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六年级复习资料.doc_第1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复习资料.doc_第2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复习资料.doc_第3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复习资料.doc_第4页
小学语文六年级复习资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1山中访友第一步:自我探究一、我是小小书法家(书法教材第一课字的纵收)。1.认真阅读“学一学”和“书法医生”。2. 用心完成“练一练”。注意“蕴”与“温”的区别。3完成练习册1、2题。二、词语理解。1.运用查字词典、结合语境、近反义词、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词语。如:幽径:偏僻的小路。德高望重:道德高尚,名望很大。津津乐道:很有兴趣地谈论。2.朗读、识记、试着听写“词语盘点”中本课的词语,写完后对照检查,将不会的多练几遍。3完成练习册3题。三、朗读正音。1.“和”在唱和中读( ),它还有几个读音,请分别注音、组词。 2.在文中划出词语盘点中本文的词语,将课文朗读一遍。四、自主阅读(阅读、批注)思考课后第1、2题。第二步:配优提升一、课文第五自然段作者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二、写出下面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1、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2、他大吼一声,就像半天起了个霹雳。( )3、走进这片的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4、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三、假如你也来到了这座山里,看到了古桥、树林、山泉、溪流请你展开联想和想象,采用比喻或者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几句话。四、阅读延伸: 2012考前辅导P100天山美景。2*山 雨第一步:自我探究一、我是小小书法家(书法教材第一课字的纵收)。用心完成P4“词语书写练习”。注意“蕴”与“温”的区别。二、词语理解。1.朗读、识记、试着听写“词语盘点”中本课的词语,写完后对照检查,将不会的多练几遍。2.不懂的词语运用查字词典、结合语境、近反义词、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词语。三、自主阅读(阅读、批注)1 、结合课前连接语中的提示。2、完成练习册1、2题。第二步:配优提升(力争20分钟内完成。)一、备考归类复习(拼音:整体认读音节、汉语拼音字母表、音变、)1、用“ ”画出下面这句话中属于整体认读音节的字。市场上随处可见到降价处理的商品。2、下列句子中,“子”的读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古代的孙子是一位军事理论家。 B.他们父子二人一前一后走得很快。C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D他的孙子在工厂当工人。3、下列语气词“啊”在句子中应读什么?用“”从括号里选出正确的读法。(1)你考得这么差,妈妈多生气啊!(ya wa na la)(2)你千万不要忘记我生平要完成的史书啊!(ya wa na la)(3)你真是一个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人啊!(ya wa na la)(4)啊?你说什么呀?( )4、读句子,完成练习。国 庆 节 时,妈 妈 在 西 安 给 爷 爷 买 了 一 件 皮 袄。(1)用“”把整体认读音节的汉字圈起来。(2)在轻声的汉字下面画上“ ”。(3)加点的汉字按音序排列应该是: 二、古诗文积累。1、千里之行, 。 老子 2、 ,不耻下问。 (孔子论语)3、学而时习之, ?有朋自远方来, ? (孔子论语)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 (孔子论语)5、路漫漫其修远兮, 。 (屈原离骚)6、 ,寸有所长。 楚辞卜居7、 、死于安乐。 孟子8、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孟子9、绳锯木断, 。 汉书10、人固有一死, , 。 史记11、日月之行, ; 星汉灿烂, 。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观沧海12、老骥伏枥,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龟虽寿)13、 ,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14、 ,相煎何太急。 七步诗15、采菊东篱下, 。 东晋陶渊明饮酒3草虫的村落第一步:自我探究一、我是小小书法家(书法教材第一课字的纵收)。1.认真阅读:P4的“学一学”中“勤”与“谧”的写法,P5的“书法医生”。2.用心完成P5的“练一练”。注意:“烘”和“烤”的结构,“巷”字第八笔是横。3完成练习册1题。二、词语理解。1.运用查字词典、结合语境、近反义词、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词语。(用即时贴注在书中) 静谧、熙熙攘攘、驻足痴望、寒暄、行色匆匆、蕴藏、悠悠忽忽2.朗读、识记、试着听写“词语盘点”中本课的词语,写完后对照检查,将不会的多练几遍。3完成练习册2、3题。三、朗读正音。1.给加点的字注音静谧( ) 寒暄( ) 僻静( ) 熙( )熙攘攘( )2.在文中划出词语盘点中本文的词语,将课文认真朗读一遍。四、自主阅读(阅读、批注)思考课后第1、2题。第二步:配优提升一、阅读理解能力提升1、这是一篇散文,它在表达上颇具特色。作者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将一个草虫世界生动地展现在大家面前。请结合课文内容简要分析这样描写的表达效果。丰富的想象。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2、第六段中破折号的作用是什么?3、第八、九段中都有省略号,它们的作用是否相同?有什么作用?二、习作表达能力提升 学会展开丰富的想象表达自己的感受,完成课后小练笔。4*山 雨第一步:自我探究一、我是小小书法家(书法教材第一课字的纵收)。用心完成P6“词语书写练习”。二、词语理解。1.朗读、识记、试着听写“词语盘点”中本课的词语,写完后对照检查,将不会的多练几遍。2.不懂的词语运用查字词典、结合语境、近反义词、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词语。三、自主阅读(阅读、批注)1 、结合课前连接语中的提示。2、完成练习册1、2、3、4题。第二步:配优提升(力争20分钟内完成。)一、备考归类复习(拼音:拼写规则、隔音符号、停顿与重音)1、给下列词语注音。中国 福建 钱学森 三星 长江 鲁 迅 2、给下列词语注音,注意隔音符号的使用。皮袄( ) 提案( ) 饥饿( ) 心爱( )企鹅( ) 彼岸( ) 酷爱( ) 黑暗( ) 3、根据括号里的提示,用“ ”标出应读重音的词。(1) 大家推选他当班长。(不是一个人推选)(2)大家推选他当班长。(不是老师定的)(3)大家推选他当班长。(是她不是别人)(4)大家推选他当班长。(是担任班长职务)4、下面这则电报至少有六种停顿,并有六种不同的理解。请你用自己的话把这六种理解写出来(加上标点)兄已动身三日即到1. 2. 3. 4. 5. 6. 二、古诗文积累。1、 ,不辨仙源何处寻。(王维桃源行)2、 ,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3、 ,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4、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5、草枯鹰眼疾, 。(王维观猎)6、 ,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7、落霞与孤鹜齐飞, 。(唐王勃滕王阁序)8、举杯邀明月, 。(李白月下独酌)9、 ,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10、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11、飞流直下三千尺, 。(李白望庐山瀑布)12、露从今夜白, 。(杜甫月夜忆舍弟)13、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14、感时花溅泪, 。烽火连三月, 。(杜甫春望)1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 。(杜甫春夜喜雨)回顾拓展一一、口语交际能力提升下面是小张和小李的一段交流对话,他们分别交流了这一单元在语文学习方面的收获和体会。假如你是小李,你会怎么说:小张:这一单元在语文学习方面我最大的收获是,体会到了作者运用联想和想象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样使景物栩栩如生、灵气飞扬,使情感表达得更加充沛。小李:对,对于 这一课,我的体会最深: 小张:我在课外阅读中也读过这样的文章,如冰心先生的繁星春水。“沉默中,微光里,他们深深的互相颂赞了”短短的几句,却勾勒了一幅清幽、明丽、自然和谐的图画。作者的想象力是这样的神奇美妙,那冷冷的夜空中无情感的星星尚能互相赞颂,作者十分含蓄地抒发了自己对“人类之爱”的追求。小李:我在课外阅读中也读过这样的文章,如 二、积累运用能力提升(感受自然,借景抒情)积累、吟诵以下有关描写大自然的诗句,感受清新而有情致的大自然,体会诗人借大自然表达的思想感情。例如: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从字面上看,花不是无情之物,落在泥土里成了绿肥,还可以哺育花。作者以花自喻,意谓自己虽然处境艰难,但忠贞报国之心始终不变,自信高尚的情操更能感召年轻一代。1、造物无言却有晴,每于寒尽觉春生。 2、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3、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4、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5、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三、品味语言文字1、课文妙答“一”字诗中的“一”字妙在何处?诗中第一、二两句,是据命题而强调了“一”字,第三、四句,是在景物铺垫的基础上,表现了渔翁独钓秋江却又怡然自得的景意,从而描绘出一幅恬静而生动的江水渔歌晚景图。 七言诗,诗用了十个一字,一是数字的初始,被人们看作最完美的;十是满数,表示完整的意思。诗人在只有四句二十八个字诗中,竟用了十个“一”字,且读后又不使人感到重复与累赘,并把那充满诗情画意,让人陶醉的秋色、秋景、秋意的傍晚描绘得那么巧妙。 2、体会下面故事中对联的妙处。徐文长手对知府徐渭,字文长,明文学家、书画家。他一生作联很多,徐渭集载有对联118副,这在明代是很少见的,而所写40字以上的长联就有12副,在明代几乎没有第二人。尤其是他最先突破百字长联,为绍兴开元寺大殿题的140字长联至今犹存。至今徐文长还有一些作联故事在浙江流传。徐文长十四岁时来到杭州。当时的杭州知府目中无人,他得知徐文长在杭州赋诗作画,颇受人们赞赏时,大为恼火,认为一个小毛孩子竟敢在他的辖区内舞文弄墨,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便派衙役将徐文长召来对句。威胁他说如对不上,就驱逐出城。徐文长镇定自若,满口答应。知府带徐文长到西湖边,指着六合塔,说出上联:“六塔重重,四面七棱八角。” 徐文长没有开口,只是扬了扬手。知府以为对不上,暗自高兴。他得意忘形地指着保俶塔,又出了个上联:“保俶塔,塔顶尖,尖如笔,笔写四海。”徐文长还是一言不发,而是用手指了指锦带桥,向知府拱拱手,然后,又两手平摊,往上一举。知府见徐文长还是没有回答,就神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