又欲得扬州,形于辞旨。以昙首居中,分其权任,愈不悦。昙首固乞吴郡,太祖曰:“岂有欲建大厦而遗其栋梁者哉?贤兄比屡称疾,固辞州任,将来若相申许者,此处非卿而谁?亦何吴郡之有。”时弘久疾,屡逊位,不许。昙首劝弘减府兵力之半以配义康,义康乃悦。七年卒太祖为之恸中书舍人周赳侍侧曰王家欲衰贤者先殒上曰直是我家衰耳节选自宋书王昙首传4.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是一项是 (3分)七年卒/太祖为之恸/中书舍人周赳/侍侧/曰/王家欲衰/贤者先殒/上曰/直是我家衰耳七年卒/太祖为之恸/中书舍人周赳/侍侧/曰/王家欲衰贤者先殒/上曰/直是/我家衰耳七年/卒/太祖为之恸/中书舍人周赳侍/侧曰/王家欲衰贤者先殒/上曰/直是/我家衰耳七年/卒/太祖为之恸/中书舍人周赳侍侧/曰/王家欲衰/贤者先殒/上曰/直是我家衰耳4.D 【解析】原文标点:七年,卒。太祖为之恸,中书舍人周赳侍侧,曰:“王家欲衰,贤者先殒。”上曰:“直是我家衰耳。”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著作郎,官名。东汉末始置,属中书省,为编修国史之任。晋惠帝时起,改属秘书监。B高祖,皇帝年号。年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C陛下 ,下臣对君主的尊称,秦朝以后只用以称皇帝。陛下为宫殿台阶。D中书舍人,官名。舍人始于先秦,本为国君、太子亲近属官,魏晋时于中书省内置中书通事舍人,故称。5.B 【解析】高祖是皇帝的庙号。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6下列对原文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王昙首自幼很有才学,在高祖一次设宴上,宾客们即席赋诗,王昙首才思敏捷,率先完成了诗作,高祖阅览后,很是高兴。宋高祖十分赏识王昙首,认为他沉稳坚毅、有识见、有器度,是宰相之才,更叮嘱宋太祖日后遇事要多听取王昙首的意见。王昙首在平定内乱中立下大功,太祖认为,如果没有王昙首兄弟俩,自己就不会有今天的皇位。于是便下诏封赏了王昙首。王昙首为了消除彭城王义康的不满,一再请求到吴郡任职,但未获准;于是又劝说兄长王弘将府中一半兵力分给了彭城王。6.C 【解析】C项,只是“封诏已成”,并未“下诏”;文中是“封事遂寝”,可见最终也没有封赏成。7把下列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手不执金玉,妇女不得为饰玩,自非禄赐所及,一毫不受于人。(5分) (2)近日之事,衅难将成,赖陛下英明速断,故罪人斯戮。(5分) 7.(1)他(昙首)自己手不拿金器玉器,家里的女眷也不准拿金玉做饰物、玩物,如果不是从俸禄、赏赐得到的,他绝不从别人那里收取一分一毫东西(他绝不收取别人一分一毫的东西)。(“”执“为”“ 及”“ 一毫”各1分,句意1分)(2)近日的事,祸端将要酿成,幸亏(依靠)陛下英明果断,因而严惩了(这个)罪人。(“衅难”“成”“赖”“斯” 各1分,句意1分)【参考译文】 王昙首,琅邪临沂人,太保王弘的小弟弟。年轻时有学问和品德,被授予著作郎,不去就任。兄弟分割财物,昙首只拿图书而已。被征召为琅邪王大司马的属员,跟从大司马修复洛阳园陵。与堂兄王球一同拜见高祖(曾良策注:刘裕);当时谢晦坐在高祖旁边,高祖说:“这个人既是贵族又有大德,却能够在军营里委屈他的志向。”昙首回答说:“已经跟从了神明英武之师,自然使得懦弱的人树立志向。”谢晦说:“仁慈的人果真有了勇气。”高祖听了高兴。来到彭城高祖在戏马台大会宾客,参加宴会的人都写诗;昙首最先写好,高祖看完后,于是问王弘:“你的弟弟与你相比怎么样?”王弘回答说:“如果只让他做平民百姓,家里怎么能住得下他。”高祖大笑。昙首有见识、智慧和气度,喜、怒不表现在脸上,闺阁之内和和睦睦的样子。自己手里不拿金子和玉器,家里妇女也不得以此作为装饰和玩物,如果不是俸禄和赏赐所得到的,不从别人那里接受一丝一毫的东西。太祖任冠军将军、徐州刺史,留镇彭城,以昙首任府功曹。太祖镇守江陵,昙首自功曹迁为长史,又随府转镇西长史。高祖非常赏识他,对太祖说:“王昙首深沉刚毅有器量局度,具有宰相之才。你遇事都应该同他商量。”等到即位后,任命昙首为侍中,诛徐羡之等人,以及讨平谢晦叛乱,昙首出力最多。 谢晦被平定后,皇上想要封赏昙首等人,正赶上宴会聚集在一起,皇上举杯劝酒,乘机抚着座椅说:“如果没有您兄弟二人,这个座椅就没有今天。”当时封赏的诏书已经写成,拿出来给昙首看,昙首说:“近日的事情,叛乱将要形成,凭借陛下英明快速决断,所以罪人才被诛杀。我等虽然得以仰借天光,报效微薄之力,怎么可以乘国家发生灾难之时,以此作为自身的幸运。陛下虽然想要偏袒我,面对秉笔直书的史臣怎么办?”皇上不能改变他的想法,所以封官的事就搁置了。当时王昙首的哥哥王弘担任录尚书事,又担任扬州刺使,昙首被皇上宠爱信任,在两宫任职。彭城王义康与王弘在一起任职,心里常常怏怏不乐,又想得到扬州刺史的职位,在言语上也表现了出来。因为昙首在朝廷任职,义康担心他分了自己的权力和职位,更加不高兴。昙首一再乞求皇上到吴郡任职,太祖说:“哪有想要建造大厦而遗失栋梁之材你?贤兄接连多次称自己有病,坚决辞去州官职位,将来如果同意了你的请求,这个职位不是您又是属于谁呢?哪有到吴郡任职的道理。”当时王弘长期生病,多次请求辞职,皇上不答应。昙首劝王弘分出府中一半的兵力给义康,义康才高兴起来。 元嘉七年,昙首去世。太祖为他的死而悲恸,中书舍人周纠在一旁侍侯,说:“王家将要衰败,所以贤能的人先死了。”皇上说:“只不过是我家衰败罢了。”2童华,字心朴,浙江山阴人。雍正初,为知县。时方修律例,大学士朱轼荐其才,世宗召见,命察赈直隶。乐亭、卢龙两县报饥口不实,华倍增其数。怡贤亲王与朱轼治营田水利,至永平,问滦河形势,华对甚晰,王器之。寻授平山知县,邑灾,不待报,遽出仓粟七千石贷民。擢真定知府,权按察使。以前在平山发粟事,部议免官,特诏原之。怡贤亲王奏以华理京南局水利,华度真定城外得泉十八,疏为渠,溉田六百亩,先后营田三百余顷。滏阳河发源磁州,州民欲独擅其利。自春徂秋,闭闸蓄水,下游永年、曲周滴涓不得。时改州归直隶,以便控制。华建议仿唐李泌、明汤绍恩西湖遗规,计板放水,数县争水之端永息。华又以北人不食稻,请发钱买水田穀运通仓,省漕费,民得市稷黍以为食,从之。调江苏苏州,会清查康熙五十一年以来江苏负课千二百余万,巡抚督责急,逮捕追比无虚日,华固请宽之。巡抚怒曰:“汝敢逆旨耶?”对曰:“华非逆旨,乃遵旨也,上知有积欠,不命严追而命清查,正欲晰其来历,查其委曲,或在官,或在役,或在民,或应征,或应免,了然分晓,奏请上裁,乃称诏书意。今奉行者不顾名思义,徒以十五年积欠立求完纳,是暴征,非清查也。今请宽三月限,当部居别白,分牒以报。”巡抚从其请,乃尽释狱系千余人,次第造册请奏。时朝廷亦闻江南清查不善,下诏切责,如华言。浙江总督李卫尝捕人于苏,华以无牒不与,卫怒,蜚语上闻。世宗召见,责以沽名干誉,对曰:“臣竭力为国,近沽名;实心为民,近干誉。”上意解,命往陕西以知府用。署肃州,佐经略鄂尔泰屯田事,凿通九家窑五山,引水穿渠,溉田万顷。以忤巡抚被劾罢官。乾隆元年,起福州知府,调漳州。颇好长生术,招集方士,习丹家言,复劾罢归。数年卒。(选自清史稿循吏二,有删改)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意解/命往陕西以知府用/署肃州/佐经略鄂尔泰屯田事/凿通九家窑/五山引水/穿渠/溉田万顷/以忤巡抚被劾罢官/B上意解命/往陕西以知府用/署肃州/佐经略鄂尔泰屯田事/凿通九家/窑五山/引水穿渠/溉田万顷/以忤巡抚被劾罢官/C上意解/命往陕西以知府用/署肃州/佐经略鄂尔泰屯田事/凿通九家/窑五山/引水穿渠/溉田万顷/以忤巡抚被劾罢官/D上意解/命往陕西以知府用/署肃州/佐经略鄂尔泰屯田事/凿通九家窑五山/引水穿渠/溉田万顷/以忤巡抚被劾罢官/4.D 【解析】原文标点:上意解,命往陕西以知府用。署肃州,佐经略鄂尔泰屯田事,凿通九家窑五山,引水穿渠,溉田万顷。以忤巡抚被劾罢官。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直隶,旧省名。宋制,地方行政机构以州令用劲,其直属京师者称直隶。特指今河北省。B按察使,官名。主要任务是赴各道巡察,考核吏治,主管一个省范围的科举考试之事。C诏书,是皇帝布告天下臣民的文书。原是一种训诫勉励的文告,古代的诏书又称为圣旨。D方士,方术之士。古代自称能访仙炼丹以求长生不老的人。也称法术之士。5.B 【解析】按察使,宋仿唐初刺史制设立,主要任务是赴各道巡察,考核吏治,主管一个省范围的刑法之事,相当于现代的省级公、检、法机关。由宋代提点刑狱演变而来。不是主管科举考试的。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童华心系百姓,勇于担当。在担任平山知县时,当地发生灾情,他来不及等上级同意,就开仓济民7000石粮食,为此差点被免除官职。B童华恪尽职守,善于解决纷争。他建议仿照唐朝李泌、明代汤绍恩的西湖遗规,计板放水,解决了几个县争水的大问题。C童华刚直敢言,不媚上官。任职苏州,他反对巡抚附和朝廷强征拖欠赋税的做法,并极力建议缓期清查,最终巡抚采纳了他的建议。D童华不畏权贵,仕途不顺。当受到李卫谗毁时,他敢于为自己辩解,得到世宗理解;他一生官场数度起伏,晚岁终老田园。6.C 【解析】C项“反对朝廷强征拖欠赋税的做法”这一说法于文中无据。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华又以北人不食稻,请发钱买水田穀运通仓,省漕费,民得市稷黍以为食,从之。(5分)(2)今奉行者不顾名思义,徒以十五年积欠立求完纳,是暴征,非清查也。(5分)7.(1) 童华又因为北方人不吃稻米,请求朝廷发放钱款购买这些稻谷运到通仓,这样省去漕运费用,老百姓也能用得到的钱买黍米来作为食物,朝廷听从了他的办法。(“以” “市”“从”各1分,句意2分)(2) 现在奉命行事的官员不认真考虑旨意要求,只是以为朝廷是要把十五年的积欠迅速全部征收上来,这是暴征,不是清查。( “顾名思义”“徒”“是”各1分,大意2分)【参考译文】 童华,字心朴,浙江山阴人。雍正初年,做知县。当时正编撰法律条文,大学士朱轼因童华的才能推荐了他,世宗召见童华,命令童华到直隶检察赈灾事宜。乐亭、卢龙两县上报的饥荒人口不实,童华增加了一倍的数额。怡贤亲王与朱轼整治营田水利,到了永平,询问滦河水利情况,童华回答得非常清晰,亲王非常器重他。不久授职平山知县,县邑闹灾荒,不等朝廷答复,就从仓库里拿出七千石粮食借给老百姓。升任真定知府,暂任按察使。因为前面在平山时借粮食给老百姓一事,朝廷主管部门决定给予他免官处理,皇帝特地下诏赦免了他。怡贤亲王上奏朝廷让童华治理京南局水利,童华勘探得到真定城外十八处泉水,就疏浚成水渠,灌溉六百亩田地。滏阳河发源于磁州,磁州老百姓想独自占有滏阳河。从春天到秋天,关闭闸门蓄水,下游的永年、曲周一点水都得不到。当时磁州改归直隶管辖,以便控制。童华建议仿照唐朝李泌、明朝汤绍恩治理西湖的办法,按照水位高低来放水,数县之间争水的事端永远平息了。童华又因为北方人不吃稻米,请求朝廷发放钱款购买这些稻谷运到通仓,这样省去漕运费用,老百姓也能用得到的钱买黍米来作为食物,朝廷听从了他的办法。调任江苏苏州,恰逢朝廷要求清查康熙五十一年以来江苏亏欠赋税一千二百余万(这件事),巡抚督责急迫,没有一天不追查捉拿有关人员的,对此童华坚持请求宽限。巡抚发怒说:“你敢违背皇上旨意吗?”童华回答说:“童华不是违背圣旨,而是遵从圣旨,朝廷知道有长期的拖欠,没有命令严厉追查而是命令清查,正是要查清事情,明白原委,有的在于官府,有的在于徭役,有的在于百姓,有的应征收,有的应免除,要清清楚楚,上奏朝廷裁断,才符合诏书旨意。现在奉命行事的官员不认真考虑旨意要求,只是以为朝廷是要把十五年的积欠迅速全部征收上来,这是暴征,不是清查。现在请给予三月宽限时间,当会分门别类分辨明白,分成不同情况上报。”巡抚听从了他的要求,就全部释放关押在监狱里的一千多人,按顺序造册上奏朝廷。当时朝廷也听说江南清查不力,下达诏书痛责,就像童华说的一样。浙江总督李卫曾经在苏州捕人,童华因为李卫没有文书不肯交人,李卫发怒了,向皇帝诽谤他。世宗召见童华,指责他沽名钓誉。童华回答说:“我为国家竭尽全力,近于沽名;一心一意为了百姓,近于钓誉。”皇上的不满消除了,任命童华到陕西担任知府。暂时代理肃州知府时,辅佐经略鄂尔泰办理屯田一事,凿通了九家窑的五座山,引来渠水,灌溉田地万顷。因为违逆了巡抚被弹劾罢官。乾隆元年,被起用为福州知府,调任漳州。童华非常喜好长生之术,召集方术之士,按照炼丹家的方法反复练习,又被弹劾罢官回家。几年后去世。唐休璟,京兆始平人也。少以明经擢第。调露中,单于突厥背叛,都督周道务遣休璟将兵击破之于独护山,斩获甚众,超拜丰州司马。永淳中,突厥围丰州,都督崔智辩战殁。朝议欲罢丰州,徙百姓于灵、夏,休璟以为不可,上书曰:“丰州控河遏贼,实为襟带,自秦、汉已来,列为郡县,田畴良美,尤宜耕牧。隋季丧乱,不能坚守,乃迁徙百姓就宁、庆二州,致使戎羯交侵。贞观之末,始募人以实之,西北一隅,方得宁谧。今若废弃,则河傍之地复为贼有,灵、夏等州人不安业,非国家之利也。”朝廷从其言,丰州复存。久视元年秋,吐蕃大将麹莽布支率骑数万寇凉州,入自洪源谷,将围昌松县。休璟以数千人往击之,临阵登高,望见贼衣甲鲜盛,谓麾下曰:“自钦陵死,赞婆降,麹莽布支新知贼兵,欲曜威武,故其国中贵臣酋豪子弟皆从之。人马虽精,不习军事,吾为诸君取之。”乃被甲先登,与贼六战六克,大破之。是后休璟入朝,吐蕃亦遣使来请和,因宴屡觇休璟。则天问其故,对曰:“往岁洪源战时,此将军雄猛无比,杀臣将士甚众,故欲识之。”则天大加叹异。休璟尤谙练边事,自碣石西逾四镇,绵亘万里,山川要害,皆能记之。长安中西突厥乌质勒与诸蕃不和举兵相持安西道绝表奏相继则天令休璟与宰相商度事势俄顷间草奏便遣施行。后十余日,安西诸州表请兵马应接,程期一如休璟所画。则天谓休璟曰:“恨用卿晚。”又谓魏元忠及杨再思等曰:“休璟谙练边事,卿等十不当一也。”寻转太子右庶子,依旧知政事。景龙二年,致仕于家,年力虽衰,进取弥锐。时尚宫贺娄氏颇关预国政,凭附者皆得宠荣,休璟乃为其子娶贺娄氏养女为妻,因以自达。休璟年逾八十,而不知止足,依托求进,为时所讥。(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四十三)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斩获甚众,超拜丰州司马 超:破格B. 隋季丧乱,不能坚守 季:末年C. 因宴屡觇休璟 觇:拜见D. 休璟尤谙练边事 谙:熟悉4.C 【解析】:C项的“觇”是“偷看”的意思。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长安中/西突厥乌质勒与诸蕃不和/举兵相持/安西道绝/表奏相继/则天令休璟与宰相商度事势/俄顷间草奏/便遣施行/B. 长安中/西突厥乌质勒与诸蕃不和/举兵相持安西道/绝表奏相继/则天令休璟与宰相商度事势/俄顷间/草奏便遣施行/C. 长安中/西突厥乌质勒与诸蕃不和/举兵相持安西道/绝表奏/相继则天/令休璟与宰相商度事势/俄顷间草奏/便遣施行/D. 长安中/西突厥乌质勒与诸蕃/不和举兵/相持安西道/绝表奏/相继则天令休璟与宰相商度事势/俄顷间/草奏便遣施行/5. A 【解析】结合语境,分析大意,划分断句。原文标点:长安中,西突厥乌质勒与诸蕃不和,举兵相持,安西道绝,表奏相继。则天令休璟与宰相商度事势,俄顷间草奏,便遣施行。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唐休璟文武双全,屡建奇功。唐休璟本是一个通晓经学的文士,但在沙场上也战功赫赫,在独护山重创突厥叛军,被破格提拔为丰州司马。B. 唐休璟尤其熟悉边疆防守事务。西突厥等与诸蕃不和,阻断了到安西的通道,武则天要他和宰相商量对策,他在很短时间内勿忙地写出了奏章。C. 唐休璟有勇有谋,身先士卒。他仗义执言,保全了丰州;身为主帅,面对强敌,主动出击,冲杀在前,最终获得胜利,威震吐蕃。D. 唐休璟在晚年非常贪恋权位。年八十却仍不知足,还想任官,为加官晋级,还为儿子娶显贵人家的养女为妻,结果受到世人讥笑,声誉不佳。6. B 【解析】“他在很短时间草草地写出了奏章”错,第四段中“俄顷间草奏”中的“草”是“起草、草拟”的意思,即“写好奏折”。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1)今若废弃,则河傍之地复为贼有,灵、夏等州人不安业,非国家之利也。(5分)(2)景龙二年,致仕于家,年力虽衰,进取弥锐。(5分)7.(1)今天如果废除丢弃(丰州),那么会使黄河旁边的土地重新被贼寇所占有,灵、夏等州百姓不能安居乐业,这对国家的安定是不利的。(“傍” “安业”“利”各1分,句意2分)(2)景龙二年,唐休璟退休在家,身体和精力虽然已经衰退,但获取功名之心却更加强烈。(“致仕” “进取” “弥”各1分,句意2分)【参考译文】唐休璟是京兆始平人。年轻时考中明经科。调露年间,单于突厥背叛朝廷,都督周道务派遣唐休璟领兵在独护山打败了叛军,斩杀俘虏了很多叛兵,唐休璟因此被破格授予丰州司马。永淳年间,突厥围攻丰州,都督崔智辩战死。朝中商议要撤除丰州,把百姓迁移到灵、夏二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船舶生产线设备选型与配置方案
- 在线培训计划考试题
- 成本控制专员面试题及答案
- 水渠衬砌与渗漏治理方案
- 船舶生产线后期运营与管理方案
- DB52T18922025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耳及听力保健门诊设置规范
- 森林风光互补发电-洞察与解读
- 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战略与行动方案
- 2025包头考试语文真题及答案
- 2025年江西九师联盟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贵州省警(协警)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
- CREO基础培训教程
- GA/T 2012-2023窃照专用器材鉴定技术规范
- 食品保质期检测记录表
- 诗化小说示范课
- (17)-第三节 反抗外国武装侵略的斗争
- 04质量奖(现场)评审报告
- GB/T 9728-2007化学试剂硫酸盐测定通用方法
- 《罗织经》全文及翻译
- 《中药商品学》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医药流通零售连锁解决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