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医疗机构异常信息处置记录(仅供参考).doc_第1页
2016年医疗机构异常信息处置记录(仅供参考).doc_第2页
2016年医疗机构异常信息处置记录(仅供参考).doc_第3页
2016年医疗机构异常信息处置记录(仅供参考).doc_第4页
2016年医疗机构异常信息处置记录(仅供参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X医院异常信息处置记录 编号:2016-01异常信息来源: XX科,管床医生:XXX联系电话:XXXX接报时间2016.2.18.am10:30记录人:XXX异常信息概况:病人情况:患者XXX,男,50岁,住址:XXX,联系电话:xxxxxxxxxxx。患者因“腹痛1天余”于2016年02月16日15:41 入院,入院后第二日出现高热,最高体温39.2,偶有咳嗽,胸片所示未见异常情况。患者主动告知于半月前曾去过马来西亚、香港旅游,正值非洲、亚洲、欧洲、美洲等55个国家有寨卡病毒传播,故临床医师考虑是否有寨卡病毒感染的可能,随上报我科。本院初步处置情况:1.我科立即电话上报龙马潭区CDC,同时告知此患者症状与寨卡病毒感染症状不完全相符,且经过前期治疗,目前体温恢复正常,患者基本情况稳定。并询问是否按照疑似寨卡病例进行网报?2.我科继续监测此患者病情发展情况,如出现病情恶化,积极组织相关专家会诊。 记录人: XXX记录时间2016.2.18.am 11龙马潭区CDC信息回复记录:1.龙马潭区CDCXXX电话回复:暂不进行网报,将派员前往进一步做个案调查。暂时将该患者予以隔离治疗,并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 记录人: XXX 记录时间2016.2.18.am 11后续处置记录:1.2016年02月18日龙马潭区CDC前来我院对该患者进行详细个案调查,采集患者血液标本送检,告知患者及家属注意事项。2.患者于2016年02月25日治愈出院,出院诊断:XX。并叮嘱患者在送检标本检验结果出来前,继续执行龙马潭区CDC告知的注意事项。3.2016年02月29日我科收到该患者寨卡病毒核酸检测结果:阴性;登革热NS1抗原检测结果:阴性。立即将检验结果电话反馈给管床医师。记录人: XXX记录时间:2016.2.29.am 11XXX医院异常信息处置记录 编号:2016-02异常信息来源: XX科,管床医生:XXX联系电话:XXXX接报时间2016.3.15.pm15:00记录人:XXX异常信息概况:病人情况:XXX,女,55岁,住址:XXX, 联系电话:xxxxxxxxxxx。患者因“反复发热7天,双下肢无力伴疼痛5天。”于2016年03月05日12时19分入院。入院后持续发热,呈驰张热(有降温治疗),最高体温40,伴双下肢乏力、疼痛。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25.59 *109/L、 淋巴细胞百分率:6.1 %、 单核细胞百分率:1.5 %、 中性粒细胞百分率:92.1 %、 超敏C反应蛋白:66.39 mg/L。肝肾功能:白蛋白:28g/L,钙 1.97mmol/L.。疟原虫:阴性。血培养(2016.03.05)5天无细菌生长。2016年3月15日管床医生审请会诊,3月15日下午15时经临床专家会诊,初步考虑为钩端螺旋体感染,随以异常信息上报我科。本院初步处置情况:1.3月15日15:29我科在“大疫情网”上报了传染病卡(疑似钩体);2.立即将患者基本情况和本院会诊结果电话上报龙马潭区CDC;3.将该患者隔离治疗,并密切监测该患者病情发展情况,如出现病情恶化,积极组织相关专家会诊。 记录人: XXX记录时间2016.3.15.pm15:40龙马潭区CDC信息回复记录:龙马潭区CDCXXX电话回复:暂将该患者予以隔离治疗,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按照全国钩体病监测方案要求采集病例双份血清标本,两份标本间隔时间10天。 记录人: XXX 记录时间2016.3.15.pm15:40后续处置记录:1.2016年03月15日龙马潭区CDC前来我院对该患者进行详细个案调查,采集患者第1份血液标本送检,告知患者及家属注意事项。2.2016年03月16日我院检验科血清呼吸道病毒九项检测回示:Q热立克次体IgM阳性。3.2016年03月28日我院协助龙马潭区CDC采集病例第2份血清标本。4.2016年04月12日患者治愈出院,出院诊断:Q热、疑似钩体。5.2016年07月26日我科收到该患者钩端螺旋体抗体检测结果:阴性。立即电话反馈管床医师检测结果。并将传染病卡“疑似钩体”订正为“其它疾病(Q热)”。记录人: XXX记录时间:2016.7.26.pm 15:30XXX医院异常信息处置记录 编号:2016-03异常信息来源: 皮肤科,管床医生:XXX联系电话:XXXX接报时间2016.4.16.pm17:30记录人:XXX异常信息概况:病人情况:XX,男,15岁,住址:XX,联系电话:xxxxxxxxxxx。患者因“全身散在红斑、丘疹1余天”,于2016-04-15 16:51 入院。查体:全身散在红斑、丘疹,色鲜红,以躯干较为密集,未见水疱、渗出等皮疹。双侧球结膜充血。4月16日经临床科室会诊,该病例的临床表现符合疑似麻疹诊断标准,管床医生随以“疑似麻疹”上报我科。本院初步处置情况:1.为了防止院内传播,临床科室已于4月16日对该患儿采取了呼吸道+接触隔离措施,安置在单间病房。2.4月17日9:30我科在“大疫情网”上报了传染病卡(疑似麻疹);并将患者基本情况电话报告龙马潭区CDC;3.密切监测该患者病情发展情况,如出现异常,积极组织相关专家会诊。4.严密监测所在科室其它患儿情况,严防院内传播。 记录人: XXX记录时间2016.4.17.am10:00龙马潭区CDC信息回复记录:1.4月17日9:30龙马潭区CDCXXX电话告知:将该患者予以隔离治疗,严防院内传播;并按照全国麻疹监测方案要求采集病例第1份血清标本和咽拭子标本。2.4月18日10:00龙马潭区CDC告知我科,因患儿入院前与另2名同学密切接触,其他2名同学有类似症状、体征,在泸县医院住院治疗,被诊断为疑似麻疹/风疹,我科立即前往皮肤科查看病人情况,进一步指导隔离措施的落实。 记录人: XXX 记录时间2016.4.17.pm15:40后续处置记录:1.2016年04月18日龙马潭区CDC前来我院对该患者进行详细个案调查,采集患者血液和咽拭子标本送检,告知患者及家属注意事项。2.2016年04月20日我科收到该患者血清检验报告:麻疹病毒IgM阴性、风疹病毒IgM阳性。立即电话反馈管床医师检测结果。并将传染病卡“疑似麻疹”订正为“风疹(实验室诊断)”。3.患者于2016年04月22日治愈出院,出院诊断:风疹。4.由于隔离措施落实较好,本院未发生院内传播事件。记录人: XXX记录时间:2016.4.23.pm 15:30XXX医院异常信息处置记录 编号:2016-04异常信息来源: XX科,管床医生:XXX联系电话:XXXX接报时间2016.5.12.pm12:30记录人:XXX异常信息概况:病人情况:XX,男,55岁,住址:XXX,联系电话:xxxxxxxxxxx。患者因“HCC术后5月,全身皮疹伴乏力1周”,于2016年05月07日10:23入院。查体:全身皮肤可见大量散在红色皮疹,压之不退色,全身皮肤无黄染,未见蜘蛛痣及肝掌。巩膜无黄染。心肺查体未见明显异常。患者入院后于2016年05月12日行呼吸道病原体九项检测提示:乙型流感病毒IgM 阳性。管床医生周正龙立即请我科急会诊,会诊结果为:流感。本院初步处置情况:1.5月12日,临床科室立即对该患者采取呼吸道隔离,并与家属沟通后建议转到具有传染病科的医疗机构继续治疗。2.5月13日临床科室向我科上报了传染病卡(临床诊断流行性感冒),我科网报人员于2016-5-13 10:22 在“大疫情系统”上报了传染病报告卡(临床诊断流行性感冒)。3.5月13日我科立即向龙马潭区CDC报告本次异常事件情况。 记录人: XXX记录时间2016.5.13.am11:00龙马潭区CDC信息回复记录:1.龙马潭区CDC回复意见:网报传染病报告卡(临床诊断流感),建议家属接种流感疫苗。 记录人: XXX记录时间2016.5.13.am11:00后续处置记录:1.2016年5月13日,患者转院到西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传染病科进一步隔离治疗。2.本院未发生院内传播。记录人: XXX记录时间:2016.5.13.pm 15:30XXX医院异常信息处置记录 编号:2016-05异常信息来源: XX科,管床医生:XXX联系电话:XXXX接报时间2016.08.02.pm12:30记录人:XXX异常信息概况:病人情况:XXX,男,5岁5月,幼托儿童,家长魏娟,住址:XXX,联系电话:xxxxxxxxxxx。学校:XXX。患儿因“反复咳嗽、头痛1月余,乏力2天”,于2016年07月28日 17:42入院。查体:神经系统查体:双手肘反射对称一致,双侧腹壁反射、提睾反射对称一致,左侧膝反射减弱,右侧正常;颈阻征(),共济失调征(-),余病理征未引出。双上肢肌力正常,肌张力不高,双下肢肌力约3-4级,肌张力不高。舌质红,苔黄,脉浮。辅助检查:全脊髓(柱),膝关节MRI提示1.马尾显示增粗。请结合临床,必要时MR增强检查。2.鼻咽顶后壁线样体显示。3.双膝关节MRI平扫未见明显异常征象;肌电图回示:多发性周围神经损害(考虑格林巴利,请结合临床)。脊液生化: 微量总蛋白测定:1059.44 mg/L;脑脊液常规: 蛋白定性:阳性(+)。结合患儿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诊断为格林巴利综合征,管床医生马五杰电话报告我科。本院初步处置情况: 1.叮嘱临床科室密切关注患儿病情变化,按照AFP上报传染病报告卡。2.2016年8月3日9:20分我科在“大疫情系统”上报了AFP(临床诊断),并电话报告龙马潭区CDC。 记录人: XXX记录时间2016.08.03.am11:00龙马潭区CDC信息回复记录:1.龙马潭区CDC回复意见:网报传染病报告卡,将前往我院进行个案调查 记录人: XXX记录时间2016.08.03.am11:00后续处置记录:1.2016年08月05日龙马潭区CDC来我院对该患儿进行个案调查,并采集第一次大便标本。 2.2016年08月07日龙马潭区CDC来我院对该患儿采集第二次大便标本。3.2016年08月20日该患儿治愈出院,出院诊断:格林巴利综合征。4.2016年08月25日我科收到省CDC大便标本检验报告:肠道病毒病毒分离结果为:阴性。记录人: XXX记录时间:2016.08.26.pm 15:30XXX医院异常信息处置记录 编号:2016-06异常信息来源: XX科,管床医生:XXX联系电话:XXXX接报时间2016.08.26.am09:00记录人:XXX异常信息概况:病人情况:XX,男,43岁,住址:XXX,联系电话:xxxxxxxxxxx。患者因“下肢肌肉酸痛,身目黄染1周”,于2016年08月25日17:15入院。查体:体温36.2, 脉搏112次/分, 呼吸20次/分, 血压128/73mmHg。体型瘦弱,神志清楚,精神差,言语清晰,步入病房,全身皮肤黄染,未见蜘蛛痣及肝掌,颌下淋巴结肿大,其余各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睑结膜无苍白,球结膜无充血水肿,巩膜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0mm,直接间接对光反射灵敏。(2016-08-23广东省中山市古镇人民医院)肝功:ALT:102IU/L,AST:64IU/L,总胆红素 237.1umol/L,直接胆红素201.3umol/L,间接胆红素:35.8umol/L,肾功:557.6umol/L。2016年08月26日临床科室初步考虑为钩端螺旋体感染,王恩成医生随以异常信息电话报告我科。本院初步处置情况:1.临床科室上报传染病卡,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立即采取接触隔离,如出现病情恶化,积极组织相关专家会诊。2. 2016年08月26日 09:38我科在“大疫情网”上报传染病卡(疑似钩体)3.我科立即电话告知龙马潭区CDC冯康、王林。 记录人: XXX记录时间2016.08.26.am11:00龙马潭区CDC信息回复记录:1.龙马潭区CDC回复意见:以疑似钩体网报传染病报告卡,将前往我院进行个案调查 记录人: 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