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系 部: 信电学院任课教师: 课时安排: 理论6课时课题第5章 模拟调制系统课型新知课教学目标1. 理解模拟调制、已调信号、调幅信号的边带、角度调制的偏移常数与调制指数、相干解调、包络检波、VCO等相关概念。2. 对各种调制技术,掌握其时域表达式、功率谱密度、解调方法、解调的输入输出信噪比、信噪比增益。3. 理解频分复用技术的含义。重点1. 幅度调制:DSB AM、AM、SSB AM的表达式、频谱、带宽、调制解调方法2. 角度调制:调频、调相的表达式、频谱、带宽、调制解调方法3. 幅度调制的抗噪声性能:输入信噪比、输出信噪比、信噪比增益4. 角度调制的的抗噪声性能:输入信噪比、输出信噪比、信噪比增益难点1. 包络检波的近似分析2. VCO环路方程3. 角度调制系统的近似分析4. 调频与调相间的关系教学手段、方法理论讲解教具PPT教学过程1. 模拟调制系统1. 名词解释(1)调制:用原始待传信号去控制载波参数从而将其转换成适合信道传输的信号的一种过程。(2)调制信号:原始待传信号,来自于信源的消息信号,也称为基带信号。分模拟和数字两类(3)载波:连续正弦波,或周期脉冲序列(4)已调信号:调制后的传输信号,包含调制信号的全部特征(5)解调:调制的逆过程,由已调信号中恢复出调制信号的过程2. 分类根据调制信号和载波的不同可分为模拟连续波调制(模拟调制)、数字连续波调制(数字调制)、模拟脉冲调制、数字脉冲调制。3. 重要性(1)频谱搬移将基带调制信号搬移到媒质适合传输的频段;(2)可搬至不同频段实现多路复用;(3)扩展信号带宽,提高通信质量良好的调制方式有助于提高通信质量,体现在传输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上。4. 方式模拟调制调制信号的取值是连续的。主要以正弦波为载波Acos(0t + )含幅度A载频0、相位三个可变参量。用基带调制信号 m(t)改变幅度A 振幅调制;用调制信号改变频率0、相位 角度调制。1.1振幅调制AM1.1.1 原理正弦载波:s(t) = Acos(0t + 0)振幅调制表示式:sm(t) = Am(t) cos(0t + 0)若m(t) M(), s(t) S(), sm(t) Sm(),则Sm() = (1/2)M() S()由于 S() = AF(cos 0t) = A( 0) + ( + 0),因此Sm() = (A/2)M( 0) + M( + 0)M()基带谱线性搬移至0 频率处,谱形不变,因此称为线性调制。 (但请注意;线性调制线性变换,任何调制都是非线性变换!)由此可得出线性调制的一般模型由乘法器 +带通滤波器组成:线性调制的一般模型考虑到H()的带通滤波作用,输出 Sm()可表示为(这里将幅度A归一化为1)Sm() = (1/2)M( 0) + M( + 0) H()适当选择H(),可得到如下几种幅度调制方式与信号:1. 抑制载波双边带信号(DSB)输入调制信号无直流,即M(0) = 0,且为带宽2fH的理想带通滤波器,输出为 sm(t) = m(t) cos 0t,为双边带抑制载波DSB-SC时域频域2. 有载波的双边带调幅信号(AM)输入调制信号含直流,即 M(0) 0,设m(t) = m0, m(t) = m0 + m(t),其中m(t)为交流分量,sm(t) = m0 + m(t) cos 0t,H()同上为理想带通滤波器,类似于上面的分析有时域、频域波形时域频域3. 单边带(SSB)调幅信号双边带信号两个边带中的任意一个都包含了调制信号频谱M()的所有频谱成分,因此仅传输其中一个边带即可。这样既节省发送功率,还可节省一半传输频带。产生SSB信号的方法有两种:滤波法和相移法。(1)滤波法:由于双边带的上、下边带均含有相同的基带m(t)信息,故用H()抑制掉一个,仍可通信单边带(SSB)调制。H()为边带滤波器,表示式为边带滤波器的滤波特性及两种单边带信号的频谱如图H+()与H-()单边带信号的频谱构成SSB信号时域表达式(以下边带为例):SLSB() = (1/2)M( + 0) + M( 0)HLSB()滤波法的技术难点滤波特性很难做到具有陡峭的截止特性,在过渡带和不太高的载频情况下,滤波器不难实现;但当载频较高时,采用一级调制直接滤波的方法已不可能实现单边带调制。(2)相移法设单频调制信号为 m(t)=Amcos0t,载波为cosct,则DSB信号的时域表示式为若保留上边带,则有若保留下边带,则有将上两式合并式中,“”表示上边带信号,“+”表示下边带信号。上式中Amsinmt可以看作是Amcosmt相移90度的结果。把这一相移过程称为希尔伯特变换,记为“ ”,则有这样,上式可以改写为把上式推广到一般情况,则得到是m(t)的希尔伯特变换,若M()为m(t)的傅立叶变换,则,式中上式中的-jsgn可以看作是希尔伯特滤波器传递函数,即移相法SSB调制器方框图优点:不需要滤波器具有陡峭的截止特性。缺点:宽带相移网络难用硬件实现。4、 残留边带(VSB)调制信号SSB方式的带宽B = fH 只有DSB、AM的一半,但是边带滤波器H()由于在0处的陡峭特性而很难制作;DSB、AM方式对H()要求不高,但带宽B = 2fH,有效性降低。折衷:H()用残留边带滤波器在0处特性平缓残留边带方式的实现显然,残留边带后的H()应保证解调后能正确恢复M()!因此,需要论证残留边带滤波器H()无失真恢复M()条件的滤波特性形式。设:接收端用相干解调方式恢复 M(),如图VSB信号的相干解调已知SVSB() = (1/2)M( + 0) + M( 0)H()相干相乘后经过低通滤波器(LPF)滤除掉20成分后,输出为Sd() = (1/2)M() H( + 0) + H( 0)显然,只要满足H( + 0) + H( 0) =常数接收端就可无失真地恢复出基带信号M()。即:残留边带滤波器特性H()在0 处具有互补对称(奇对称)截止特性,接收端相干解调就能无失真恢复信号。通常的直线滚降、余弦滚降特性。直线滚降、余弦滚降形式的残留边带滤波器特性1.2 振幅调制系统抗噪性能1.2.1 相干解调与包络检波1. 相干解调相干解调器的一般模型相干解调器原理:为了无失真地恢复原基带信号,接收端必须提供一个与接收的已调载波严格同步(同频同相)的本地载波(称为相干载波),它与接收的已调信号相乘后,经低通滤波器取出低频分量,即可得到原始的基带调制信号。相干解调器性能分析已调信号的一般表达式为 与同频同相的相干载波c(t)相乘后,得经低通滤波器后,得到因为sI(t)是m(t)通过一个全通滤波器HI () 后的结果,故上式中的sd(t)就是解调输出,即 2. 包络检波适用条件:AM信号,且要求|m(t)|maxA0 包络检波器结构通常由半波或全波整流器和低通滤波器组成。性能分析设输入信号是选择RC满足如下关系式中fH调制信号的最高频率在大信号检波时(一般大于0.5 V),二极管处于受控的开关状态,检波器的输出为隔去直流后即可得到原信号m(t)。1.2.1 振幅系统抗噪性能分析衡量模拟通信系统的质量指标:输出信噪比 (S/N)o 可靠性;传输带宽B 有效性接收模型如图振幅调制的解调分析模型设n(t)为加性白高斯噪声,单边功率谱密度n0,经带通滤波器(B f0)后为窄带白高斯噪声ni(t),可写为ni(t) = nc(t) cos 0t ns(t) sin 0t所以,解调器输入噪声ni(t)的平均功率为输入信号sm(t)的平均功率为解调器输入信噪比输出信噪比抗噪声性能用制度增益来描述制度增益越大,意味着抗噪性越好。1.2.2 各种调幅系统的(S/N)o、G、B1、DSB调制系统解调采用同步检波(相干解调)DSB信号的同步检波模型DSB信号 sm(t) = m(t)cos 0t,解调器输入信号平均功率为因此输入信噪比为解调输出信号so(t) = m(t)因此输出噪声因此输出信噪比为 G = 2。系统带宽 B = 2fH。2、SSB调制系统(1)抗噪性能分析B = fH,解调用DSB的相干解调方式。SSB调制信号的平均功率由于因此故输入信噪比为同步解调因此类似DSBN0 = n0B因此(2) DSB、SSB抗噪性能比较似乎DSB的制度增益比SSB大一倍,实际上两者的抗噪性能相同。原因说明3、 AM调幅AM信号可采用同步检波(相干线性解调)与包络检波(非线性解调)两种方式(1) 同步检波输入信号、解调输出信号噪声等参量分析输入输出信噪比,制度增益(2) 包络检波输入信号:输出信号:a. 大信噪比情况分析输出r(t) m0 +m(t) + nc(t)输入输出信噪比分析b. 小信噪比情况分析输出r(t) R(t) + (m0 + m(t)nc(t)/R(t)输入输出信噪比分析(3) 门限效应分析输出无单独信号项,只有m(t) nc(t)/R(t),而nc(t)/R(t)为噪声项。因此,m(t)受噪声扰乱也成为噪声,导致输出信噪比随输入信噪比下降而急剧恶化。存在一门限,称为门限效应。1.3 角度调制角度调制为非线性调制 调制产生的输出信号频谱 Sm()不再保持原始被调信号频谱 M()的结构。1.3.1 调制原理设 m(t) M(),载波 s(t) = A cos0t + (t)1.调相信号:sPM(t) = A cos0t + Kp m(t)各参数说明2.调频信号:若相对于载频0的瞬时频移随m(t)线性变化(t) = d(t)/dt = KF m(t)得到的调频信号为显然,频率变化与相位变化互为微积分关系若不知 m(t)形式,无法区分FM与PM,两者无实质区别,分析一种可推至另一种。1.3.2 单音调频调频指数mf说明单音调频过程推导 频谱非线性搬移过程。调频带宽卡森公式 公式分析 对应的调频信号频谱为1.3.3 FM信号产生与解调(1) 信号产生方法用m(t)作电压控制信号控制VCO产生,参考教材。(2) FM信号解调非相干解调-限幅鉴频器FM信号的非相干解调输入输出包络检波se(t) 0 + KFm(t),隔直+低通, s0(t) = KDKF m(t),其中KD为鉴频器增益。1.3.4 FM系统抗噪性能分析1. 接收解调系统模型FM信号解调的分析模型2. 过程描述(教材)3. 结果分析输入信号:输入信噪比:解调输出:输出信噪比(大信噪比):制度增益(单音调制):4. FM、AM系统性能比较结论:FM有比AM优越的抗噪性能,且 mf F 抗噪性。但是,上述增益是在大信噪(载噪比 A2/(2n0B)比下获得的,随着 A2/(2n0B)增益会丧失出现门限效应。1.3.5 预加重/去加重1.问题信号功率谱特点:语音、音乐信号谱 SM() 低频强,高频弱。噪声功率谱特点:解调输出端噪声功率谱密度 Sn()与f 2正比低频段噪声弱,高频段噪声强高频段输出 SNR急剧恶化2.解决措施: (1)发送端提升信号高频分量功率预加重; (2)收端解调输出去加重收端解调恢复信号后压低高频分量,同时抑制噪声使高频 (S/N)0 。3.预加重、去加重过程分析预加重原则:解调后噪声功率谱平坦。预加重电路加在调制信号m(t)输入端;H() = j,为微分电路,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潼关肉夹馍营销方案范文(3篇)
- 先进的安全培训方式课件
- 创意安全培训形式课件
- 创建卫生城市课件
- 先概括再具体课件
- 创卫感动课件
- 化学制药设备安全培训课件
- 梅花诗词讲解
- 元音和辅音表课件
- 红花的栽培技术
- 中级卷烟包装工(四级)专业知识考试复习题库大全-下(简答题汇总)
- 福建省技能人才评价考评员题库
- SMT与DIP工艺制程详细流程介绍
- 管理者角色认知与转换课件
-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 全册整套课件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复习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专业素质考试试题及答案
- 全国质量奖现场汇报材料(生产过程及结果)课件
- 政策评价-卫生政策分析课件
- 高中物理实验—测定物体的速度及加速度(含逐差法)
- 饮食习惯与健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