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分析.doc_第1页
2018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分析.doc_第2页
2018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分析.doc_第3页
2018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分析.doc_第4页
2018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分析 2018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分析、卫星比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拐、循”等8个生字,会写“培、训”等10个生字,掌握“培训、夏令营、侦察、某地、资源、矿藏、自豪”等词语。2、理解内容,知道课文介绍了哪几种人造地球卫星,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和功能。3、朗读课文,分角色表演卫星比武的情景。4、教育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教学重点】学习课文,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教学难点】理解五种卫星的特点和功能。第一课时 一、 谈话导入新课。1、随着科技不断地发展和进步,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许多新事物,你知道哪些?2、关于“卫星你了解哪些?”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它。(板书课题)(1) 教师出示卫星图片。你喜欢他们吗?能不能说说你喜欢的原因。(2) 教师出示卫星课件,学生观察卫星。(3) 板书课题。卫星比武(4) 学生齐读课题,质疑课题。二、依据自学提纲,识记生字,整体把握课文内容1、 轻声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漏子。2、 提出自学要求。(1) 轻声读课文,标出本课生字,标出自然段序号。(2) 借助拼音读生字,查字典,理解生字生词。(3) 课文主要是些什么事情?(4) 你读懂了什么?再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三、 检查交流学习情况(1) 指名分段朗读(2) 师生共同评价学生朗读情况、(3) 幻灯出示本课生字、(4) 指名认读生字、(5) 出示文中词语、(6) 学生认读生字“某”字上面是“甘”字。“豪”与“毫”、“培”与“陪”、“训”与“讯”要区别开。(7) 学生轻声自由朗读课文,找出你最感兴趣的句子,并在句子旁加上自己的感受、(8) 课文向大家介绍了什么?这篇课文向大家介绍了侦察卫星、气象卫星、导航卫星、通信卫星、资源卫星等各式各样卫星的特点与作用,告诉我们在今科学技术革命的浪潮里,各种卫星各显神通,为人类做出了人类巨大的贡献、四、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通过读文你知道了哪几种人造卫星?那种卫星你最喜欢、为什么?(侦察卫星、气象卫星、导航卫星、通信卫星、资源卫星五种人造卫星)把你最喜欢的卫星读给大家听一听、说说你为什么喜欢?1、以小组为单位,小组讨论: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2、各小组在小组内先互相交流,进行改进。并推荐代表准备发言。3、各小组互相修改自然段的段意。4、给课文分段。五、小结1、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回去后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卫星的构造、作用。 六、布置作业。 书写生字词,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激趣回顾上节课我们随着轮番上阵的各种卫星,初步领略了卫星比武的精彩场面。在这场比武中,我们又结识了一些生字朋友,和老师一起复习一下。这篇课文向我们展示了卫星比武的精彩场面,你能用一个词来描绘一下吗?想必热爱卫星的同学们此时一定对“卫星”,更对它们的比武充满了期待与想象,这节课我们就再次走进卫星比武,去了解这些卫星,看看它们如何各显其能、大显神通的。二、依据自学提纲,理解重点内容。围绕“这五种人造地球卫星各有什么特点和功能”展开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画出描述每一种卫星各自的特点和功能的语句。将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多读几遍。想想: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初步交流。小组成员互相讲述在自己喜欢这部分知识中,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评议充分。小组成员互相肯定意见,并补充自己的意见。师生交流,通过读议学习并结合实际体会拟人等说明方法。三、细读课文,理解重点内容围绕“这五种人造卫星各有什么特点和功能”展开探究学习。(一)以第四自然段(侦察卫星)为例,进行学习1、这一自然段中关于侦察卫星,写了哪些方面?先写了什么?后写了什么?(先写外形特点,再写功能)2、侦察卫星的本领大不大,为什么?3、你有什么样的语气把它读好?(十分得意)4、练习朗读,交流汇报(二)按照这种方法,自学其他各自然段1、刚才大家都读了自己喜欢的卫星,它们谁最可爱?谁的本领最大?(画出描述每一种卫星各自的特点和功能的语句、自己读一读)2、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同学听,并说出喜欢的理由。3、在班上展示学习成果,用自己的话向同学介绍自己喜欢的人造卫星(把握好不同角色的语气)(1)、发射卫星的情景。(读出壮观的场景)(2)、解说员阿姨的话(自豪、兴奋的语气)(3)侦察卫星(十分得意)(4)、气象卫星(十分庄重)(5)、导航卫星(活泼有趣)(6)、气象卫星(胸有成竹)(7)、资源卫星(自豪的心情)4.小组互相评价。三、 探究学习 1、 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关于其他卫星,你有什么问题吗? 2、 激励评价,上网查寻资料。四、 总结全文 1、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3、谈谈你今后在保护动植物方面要怎样做?五、巩固练习,检测反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收集有关卫星的资料和图片。 板书设计: 卫星比武 侦察卫星、气象卫星、导航卫星、通信卫星、资源卫星 各显神通 贡献巨大教学反思:这节课我让学生们每人扮演一颗卫星,在小组内介绍自己的特点和功能,然后在班级表演。同学们乐于参与,到前面表演的同学不但介绍了自己的特点和功能,还调动了学生的表演热情。10、巴斯德征服狂犬病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教育学生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造福人类的崇高品质。2、弄清巴斯德征服狂犬病的原因和过程,体会巴斯德在给小孩治疗过程中的心情,进而体会科学家崇高的责任感。3、会认“菌、枢、疫、疯、魄、酷、魂、寂”等8个生字,会写“助、畜、魔、疯、惧、魄、残、酷、魂、寂”等10个字,掌握“助手、细菌、病魔、疯狗、无所畏惧、惊心动魄、残酷、惊魂不定、寂静”等词语。教学重点是弄清巴斯德征服狂犬病的原因和过程。教学难点体会巴斯德在治疗孩子的过程中所承受的极大精神压力,巴斯德高度负责的崇高精神。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搜集有关巴斯德和狂犬病的资料。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引入课题同学们,如果人被疯狗咬了,你们知道应该怎么办吗?你知道狂犬疫苗是谁发明的吗?二、展示互动1、结合“学习链接”或根据自己预习时所搜集、查找的资料说说。(1)简介巴斯德在科学上的贡献。(2)课文第一自然段也进行了介绍,指名读。(3)交流对狂犬病的了解。2、板书课题,激发探究心理。读课题引导质疑:你对题目中哪个词最感兴趣? 理解“征服”的意思。想一想:巴斯德是怎样征服狂犬病的?。3、自己轻声读课文,要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把自学的生字再认真地读好、记牢。4、汇报积累的字词。(1)课件出示会认的字,读字并组词,你想提示大家注意那个字的读音。(3)听写要求会写的字,小组检查交流。(4)课件出示会写的字,多种形式读,你想提示大家注意那个字的写法。、5、重点指导:(1)“枢”“寂”“疫”三个字的读音。(2)“疫”和“疯”两个字都与病有关,因而是病字头(5)理解词语的意思。孜孜不倦、所向披靡、无所畏惧、惊魂不定、筋疲力尽、忧心忡忡、安然无恙。a、找出这些词语在课文的哪句话里,用喜欢的符号画出来,并认真的读一读。b、集体交流,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5、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6、指名分段朗读课文。7、师生共同评价学生朗读情况。8、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小组讨论: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9、理清文章写作顺序:课文按什么顺序叙述巴斯德征服狂犬病的经过的?10、画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11、大家交流学习体会。三、总结。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四、巩固提高。1、改错字。寂净( ) 助首( ) 细均( ) 病摩( )无所畏具( ) 惊心动破( ) 惭酷( )2、在()里填字组成词语。( )( )不倦 所向披() 无所()惧惊心动( ) 惊( )不定 焦()万分( )疲力尽 忧心( )( ) 安然无(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二、依据自学提纲展示互动。细读重点段,理解内容,体会心情(一)研读课文2、3自然段巴斯德是法国著名的科学家,微生物学的创始人。这位伟大的人物正在做一项对人类来讲非常有意义的试验,是什么试验?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生读2、3自然段)(1)这是一项什么试验?为什么要进行试验?1、默读课文,画出说明巴斯得发起对狂犬病进攻的原因句子。2、学生读出所画的内容。(2)、谁能抓住重点词语体会?3、指导朗读,体会狂犬病的可怕。(4)试验进行的如何?你有什么问题吗?4、小结:巴斯德经过长达五年的时间,经过艰辛的努力,终于在征服狂犬病的道路迈出了成功的一步,但是强烈的责任感却是他对如何驱除狂犬病对人体的危害而忧虑不安。接着发生了怎样的事情使他最终征服了狂犬病?我们接着看课文。5、默读2、3自然段,交流感悟。6、练习有感情地朗读。7、师生共同评价,8、展示读。过渡:狂犬病这样可怕,巴斯德是怎样征服它的呢?(二)研读课文412自然段。1、自由朗读,这部分内容讲述的是一件什么事?2、从这件事情经过中你感受到巴斯德是一个怎样的人?3、默读课文,画出表示巴斯德情感的语句。4、反复品读感悟:从这些情感变化中你体会到什么?5、怎样读好这些语句?6、同桌互相交流自己的感受7、小组讨论理解:为什么这一次他犹豫了?8、引导学生想象:巴斯德听到小梅斯泰尔安然无恙的消息,他会说些什么?他会做些什么?9、老师引出下文:后来巴斯德又抢救了多少人的生命?指名朗读第12自然段。(三)齐读第13自然段,集体交流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三、回味故事,升华情感1、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不仅挽救了一个孩子的生命,同时,也彻底征服了“狂犬病”这个恶魔。他获得了成功,为人类做出了重大的贡献。(1)为什么说他为人类做出了重大贡献?(2)请同学们想一想:如果当时巴斯德放弃了,结果会怎样?他为什么没有放弃?是什么使得他获得了成功?2、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有些动物身上的病毒也会传染到人身上,使人生病怎样3、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防止动物病毒传染给人呢?课下继续搜集相关资料,科学的预防这样的传染病。四、巩固提升。在空白处填上恰当的内容巴斯德是法国著明的微生物学创始人( )( )战胜狂犬病是他对人类的最大贡献板书设计10 巴斯德征服狂犬病征服巴斯德狂犬病孜孜不倦 极度忧虑惊心动魄 惊魂不定 筋疲力尽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抓住“孜孜不倦、犹豫、极度疑虑、焦虑万分、忧心忡忡、放心”这些词语,体会巴斯德研制疫苗的艰难和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以及他全身心投入科研工作的精神和崇高的责任心。11、小树死因调查报告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教育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自觉保护环境。2、默读课文,理解内容。弄清文章的结构,说说各部分的联系,初步学习写调查报告的方法。3、会认“秃、萎、贸、摊、宜、贩、订、罚”等8个生字,会写“调、棍、剩、宜、垃、圾、坑、填、订”等9个字,掌握“枯萎、木棍、集贸市场、垃圾、树坑、适宜、订立、必罚”等词语。教学重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弄清这篇调查报告各部分的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教学难点让学生知道调查报告的意义,教会学生如何利用提到的方法收集、分析、处理信息。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1、谈话引入:春天,园林工人在马路两侧种植了许多国槐树,可到盛夏时,有些小树居然死了,这个现象让一位小朋友感到奇怪,他经过调查,找到了原因,还写了一份调查报告。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是怎么回事。2、板书课题:小树死因的调查报告二、依据自学提纲展示交流1、什么是调查报告?简介调查报告。2、出示国槐图片,了解郭槐的相关知识。3、自己轻声读课文,要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把自学的生字再认真地读好、记牢。4、汇报积累的字词。(1)课件出示会认的字,读字并组词,你想提示大家注意那个字的读音。(3)听写要求会写的字,小组检查交流。(4)课件出示会写的字,多种形式读,你想提示大家注意那个字的写法。(5)理解词语的意思。调查、枯萎、适宜、光秃秃、措施。a、找出这些词语在课文的哪句话里,用喜欢的符号画出来,并认真的读一读。b、集体交流,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5、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6、指名分段朗读课文。7、师生共同评价学生朗读情况。8、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小组讨论:(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作者为什么写这份调查报告?作者是如何调查的?结果怎样?(2)理清文章结构:这篇调查报告包括哪几部分?各部分写了什么内容?9、检查学习研讨情况。三、学习小结,朗读课文。1、这是一篇调查报告,是作者根据调查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到了合,并给相关部门提出建议里的结论,并给相关部门提出建议。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四、达标检测。|1、下面的几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1)枯萎 垃圾 贸易(2)木棍 集贸市厂 摊饭(3)适宜 树坑 光突突2、填写合适的量词。一( )报告 一( )国槐 一( )木棍一( )马路 一 ( )树苗 一( )市场3、填空小树死因的调查报告一课,从( )( )( )( )( )方面写的。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回顾内容,引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小树死因的调查报告一课,谁还记得调查报告中写了哪几部分的内容?那么作者为什么写这份调查报告?作者是如何调查的?结果怎样?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二、依据自学提纲展示互动。细读课文 ,感悟、理解(一)、学习第一、二自然段(1)指名朗读,读后评议。引导:读出高兴的语气和疑问句。(2)师生交流学习心得。作者为什么对小树的死因进行调查?(二)学习“调查”部分不仅作者感到奇怪,我们也很奇怪,一起看看作者是怎样进行调查的?1、默读这部分。2、集体交流。(1)作者是怎样进行调查的?如果是你还会怎样调查?(2)通过调查小作者有什么发现?你有何感想?(三)学习“分析”部分。1、自由读这部分。2、小组合作学习(1)说说这些小树在正常情况下应该生长得怎样,为什么?(2)小树生长的不利因素是什么?3、展示学习效果。(四)学习“结论”部分1、指名读,小组讨论:(1)说说小树非正常死亡的原因。(2)作者得出了什么结论?这个结论正确吗?为什么?(3)这样带来的后果是什么?2、反馈学习收获。3、小组合作朗读这部分内容,注意要读得具有说服力。(五)学习“建议”部分,体会意义。请同学们根据小作者的建议,给相关部门写一份建议书,你想怎样写?(1)反映问题,有理、有据、有节。(2)态度十分诚恳。(3)语言文明礼貌。(4)内容具体,建议细致。(1)齐读这一部分。(2)作者提出了哪些建议?(3)引导学生开展开想象你还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措施来保护绿化成果?(四)总结全文,理清文章各不分的关系。1、自由读,小组讨论:文章各部分可以调换位置吗?为什么?2、反馈学习效果,师生评议。三、达标检测。1、对于保护环境,你的建议是:( )2、,写调查报告的一般步骤是:( )( )( )( )( )( )。3、用下列词语造句:并且、 措施。板书设计 :11、小树死因的调查报告查调的原因:家门前的小树死了如何调查:实地测量、统计、考察分析信息:非正常死亡得出结论:人为因素教学反思:教师要选用有趣的语言向学生提示应当注意的字词,这样才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引导学生认真读书,边读边思考,培养学生多动笔墨多读书的习惯。 12* 绿色的记事本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教育学生保护环境要从小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自觉养成保护环的习惯。2、朗读课文,理解小奥茨和他同学的“绿色记事本”上记录的内容。学写环保日记。3、会认“供、耗、攒、购、臭、簿、限”等7个生字。教学重点:理解小奥茨和他同学的“绿色记事本”上记录的内容,知道孩子们在保护环境方面做了些什么,有些什么感想。教学难点: 理解“这样自觉地严于律己,让大人们也不禁肃然起敬”这句话的意思。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 谈话引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用的纸主要是用什么材料造的吗?每年造纸工人都要砍伐大量的木材。为了少耗费木材,人们把废纸回收,再生产出新的纸张,这就是再生纸,也叫环保纸。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张绿色记事本中记事本就是用再生纸制成的。2、板书课题:12* 绿色记事本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二、依据自学提纲展示互动。1、自己轻声读课文,要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把自学的生字再认真地读好、记牢。2、汇报积累的字词。(1)课件出示会认的字,读字并组词,多种形式读。(2)你想提示大家注意那个字的读音。(3)理解词语的意思。濒临、弥补、别出心裁、严于律己、肃然起敬。a、找出这些词语在课文的哪句话里,用喜欢的符号画出来,并认真的读一读。b、集体交流,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3、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5、师生共同评价学生朗读情况。6、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小组讨论: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7、检查学习研讨情况。8、学习课文。(1)自己出声读课文,认真揣摩自学题。(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3)师生共同评价朗读情况(4)小组合作学习:A、什么是“绿色记事本”?,它有什么作用?B、小奥茨和他同学们的“绿色记事本”上记录了一些什么内容?C、你喜欢小奥茨和他同学们的“绿色记事本”吗?为什么?D、学习了课文你有感想?受到了什么启发?7、学习成果展示,师生评议。三、总结全文学生们的“绿色记事本”记录的虽然是些生活中的小事,但可以看出环保意识已在他们心中留下了烙印。作为我们来讲,也应该向他们学习,从现在开始树立环保意识,开动脑筋,创新办法。并且在实践中努力争当一名优秀的环保小卫士。四、反馈检测:1、绿色记事本这篇课文,说它是“绿色记事本”是因为:( )( )( )2、绿色记事本的意义是:( )3、这篇课文写了许多生活中关于环保的小事,其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 )( )。4、在日常生活中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你的办法是:( )。5、写一篇环保日记,内容可以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也可以是看到的,想到的。板书设计:12 * 绿色的记事本“绿色”“环保”记事本封面 记录内容 制作材料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人人争当环保“小卫士”教学反思:上完本节课,增强了孩子们的环保和节约意识。课后我让孩子们一篇环保日记,没想到有的同学写得特别好,特别是张小艺同学,我让她在全班读了自己的日记,得到了全班同学热烈的掌声,同时也激发了其他同学的热情。语文百花园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读对联,辨字音,意在引导学生根据句子表达的不同意思,区别多音字“好”的读音。2、让学生认识表示并列关系的句式,学会用“既、 又”造句3、读背五个科学名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使学生受到科学思想和方法的教育。4、通过阅读短文让学生明白,只有平时爱科学、学科学、才能在关键时刻用科学知识解决遇到的困难5、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交际能力、分析能力、搜集资料以及整理资料的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也写一篇调查报告。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对联、名言”的兴趣,并且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交际能力、分析能力、搜集资料以及整理资料的能力。教学难点:理解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语,认识表示并列关系的句式,学会用“既、 又”造句; 如何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如何引导学生确定有意义的主题,个别生的练笔辅导。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一、谈话激发兴趣同学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中国的“汉字”有着特殊的价值,从古至今汉字都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仔细研究起来还很有意思,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汉字的读音和它的词语之间有哪有趣的关系。二、出示对联,探究问题1、出示:读对联、辨字音“好读书 不好读书、好读书 不好读书”2、这是明徐渭写的对联,谁来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四个“好”的读音不同)“好”在不同的读音时,字的意思有什么不同?(读ho时:意思是条件优越,词性:形容词;读ho时:意思是喜欢,词性:动词)3、再读对联,感受(个别生读)4、你还想到哪些字也有这样的特点? 多音字:“舍”读sh的意思是:舍去,舍得;读sh时意思是:宿舍,茅舍。一个是动词,另一个是名词。5、我们会知道,一个字在表示不同的意思时,会有相应不同的读音。三、教学关联词语1、生活中我们说话或写作时,会时常用到一些关联词语,你知道哪些关联词语?用它们造一两个句子好吗?常见的有“因为 所以 ”“如果 就 ”“不但 而且 ”2、今天我们再学习一个关联词语:“既又”3、读一读下列句子,注意带点的词语。(个别生读句子)4、例句中的关联词语“既又”可以换成“不但 而且 ”吗?为什么?5、交流讨论中知道:“既又”这个关联词语前后两个部分所表示的意思是一种并列关系,无轻重、先后之分。6、用“既又”这个关联词语试着造几个句子。四、教学“科学名言”1、出示例句,个别生读,齐读,多种方式读句子。2、教学第一个名言:“问号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 从这个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还可以把生活的什么比喻成科学的钥匙?3、小组合作学习其它名言。4、背诵这些科学名言。5、你还知道哪些这方面的名言?和大家说一说。板书设计一、读对联、辨字音“好读书 不好读书、好读书 不好读书”二、关联词语“既又”(并列关系)三、科学名言“问号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大胆的猜测就没有伟大的发现”对搞科学的人来说,勤奋就是成功之母第二课时一、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水”与“火”是不相容的。但是,有一个人却能用冰取火,这是为什么?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板书课题:用冰取火)二、质疑课题,明确重点1、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问题吗?(为什么用冰可以取火?这里面有什么奥秘?)2、带着你的问题,认真读课文,看看你会知道什么?三、交流探讨,深化理解1、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说一说2、这个探险队员是在什么情况下想到这个办法的?(生命受到威胁,大家一筹莫展,束手无策时。)3、这个年轻的队员能想出“用冰取火”这个挽救大家生命的宝贵办法,关键在于什么?为什么他能想出办法? (平时积累的丰富知识、他坚强的毅力、顽强不屈的精神、面对危险时镇定自若等等)并引导学生说出理由。4、当大家从死神手中逃出后,在高兴,激动之余,会想些什么?5、如果这个年轻队员也和其他人一样,一筹莫展,束手无策的话,结果又会是怎样?四、扩展延伸1、学了这篇课文,给你什么启发?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2、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自己经历过的类似的事情。“发生了什么?怎样解决的?”3、利用科学课上学到的知识,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小发明,我能行”的实践活动。板书设计用冰取火本来是“水火不容”,却能“用冰取火”探险队队员 丰富知识 顽强不屈 镇定自若第三课时一、话题导入读了小树的死因调查报告一文,我们都深受感动。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