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教育大全打印.doc_第1页
安全教育大全打印.doc_第2页
安全教育大全打印.doc_第3页
安全教育大全打印.doc_第4页
安全教育大全打印.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交通安全教育学生应掌握的基本内容 全国因安全事故数以万计天真无邪的生命死于非命。 中央领导对中学生安全的指示:“人民生命高于天,人民利益重如山”。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安全教育”。 交通安全 (一).不良的交通习惯 1. 不走人行横道,不靠路右边走。 2. 不走人行横道、天桥,随意横穿马路。 3. 不注意道路和车辆信号,不服从交通管理。 4. 在车行道、桥梁、隧道上追逐、玩耍、打闹。 5. 穿越、攀登、跨越道路隔离栏。 6. 在铁路道轨上行走,玩耍。 7. 横穿铁路和钻火车。 8. 不听从铁道口管理和信号管理。 (二)中学生骑自行车的问题 1.未满12岁的儿童独自骑车。 2.在人行道、机动车道骑车,逆行骑车。 3.骑车横冲直闯、争道强行,与机动车抢道。 4.转弯不减速,不打手势。 5.在路口闯信号。 6.骑车双手离把。 7.追逐打闹,三五并行。 8.手攀机动车行驶,紧跟机动车行驶。 (三)中学生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 1.缺乏交通安全意识。 2.缺乏交通安全知识。 3.缺乏交通安全责任感。 4.存在麻痹思想。 5.存在侥幸心理。 (四)正常的行路常识 1.走人行道,靠路右边走。 2.横过车行道,要走斑马线,或走天桥。 3.要注意各种信号灯的指示(红绿灯、人行横道信号灯) 4.上下汽车要避让过往车辆。 5.不在马路上逗留、玩耍、打闹。 (五)正常的骑自行车常识 1.不要骑有故障的车。 2.不在人行道上骑车,非机动车靠右行驶。 3.横穿马路最好推车行驶。 4.转弯时减速慢行,观察并打手势。 5.不要双手离把,不并肩行驶。 6.骑车不打闹,追逐。 校园内外活动安全教育 (一) 校内安全 1. 体育活动安全 体育老师要讲清体育活动安全。 活动课老师不得离开。 学生不做不安全的活动。 在无人保护下不做危险活动。 2. 学校集会与集体活动安全 可能发生的伤害:中暑、挤伤、跌伤、骨折、窒息、烧伤、脑震荡、死亡。 上下楼梯不要拥护、礼让慢行。 不互相追逐疯打。 不开无味的可造成伤害的玩笑。 3. 校内劳动安全 严禁学生擦楼房外窗玻璃。 做清洁时、防止滑倒跌伤、玻璃划伤、钉子刺伤。 严禁学生用湿布擦电器旋扭开关。 4. 学生实验安全 学生必须严格遵守实验规则(略) 5. 学生住宿安全 不得允许非住宿人员入住宿舍。 不得私自接用电器电线。 不得疯疯打打。 不得将贵重物品带入宿舍。 不得在宿舍使用蜡烛。.消防安全教育 消防安全教育的工作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江泽民指示:“隐患胜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 (一) 中学生的消防知识 发生火灾的原因: 1. 用火不慎发生火灾。 蜡烛照明、蚊烟香、用电器、液化气灶 2. 用电不慎发生火灾。 电线老化、乱拉乱接、铜线当保险丝、电热毯、电炉故障 3. 用油不慎发生火灾。 油加热温度过高、容器滴漏 4. 燃放烟花爆竹。 5. 吸烟乱扔烟头。 6. 玩火。 (二)火灾的预防: 1. 家庭防火: 安全使用炉火。 安全使用液化器。 安全用电。 少年儿童不要玩火。 燃放烟火爆竹要注意场所。 2. 学校防火: 严禁学生携带烟花爆竹入校。 不要乱烧废物。 实验用的易燃物品要妥善使用。 经常检查电器。 设置消防器材,不破坏消防器材。 宿舍的安全防火。 3. 公共场所防火 学生要做到: 不携带烟花爆竹到公共场所。 不准玩与火有关的游戏。 不准学生在山林野炊。 (二) 灭火基本知识 1. 隔离法:将着火物移开,不与其他物品接触。 2. 窒息法:隔离空气接触火,用干粉灭火器、砂、湿棉被等物灭火。 3. 冷却法:用水、灭火器将火冷却。 4. 报警:火警电话119。报警要报清失火地点街道名称。 火灾自救与逃生 学生应沉着冷静,采用科学的自救措施逃生。 1. 井然有序撤离火场,不要大声喊叫,以防吸入烟雾窒息。 2. 弄清楼层通道,不要盲目乱跑、不要盲目开门。 3. 冲出楼房,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势跑行。 4. 楼梯火小,就冲出去,火大就用绳子、被单等从窗口、凉台上滑下。 5. 身上着火,要脱掉衣服,或在地上打滚压灭火。卫生防病饮食安全 主要是肠道、呼吸道。 (一) 预防传染病 1.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与预防知识。 传染病传染的三个基本环节: 传染源:病人、病畜、老鼠等 传播途径:空气、食物、土壤、昆虫 易感人群:少年儿童是易感人群 2.预防肠道传染病 注意传染源,发现病人及时治疗,与病人密切接触的要检查。 切断传染途径:加强环境卫生、保护水源、厕所清洁。 消灭苍蝇、老鼠。 饭前便后要洗手。 预防接种疾苗 3.预防呼吸道传染病 发病因素:气温低、室内活动人群聚集。 人受凉,抵抗力低,易感染。 预防方法: 病人隔离 不随地吐痰 教室开窗通风换气 4.预防虫媒传染病 狂犬病 乙型脑炎 由动物传播 虫子传播 5.预防非典 早报告 早隔离 早治疗 勤通风 勤打扫 勤洗手 勤锻炼 勤消毒。.个人家居安全 1. 安全用电。 2. 雷雨时不要打电话。 3. 个人在家要关好门窗。 4. 对陌生人来访不要随便开门。 5. 陌生人强行闯入,要跑到窗口,大声叫喊。(打110电话) 6. 外出游玩要告诉家长行程去处。 7. 陌生人称家中有急事,要先打电话与家长联系落实。 8. 不单独与陌生人同乘无人看管电梯。 9. 不把家中钥匙挂在胸前。 10.不搭乘陌生人便车。 11.开车的陌生人问路要保持距离。 六.玩耍时安全 1. 不要盲目从高处跳下。 2. 不要在阳台、走廊把身体探出太多。 3. 不要盲目模仿电视武打危险动作。 4. 不玩发射撞击玩具。 5. 做家务要防烧伤、烫伤防踩踏安全教育教案一、教学内容:集会安全知识 二、教学目的: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三、教学过程(一)拥挤踩踏事故处理方式在公共场所发生人群拥挤踩踏事件是非常危险的,而那些空间有限,人群又相对集中的场所,例如球场、商场、狭窄的街道、室内通道或楼梯、影院等都隐藏着潜在的危险,当身处这样的环境中时,一定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同时,在行进的人群中,如果前面有人摔倒,而后面不知情的人若继续向前行进的话,那么人群中极易出现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连锁倒地的拥挤踩踏现象。为此,专家分析认为,在人多拥挤的地方发生踩踏事故的原因有多种,一般来讲,当人群因恐慌、愤怒、兴奋而情绪激动失去理智时,危险往往容易产生。此时,如果你正好置身在这样的环境中,就非常有可能受到伤害。在一些现实的案例中,许多伤亡者都是在刚刚意识到危险时就被拥挤的人群踩在脚下,因此如何判别危险;怎样离开危险境地;如何在险境中进行自我保护,就显得非常重要。当发现前方有人突然摔倒后,旁边的人一定要大声呼喊,尽快让后面的人群知道前方发生了什么事,否则,后面的人群继续向前拥挤,就非常容易发生拥挤踩踏事故。面对混乱的场面,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顺利逃生的重要因素,争取做到遇事不慌,否则大家都争先恐后往外逃的话,可能会加剧危险,甚至出现谁都逃不出来的惨剧。(二)遭遇拥挤的人群怎么办1发觉拥挤的人群向着自己行走的方向拥来时,应该马上避到一旁,但是不要奔跑,以免摔倒。2遭遇拥挤的人流时,一定不要采用体位前倾或者低重心的姿势,即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3如有可能,抓住一样坚固牢靠的东西,例如路灯柱之类,待人群过去后,迅速而镇静地离开现场。(三)出现混乱局面后怎么办1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做好准备保护自己和他人。2此时脚下要敏感些,千万不能被绊倒,避免自己成为拥挤踩踏事件的诱发因素。3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马上要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4若被推倒,要设法靠近墙壁。面向墙壁,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四)事故已经发生该怎么办1拥挤踩踏事故发生后,一方面赶快报警,等待救援,另一方面,在医务人员到达现场前,要抓紧时间用科学的方法开展自救和互救。2在救治中,要遵循先救重伤者、老人、儿童及妇女的原则。判断伤势的依据有:神志不清、呼之不应者伤势较重;脉搏急促而乏力者伤势较重;血压下降、瞳孔放大者伤势较重;有明显外伤,血流不止者伤势较重。3当发现伤者呼吸、心跳停止时,要赶快做人工呼吸,辅之以胸外按压。(五)案例分析陕西省某县城关小学1989年12月28日清晨举行周会。7时许,在学校广播和铃声的催促下,教学楼上千名学生争先恐后奔往学校操场集会。学校副校长杨某未将教学楼西边楼梯铁栅门打开,使得二、三、四楼七百多名学生只得全部涌向东楼梯口。学生们下到二楼和一楼楼梯拐弯处时,因楼道电灯末开,跑在前面的学生摸黑与少数上楼放书包的学生相遇,造成双方拥挤,个别身材小的学生跌倒后引起上下楼梯受阻,造成严重拥挤,酿成特大伤亡事故,死亡 6至 11岁的小学生 28人,伤59人。五、小结 在一些集会或大型活动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听从指挥,有秩序地进、离场,不要争先恐后或追逐打闹,要冷静应对一些突发事件。 打架斗殴危害大一、 打架斗殴的性质:生命权和健康权是人类最基本的权利。生命权和健康权是其它一切权利的基础。打架斗殴行为严重威胁他人的生命与健康,轻者违反校规校纪,严重者构成犯罪,将被追究刑事责任。打架斗殴行为可能构成的罪名有两个:一个是“故意伤害罪”,另一个是“故意杀人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故意伤害罪的定义是: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打架斗殴”是一种典型的故意伤害行为。按照故意伤害的伤害结果,可以把“故意伤害罪”分为故意伤害致人“轻伤”、故意伤害至人“重伤”和故意伤害至人“死亡”。法律规定:“14周岁(包括14周岁)以上的人,要对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的后果承担刑事责任。16周岁(包括16周岁)以上的人,要对故意伤害致人轻伤以上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有的同学可能弄不清楚什么是“刑事责任”。“刑事责任”是指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具体包括:死刑、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管制、拘役等。打架斗殴等故意伤害行为严重,扰乱社会秩序,严重威胁他人的生命和健康,“刑法”规定了较重的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134条的规定:犯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致人重伤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这里需要进一步明确的是:聚众斗殴,不计后果,欲置人于死地的行为应认定为故意杀人罪,最轻的也要判310年。同学们,生命是脆弱的,决不象电脑游戏和动画片中的人物那样,有几条命;身体被打得变了形还能恢复原状。打架斗殴行为极易造成他人身体的损伤,某些伤害是不可逆转的,将给受害者造成终生的遗憾。一旦达到轻伤的标准,加害者就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所以,打架斗殴行为既害人又害己。实际上因打架斗殴行为造成他人轻伤或更严重损伤的事例屡见不鲜。国家轻伤鉴定标准规定了构成轻伤的各种情况。同学们不难看到致人轻伤是多么容易。通过以上内容大家看到,打架斗殴行为是多么危险。我校也出现过因打架斗殴造成他人轻伤的情况:前臂骨骨折、轻微脑震荡很多因打架斗殴进入监狱的青少年都会说这样一句话:“我只想教训一下,没想到。”希望这样的事不要发生在同学身上,一但因为打架斗殴致人重伤或者轻伤,后悔就晚了。讲到这里,有的同学可能会想:把人打成了轻伤怎么没进监狱呢?事情是这样的:法律规定故意伤害致人轻伤的,属于自诉案件,受害者可以选择是否追究加害人的刑事责任。通俗的讲就是允许私了;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的案件,属于公诉案件,由检查院提起公诉,不允许私了。当然了,我们校园里发生的打架斗殴行为大多没有造成重伤或轻伤的严重后果,还构不成故意伤害罪,但已经严重违反了校规校纪,是应当受到纪律处分的行为。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打架斗殴严重扰乱学校教学秩序,违反校规、校纪,严重者构成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将受到刑事追究。二、打架斗殴的危害:1、扰乱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影响同学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我们都希望在一个友善的校园环境中学习和生活,这样才能专心学习”。2、严重影响被害人的身心健康。打架斗殴是一种典型的故意伤害行为,加害者以故意损害他人身体健康为目的。所以打架斗殴的结果往往是造成受害者身体的损伤,遭受伤痛的折磨,甚至造成残疾。生命是平等的,你的生命与健康与同学们和老师的同样重要。3、给加害人的家庭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人的生命和健康是无价的,可以说:以损害他人生命和健康为目的的打架斗殴行为是一种最昂贵的消费行为。为此花上成千上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都不是什么希奇事,花钱如流水。有的家长痛苦的把这种情况比喻为:“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当前社会上流传这样的话:“有本事去挣钱”,下一句话是“没本事别打架”。4、构成故意伤害罪,被追究刑事责任。失去自由,一层层的铁门,强制劳动,从早到晚时时监视和约束,严厉的强制措施,低下的食宿条件。争取减刑,早点出去。对家庭最大的伤害。正是因为打架斗殴的后果如此严重,学校和家长才这样重视。我亲耳听见有一位这样教育他的孩子:“别打架,咱们也打不起”等。话虽朴实,但很实在,让我们都按这位父亲的要求去做吧!三、引起打架斗殴的原因及对策。1、欺压同学的流氓行为引起的打架斗殴。 2、吸烟、喝酒引起的打架斗殴。3、日常生活中言行动作粗鲁,引发矛盾。 4、冲动,为一点小事。5、哥们儿义气,害已害人。今天,我们从打架斗殴的性质、危害、成因及对策几个方面探讨了打架斗殴的现象,希望同学们引以为戒,不要让打架斗殴的悲剧发生在你身上。不要出了事以后才感叹“我要不怎么怎么样该多好哇!”。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 教学目的: 1.提高安全意识,学习溺水安全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增强与同学的合作交流意识。 2.初步了解溺水安全的有关内容,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提高安全意识。 3.自己能改变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的行为的辨别能力。教学重点:学习溺水安全的基本知识,培养有关防范力。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对,现在是夏季,天气渐渐变得很热了,你们热了怎么办?可是今年有好几个小朋友因为热就悄悄去河里、池塘里洗澡,你们想知道他们去洗澡发生了什么事吗?告诉你们,今年涪陵有好几个小孩下河洗澡被淹死了,他们再也见不到自己的爸爸妈妈了。他们好可怜,老师伤心,他们的爸爸妈妈也很伤心。二、防溺水教育小朋友们,我们怎样使自己不会发生溺水事故呢? 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 一)、老师先向学生讲几点防溺水的知识要点 (1)教育学生周末、节假日、寒暑假严禁到江河、池塘、无盖的水井边等处戏水、游泳。不能独自或结伴到池塘边钓鱼、游泳、玩水。 (2)教育学生在来校、离校的途中千万勿去玩水,下江游泳。 (3)我们是未成年人,很多同学都不会游泳,如果发现有同学不慎掉进江河、水库、池塘、水井里等,我们不能擅自下水营救,应大声呼唤成年人前来相助或拨打“110”。 (二)、老师谈谈事例,并由学生扮演小品 本学期学校在周末,几名学生到讲河边钓鱼玩,有两名学生不慎溺水死亡。这个悲惨的事实告诉我们了什么?这几个同学违反了哪些安全规则?我们应如何遵守安全规则。 (1)议一议: 这几个小朋友违反了哪些安全规则? 我们应如何遵守安全规则? (2)把小朋友的错误纠正过来。 (3)由这个事实谈谈我们的心得体会。 (三)、说一说 说说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防范溺水事故的发生。 三、小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 (2)教师小结: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的手里,希望你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会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溺水安全原则的好习惯。 食物中毒预防知识1、什么是食物中毒?凡是健康人,吃了“有毒食物”而引起的以急性中毒症状为主的一类疾病,叫做食物中毒。“有毒食物”包括哪些呢?(1)被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污染的食物。(2)被致病微生物污染,并在繁殖过程中产生大量毒素的食物。(3)被有毒化学物质污染,并达到了中毒剂量的食物。(4)本身就含有毒物质,在加工过程中毒性又未被去除的食物,如木薯、苦杏仁等。(5)在贮藏过程中,产生或增加了有毒成分的一类食物,如发芽土豆,高温熬炼的食油等。(6)外形与无毒食物难以区别而实际有毒的食物,如毒蘑菇等。需要说明的是,吃了未成熟的水果,或暴饮暴食,或对某些食物地敏,或经口感染的传染病(肝炎、痢疾等)、寄生虫病,都不属于食物中毒的范畴。2、常见的食物中毒可分为哪几类?常见的中毒,按照致病物的不同可分为以下4类(1)细菌性食物中毒:食物被致病性微生物污染后,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和营养条件下大量繁殖。人吃了这种含有大量细菌及其毒素的食物,就可以发生食物中毒。(2) 化学性食物中毒:食物经有毒的化学物质污染后被人食用而引起的中毒。如农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