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曾经分两部分分期发表在黑龙江大学学刊上,分别是1993年第3期的婴儿视觉与面孔美感和1994年第2期的婴儿视觉与平面性艺术品的美感(见文尾附图)。婴儿立体感形成之前的视觉特征与审美心理的隐秘关系,正是产生面孔及平面性艺术品的美感的根本原因。婴儿视觉与面孔及平面性艺术品的美感 陈 非婴儿视觉与面孔美感我首先指出什么面孔才是最美的,第一,这种面孔的各部分的比例合乎常规;第二,那种最接近我马上要提到的“面具”的面孔,从而也是最简单、最无特征的面孔是最美丽的。凡美人都是找不到突出的面部特征的,而丑陋的人则可被立即指出丑在什么地方,一个女人从远处走来,你可能觉得她很漂亮,可当走近一看,你就不感到她是那么漂亮了,因为你发现了她的面部有细小的皱纹,这时,这面孔给予你的就不是最简单的组织了,因而影响了美观。一个少女可能会马上照镜子,并产生如下疑问:“我也皮肤光洁,五官端正,找不到什么特征,可为什么不漂亮呢?”这是因为比较而言,这张面孔的“地貌”指面部肌肉的形状(微小的起伏趋势)比起“面具”的要求来,差距还是大了些。“面具”的地貌的要求是极为特殊的。那么,面孔美感究竟是怎样形成的,或者说“面具”是怎样印入人们心目中去的呢?“面具”有些什么样的特征?这些都要追溯到人婴儿时建立的一种条件反射。一些心理学家为研究婴儿是如何认识母亲的问题,对剑桥大学附属医院的新生儿做了一系列实验,他们在一个大小、形状犹如人类面部的平板上钻了三个窟窿,分别处于相当于两眼和嘴的位置上,他们发现出生几个小时的婴儿特别喜欢跟踪这类图案在本文中,我把这类图案称为“面具”“面具”对三个月的婴儿的吸引力有所减弱,而五个月的婴儿已经不在乎脸形轮廓,对只存在眼睛、鼻子、嘴巴三个部分的轮廓图案有好感。这些实验表明,婴儿最初不能辨别一张哪怕是最简单的面具和一张具体的真实的面孔之间的区别,就是说,真面孔给婴儿的印象与一个类似椭圆的形状上加三个窟窿的图案是一样的。只有当婴儿出生几个月以后,才学习人的面孔(首先是母亲的面孔)的许多特征,以至于辨别每个人。当婴儿躺在母亲的怀里时,他是愉快的我后面将指出这是一种特殊的愉快与此同时,他注意到面具,那是搂抱者的面孔。愉快由于每每与面具同时出现,所以,面具与婴儿建立了导致愉快的条件反射,这种在意识形成初期建立的条件反射是永久性的,不可消退的。因此人长大后,每当看到类似“面具”的面孔时,就产生特别愉快的情绪,诉诸语言就是:“这张脸真美啊!”或“这长相真可爱”!“面具”有什么特征呢?它可以看成是一个脸形的轮廓加上其中的三个斑点。此外什么特征都没有,两眼的四周及三个斑点组成的三角区内,还有其它任何地方都是一片纯净的区域,没有其它任何结构特征。人的面部肌肉就分布在相当于面具的这块纯净无瑕的区域内,每个人的面肌形状都不同,但婴儿看不出区别,它的视知觉并不富于立体感。因此,谁的面肌形状更接近婴儿感受到的那个面具构造,谁就更美,只要哪怕稍微的肌肉起伏的差别,不均匀、不平展,以及麻点,疤痕都会打破那种简单明了的“纯净”,变得复杂化,不同程度地影响美观。母亲怀抱婴儿,面对婴儿时,婴儿注意到面部轮廓中有三个动点,两个并排在上(眼睛),一个居中在下(嘴巴),婴儿尤其注意上面的两个动点,因为眼珠总是跟着自己转动。此外,婴儿还极为注意三个动点组成的三角区,比较而言,最不注意三角区以外的部分。他们长大以后,仍以这种习惯去注意人的面孔。因此,面孔各部分对美感的影响是不同的,两眼及其四周的地方最重要,两眼与嘴组成的三角区次之,其它部分包括脸形再次之。如果一个母亲的鼻子比一般人长,那么这是否会被婴儿接受,使它日后喜欢长鼻子的人呢?经验表明这是不会的,半岁以内的婴儿看不清面孔细节。面孔美感的发生心理同时可以佐证弗洛伊德的“婴儿性欲”说:如果性爱的心理感受与婴儿在母亲怀中的感受不是一脉相承的,那么为什么人们见到了漂亮的脸蛋即早年刺激他的“面具”时,就心生爱慕呢?婴儿的愉快是具有性感性质的,那是一种最强烈的爱的体验。婴儿视觉与平面性艺术品的美感婴儿不能把一张层次分明的真面孔与一块平面上的“面具”加以区别,因此我们可以推测,婴儿见到的一切都是富于平面性的。婴儿的立体感形成大约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其根据是,6个月以内它对任何人的面孔都表示微笑,但到了第8个月,开始对陌生的面孔出现恐惧反映。前一种情况说明婴儿看到的是“面具”,所有面孔是一样的;后一种情况相反,它能分辨每一张真实的面孔了,即它能看清面孔的细节了。我们永远不会把各种物体的大小、形状、间距、倾角等知觉为与它们在视网膜上的投影一模一样的状态;我们也不会看到平行线永远平行,直角永远是90,空间无限地深远。人类看到的空间呈锥体状,越远的景物越小,在视线尽头形成锥顶。比如,站在街道中央,会看见道路的两条边线向前会聚于一点。这种锥体状空间处于上述两种极端状态之间。婴儿视域的空间特征比成人更接近于平面一端几乎就是一幅画的翻版,它们的关系如图一所示。当然,我们无法确知婴儿视域接近于平面状态的程度,图中位置是为了说明方便而假设的。绘画及其它一切类型的平面性艺术品的形式美感的基本原则是:形式的平面-立体性特征,与婴儿立体感形成之前的视域特征越是接近,就越富于美感。正如面孔美感,哪怕细微的差异对审美效果的影响也是很大的。画面基底对形式的第三度倾向的阻抗作用,使形式的平面-立体性被局限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该范围内,不同的绘画以及同一绘画的各局部的平面-立体性可能存在细微的差异,就出现了某些画比另一些画,同一幅画的某个局部比其它局部更富于形式美感的情况。一幅极富形式美感的绘画会把我们带入与母亲融为一体的原初状态,使我们飘然迷醉,心荡神驰,充满敬畏之情。但当婴儿逐渐长大,越来越多地遇到分离、丧失等心理挫折,而此时感知觉的发展使他面对的是立体的世界了,于是,美好的平面性的天堂就永远失去了。应注意的是,婴儿视域的平面-立体性特征不是固定的,而是逐渐发展变化的,并且该变化很可能是以加速度的方式进行的,整个变化过程的大部分时间是以微弱的、缓慢的方式进行的,只是最后一小段时间才越变越快。快速变化之前的这个相对静止状态的空间特征,才是最能引起愉悦的反射的,因为它受到强化的时间最长。云遮雾障的景色之所以美,就是因为朦朦胧胧的视觉信息不太富于立体感的缘故;远处的景色往往比较美,这是因为双目视差只在五百米以内起作用,更远的地方就变得富于平面性,这种效果在阴天或清晨光线不太强烈的时候更明显;从一方小窗格向外望去,发现外面的景物的立体感被削弱了,它们仿佛与窗框毗连在一起,这是因为室内景物与室外景物之间的比例和距离关系,被墙壁遮断了,窗框外的室外远景在阴天完全可以被当作一幅画来看。那些附着于平面的基底上的形式,比如绘画和摄影,因为基底的平面性对图形本身的第三度的倾向产生了强有力的阻抗,使它们的立体感大大地削弱了,所以通常显得很美。美学家在研究一幅画、一张风景照时看了半天也不知道究竟美在哪里。其实那种美感不过是条件反射而已。他们考虑了各种各样的因素,却单单忽略了平面性艺术品最基本的性质:平面性。有时,我们会发现一张风景照上的景色很美,可身临其境,却大失所望地感到不过就是如此。图例:注: 参见科学画报1988年第11期,上海科技出版社。 陈仲庚、张丙新:人格心理学第12章,辽宁人民出版社。(作者单位:湖南省涛声网络科技公司 作者邮箱:419204979qq.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设备材料购销合同范本范文
- 农业种植技术服务合作合同书
- 红楼梦课件无水印
- 工业园区租赁经营协议
- 员工培训与委托培养协议内容说明
- 工艺品设计与制作服务合同
- 业务洽谈合同条款审查模板
- 农业金融投资合作合同
- 诗人杜牧简介
- 2025年征兵考试题库及答案
-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期末复习知识点考点背诵提纲详细版
- 2025年广东省中考英语真题(原卷版)
- 捐资奖学金活动方案
- 非标自动化培训
- 2025年贵州省中考化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高桩码头施工培训课件
- 孤独症相关培训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工业混合式步进电机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大学体育理论与实践教程》大学体育课程全套教学课件
- 2025年电信网上大学智能云服务交付工程师认证参考试题库-上(单选题)
- 图文快印公司机器操作规程复习课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