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浙江省高考文综历史调测试卷.doc_第1页
2015年浙江省高考文综历史调测试卷.doc_第2页
2015年浙江省高考文综历史调测试卷.doc_第3页
2015年浙江省高考文综历史调测试卷.doc_第4页
2015年浙江省高考文综历史调测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高国荣史出名门博客浙江省教育考试院2015届高三高考抽测历史样题12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但长期以来确切纪年是从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算起的。时间都去哪儿了?近年来史学家协同自然科学家,通过研究日食规律,确定文献记载的“(周)懿王元年,天再旦(日食)”的时间为公元前899年,从而将确切纪年上推半个多世纪。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A历史记载存在纯粹客观性B自然科学事实等同于历史事实C跨学科研究是历史学发展的重要途径D研究自然和物的科学方法同样可以用来研究社会与人13欧洲启蒙思想家提倡自由、平等、博爱,其中“博爱”主张与下列哪一位人物的思想最为接近?A孔子 B苏格拉底 C墨子 D普罗塔戈拉14刘邦起兵反秦前曾任泗水亭长,当时他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地方治安 兼管公文传递 主持地方行政 掌管地方监察A B C D15下表罗列了秦、西汉、宋、清各代的部分官职,依据朝代先后排列正确的是巡抚 总督 都统 水师提督 管带郡守 中尉 宗正 将作少府 监御史刺史 三服官 盐铁官 常侍 司隶校尉同平章事 参知政事 枢密使 知州 提点刑狱司A B C D16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进大体经过了“世官制”、“察举制”、“科举制”三个阶段。下列言论反映察举制弊端的是A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 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C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D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17敦煌出土盛唐至宋初的一首诗作:“良田收百顷,兄弟犹工商。却是成忧恼,珠金虚满堂”。对此解读不确切的是A均田制的败坏 B土地兼并的严重C工商业者经济地位提高 D工商业者法律地位提高18 下表反映了19091919年间中国邮政事业发展的部分情况。据此可以得出时 间事 件1909年北京邮政首先使用自行车1912年北京至上海间的火车邮路开通1917年上海邮政开始用汽车取代马拉邮车1919年上海、汉口邮政开始自备邮艇运送邮件A邮政事业的发展非常迅速 B邮政业务仅限于中心城市C邮局邮路开始脱离海关控制 D交通工具进步促进邮政事业发展19近代某思想家说:“有国者苟欲攘外,亟须自强;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该言论表明他主张A以商为本 B变法图强 C实业救国 D教育救国20右图是青年杂志的封面,上面印着法语“LA JEUNESSE”(青年)和“艰苦力行之成功者”、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的头像。这样的设计反映了创办者精通法国语言文化 宣扬励志实干宣传西方文明 致力思想启蒙A B C D21群众是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创办并公开发行的周刊。据此可以判断,该杂志报道了西安事变 徐州会战 中共“七大” 一二九运动A B C D22中共中央文献记载,“建国三十五年来所发生的深刻变化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据此判断,当时在经济领域的主要措施是A改社建乡、政社分开 B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政企分开,建立多种形式经济责任制23西方学术界赋予达尔文“生物学中的牛顿”的崇高荣誉,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生物不断进化的思想是达尔文提出来的B达尔文用大量事实证明了生物是不断自低级向高级进化的C达尔文证明了自然界进化的原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D达尔文颠覆了上帝存在的自然神论观点此资料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园地(wwwzxlscom/),未经允许,谢绝转载。38(26分)发生在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不佞垂老亲见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世事纷纭已极。和会散后,又益以青岛问题,集矢曹、章;继以罢学,牵率罢市。咄咄学生,救国良苦国中革命之说,暗长潜滋。 据严复集整理材料二 中国抗击的日本的兵力最多。按日军师团编制计算,“七七事变”到一九四五年,日军历年投入到中国关内战场上的陆军平均每年占百分之七十六点四。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陆军主力仍分布在中国战场上,中国摧毁的日军有生力量数目最大。刘大年抗日战争年代材料三 中华民族从来是一个爱好和平、与邻为善的民族。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饱受外来侵略和奴役之苦,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与自由。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事实雄辩地向世界昭示,中国始终是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力量。中国率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恪守不参加军事集团、不谋求势力范围、永远不称霸等庄严承诺,倡导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为促进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安全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胡锦涛21世纪的中国与世界(1)阅读材料一,指出严复所称“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为“利己杀人,寡廉鲜耻”的依据是什么?请您结合所学知识,试从经济和政治的角度,说明“一战”对中国社会的影响。(8分)(2)二战前和二战中中国军民的反法西斯斗争给日本侵略军以沉重打击。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抗战胜利的重要意义。(8分)(3)阅读材料三,从汲取战争经验教训,维护世界和平的立场出发,概括指出和平与发展的关系,简要说明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10分)39(26分)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一战”)爆发,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工业革命后,欧美资本主义积极向外扩张,向海外殖民、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输出过剩资本、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到20世纪初,世界最终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与此同时,为重新瓜分殖民地、势力范围和争夺世界霸权,新老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上的竞争日益加剧。而在殖民地世界中,被压迫民族正在逐步觉醒。据吴于廑等世界史近代史编整理材料二 对于俄国革命爆发的原因,列宁曾精辟地指出:“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人民版历史必修一材料三 一战历时4年多,30多个国家约15亿人口被卷入。战争使四大帝国解体,并重创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战后,出现了旨在维护和平的国际政治组织,但构建的国际关系格局埋下了滋生罪恶的种子。关于一战的主要影响,大体有如下看法:大战造成空前灾难,却成为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大战使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推动被压迫民族的觉醒;大战造成的破坏激发了人们对和平的渴望,但战争遗留问题的解决又带来新的危机。据【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整理(1)阅读材料一,概述世界一体化的主要影响,并分析一战爆发前世界的主要矛盾。(9分)(2)根据列宁关于“战争引发革命,革命制止战争”的论断,简述1917年俄国革命的主要史实。(9分)(3)关于一战的影响,您更倾向于材料三中的哪一种看法?试结合史实加以论述。(8分。只列看法,不加论述不得分)此资料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园地(wwwzxlscom/),未经允许,谢绝转载。浙江省教育考试院2015届高三高考抽测历史样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题号121314151617181920212223答案CCAABDDBDCDA38(26分)(1)一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交战双方都是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2分)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民族工业发展提供了外部条件,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3分)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民族觉醒,五四运动爆发,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3分)(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巨大贡献;(2分)近代以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2分)为民主革命胜利奠定坚实基础,成为民族振兴的转折点;(2分)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2分)(3)和平与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2分)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中国率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积极实践;中国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重要力量;中国是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积极倡导者;中国的发展有利于世界和平。(8分,答对4点即得8分。)39(26分)(1)世界一体化进程促进了全球物质、政治、思想与文化的交流,客观上是历史的进步。但是,扩大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5分)列强之间的矛盾;列强与被压迫民族之间的矛盾。(4分)(2)战争促使二月革命爆发,推翻沙皇专制,形成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临时政府在一战中失败,引发七月事件;十月革命推翻临时政府,通过和平法令,成立世界上第一个苏维埃政权。(9分)(3)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晰;史论结合,言简意赅。在“结合史实加以论述”部分,可按三个层次给分:回答优秀的5-6分,较好的3-4分,一般的1-2分。倾向于:(2分)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它历时长,规模大,造成了空前的灾难。与此同时,战争促进了科技的飞速进步与新式武器的发展。(6分)倾向于:(2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