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四单元教案.doc_第1页
2015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四单元教案.doc_第2页
2015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四单元教案.doc_第3页
2015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四单元教案.doc_第4页
2015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四单元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四单元教案 第四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共计7课时)2.减法(共计4课时)第一课时 (19) 教学内容三位数减三位数(例1、例2)教材分析在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过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本节课主要介绍三位数加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这是学生学习笔算加法的难点。学情分析本节内容是学生已经学习过笔算退位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计算上思维过程较为复杂,教学中应从学生已有基础知识出发,在新的知识点加以引导,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减法的计算法则。针对学生容易发生的错误,加强练习。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三位数减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掌握减法验算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激励在具体情境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认真计算和检查的好习惯,激发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教学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二次备课设计意图回顾旧知引发问题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生:喜欢。师:那你们知道我国一年生产多少动画片吗?出示国产电视动画片生产情况统计表:年份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总数/部2986124186249322385435优秀/部-41323350528182运用聚光灯年份20042005总数/部2986优秀/部-41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你能获取哪些数学信息?生汇报师:2005年比2004年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呢?生:86-29师:你能在练习本上用竖式解答这道题吗?生笔算师:能说说你的计算过程吗?(幻灯展示)86-29,个位6不够减9,从十位退1到个位当10,16-9=7,十位退走1后还剩7,7-2=5,所以86-29=57师:谁来说说在笔算两位数减法时,应该注意什么呢?创设情境,进行有效的知识迁移,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创设情境引发探究1.例1师:其实这几年我国生产了许多的动画片,你们看!出示完整统计表师:你知道“2011年比2009年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吗?(课件出示问题)师:要求这道题,应该怎样想呢?生:要求2011年比2009年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就是求435比322多多少,用减法计算,列式为435-322(学生白板圈有用信息)板书:435-322师:这道题可以怎样计算呢?生:笔算师:你想怎么计算?生汇报师板书: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上5-2=3,在个位上写3,十位上3-2=1,在十位上写1,百位数4-3=1,在百位上写1.师:他说的对吗?还谁能说一说?生汇报师:刚才我们知道了2011年比2009年多生产113部动画片,那你知道2010年比2009年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吗?这次你能自己动手试着做一做吗?生动手,幻灯展示一生师:通过刚才的计算,想一想这道题与86-29有什么区别?生:435-322这道题是三位数减三位数。师:对,我们今天学习的就是三位数减三位数。2.例2师:刚才我们通过计算,计算出了2011年比2009年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那李老师想问问“2005年比2011年少生产多少部动画片?”呢?师:怎样思考这道题呢?生:要求“2005年比2011年少生产多少部动画片?”就是求比86比435少多少,用减法计算,435-86(板书)师:利用前面学过的知识,你能用竖式计算吗?打开书41页,把例题补充完整。师:谁来汇报一下你的计算过程。生汇报、师板书生:列竖式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上5-6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15-6=9,在个位上写9,十位上3退1,还剩2,2-8不够减,从百位退1当10,12-8=4,在十位上写4,百位上4退1还剩3,落下来,在百位上写3.问:十位怎么算?十位上的得数为什么是4,不是5呢?生:因为个位相减时不够减,找十位借1,那么十位上3退1,还剩2,2-8不够减,从百位退1当10,12-8=4,在十位上写4,师:对,像这样需要连续从前一位退1再减的题。我们称为连续退位减法,(板书课题)那我们在计算连续退位减法时应注意什么呢?生1: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要向前一位借一。生2:百位退1后别忘记要少看1再减。师总结:对了,其实和我们学习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笔算的计算方法相同,都需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数不够减,都要从前一位退1,只不过数位上从两位数增加到了三位数。师:为了方便大家记忆,李老师编了一个小歌谣,你们看:相同数位要对齐,计算要从个位起,哪位不够前位退,本位加10别忘记师总结:看来,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都要从前一位退1.师:老师这还有2道题,你会算吗?请同学们打开练习本完成。生动手,2生板演354-66 133-74师:哦,原来十位上的3既要“退1”给个位,自己又要向百位去“借1”。师:谁能再说说十位怎么算?师:同学们真了不起,独立计算出它的结果。李老师想问问,这几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生:435-86是连续退位减法。师:同学们学习的真好,看着这个统计表,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呢?生:2005年比2010年少生产多少部动画片?2006年比2007年少生产多少部动画片? 复习已有旧知,为新知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计算连续退位减法时,当被减数连续两次不够减,要连续两次由前一位退一,又加又减,计算上思维过程较为复杂,应酌情突出重点加以引导,加强联系,建立清晰的表象。利用估算,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应用新知解决问题找错误。338 861 526-125 - 94 -22713 955 309动脑筋,()里填几?( )1 7 8 7 ( )- 3( )9 -3( ) 9 ( )6( ) ( )9 2师:你们会计算吗?现在请你在练习篇子上进行计算,开始。生汇报结果257+853 248+776 迁移地方法进一步运用,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回顾总结深化提高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计算时要注意什么?428248 717-279注意培养学生的认表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布置作业练习册板书设计连续退位减法435-322=113(部) 435-86=349(部) 435 435 -322 - 86 113 349 课后小记 第四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共计7课时)第二课时(20) 教学内容减法(例3)教材分析利用知识的迁移类推自主探究,讨论归纳被减数中间有0的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教学验算方法。学情分析本节课的学习与例1密切联系,但不同的是被减数中间是0,所以这节课要延续上节课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并要注意中间是0的退位方法,让学生经历笔算的过程,利用知识的迁移类推自主探究,讨论归纳被减数中间有0的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教学验算方法。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自觉运用迁移规律探索并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养成认真踏实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理解被减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教学难点准确计算被减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教学具准备课件、练习本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二次备课设计意图回顾旧知引发问题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连续退位减法,谁能说说退位减法需要注意些什么?怎样计算呢?生:相同数位要对齐,计算要从个位起,哪位不够前位退,本位加10别忘记。师:说的真好,现在李老师想出几道题,看你们计算的是否准确。出示:842-683 715-559师:我们知道个位上不够减时,要从十位退1,十位不够减,就要从百位退1到十位上当10,这个过程就是哪位不够减就要从前一位退一生独立竖式计算,汇报过程。复习铺垫,为学习新知打下基础。创设情境引发探究师:看来同学们掌握的都很好,那你们知道2005年比2004年计划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吗?年份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总数/部2986124186249322385435优秀/部-41323350528182师:要求这道题,应该怎样想呢?生:要求2005年比2004年多生产多少部动画片,就是求403比158多多少,用减法计算,列式为403-158板书:403-158师:这道题可以怎样计算呢?我们请计数器来帮忙。师:403在计数器上怎么拨?403-8,我们看,个位上只有3颗珠,不够减8怎么办?生:向十位借。师:十位没有珠呀?生:向百位借。师:退1当几?生:退1当10.谁来给大家拨拨看?学生边说边拨珠:百位上退1颗珠,在十位上拨上10颗珠。师:再在十位退去1颗珠,这时个位应该有多少颗珠?(13颗)师:那十位上还剩多少颗珠?生:刚才有10颗珠,借给个位1颗,还有9颗。师:刚才拨珠过程看清楚了吗?我们再来看一遍。(师生共同完成拨珠过程)师:每次算减法都借助计数器很不方便,所以我们可以利用竖式来计算。个位上3-8不够减怎么办?生:向十位借1.师:十位上没有计数单位呢?生:向百位借1.师:在百位上打退位点,百位退1到哪位呢?生:十位。师:十位上是几?(10)师:十位再向个位退1,这时十位上是几?也就是说,0上点点看做几?(9)师:现在个位上是多少?(13)师:个位上13-8=5,十位现在是几?(9)师:你怎么知道的?师:现在你会算了吗?在小篇子上自己试着做一做。生汇报计算过程。师:说的非常好,谁还能再说一说。师:请你想一想,这道题和我们学过的竖式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生:被减数中间有0师:对了,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板书)师:计算这种题时,我们依然应该先把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只不过当个位上不够减时,要从十位借1,但是十位上也是0,就要从百位借1到十位上当10,再从十位上借1到个位上当10,这时十位上还剩下9。计算十位时要用9减十位上的数。师:如果被减数个位十位都是0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出示:500-268师:这道题怎样计算呢?请你写在练习篇上。生汇报生:从百位借1.师:百位的1借给哪位?生:十位。师:十位现在是几?生:10。师:能计算了吗?生:不能,因为个位上不够减,还要把十位上的数借给个位。师:十位现在借给个位1,还剩几?生:9。师:个位相减后,十位用几减?生:9.师:为什么是9?刚才从百位借1不是10吗?生:已经借给个位1个了,还剩下9,所以要用9去减。师:对了,在计算中,被减数中某一位是0退位后,计算时要用9去减。其实这个过程依然是哪位不够减就要从前一位退一。 师:为了方便同学们记忆,李老师编了一个小儿歌帮助大家记忆。看到0,向前走,看看哪一位上有。 借到了,往后走,0上有点看作9。生读,记忆。师:那我们计算的对吗?我们怎样检验一下呢?生:用加法验算。生:用被减数减差,看是不是等于减数。 师:对,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帮助我们验算减法计算的是否正确。但是书写时要注意格式。教师教授验算格式。师:会了吗?现在请同学们验算刚才的这两道题,看看自己的计算是否正确。生汇报创设有生活信息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有积极参与的愿望。引导学生遇到问题时,要多想办法,利用已有的经验加以解决。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有利于思维深刻性和灵活性的培养。应用新知解决问题1竖式计算并验算:2. 连线师:勤劳的小蜜蜂正在忙着采花蜜,但是他们只能采属于自己的花,那么,哪一朵花才是属于他们自己的呢?让我们来帮帮他们好吗?书44页 4题 师:先估计一下结果,看看有什么规律。小组讨论,全班汇报交流笔算出得数,看估计的是否正确。(独立完成,集体订正)3第44页 练习九 2题师:分析题意,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师:现在我们练两道题,可以吗?出示:802-458 600-423生独立完成,汇报过程。鼓励学生从小养成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详细讲解过程,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回顾总结深化提高竖式计算400-256 807-459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新的收获?在做题时,有什么想法?布置作业质量检测板书设计连续退位减法403-158=245(部)4 0 3 2 4 5-1 5 8 验算:+1 5 8 2 4 5 4 0 3 第四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共计7课时) 第三课时(21 ) 教学内容解决问题(例4)教材分析在已经有了笔算加法和减法的基础和简单估算的基础,帮助学生学习相同情境针对不同的情况解决问题,需要运用不同的策略。学情分析由于学生已经有了笔算加法和减法的基础,和简单估算的基础,所以这节课就要通过呈现销售清单来帮助学生学习相同情境针对不同的情况解决问题,需要运用不同的策略。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经历针对不同情况,运用不同策略会运用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解决问题,掌握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问题。2过程与方法:结合生活情境,学会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策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培养数学应用意识教学重点运用不同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估算.教学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二次备课设计意图回顾旧知引发问题1、获取数学信息 师:星期天,小红和爸爸去超市购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销售清单。课件出示出题图1)空调扇558元 2)学习机225元 3)护眼灯166元师:从这张清单上你能获取哪些数学信息?生观察后交流2、提出问题师:根据发现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生思考后指名汇报 根据学生的汇报,课件出示提出的数学问题:(1)收银员应收多少钱?(2)小红的爸爸应准备多少钱?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获取数学信息,感悟数学问题引发学生产生自主解决问题的内在需求。创设情境引发探究1、解决收银员应收多少钱的问题。(1)阅读与理解师:问题是什么?需要收集哪些信息?生:问题是收银员应收多少钱?需要知道每件商品的价钱。观察清单可以知道:空调扇558元 ,学习机225元 ,护眼灯166元(2)分析题意师:收银员要准确,计算要精确。想知道收银员应收多少钱,应该怎么办呢?生:要把这三件商品的价钱加起来,用连加的方法计算。师:应该怎样列式呢?生:558+225+166(师板书)(3)计算师:怎样计算?请你写在练习本上。生汇报师:你认为计算时列两个竖式计算简便还是列一个竖式计算简便?生汇报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5 5 82 2 5+1 6 69 4 92、解决小红的爸爸应准备多少钱的问题。(1)阅读与理解师:问题是什么?需要收集哪些信息?师:问题是求小红的爸爸应准备多少钱,知道每件商品的大致价格就可以了(2)分析与解答。师:求小红的爸爸应准备多少钱才够,需要准确计算吗?生:不需要准确计算,估计就可以了。师:怎样估计呢?生:空调扇的价格大约是560元,学习机的价格大约是230元,护眼灯的价格大约是170元。师:那怎样计算呢?生:560+230+170=790+170=960(元)(师板书)师总结: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认真分析具体情况,灵活选择计算的策略来解决问题。当要解决的问题的结果需要比较准确时,就要精确计算。当要解决的问题的结果不需要比较准确时,可以估算解答,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大家反思一下这两道题的解决方法,在以后解决问题时,需要注意些什么?生汇报尊重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根据问题情境以及是否要求计算出准确的结果等方面进行思考,为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来解决问题做准备。应用新知解决问题出示书46页12题师:这道题要求什么?生汇报师:要求准备多长的网,是准确计算还是估算就可以?生:需要准确计算。师:为什么呢?生汇报师:那应该怎样列算式呢?生:194+248+165师:现在请同学们计算。把学生间的交流和师生间的交流融合起来,丰富解决问题的视角。回顾总结深化提高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在学生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灵活计算时,渗透策略优化的思想。布置作业练习册板书设计解决问题558+225+166=949(元) 560+230+170 5 5 8 =790+1702 2 5 =960(元)+1 6 69 4 课后小记 1、第四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共计7课时). 整理与复习(共计1课时)第一课时( 22) 教学内容整理和复习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讲完第四单元计算后的一节整理与复习课,由于三位数的笔算加减法是小学阶段笔算加减法的最高要求,是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讲完第四单元计算后的一节整理与复习课,由于三位数的笔算加减法是小学阶段笔算加减法的最高要求,是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因此这节课要激发学生对计算的欲望,避免计算的枯燥乏味,让学生掌握好与计算有关的数学知识,通过有针对性、多层次、多方位、多种形式的练习,把与计算有关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必备的计算技能,同时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对本单元整数加、减法笔算的相关内容进行整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总结和归纳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与实际的联系,增强应用意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计算与实际的联系,增强意识,并渗透算法多样化的思想。教学重点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和验算。教学难点运用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具准备课件、练习篇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二次备课设计意图回顾旧知引发问题师:同学们,笔算加减法这部分内容我们已经学完了,下面我们就以组为单位,对学过的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整理,帮助我们更好的掌握这部分知识。板书:整理和复习师:笔算加减法要注意什么?小组讨论,组长做好纪录,全班汇报,整理发言,形成表格,课件演示: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知识整理方法:结合实际理解算理掌握方法计算验算估算笔算加法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1)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2)用和减一个加数。先把加数看作与他们比较接近的整百或几百几十的数,再用口算确定它们和的范围。笔算减法哪一位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1)用被减数减去差。(2)用差加减数。估算的方法同上。师小结:每学完一个内容,我们都要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全面的反思和系统的整理,这样才能理清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清晰的、牢固的、深入的掌握所学内容。出示:413+587 229+85 671+322 160+594 师:这些算式中的个位相加不需要进位?哪些算式中个位、十位都要进位?出示:862-715 739-58 310-224 400-319师:哪些算式中的十位相减不需要退位?哪些算式中个位、十位相减都要退位?利用表格将本单元知识清晰的展现出来,既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又渗透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创设情境引发探究1.计算:师:我们来比一比,谁的笔算本领更高!教材47页,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2.验算:师:请从刚才的练习题中选择一道加法,一道减法在边上验算检查结果是否正确?给自己评评星,看自己能获得几星级?师强调:验算是第二次计算,马虎不得!要起到应有的作用。估算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地方都不需要准确计算,而估算就可以了。出示:书47页第3题(3)师:这道题求什么?怎样求呢?生1:这道题求今天准备600张快递单够不够。要求600张快递单够不够,不需要精确的计算,估算就可以了。我们可以把279看作280,把395看作400,这样需要的快递单接近280+400=680(张),显然准备600张快递单是不够的。而计算还差多少张快递单就需要精确的计算了,需要先算出这一天需要多少张快递单,然后才能算出还差多少张,算式是279+395-600=74(张)。 我们可以直接先计算出这一天需要多少张快递单,279+395=674(张),这样与准备好的600张作比较,发现根本就不够。然后再计算还差多少张,算式是674-600=74(张)有了清晰的知识梳理,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率都会有提高。教给学生有序的思维方法,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先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在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基础上,学生之间的交流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应用新知解决问题养鸡场用900个鸡蛋孵小鸡,上午孵出了337只小鸡,下午比上午多孵出118只。问题:(1)下午孵出了多少只小鸡?(2)这一天共孵出了多少只小鸡?(3)还剩下多少个鸡蛋?师:理清条件的意思后,还应根据问题来选择条件,这样才能正确的解答问题。读懂问题,认真思考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两个条件呢?把需要的条件的序号写在问题的后面。自己独立做。3、小明的父母开了一个特价水果店,这是他们在整理店铺时不小心弄脏的一张进货与出货单,你能把这张表填全吗?单位:千克苹果梨香蕉橘子原有/千克250105200卖出/千克14521288还剩/千克98105 用笔算,看谁算得有对又快:423+349 500-453 726+598 501+389746+163 940-762 708-389 301-84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在这一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回顾总结深化提高师: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在计算方面有什么提高?反思学习过程,感知学习方法。布置作业练习册板书设计在方框里填入合适的数。( )( )4 ( )6( ) + 4 2( ) + 3( )4 4 7 1 8 0 3 课后小记 第五单元 倍的认识 (共计3课时)第一课时(23 ) 宋体小4号居中教学内容倍的认识(例1)教材分析对“整数倍”的学习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用乘除法比较两个数量大小的关系,是日常生活和后续学习中经常使用的数学概念,也是继续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认知基础。所以这个单元要让学生经历从生活中具体实物数量的比较中抽象出倍的过程,引出“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在“几个几”的基础上认识倍。学情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乘法和除法的基础上安排的,主要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一是建立倍的概念,二是解决与倍有关的实际问题。从而再从除法的角度理解倍的概念,让学生认识到倍的本质是两个数量在相互比较,即一个量里包含了几个另一个量就是它的几倍。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几何直观。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及语言表达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初步建立倍的概念。教学难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教学具准备课件、学具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二次备课设计意图回顾旧知引发问题(一)游戏引入,激发兴趣师:在拍手的过程中也有学问。下面咱们就一起来做一个拍手游戏吧。游戏1:教师拍2下,学生拍3个2下。游戏2:教师拍3下,学生拍4个3下。游戏3:学生拍6下,教师拍2个6下。游戏要求:注意停顿。如“游戏1”中,学生拍3个2下时,每拍2个要停顿一会。(注意思考拍的次数。如“游戏一”中,教师拍2下,学生拍3个2下是几下。)师:大家表现的真棒!听到这节奏明快的拍手声,小兔子来到了我们的课堂。(课件出示教材第50页主题图)通过拍手游戏,巩固了“几个几”的知识,为教学新知做准备,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情境引发探究1、初步认识倍的概念。(1)看一看。师:这幅图中有什么?数一数,他们分别有多少?让学生说出:胡萝卜有2根,红萝卜有6根,白萝卜有10根。师:红萝卜的根数与胡萝卜的根数有怎样的关系呢?课件演示:2根胡萝卜移动到一块,排成一行;6根胡萝卜移动到一块,排成一行,但要摆成3个2根的布局。总结:胡萝卜2根,红萝卜有3个2根。我们就说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根数的3倍。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指名说。学生汇报出:如何摆的?为什么这样摆?你有什么发现?从而引导学生说出:胡萝卜2根,白萝卜有5个2根。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5倍。(3)圈一圈。组织学生打开教材第50页,观察白萝卜图片。师:为了更清楚的表示白萝卜与胡萝卜根数的关系,我们可以怎样做?组织学生圈一圈。学生汇报:怎样圈的?为什么这样圈?它们的根数有怎样的关系?课件演示:白萝卜移动到一块,排成一行,每2根圈起来。组织学生继续表达:胡萝卜2根,白萝卜有5个2根。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5倍。完成教材中的填空。2、在变化中,加深对倍的概念的理解。学生认识了“倍”后,我设计了很多的“变化”,让学生在“变化”中加深对倍的认识。(1)改变红萝卜的根数。师:小兔子吃掉了1根胡萝卜,现在白萝卜的根数与胡萝卜的根数又有怎样的关系呢?生自主探索,再汇报交流。引导学生说出:白萝卜与红萝卜比较,红萝卜5根,白萝卜有2个5根。白萝卜的根数是红萝卜的2倍。课件演示:将白萝卜每5根圈起来。(2)改变白萝卜的根数。师:小兔子吃掉了1根白萝卜,现在白萝卜的根数与胡萝卜的根数又有怎样的关系呢?学生自主探索,再汇报交流。预设:白萝卜与胡萝卜比较,胡萝卜2根,白萝卜9根,不够5倍了,比4倍多1根;小兔子再吃掉1根白萝卜,白萝卜有4个2根,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4倍。(3)说一说,理解提炼倍的概念。师:我们在比较各种萝卜的数量的时候,都用到了一个什么字?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倍的认识”师:你是怎样认识倍的?你觉得什么是倍?摆一摆。师:白萝卜的根数与胡萝卜的根数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请学生拿出学具,用小棒代替白萝卜和胡萝卜摆一摆,想一想:怎样摆能够看出它们根数的关系? 引导学生发现:两个数进行比较,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就是这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这样的环节设置中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创设相对比较开放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回答,然后用倍的关系来描述,引起学生的兴趣。在认识了倍之后,让学生从这一全新的角度去发现生活中数据之间的关系,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练习,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应用新知解决问题先圈一圈,再填数。出示题目:红花12朵 黄花3朵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 )倍。2、比较跳绳的长度(练习十一2题)3、完成做一做第一题。先组织学生观察圆片的种类及每种圆片的数量,自由选择两种颜色的圆片比较它们之间的倍数关系。4、完成做一做第二题。这道题要先问清学生“第一行的4倍”是什么意思,再让学生拿出小棒摆一摆。同时可以改变(增加或减少)第一行或第二行小棒的根数,设计开放的比较活动。通过看一看、摆一摆、圈一圈等活动,让学生初步感知倍的含义,与“几个几”建立起联系。这道题将标准量画在下面,目的是通过变式练习,避免学生的思维定式,在辨析中深化学生对倍的认识,所以要让学生明确是哪两个量比较,红花的数量里包含几个黄花的数量。回顾总结深化提高组织学生举例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倍的概念。如:爸爸的年龄是我年龄的4倍师:说一说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新知识?你有什么感想?通过设计这样连续的情境,不断改变两个比较的量的数量,让学生在有趣的变化中进一步认识倍,感受在比较倍数关系时标准的重要性,要明确是谁与谁比,再找出倍的关系。布置作业练习册板书设计倍的认识2根胡萝卜6根红萝卜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胡萝卜2根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5倍。 第五单元 倍的认识 (共计3课时)第二课时(24) 教学内容解决问题1(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例2)教材分析用除法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本节课为今后更深入的学习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的几倍多几或者少几的稍复杂的应用题打下基础。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的基础上教学的。本节课的教学要通过创设值日情境,引出用除法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本节课为今后更深入的学习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的几倍多几或者少几的稍复杂的应用题打下基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中数量间的关系,能正确解答这类问题。2.过程与方法:会分析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会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倍”与“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观察、操作和推理能力。教学重点掌握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