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杭州市高二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word.doc_第1页
2015年杭州市高二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word.doc_第2页
2015年杭州市高二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word.doc_第3页
2015年杭州市高二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word.doc_第4页
2015年杭州市高二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word.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5年杭州市高二年级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题考生须知:1.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 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学校、班级和姓名。3.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 考试结束,上交试题卷和答题卷。一(18分)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除夕,家家户户切菜的刀砧(zhn)之声此起彼伏,远近相闻;继而爆竹连绵不断,响彻寰(hun)宇,全民守岁,彻夜欢腾。B 中医承载(zi)着我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知识,当下我们需要找准中医的定位,不要妄自菲(fi)薄,也不要妄自尊大。C 一首黄河曲描写了滔滔黄河水九曲(q)回肠、汹涌波涛的景象,也抒发了人们对粗犷(kung)、壮阔的黄土高原的向往之情。D 哈尔滨解放前的一些领事馆,如今已破败寥(lio)落,大楼整体色调昏暗,木质窗框(kung)已经破裂,人们很难相像它们当年的气派和辉煌。2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 中国瓷器上的玫瑰花妆饰有独枝和花束两种构图方式,后者花卉与枝叶并存,能够凸显出花卉图案大气、富于变化的特点。B 2014年1月以来,卢布汇率持续下跌,俄罗斯央行多次使用外汇储备入市购买卢布,希望以此捍卫卢布汇率,但依然无计于事。C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封使用河南实验中学的信笺、落款为顾姓人的辞职信,寥寥10个字,经网络传播后引发了众人关注。D “燕子传言莺送信”,过了春分就是情牵意惹的清明了;清明节,细雨纷纷,烟蔼袅袅,有吹面不寒的杨柳风,有郁郁葱葱的绿树幽篁。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是一项是(3分)A 一件事情能有结果,必须因缘俱足:没有海峡两岸对于李光耀先生的友好与信任,1993年在新加坡举行的“汪辜会谈”就不会发生。B 近年来百货商店的升级改造都围绕“精致生活”和“潮流精品”的主题展开,如江南大厦就打算改头换面,走高端时尚奢侈品的路线。C 4月25日发生在尼泊尔的地震属浅源地震,破坏力大,12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古建筑瞬间分崩离析,化为废墟,令人扼腕叹息。D 在目前举行的书画作品义拍笔会上,本市四十余位艺术家现场妙笔生花,创作了87幅书画作品,并无偿捐赠给市见义勇为基金会。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 在日内瓦举行的乌克兰问题四方会谈取得突破性进展,与会的美国、欧盟、俄罗斯和乌克兰一致同意将日趋复杂的乌克兰局势通过政治外交手段缓解。B 他出生在偏僻的山村,小时候常常爬上山岗去看山那边的汽车,每当汽车鸣着喇叭经过时,他就兴奋地憧憬着有一天汽车载着自己走出大山。C 横亘在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横断山,以其丰富的原始森林、广袤的自然资源、三江并流的河川地貌和多民族聚居的历史人文景观著称于世。D 中国股市近期牛气十足,在资本市场逐步开放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导向下,上证综指从去年7月间的2000余点一路狂飙至4572点。5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做3题)(3分)顾吾念之,_,_。(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_,_。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_,犹抱琵琶半遮面。_,未成曲调先有情。(白居易琵琶行)_。_,燕子双飞去。(晏殊蝶恋花)6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的这则消息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5个字。(3分) 4月16日 新京报讯:根据对10多万名网友的调查,有近7成的网友每个月上网资费为50元至200元,其中,三成多网友每月上网资费在100元至200元之间。而与之相对应的调查显示,73.6%的网友表示每个月可以接受的网费在50元以内;能够接受100元至200元上网费的,只有3.6%。二(22分)(一)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9题。(每小题3分,共9分) “温李新声”是金人元好问对于晚唐诗坛上以温庭筠和李商隐为代表的绮艳诗风的一种标示。它代表了一种新的抒情风格,在探索如何借助固有的意象艺术来曲折传写人的内在情思,揭示心灵世界种种微妙难言的奥秘上,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为后世词体艺术的变化出新和独创一格开辟了起始的航道,是唐宋之交兴起的诗体抒情艺术的先导,是由传统的诗体艺术导向新兴诗体艺术的必要中介。“温李新声”每被人称作唐诗百花苑里的“秋花”与“夕照”,跟它所由生成的社会土壤和精神氛围分不开。一是自贞元、元和之交,以“永贞革新”和“元和削藩”为代表的王朝自救运动终归失败之后,唐帝国走向衰亡的基本前景即已明白呈露,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倾轧、变乱迭起,统一国家渐趋分崩离析的形势已然出现,而王朝统治者却一无应对良策,整个社会政局带来死气沉沉的观感,成为广大士子积压心头的一层抹不去的阴影。而另一方面,温、李诸人所活动的晚唐前期,尽管政治气压低沉,社会大动乱的局面尚未形成,恰好为城市经济的畸形发达与官僚贵族游宴侈靡的享乐风尚提供了合适的土壤。醉生梦死的时代风情,与士人们难能有所作为的生活状况相结合,正足以将那种迷惘自失、无所适从的末世心态,引导到“刻意伤春复伤别”(李商隐赠杜司勋)的自我心灵慰藉的方向上去,这应该是温李绮艳诗风生成的一个根本原因。转到文人才士主体条件的一头再来看一看,似亦有两方面的因素值得注意。其一是相对于初盛唐乃至中唐期间的才学之士,晚唐文人与朝廷的关系要疏远得多,这淡冷了他们作为传统士大夫许身报国的热切情怀。与此同时,一部分士子长年寓身州府和漂泊都会,又促成他们与城市商品经济及其文化娱乐生活发生了较亲密的接触,从而养成他们沉溺于世俗生活圈子并细加品味与赏玩的爱好。这些人不再以贤圣忠良自许,亦不追求做逸士高人,而开始以“浪子文人”自命(温庭筠就是一个典型),这样一种新型士人群体及其生活方式的产生,也必然要给社会心理带来一定的变数。突出的一点,便是进入晚唐以后,众多诗人不约而同地将自己的诗兴投向平凡琐屑的日常生活领域,即或有少量触及时事的篇章,也常是冷嘲大于热讽,观望盖过激情,而在更多的咏史怀古的篇什之中,则明显流露出“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不胜唏嘘之叹,这都意味着此前兴起的反思意识与担当精神的衰减。而一旦解除了自我担当的责任,整个人生态度将要有重大的转变,士大夫传统的功业自许的“济世”怀抱和卓然自立的“超世”境界均会自然趋于消解,代之而起的,是那种与世浮沉、俯仰自如的“即世”式品味人生的情趣,所谓“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罗隐自遣),便是这一人生态度的真切写照。“即世”式人生态度支配下的心理状态,实际上是迷惘不定且矛盾丛结着的。它既含带“世纪末”的深沉苦闷心绪,又常趋向脱略不羁的“及时行乐”情怀,故当前的欢娱很可能变为日后的苦涩,一时的享受也许会留下终身的遗憾,这种“哀乐循环无端”的状况经常萦绕心头,令人恍若自失,莫知所从,却又引人悉心把玩,回味无穷。而具有此类心态的人,往往情绪官能细腻,感受能力锐敏,尤好采取主观化的姿态,来摄取和储存外界事象给予个人心灵的各种刺激,以供细细咀嚼与消化。用这样的方式建立起来的心灵世界,自然是极其轻灵细巧的。它富于体验而不免纤弱,擅长表达而偏向婉曲,五味杂陈而多愁善感,意象纷披而形制精美。这种种心理素质落实于诗歌创作,便生成以“温李新声”为标志的晚唐绮艳诗风。7.下列对“温李新声”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温李新声”是元好问对以温庭筠和李商隐为代表的抒情风格的标示,是我国诗歌由传统诗体导向新兴诗体的必要中介。B. “温李新声”内容以表现市民平凡琐屑的日常生活为主,借助固有意象传写人的内在情思,正面揭示了他们微妙难言的内心世界。C. “温李新声”,诗风绮艳,多愁善感,是晚唐诗坛灿烂的艺术形式,被人称为唐诗百花苑里的“秋花”与“夕照”。D. “温李新声”,表现了晚唐一部分才士迷惘自失、无所适从的精神状态,是他们精神苦闷、“世纪末”心态的典型写照。8.心理不属于“温李新声”诗风形成原因的一项是( )A. 贞元、元和之交,社会政局不稳,王朝自救失败,唐帝国趋于衰亡,文人才士精神心灵迷惘自失、无所适从。B. 相比于初唐、中唐时期,晚唐文人与朝廷的关系要疏远得多,他们作为传统士大夫许身报国的情怀也变得冷淡。C. 部分士子与城市商品经济及其文化娱乐生活发生亲密接触,以“浪子文人”自命的新型士人群体及其生活方式产生。D. 文人才士将诗兴投向平凡琐屑的日常生活领域,或冷嘲,或观望,以“即世”式的品味情趣代替“济世”怀抱和“超世”境界。9.指出“即世式人生态度”的具体内容。(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013题。(13分)苔 痕司马中原 若说记忆也有颜色,我的记忆便改以柔黯的苔绿作为底色了罢。为何那样执着地偏爱苔藓?一时很难说出缘由,总和童年的生活环境,以及本身的性格有关罢。有时,我相信若干感觉是无法解释的,它像蜗牛,常常伸出它灵敏而微妙的触角,向空里探索什么,等你试图触摸,它便闪缩了,不留一丝痕迹。 童年的眼中扬现出初醒的记忆,那世界是苍老的,灰与绿间杂的颜色,斑斑驳驳的,像一幅残缺的画。风沙尽管在街道上飞扬着,但家宅和小镇的容貌,却沉静安详、毫无改变。砖面剥蚀的墙壁,檐间零落的虎头瓦,长廊下雕花的斗拱,生满尖塔形瓦松的屋顶,到处都被苔藓浸染着,有一股沉滞的暮年气息。我很难明白,那黯黯的、深浅不均的绿苔,是怎样在流光缝隙里悄悄生长起来的?有一些是绒状苔,绿泼泼的一片,沿着地面方砖的砖缝,阴湿的墙角,这里那里,很有耐心地爬行着。蹲身细看,能察见苔面上细柔的茸毛。另一些白色的苔藓,人都叫它霉菌子,它们的形状极像野菌,却远较野菌细长,在阴暗中幽幽地亮着,像朵朵见不得阳光的梦花。粒状苔多半生在庭树的枝干上,一粒粒地凸起,呈鲜活的粉绿色。几乎所有的苔藓类植物,都有喜雨的特性,夏秋雨水多,它们绿意盎然,显得非常活跃,若逢久旱无雨,它们的色泽便逐渐转黯,显得干缩了。无怪乡野上的人们,常用它色泽明暗的变化,去判断天气的阴晴和年成的涝旱了。无论它的色泽是明是黯,苔藓的绿,总显示出自然的幽宁来,那是一种使人安心无恐的颜色。它和古老的镇街,剥蚀的砖墙,零落的星瓦,融合成一种梦般的实景,仿佛凌驾在流光之上。面对那些苔藓,我的感觉古老而奇异,它会勾使人推想到自己生前那一长串岁月,以及在那串岁月里活过的人们。他们年轻过,镇上的屋宇房舍也都年轻过。但那已很难想像了!我也曾凝望过一张张满布皱纹的脸,总是想不出那些脸在年轻时像什么样子,苔痕把许多往昔的时间覆盖着。离家后,奔走长途,每见着苔藓,便忆念起乡愁家宅来,倒不全是乡愁,而是对生命本身的回头和依恋。想着苔痕,想着一院幽绿,那气氛温炙着胸臆,难以言宣,像面对着老祖父多皱的眼,或是母亲在窗前抬起脸,唇边展露出的带点儿凄迷又带点爱悦的笑容。在岛上活过了二十五度春秋,我不知道燕群是不是来自遥远的故乡,但秋空少见鸿雁,也未曾听见雁语。现代人群的生活观念,将就锐意求新,即使偶至苔藓生长的地方,怕也没有谁有那份闲情去注意了。南方多雨,季候潮湿而温热,苔藓极易蔓生。我曾经在深山抚摸过大片大片的苔藓,却很难把那片绿意染进心里去,这才体悟到所谓归隐居,根本不切实际。摇晃着白头,念几首感叹的诗,那时代也早已远去,不会重回。除非具有超常的魔法,能使人化为一块千年万载的石头。苔痕世界,只是人内心中默默地向往罢了。谁那样唱过“雨打江南树”来?曲调有些梦意,今夜我在雨中独坐,情思黯然,陷入泣而无泪、梦而无歌之境。雨声愈来愈繁密了,真的听得见雨声打树的声音,树虽是树,这里却不是北国的江南。即使明知梦里无歌,我也该入梦了罢?愿能梦着一院幽绿的苔痕,将我深深地围绕。【注】司马中原(1933):本名吴延玫,江苏人,1949年去台湾,著名作家。10.根据第二段概括作者记忆中家宅的两个特点。(各不超过4个字)(2分)11.第三段作者为什么花那么多的笔墨描写苔藓?(3分)12.赏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1)它和古老的镇街,剥蚀的砖墙,零落的星瓦,融合成一种梦般的实景,仿佛凌驾在流光之上。(2)我也曾凝望过一张张满布皱纹的脸,总是想不出那些脸在年轻时像什么样子,苔痕把许多往昔的时间覆盖着。13.本文在构思上富有特色,请结合文本作赏析。(4分)三(2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4-17题。(14分)渔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身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歌曰: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屈原贾生列传(节选)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自屈原沉汨罗后百有余年,汉有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过湘水,投书以吊屈原。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读鵩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1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A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淈:搅浑B新沐者必弹冠沐:洗澡C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祖:效法D同死生,轻去就同:同等看待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渔父见而问之曰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B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 使六国各爱其人C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安能以身之察察D投书以吊屈原 焉用亡郑以陪邻16.将上面文言文中画线的部分,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适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17.如何理解渔父最后一段“渔父莞尔而笑”?(4分)(二)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18-19题。(6分)春日【宋】晁冲之阴阴溪曲绿交加,小雨翻萍上浅沙。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春日即事【宋】李弥逊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注释 趁:追逐。李弥逊,字似之,宋朝吴县(今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张罗地:指门可罗雀的地方。18.两首诗均运用了的艺术手法。(2分)19.两首诗都写春,但表达的情感不同,请作简要分析。(4分)四(40分)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有人说:一个顶天立地的勇者是无所畏惧的。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根据上述材料,结合你的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1)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4)不得抄袭、套作。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18分,每小题3分)1B 2C 3A 4B5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千呼万唤始出来,转轴拨弦三两声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每小题1分,有差错不得分)6. 网调显示上网资费远高于人们的心理预期。(3分。每个要点表达不清楚、不准确扣1分)二(22分)7B(3分)8D(3分)9行为上,沉溺于世俗生活圈子并细加品味与赏玩;精神上,反思意识和担当精神衰减。(3分。写出一点2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10. 古老沉滞沉静安详(2分,每点1分)11. 写出苔藓鲜活与生意,具有别样的美,反映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刻记忆;与下文作者对岛上苔藓的感受相呼应,突出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3分。写出一点2分,两点3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12.(1)凌驾原指高出或压倒,用在这里凸显苔痕等故乡的印记不会随时光流逝而褪色,深深地烙在作者的心灵里。(2)覆盖,这里指往昔的时间过去了,而苔痕依然鲜活,蕴含着作者对岁月流逝、物是人非的感叹。(4分。每句2分,语境意义和表达作用各1分,意思符合即可)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