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资料:伤仲永.doc_第1页
2017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资料:伤仲永.doc_第2页
2017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资料:伤仲永.doc_第3页
2017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资料:伤仲永.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资料:伤仲永 2017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资料:伤仲永古文:伤仲永、周处、石壕吏、卖炭翁、小石潭记伤仲永文学常识:1、伤仲永节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2、隶:属于 3、世隶耕;世代从事农业生产。4、书具:写字的工具,指笔、墨、纸、砚。5、父异焉:父亲对此感到诧异 。6、借旁近:就近借来。7、书诗:写。8、自为其名:自己在诗后署上了名字。9、以-为意:以-作为诗的内容。10、秀才:这里指一般学识优秀的士人。11、指物作诗:制定物品(让他)作诗。12、立就:立刻完成。13、邑人:同乡的人。14、宾客其父:用宾客的的礼节款待他的父亲。15、乞之:指讨取仲永的诗作。16、利其然:认为这样是有利的。17、扳(pn):拉扯,这里有强要的意思。18、环谒(y):到处拜访。 利其然 :这样。19、然 泯然众人矣 :-的样子。20、称(chn):符合,相当。21、前时之闻:以前的传闻。22、泯然:消失的样子。23、与之:给。24、养父母:奉养父母。25、收族:意思是使同族人按照辈分、亲疏的宗法关系和谐的相处。26、自是:从此。27、奇之:对-感到惊奇。28、稍稍:渐渐的29、或以钱币乞之:有人。中心:本文写了仲永从才华出众的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故事,说明了后天学习和成长环境对于成才的重要性。原文: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1 / 8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翻译;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从事农业生产。仲永长到五岁时,还不曾见过写字的工具,却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差异,借邻居家的给他,仲永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在诗后署上了名字。这首诗以奉养父母、团结同族的人作为诗的内容,传给全乡学识优秀的士人观赏。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同乡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的用宾客的礼节款待他的父亲,有人用钱讨取仲永的诗作。父亲认为这样是有利的,每天拉着仲永到处拜访同乡人,不让他学习。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跟随先父回家,在舅舅家见到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让他写诗,已经不能与以前的传文相符合了。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又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舅舅说:“仲永的特异之处消失净尽,已成为普通的人。”课后题:1、 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答:1) 他的父亲把仲永当作挣钱的工具,使他荒废了学业,没有让他把天赋用在学习上,也没有给他有利于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