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中学八年级语文试题精心.doc_第1页
实验中学八年级语文试题精心.doc_第2页
实验中学八年级语文试题精心.doc_第3页
实验中学八年级语文试题精心.doc_第4页
实验中学八年级语文试题精心.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学年实验中学八年级语文学科抽测试卷命题人:阮燕萍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4分)。1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 )A.溃退(gu) 舀水(y) 淤泥(w) 白洋淀(din)B.绥靖(su) 脂粉(zh) 俨然(yn) 蹿一蹿(cun)C.寒噤(jn) 拂晓(f) 问津(jn) 颤巍巍(chn)D.提防(d) 惊骇(hi) 珐琅(f) 迫击炮(pi)2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2分)( )A.臭名昭著 荒谬 鞠恭 闪烁 B.精疲力竭 憧憬 脏物 倾泻 C.世外桃园 瓦砾 杀戮 阻遏 D.锐不可当 血腥 箱箧 制裁 3.选出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2分)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 ,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 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 博物馆。A.悲惨 美轮美奂 B.凄惨 完美无缺 C.惨淡 富丽堂皇 D.悲凉 精美绝伦4.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2分)( )A.防止煤矿不出事故的最好办法,就是加强安全工作。B.把北山建设成省级森林公园,是当地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C.各级人民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关系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能否顺利开展。D.同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注视和倾听着这位见义勇为的英雄的报告5.根据语境,在下列空缺处填入最恰当的句子的一项是(2分) 。父母对子女有抚养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之责任;个人对社会有奉献的责任,同时社会也有对个人的责任。A.我们要做有责任的人 B.人与人之间都要有责任 C.责任是无处不在的 D.责任是双向的 6.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2分)( ) A陶渊明-桃花源记-陶渊明集-晋代 B刘禹锡-陋室铭-全唐文-唐代。 C雨果-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雨果文集-英国 D朱自清背影朱自清散文全集-现代7古诗文名句、俗语默写。(6分)(1)少壮不努力, 。(2) ,往来无白丁。(3)树树皆秋色, 。(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5)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 。8.综合性学习。(6分)传承传统美德,弘扬民族文化。某校于2013年重阳节组织一次以“孝”为主题的综合性活动,请你准备参加。(猜“孝”义)参考图片及“孝”的 古文字,猜猜“孝”的 本义(2分)本义: 【感“孝”心】传统的“孝”比较强调长幼有序、顺从父母,新时代,“90后”孝顺观有了新的特点。阅读以下材料,写出你的两点发现。(2分)A.节日里我会给爸妈写小卡片,感谢他们的付出,告诉他们“我很爱你们”B.我认为“孝”跟“顺”不是一码事,爸妈也有错的时候,比如,我一用电脑,我爸就不高兴,但需要的时候我还是会偷偷用的。C.我偶尔会和妈妈聊聊明星的八卦,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哦,专家证明现代人压力很大,适度地八卦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心理调节方法。特点一: 特点 。 【说“孝”理】孙萌向好友倾诉自己的烦恼,他觉得妈妈管得太多,为此还和妈妈吵了一架,现在甚至想离家出走。如果你是他的好友,将怎样劝阻孙萌?引用以下论语中的一句名言进行劝说。(60字左右)(2分) A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意思: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必须有一定的去处。)B事父母几谏。(意思:侍奉父母,如果他们有不对的地方,得轻微婉转地劝阻。) 答: 二、现代文阅读(26分)(一)阅读下面文本,完成9-12题。(11分)在中国人眼里,获得四代、五代同堂的经历,才算是达到了人生最幸福的境界。从人类进化的历史上看,这不仅仅是中国人的幸福观,更是整个人类的幸福观。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别说是四代、五代同堂,就是三代同堂,也曾经是人类一个很遥远的梦。前不久,人类学家对原始人的牙齿化石进行了研究,发现在13万年前,没有一个人的寿命超过30 岁,而这正是他们变成祖父母的年龄。在这个年龄之前,他们的孙辈们还没有出生,所以他们不可能实现三代同堂的美梦。但当人类学家着眼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欧洲人时,竟然发现老年人和年轻人的比例是2:1,这意味着此时有很多人已经可以见到他们的孙辈出生。换句话说,直到大约3万年前,多数人类祖先圆了三代同堂的美梦。人类学家指出,人类能圆三代同堂的美梦,是一个很伟大的进步,它对促进人类飞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早些时候,以色列研究人员利用遗传学技术,从非洲克瓦人、桑人等土著人身上采集了600多个完整的线粒体DNA基因组样本。通过样本对比,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约7万年前,人类一度濒临灭绝,只剩下2000来人。但为什么没有灭绝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那时剩余的人类生存能力很强,因而平均寿命也比较长,超过30岁的人已经出现了,这说明三代同堂的现象已经出现了。这让祖父母们可以把传统狩猎技术等知识传授给后代。无疑,这些知识武装和保护了后代。正是凭借这些,人类才最终走出濒临灭绝的险境,又重新发展壮大起来。因此,我们可以说三代同堂的最大作用是增强了人类自身抵抗灭绝风险的能力。最新的研究表明,在现代人身上,也能看到三代同堂对人类发展的切实帮助。美国生物学家发现与孙辈生活在一起的老人更加积极乐观,也愿意参加体育运动,他们得病的机率比那些不能与孙辈一起生活的人要低20%而他们的孙辈则更活泼,更健康,反应也更快。这说明,三代同堂对促进人类自身的健康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而这种作用在早期人类社会中,意义更重大,好处也更多。但由此也引发了一个新鲜有趣的问题:如果未来人类能够实现六代、七代同堂的美梦,那么它还会促进人类社会的迅猛发展吗?现在看来,我们还不能在人类寿命延长与人类社会迅猛发展之间简单划等号,因为人口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明显阻碍。但不管怎样,我们都必须承认,人类历史上的三代同堂确实对人类社会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促进作用。 9.选文说明的中心内容是什么?请简要回答。(2分) 10.选文第段中加点词“多数”为什么不能删去?请简要回答。(3分) 11.请简要说明三个自然段的顺序不可以调换的原因。(4分) 12.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人类学家对原始人牙齿化石的研究表明,13万年前没有一个人寿命超过30岁。 B以色列研究人员利用遗传学技术,从非洲土著人身上采集基因样本进行研究。 C研究表明,与孙辈生活在一起的老人更加积极乐观,他们的孙辈更活泼健康。 D人类寿命不断延长,对人类未来社会的迅速发展将完全发挥积极的作用。(二)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17题。(15分)父亲走时,我 17 岁。奶奶走时,我 18 岁。父亲在临终的时候,给我讲了一个故事。奶奶活着的时候,也给我讲了一个故事。父亲和奶奶讲的是同一个故事。父亲说,村子尽头的那座念母桥,是两代祖上给取的名字,为的是纪念一位老母亲。有一位母亲 30 多岁的时候,她有个孩子七八岁。一天,下着雨,儿子走在前头,母亲走在后面,因为路滑,孩子一不小心从桥上掉了下去,落到水里。母亲瞧见,像疯了般地跳进水,一把抓住儿子。只可惜,母亲不会游泳,只知道在河水里拼命地托着儿子。在危急关头,幸好有位水性很好的路人经过,将母子俩救了起来。路人责备这位母亲说,你一个妇道人家,又不会游泳,怎么能跳进水里呢?母亲只知道千恩万谢他救了自己的儿子,并要给他下跪磕头。几十年后,像是天意的安排一般,有一天,母子俩再次经过这座桥。只不过这位母亲已经 60 多岁了,由于多年的操劳,她行动已经很不便,但依然走在后头。老母亲脚一滑,从桥上掉进了水里。儿子回头看到母亲落水,桥离水面并不高,于是,他手里拿着扁担,站在桥上,把扁担伸进水里,喊母亲快抓住。只可惜,老母亲连伸手的力气也没有,被水给冲走了。一天后,人们在下游发现了那位母亲的尸体,都抹着泪说 :母疼儿是长江水,儿孝母是扁担长啊!父亲讲完这个故事,欲言又止。我看到他显得很疲惫,说,你别讲了吧,我明白,我们会照顾好奶奶的。父亲很欣慰地点了点头。那时父亲已经在病床上躺了 3 个月,生命到了最后时刻。那些日子里,母亲终日以泪洗面,却从未发现奶奶有任何悲伤的表情,她依然像往常一样每天早早地起床,给鸡喂食,然后做饭。每有亲戚或乡邻来探望父亲的时候,奶奶都像往常一样微笑着跟他们拉着家常,像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儿子快要离去一样。来来往往的人都摇头,叹息说,没想到奶奶老糊涂了,自己儿子的生命快到尽头了,她却像没事一般。我也一直觉得奶奶是老糊涂了,因为我好几次看到奶奶走到父亲病床前,伸出苍老的手抚着父亲的额头,冲父亲微笑,问他想吃什么,并告诉父亲不用担心她,她的身体好着呢,一定可以活到曾孙子出生,还可以带曾孙子呢。没过多少日子,父亲安详地离开了人世。那天,家里哭成一团,唯独奶奶没有流泪,一个人坐在那里,眼睛一直看着门口,谁叫她也不应不动。第二天我才发现,奶奶的头发已经找不到一根黑色的了。我突然间觉得奶奶一下子老了十几岁。在父亲去世后的一个星期,奶奶连一口稀饭都未曾下肚。一个月后的一天,在奶奶的床前,奶奶拉着我的手,跟我讲了父亲讲过的故事。讲完,奶奶木然地望着窗户,自言自语地说 :“母疼儿如长江水,娘不想你走得有挂牵啊!”我说 :“奶奶,如果你想父亲了,就哭出来吧。”奶奶说 :“孩子,奶奶的泪早已在心里流干了。”8 个月后,奶奶也离开了人世。在一个大家不曾想到的夜里,奶奶睡下后便没有再醒过来。(摘自读者) 13.读完文章,你是如何理解奶奶对病危父亲那种平静的态度的?(3分)14.奶奶对父亲的爱看似平静超然,实则刻骨铭心,请你结合文章找出依据。(3分)15.这篇文章中转引的故事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有何用意?(3分)16.本文的行文章法很特别,采用了双线结构:写故事中母子之爱与现实中母子之爱。试分析比较现实中和故事中母子之爱有何异同?(3分)17读了本文之后,每个人都会被文中母亲那种无私的爱所感动,请你结合所知道的赞美母爱的诗词谚语写一句感谢母亲的话。(3分)三、古诗文阅读(20分)(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8-19题。(4分) 野 池 唐王建 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乔。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蜒上下鱼东西。18.诗歌以“野池”为描写对象,第一、二句描绘了池水 ,植物 的景象。(2分)19诗句“蜻蜓上下鱼东西”表现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0-24题。(16分)爱 莲 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20.爱莲说作者 , (朝代)著名的哲学家。(2分)2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4分)可爱者甚蕃(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亭亭净植( )陶后鲜有闻( ) 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莲,花之君子者也。23下面的分析理解不 正确的一项是()(3分)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写出了环境的清幽雅致。B.作者从莲的生长环境,形态香气,风度气质等方面写莲花的超凡脱俗。C.“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用来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因而美名远扬。D.作者写牡丹的目的是正面衬托莲的雍容华贵。24根据上文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具有怎样的品质。(3分) 四、写作(30分)25有人说:“走着走着,我们就长大了。是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前行的过程。走在路上,我们欣赏春夏秋冬;走在路上,我们辨别美丑;走在路上,我们品味酸甜苦辣;走在路上,我们抒发喜怒哀乐”请以“走在路上”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自选(除诗歌外、戏剧外)。 不得照搬所提供的作文材料。字数不少于600字。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地名、校名。2013学年实验中学学科抽测语文答题卷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共24分)。1. 2. 3. 4. 5. 6. (1-6题每题2分)7.古诗文名句、俗语默写(共6分,每格1分)。(1) (2) (3) (4) (5) (每题1分)8. 综合性学习。(6分)本义: (2分)特点一: (1分) 特点二: (1分)引用以下论语的话进行劝说。(2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6分)。(一)阅读下面文本,完成9-12题。(共11分)9.答: (2分)10. 答: (3分)11. 答 (4分)12. ( )(2分)(二)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17题(共15分)。13.答 (3分)答: (3分)15.答: (3分)16答:同: 异: (3分)17答: (3分)三、古诗文阅读(共20分)(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8-19题。(4分)18. (每题2分) 19. (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0-24题。(16分)20. (每题1分)21. (每题1分)22. (2分) (2分) 23. ( )(3分)24 (3分) 四、写作(30分)25有人说:“走着走着,我们就长大了。是的,成长是一个不断前行的过程。走在路上,我们欣赏春夏秋冬;走在路上,我们辨别美丑;走在路上,我们品味酸甜苦辣;走在路上,我们抒发喜怒哀乐”请以“走在路上”为题,写一篇文章。提示语要求:文体自选(除诗歌外、戏剧外)。不得照搬所提供的作文材料。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地名、校名。八年级语文抽测答案1C 2D 3C 4B 5D 6c7(1)老大徒伤悲 (2)谈笑有鸿儒 (3)山山唯落晖 (4)濯清涟而不妖 (5)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8(猜“孝”义)好好侍奉父母 【感“孝”心】与父母平等相处;善于与父母沟通交流;直接表达对父母的爱,但顺从有度;表达感情的方式活泼有创意。 【说“孝”理】(示例1)孙萌:孔子说过,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即使你要外出,也必须让妈妈知道,否则你妈妈会担心的。 (示例2)孙萌:孔子说过,事父母几谏。如果妈妈有不对的地方,你要与她好好沟通,千万不要负气出走。你妈妈管你也是为你好,你说对不对?9三代同堂对社会(或人粪)发展起到促进作用。10.“多数”(表示限制),说明当时大部分人类祖先圆了三代同堂的美梦,如果去掉,表示人类祖先都是这样。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