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诊断试卷及答案.doc_第1页
2013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诊断试卷及答案.doc_第2页
2013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诊断试卷及答案.doc_第3页
2013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诊断试卷及答案.doc_第4页
2013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诊断试卷及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四川省自贡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诊断试卷注意事项:1试题分第卷和第卷两部分,第卷(14页)为选择题,第卷(58页)为各类题型。912页为第卷答题卷。2答第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第卷时,按题号顺序,用蓝、黑笔芯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试题答案和作文全部做在答题卷上。考试结束后,将试卷、,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收回,并将答题卷单独密封装订。第卷(选择题 共51分)一(27分,每小题3分)1下列对加点字的注音,有错的一项是 ( ) A淅(x)沥 喇叭声咽(y)B阔绰(chu) 五行(xn)缺土C休憩(q) 惴(zhu)惴不安D阴霾(mi) 涸(h)辙的鱼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项是 ( ) A妙手偶得 举指泰然 顶礼模拜 B孤陋寡闻 声嘶力遏 神彩奕奕 C大名鼎鼎 温文而雅 未雨绸谬 D煞有介事 黯然失色 手舞足蹈3下列词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项是 ( ) A同捐前嫌:共同抛弃过去的嫌怨。 B不一而足:不是一种,而是很多。 C比比皆是:比一比到处都是。 D钻牛角尖:比喻费力钻研无法解决、得不到结果的问题。4下面句中空白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他说,能当选校长可能是基于自己对东西方价值观基本要素的 ,但还远谈不上融会贯通。世界不同文化之间其实 着很多共同之处,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的建立就是要 这些共同点。A认识 蕴含 开发 B掌握 蕴藏 挖掘C理解 包含 学习 D了解 隐藏 发掘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同学们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B.这位建筑师的出色工作和独特设计,已被有关单位采用。C.在本届世界杯决赛上,中国队将与美国队争夺冠亚军。D.近几年,他记录下来的文字大约有600页。6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 家已经尽了它的历史的任务了。 我没法掩饰二十二年前自己的缺点。 这次人民文学出版社重印家的时候,我本想重写这本小说。 而且我还想用我以后的精力来写新的东西。 可是我终于放弃了这个企图。A BC D7下面是福州市“城市名片”对联征集活动的获奖作品,其下联空格处应填入的词语是( ) 上联:商贸繁荣 两塔擎天光禹域 下联: 三山载福毓榕城 A人杰地灵 B四季如春 C人文鼎盛 D海西明珠 8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材料的主要信息,最准确的一项是 ( ) 自贡日报5月17日讯(记者 冉昌龙 欧阳敏)15日至16日,省十一届运动会“圣火天使”、礼仪小姐选拔大赛复赛在汇东春华广场进行。200名佳丽在复赛中各展所长,最终,60名佳丽获得参加决赛的资格。决赛将挑选20人参加总决赛。 A省十一届运动会“圣火天使”、礼仪小姐选拔大赛复赛在汇东春华广场进行B省十一届运动会“圣火天使”、礼仪小姐选拔大赛复赛60名佳丽晋级决赛C“圣火天使”、礼仪小姐选拔大赛复赛60名佳丽晋级决赛D省十一届运动会“圣火天使”、礼仪小姐选拔大赛将挑选20人参加总决赛9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堂吉诃德的作者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B鲁迅的孔乙己和故乡都是短篇小说。C名人传中的米开朗琪罗是俄国伟大的文学家,他曾写了战争与和平、复活等作品。D鲁滨逊漂流记记述了鲁滨逊在荒无人烟的孤岛上度过26年孤独时光的经历。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013题。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几乎每一届世博会,都会出现一座经典的建筑。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之后,最有可能成为经典的就是中国国家馆。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设计理念,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展馆的展示以“寻觅”为主线,带领参观者行走在“东方足迹”、“寻觅之旅”、“低碳行动”三个展区,在“寻觅”中发现并感悟“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回溯、探寻中国城市的底蕴和传统,引导参观者走向未来,展望立足于中华价值观和发展观的未来城市发展之路。中国馆共分为国家馆和地区馆两部分,国家馆主体造型雄浑有力,由于形状酷似一顶古帽,因此被命名为“东方之冠”;地区馆平台基座汇聚人流,寓意社泽神州,富庶四方。国家馆和地区馆的整体布局,隐喻天地交泰,万物咸亨。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采用极富中国建筑文化元素的红色“斗冠”造型,建筑面积46457平方米,高69米,由地下一层、地上六层组成;地区馆高13米,由地下一层、地上一层组成,外墙表面覆以“叠篆文字”,呈水平展开之势,形成建筑物稳定的基座,构造城市公共活动空间。装点国家馆的“中国红”,是从足足上百种红色材料色样中逐一挑选而出的,由7种红色组合而成。馆体颜色由上至下依次由深至浅,能在白昼不同阳光折射和夜间灯光投射及不同视觉高度等条件下,形成统一的具有沉稳、经典视觉效果的红色。此外,中国馆红板选用金属材料,采用灯芯绒状肌理方案,不仅为中国馆穿上了更具质感的“外衣”,也为原本张扬、跳跃的红色赋予了稳重、大气的印象。在中国馆的地区馆屋顶平台上, 2.7万平方米的城市空中花园“新九洲清晏”,将为中国馆承担起人员疏散、公共休闲等多项功能。新九洲清晏之中,不但浓缩着中国传统园林和现代造景技术,更蕴藏着中华智慧和东方神韵。“九洲清晏”为北京圆明园40景中的一景。“新九洲清晏”以九处园林景观寓意九个岛屿。“新九洲清晏”之“新”,体现在相关命名和意义上。作为中国馆主体的国家馆位居“新九洲”之首,以“雍”命名,取“和谐”、“本”、“宗”之意;其他八洲依地势和气候分别为“田”、“泽”、“渔”、“脊”、“林”、“甸”、“壑”、“漠”,这些都是中华大地上的典型地貌景观。每一个小洲上都有相应的典型地貌的景观布置。游客们穿梭其中,就好比在微缩了的神州大地上漫步。中国馆的设计引入了最先进的科技成果,使它符合环保节能的理念。挑出层宽阔的建筑本身就是对力学和材料学的有力挑战,难度自不待说。四根立柱下面的大厅是东西南北皆可通风的空间,在四季分明的上海,无论展会期间是何种气候,观众置身其间都能感到有一股股与人体相宜的气流在抚摸自己的肌肤。外墙材料为无放射、无污染的绿色产品,比如所有的门窗都采用LOM-E玻璃,不仅反射热量,降低能耗,还可能会喷涂一种涂料,将阳光转化为电能并储存起来,为建筑外墙照明提供能量。地区馆平台上厚达1.5米的覆土层,可为展馆节省10%以上的能耗。国家馆顶层还有雨水收集系统,雨水净化后大概用于冲洗卫生间和车辆。主体建筑的挑出层,构成了自遮阳体型,已经为下层空间遮阴节能了。(根据有关材料编写)10下面句中的加点词各指代什么?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因此被命名为“东方之冠”,句中的“此”指代的是“形状酷似一顶古帽”B游客们穿梭其中,句中的“其”指代的是“中华大地”C使它符合环保节能的理念,句中的“其”指代的是“中国馆的设计”D观众置身其间,句中的“其”指代的是“四根立柱下面的大厅”11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应该删去的一项是 ( ) A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之后,最可能成为经典的就是中国国家馆。B装点国家馆的“中国红”,是从足足上百种红色材料色样中逐一挑选而出的。C也是中国馆“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展示主题的重要组成部分。D国家馆顶层还有雨水收集系统,雨水净化后大概用于冲洗卫生间和车辆。12下面对几段文字大意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第三段文字说明的是中国国家馆的外观形象。 B第段文字说明的是国家馆“中国红”的精心挑选与视觉效果。C第段文字说明的是地区馆屋顶平台上的“新九洲清晏”。 D第段文字说明的是中国馆的设计引入先进科技成果,体现环保节能的理念。13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从全文看,文章主要是按照逻辑顺序来说明中国国家馆的。B把中国国家馆称为“东方之冠”,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其外形特点。C第段中划横线的句子从一个方面具体说明了中国馆设计中环保节能的理念。D第段文字的段内结构是:先总说后分说然后再总说。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捕蛇者说这篇文章的最末两段,完成1417题。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c)。殚(dn)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x),饥渴而顿踣(b),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l),往往而死者相藉(ji)也。曩(nng)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hu)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xn xn)而起,视其缶(fu),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s)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dn)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s)夫(f)观人风者得焉。14、下面对加点文言实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久已病矣。 这里指生病。 B、饥渴而顿踣。 困顿跌倒。 C、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有滋有味地吃着。 D、则熙熙而乐。 快活的样子。 15、下面各项中加点虚词用法或意义有误的一项是( )A、君将哀而生之乎 代词,指代蒋氏自己 B、时而献焉 句末语气助词C、则弛然而卧 表修饰 D、苛政猛于虎也 比16、下面选项中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向吾不为斯役:假使我不做这份差役。 B、叫嚣乎东西:到处叫嚷叫喊。C、旦旦有是:年年有这样的事。D、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以期待那些考察民情的人从这里得到一点百姓的实情。17、下面各项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A、“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是蒋氏全篇答话的纲。B、选文第一段运用了对比和反衬的手法,将蒋氏的答话集中到一点,就是说“敛之毒有甚是蛇”,但蒋氏却说得很委婉。C、选文最后一段点明全文主旨,其中“苛政猛于虎也”是全文的主旨句。D、文章的语言颇有特色,全文以散句为主,但在描绘乡民在重赋逼迫下的流亡图景时,却大量使用骈句,读之如在眼前,诗人惨不忍睹。2013年四川省自贡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 文 试 卷(模拟)注意事项:答第卷时,用蓝、黑笔芯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试题答案和作文全部做在答题卷上。第卷(共99分)四、(14分)18按要求默写填空。(5分) ,望峰息心。(吴均与朱元思书)角声满天秋色里, (李贺雁门太守行)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欲为圣明除弊事,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安得广厦千万间, ,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9阅读下面两首诗词,然后回答问题。(9分)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终南别业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胜事:美好的事情 B、坐:正,恰好C、鬓微霜:鬓角沾满了霜 D、千骑:形容从骑很多。翻译下面的诗句:左牵黄,右擎苍: 下面对诗词的赏析,正确的打“”,错误的打“”。A、江城子是苏轼任密州知州时所作的一首词作,这首词表面上看写的是一次出猎,实则表达了词人报效国家的壮志和豪放的气概。( )B、终南别业一诗中,“行到水穷处,坐看云气时”两句具体描绘“自知”之“胜事”,从艺术上看,这两句可谓“诗中有画”。( )C、江城子的后四句是词人的一种想象和盼望,其中“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用高度艺术化的语言,表现出词人被贬的苦闷。( )D、终南别业这首诗通过具体的山川景物的描绘,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悠闲自得的心境。诗语平白如话,却极具功力,诗味、理趣二者兼有。( )五、(22分)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2025题。松 子 茶林清玄 朋友从韩国来,送我一大包生松子,我还是第一次看到生的松子,晶莹细白,颇能想起“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那样的情怀。松子给人的联想自然有一种高远的境界,但是经过人工采撷、制造过的松子是用来吃的,怎么样来吃这些松子呢?我想起饭馆里面有一道炒松子,便征询朋友的意见,要把那包松子下油锅了。 朋友一听,大惊失色:“松子怎么能用油炒呢?” “在台湾,我们都是这样吃松子的。”我说。 “罪过,罪过,这包松子看起来虽然不多,你想它是多少棵松树经过冬雪的锻炼才能长出来的呢?用油一炒,不但松子味尽失,而且也损伤了我们吃这种天地精华的原意了。何况,松子虽然淡雅,仍然是油性的,必须用淡雅的吃法才能品出它的真味。”“那么,松子应该怎么吃呢?”我疑惑地问。“即使在生产松子的韩国,松子仍然被看作珍贵的食品,松子最好的吃法是泡茶。” “泡茶?”“你烹茶的时候,加几粒松子在里面,松子会浮出淡淡的油脂,并生松香,使一壶茶顿时津香润滑,有高山流水之气。” 当夜,我们便就着月光,在屋内喝松子茶,果如朋友所说的,极平凡的茶加了一些松子就不凡起来了。那种感觉就像是在遍地的绿草中突然开起优雅的小花,并且闻到那花的香气,我觉得,以松子烹茶,是最不辜负这些生长在高山上历经冰雪的松子了。 “松子是小得不能再小的东西,但是有时候,极微小的东西也可以做情绪的大主宰。诗人在月夜的空山听到微不可辨的松子落声,会想起远方未眠的朋友,我们对月喝松子茶也可以说是独尝异味,尘俗为之解脱。我们一向在快乐的时候觉得日子太短,在忧烦的时候又觉得日子过得太长,完全是因为我们不能把握像松子一样存在我们生活四周的小东西。”朋友说。 朋友的话十分有理,使我想起人自命是世界的主宰,但是人并非这个世界唯一的主人。就以经常遍照的日月来说,太阳给万物以生机和力量,并不单给人们照耀;而在月光温柔的怀抱里,虫鸟鸣唱,不让人在月下独享。即使是一粒小小松子,也是吸取了日月精华而生,我们虽然能将它烹茶,下锅,但不表示我们比松子高贵。 佛眼和尚在禅宗的公案里,留下两句名言: 水自竹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 水和竹原是不相干的,可是因为水从竹子边流出来就显得格外清冷;花是香的,但花的香如果没有风从中穿过,就永远不能为人体知。可见,纵是简单的万物也要通过配合才生出不同的意义,何况是人和松子? 我觉得,人一切的心灵活动都是抽象的,这种抽象宜于联想;得到人世一切物质的富人如果不能联想,他还是觉得不足;倘若是一个贫苦的人有了抽象联想,也可以过得幸福。这完全是境界的差别,禅宗五祖曾经问过:“风吹幡动,是风动?还是幡动?”六祖慧能的答案可以作为一个例证:“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 仁者,人也。在人心所动的一刻,看见的万物都是动的,人若呆滞,风动幡动都会视而不能见。怪不得有人在荒原里行走时会想起生活的悲境,大叹:“只道那情爱之深无边无际,未料这离别之苦苦比天高。”而心中有山河大地的人却能说出“长亭凉夜月,多为客铺舒”,感怀出“睡时用明霞作被,醒来以月儿点灯”等引人遐思的境界。 一些泡在茶里的小小的松子,一声在夏夜里传来的虫声,一点在遥远天际闪动的星光它们全是无言的,但随着灵思的流转,就有了炫目的光彩。记得沈从文这样说过:“凡是美的都没有家,流星,落花,萤火,最会鸣叫的蓝头红嘴绿翅膀的王母鸟,也都没有家的。谁见过人蓄养凤凰呢?谁能束缚着月光呢?一颗流星自有它来去的方向,我有我的去处。” 灵魂是一面随风招展的旗子,人永远不要忽视身边事物,因为它也许正可以飘动你心中的那面旗,即使是小如松子。 (文章有删改)20按要求摘取文中的语句回答问题。(4分)文章开头说,看到松子“颇能引起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那样的情怀”,看看下文,哪处文字说出了这一“情怀”的含义。答: 作者引用佛眼和尚的两句名言“水自竹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目的是想阐明一个什么道理?答: 21文中说,“我们虽然能将它烹茶,下锅,但不表示我们比松子高贵。”判断下面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A极平凡的茶加了一些松子就不凡起来了。 ( )B松子虽小,但和“我们”一样,吸取了日月精华。 ( )C小松子有时也可以做“我们”情绪的大主宰。 ( ) D在人心所动的一刻,看见的万物都是动的。 ( )22.作者在最后一段中说“灵魂是一面随风招展的旗子,人永远不要忽视身边事物,因为它也许正可以飘动你心中的那面旗,即使是小如松子”。“ 飘动你心中那面旗”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请按字数限制填入方框中。(4分)坦然地,不要在快乐的时候觉得日子太短,在忧烦的时候又觉得日子过得太长,而要像把握小松子一样把握存在我们生活四周的。 23.本文通过如何吃松子这件小事阐发了一个深刻的人生道理。作者阐发的这个人生道理是: 。(2分)24. 仿照下列句子的形式,另写一个句子。(2分)例句:一些泡在茶里的小小的松子,一声在夏夜里传来的虫声,一点在遥远天际闪动的星光它们全是无言的,但随着灵思的流转,就有了炫目的光彩。仿句: 25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6分) ( )( )本文语言华丽,大量地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使文章呈现出一种典雅高贵的绚烂美。.本文行文曲折有致,从对松子食用的错误认识到领略人生的真谛,作者的思想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变化过程。 .从作者的思路和文章的主旨来看,文章倒数第二段至倒数第三段是多余的,删去并无大碍,反而更加精炼。D“因为它也许正可以飘动你心中的那面旗”句中的“它”指代的是“身边事物”。E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一个深奥的人生哲理阐述得通俗易懂,很好地揭示了本文的主旨,让人深受启迪。六、(63分)26下面两题,任选一题写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