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永城高中一年级语文导学案廉颇蔺相如列传导学案编写:马松 审核:安超 班级: 组别: 姓名:【学习目标】 1培养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 2培养分析综合及鉴赏评价的能力,鉴赏史记描写人物形象的方法。通过梳理矛盾冲突,品味人物语言和体会对比手法来把握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 【学习重点】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遗 易 幸 负 谢 请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见 于 而 乃 因 以 且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学习难点】 1难翻译的句子 2刻画人物的手法 3对廉蔺的评价【学习用时】:4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熟悉史记有关知识2熟读课文,了解大意。3梳理课文第1、2段文言知识【学习重难点】 熟读课文,了解大意。【学法指导】1史记有关知识以练习形式进行补充。2梳理课文第1、2段文言知识。分小组学习。一人翻译,其他成员理解、纠正、发问,各自解决自己的问题,提出自己没有解决的问题,小组讨论化解问题,汇总没有解决的问题。3集体解决学习中汇总的问题【知识链接】1简介:司马迁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司马迁10岁开始学习古文书传。约在汉武帝元光、元朔年间,向今文家董仲舒学公羊春秋,又向古文家孔安国学古文尚书。20岁时,从京师长安南下漫游,足迹遍及江淮流域和中原地区,所到之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不久仕为郎中,成为汉武帝的侍卫和扈从,多次随驾西巡,曾出使巴蜀。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承其父司马谈之职,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及皇家图籍,因而得读史官所藏图书。太初元年(前104),与唐都、落下闳等共订太初历,以代替由秦沿袭下来的颛顼历,新历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此后,司马迁开始撰写史记。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获罪下狱,受腐刑。 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终于完成了史记的撰写。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史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也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司马迁还撰有报任安书,记述了他下狱受刑的经过和著书的抱负,为历代传颂。他能写出史记这样伟大的作品,是因为:家学渊源。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写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学问广博。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父职,任太史令,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档案和文献,为史记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广泛游览,实地考察;司马迁早年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史记太史公自序有这样的记载:“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闚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彭城,过梁、楚以归。”艰难发愤。武帝天汉三年(前98),李陵孤军入匈奴,败降,而司马迁极言李陵降敌出于无奈,触怒武帝,致罪下狱,受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发愤著书,于征和二年(前91)写成史记。2史记简介。史记是我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12,世家30,列传70,年表10,书8,共52万字。本纪,用以叙述帝王事迹,世家,记述五侯和特殊人物事迹;列传,叙帝王以外重要人物事迹;书,用以记载各朝典章制度;表,用以统系年代、人物、大事等。史记是我国正史二十四史的第一部,它既是历史巨著,又是文学巨著。鲁迅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有很高的写作技巧,人物形象鲜明,有极强艺术感染力。对部分历史人物叙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廉颇蔺相如列传为史记列传(70篇)之一,课文节选部分重点描写了蔺相如,也叙述了廉颇。文章运用多种文学手法表现人物性格,人物形象栩栩如生。3历史背景战国末期,当时秦、楚、齐、赵、韩、魏、燕等七国中,以秦力量最为强大,它要统一中国,采取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的战略,积极对外扩张。它南边的楚国和西北的赵国,实力比秦稍弱。在蔺相如完璧归赵和渑池会时,秦的主要力量正对付楚国,所以它对赵国虽也虎视眈眈,但还抽不出主要力量来进攻。这就是蔺相如进行外交斗争取得胜利的客观有利条件,当然,蔺相如的主观努力利用有利的形势,机智勇敢地进行斗争也是非常重要的战国(前403前221)是一个兼并剧烈的历史时期。本文所叙史实发生在前283年到前279年之间,正值战国中期之末。在此之前,秦早已占领了巴蜀,并夺取魏在河西的全部土地,又多次大败楚军,初步形成了统一全国的趋势。在此期间,秦以主力图楚,前280年秦取楚上庸(今湖北房县、均县等地)及汉水北岸,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今湖北江陵),逼楚迁都于陈(今河南淮阳)。秦国多次击赵,所以如何对付秦的挑战已成为赵国安危之所系的大问题。廉颇和蔺相如就是在这个历史舞台上起关键作用的人物。【课前预习】一、文学常识填空。(1)史记记载了上起_,下至_时当代史事,是中国最早的一部_通史,不论在史学上还是在文学上都有其巨大的价值,故被鲁迅誉为”_,_”。(2)史记是我国历史学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全书包括_、_、_、和_,共_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本纪”除秦本纪外,叙述_ ;“_ _”是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是全书叙事的联络和补充;“_”是个别事件的始末文献,它们分别叙述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发展和现状,与后世的专门科学史相近;“_”主要叙述贵族侯王的历史;“_”主要是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阶层人物的传记。史记全面地叙述了我国上古至汉初三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的历史发展,是我国古代历史的伟大总结。(3)关于司马迁的名联: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一代君权痛蚕室,千秋史笔溯龙门。【课堂学习】一、把握内容。1、本文主要记述了几个故事?请用四字词语分别概括这几个故事。“完璧归赵”、”渑池相会”、”廉蔺交欢”三个故事 赵大事纪年表: 赵惠文王年序 大事 16 年(前283) 廉颇伐齐,取阳晋。 17 年(前282) 蔺相如完璧归赵当在此年。 18 年(前281) 秦伐赵,拔石城。 19 年(前280) 秦复攻赵,杀二万人。 20 年(前279) 渑池会。廉蔺交欢当在本年或稍后。 (注:此表与史记。六国年表人个别地方有出入,但渑池会的年代是以年表为依据的。)2、整体感知,理清课文脉络 :本文共21段,可分为几部分?本文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交代传记中人物的简历,这里主要交代了廉颇和蔺相如两人的身份地位;第二部分(第313自然段),叙写了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第三部分(第1416自然段),叙写了赵秦渑池之会的故事;第四部分(第1721自然段),叙写了廉颇和蔺相如“将相欢和”(廉颇“负荆请罪”)的故事。二、第12段文言知识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1)燕王私握臣手 :(2)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3)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4)欲勿与,即患秦兵之来:三、解释加点虚词的意义,注意区别在不同句子中的用法。以(1)以勇气闻于诸侯 于(1)闻于诸侯(2)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2)故燕王欲结于君之(1)欲释之 其(1)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2)即患秦兵之来 (2)其皆出于此乎?而 (1)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四、请指出下列各句句式特点并翻译。(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而君幸于赵王(3)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4)何以知之(5)求人可使报秦者 (6)以勇气闻于诸侯 五、通假字1、可予不( )2、臣愿奉璧往使( )3、召有司案图( )4、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六、一词多义1、负:宁许以负秦曲( )秦贪,负其强( )决负约不偿城(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2、以: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以勇气闻于诸侯( )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3、见:徒见欺( )大王见臣列观( )4、舍:舍相如广成传舍( )(传舍: )5、因:不如因而厚遇之(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6、顾: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 )顾野有麦场(狼)(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7、 引:引赵使者蔺相如(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七、词类活用1、宁许以负秦曲( )2、臣请完璧归赵( )3、乃前曰( ) 4、舍相如广成传舍( )5、间至赵矣( )6、卒廷见相如( )7、毕礼而归之( )8、左右欲刃相如( )9、相如奉西入秦( )10、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11、大王必欲急臣( )12、乃使其从者衣褐( )13、破:秦王恐其破璧( )八、古今异义的词1、请指示王 古义: 今义:上对下的说明2、未尝有坚明约束者 古义: 今义:限制使不超出范围3、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 古义: 今义:冒犯4、明年复攻赵 古义: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5、于是相如前进缶 古义: 今义:向前行进6、廉颇宣言曰 古义: 今义:宣告7、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古义: 今义:鄙卑下贱九、句式归纳1、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 )2、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3、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4、得罪于大王( )5、不如因(之)而厚遇之。( )6、使不辱于诸侯。( )预习课文第313段廉颇蔺相如列传导学案第二课时学习目标梳理课文第313段文言知识学习重难点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遗 易 幸 负 谢 请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见 于 而 乃 因 以 且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学法指导分小组学习。成员轮流翻译,其他成员理解、纠正、发问,各自解决自己的问题,提出自己没有解决的问题,小组讨论化解问题,汇总没有解决的问题。【课堂学习】一、梳理课文第313段文言知识,扩充预习内容翻译下面句子1、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2、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3、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二、内容理解问题:课文是怎样描写蔺相如出场的? 蔺相如出使秦国后,与秦国绕着和氏璧展开了一场怎样的比智比勇的外交较量?由此可见蔺相如怎样的思想性格? 、本文第7段已将”完璧归赵”故事叙述完毕,为什么作者在它后面又加上”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不予秦璧”这两句话? 【布置预习】预习课文第14-16段一、一词多义顾: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 )顾吾念之( )顾野有麦场(狼)( )念父母,顾妻子(报任安书)(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二、词类活用乃前曰( )左右欲刃相如( )三、古今异义的词于是相如前进缶 前进:古义: 今义:向前行进四、句式归纳1、请奉盆缶(于)秦王。( )2、遂与秦王会(于)渑池。( )问题:渑池之会主要讲什么内容?第三课时学习目标梳理课文第14-16段文言知识学习重难点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学法指导分小组学习。成员轮流翻译,其他成员理解、纠正、发问,各自解决自己的问题,提出自己没有解决的问题,小组讨论化解问题,汇总没有解决的问题。【课堂学习】一、梳理课文第1416段文言知识,扩充预习内容二、内容理解问题:.“渑池之会”在记载会场情况时,分别怎样描写秦赵御史的/表现了双方怎样的心态智谋?.“渑池之会”在记载秦赵君王会见,以乐助兴的内容上各用了什么字?有怎样的不同?.蔺相如的“五步之内,请以颈血溅大王矣”有什么含义?【布置预习】1721段一、一词多义负:宁许以负秦曲( )秦贪,负其强( )决负约不偿城(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 )因:不如因而厚遇之(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顾: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 )顾吾念之( )顾野有麦场(狼)( )念父母,顾妻子(报任安书)(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引:引赵使者蔺相如(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相如引车避匿(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二、词类活用(1)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2)为刎颈之交( )(3)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三、古今异义的词(廉颇宣言曰) 古义: 今义:宣告(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古义: 今义:鄙卑下贱四、“负荆请罪”这则故事运用怎样的表现手法来刻绘人物形象?第四课时学习目标1梳理课文第1721段文言知识2鉴赏史记描写人物形象的方法。通过梳理矛盾冲突,品味人物语言和体会对比手法来把握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3背诵课文学习重难点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学法指导分小组学习。成员轮流翻译,其他成员理解、纠正、发问,各自解决自己的问题,提出自己没有解决的问题,小组讨论化解问题,汇总没有解决的问题。【课堂学习】一、梳理课文第1721段文言知识,扩充预习内容翻译下面句子1、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2、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3、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4、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5、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二、内容理解“廉蔺合欢”:感悟思想,把握人物。【问题2】、为了告诉读者廉颇是怎样一个人,作者用了哪些艺术手法突出形象特征?可以根据蔺廉交欢这段故事分析。【问题3】、本文叙述了蔺相如那几件事,突出了蔺相如那些品质特征? 廉颇蔺相如列传导学案【高考链接】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武选登第,为河东从事。经略使韩缜语之曰:“君奇士也,他日当据吾坐。”为府州、火山军巡检。辽人常越境而汲,灌亲申画界堠,遏其来,忿而举兵犯我。灌迎高射之,发辄中,或著崖石皆没镞,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后三十年,契丹萧太师与灌会,道曩事,数何巡检神射,灌曰:“即灌是也。”萧矍然起拜。为河东将,与夏人遇,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至洞胸出背,叠贯后骑,羌惧而引却。张康国荐于徽宗,召对,问西北边事,以笏画御榻,指坐衣花纹为形势。帝曰:“敌在吾目中矣。” 提点河东刑狱,迁西上阁门使、领威州刺史、知沧州。以治城鄣功,转引进使。诏运粟三十万石于并塞三州,灌言:“水浅不胜舟,陆当用车八千乘,沿边方登麦,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奏上,报可。未几,知岷州,引邈川水溉间田千顷,湟人号广利渠。徙河州,复守岷,提举熙河兰湟弓箭手。入言:“若先葺渠引水,使田不病旱,则人乐应募,而射士之额足矣。”从之。甫半岁,得善田二万六千顷,募士七千四百人,为他路最。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再发则否。客曰:“太尉不能耶?”曰:“非也,以礼让客耳。”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迁步军都虞候。金师南下,悉出禁旅付梁方平守黎阳。靖康元年正月二日,次滑州,方平南奔,灌亦望风迎溃。黄河南岸无一人御敌,金师遂直叩京城。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背城拒战凡三日,被创,没于阵,年六十二。(节选自宋史何灌传)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辽人常越境而汲 汲:取水。 B灌迎高射之,发辄中 迎:面对。 C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 敛:躲藏。 D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 彻:穿透。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何灌行事有成的一组是 【 】 灌亲申画界堠,遏其来 或著崖石皆没镞 至洞胸出背,叠贯后骑 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 得善田二万六千顷 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A B. C D.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何灌有军事才能,射技震惊契丹。经略使韩缜极为赏识他,认为终将取代自己 ;在守边时,何灌大显神威,以致三十年后提及 往事 契丹丈量 都 惊恐起拜。B、何灌泞谙西北 边事,受到微宗赞许。他任洒落将时奋勇击退外敌,经举荐得到徽宗召问,他用笏板指画以助讲解,形象生动,徵宗很快明白了边战形势 。C、何灌善于治理政务,举措得到皇上认可。为完成 运粮任务 ,他建议将水运改为陆运;在招募射士 时,又提出修渠引水,兴造 良田,使剩余劳力乐于 应募。D、何灌力守京城,拒不降敌,不幸阵亡。金兵南下,梁方平弃城逃遁,何灌阻止溃退未成;金兵长驱直下,逼近京城,何灌领命背城抗敌三日,受伤战死。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 (2)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拓展提升】用对联分别概括廉颇、蔺相如的特点。举例1章台会,无足智神勇何求保玉璧;将相和,非大度广怀怎言安邦国。2宰相深谋远虑留名青史,将军坦荡如砥威震古今。参考对联完赵璧,会渑池,千古辞令,谁可纵横捭阖,有他相如丞相;破齐兵,取阳晋,古今战场,何人横刀立马,是我廉大将军。负荆请罪,能伸能屈方显英雄本色;完璧归赵,有智有勇大展谋士风流。将军背上可负荆,宰相肚里能撑船。有智有谋,完璧归赵显神勇;知耻知羞,负荆请罪见高风。完璧归赵,以神勇胜秦;将相和欢,凭德厚传世。完璧归赵观相如之智勇;负荆请罪察廉颇之谦虚。会渑池,少足智怎得秦王击口入赵史;避廉颇,乏旷怀何留将相和欢传后人。完璧归赵相如显神威,负荆请罪廉颇亦大勇。智勇双全,完璧归赵赞相如;心胸坦荡,负荆请罪歌廉颇。相如舍己,文将比武将,终能完璧归赵;廉颇爱国,官场如战场,遂成刎颈之交。丞相有勇有谋完璧归赵,名垂青史;将军能伸能屈负荆请罪,万古流芳。将相和而安家邦,文武并而治天下。完璧归赵,神勇盖世,威震千古;负荆请罪,心胸坦荡,名扬九州。渑池胜归,幕后英雄凭谁属?负荆请罪,心系祖国胸何宽!智勇双全,留完璧归赵美誉;虚怀若谷,传将相和欢佳话。无足智神勇,怎能完璧归赵护国威;非胸怀坦荡,何言负荆请罪将相和。外斗强秦完璧归赵,内和良将保家卫国。敢拼敢搏,威震诸侯;能忍能让,德泽后世。【拓展阅读】 伟大的文学家、历史学家司马迁的不朽巨著史记有一种无穷的历史魅力,每次读来都有新的收获。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蔺相如可谓是个成功的人物,完璧归赵后官拜为上大夫,渑池会后又提升为上卿,且口碑很好。刺客列传中的荆轲可谓失败的典型,刺杀秦王没有成功,反而加速了燕国的灭亡。对此,历来褒贬不一,有的说是“悲壮地失败”,有的说是“可耻地失败”,但“失败”是无可非议的。两个人同是门客,同是面对暴虐的秦王,同是处理非常事件,为什么一个成功一个失败呢?对于一个人的人生,它有怎样的启示呢? 顺大势者成,逆大势者败。这里,势是指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完璧归赵”发生在公元前283年,当时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称霸于世,人才济济,谁也不甘示弱。秦国虽日益强大,有吞并六国之心,但苦于对手林立,一时不能得逞。蔺相如为了国家出使秦国,顺势而为,一举获得成功。而56年后,公元前227年,荆轲刺秦王之时,形势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韩国被消灭,秦统一中国的大势已定。燕太子丹的太傅鞠武给太子丹分析形势说,,秦地遍天下,威胁韩、魏、赵氏。你怎能为了受过欺辱这点儿怨恨就想去触怒他呢!(太子丹受辱之事是指他作为人质在秦国时,秦王对他不好,他是从秦国逃回来的。)不久鞠武又对太子丹说,采取危险的行动却希望安全,制造祸患而祈求幸福,计谋短浅而结怨很深,为了结交一个新朋友而不顾国家的大害,这正叫增加仇恨以助长灾祸。像鸷一样凶狠的秦国,一旦对燕国发泄其仇恨残暴的怨气,那燕国一定完蛋。对太傅关于形势的正确分析,太子丹置若罔闻,一心只为报“见陵”之怨。可见荆轲所为是逆大势而动。 高素质者成,低素质者败。蔺相如是赵国宦官令缪贤的门客,缪贤向赵王说了推荐他的理由”蔺相如要缪贤“肉袒伏斧质”向赵王请罪。由此可见相如有一种积极主动的爱国精神。接受出使秦国的艰巨任务,也是相如主动承担的。他向赵王保证:“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赵,臣请完璧归赵。”相如出使秦国前赵王并未封他什么官职。后来在“将相和”中相如有意避开廉颇,更显出他的高品质。与之相反,荆轲虽“好读书击剑”,但当他“以术说王元君”时,王元君不用他。他又游于榆次,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他只得离去,再游于邯郸,鲁勾践与之搏战,争道,结果“鲁勾践怒而叱之,荆轲嘿而逃走,遂不复会。”可见荆轲多次为不受欢迎的人,只是燕国的隐土田光收留了他。当太子丹向荆轲吐露心中的秘密刺杀秦王时,荆轲一口拒绝:“此国之大事也,臣驽下,恐不足任使。”太子丹向前顿首,请对方不要推让,荆轲才许诺。随后荆轲被尊为 “上卿”,安置在上等的宾馆,“太子日造门下”,给高贵的饮食品,备办珍奇的东西,隔几天就送上车骑美女,“姿荆轲所欲”。太子丹完全用金钱美女来收买荆轲。太子丹没有大度胸怀,急于报私仇,两次催促荆轲出发,弄得荆轲不顾君臣竟然叱责太子:“何太子之遣!”很显然,就出使秦国前的个人素质而言,蔺相如高,他一心为国,不为名不为利,有主动精神;荆轲低,剑术差,为名为利为女人;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课件
- 肝内外胆管结石护理查房
- 调薪申请工作汇报
- 针刺伤防护品管圈活动实践
- 《给童年留白》课件
- 2025年重庆招标师考试(招标采购专业理论与法律基础初级)在线复习题库及答案
- 《秦陵兵马俑》课件
- 护理院感检查反馈
- 深入人心公考讲解
- 知识产权个人工作总结
- 代发客户如何做经营分析
-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后的运动康复指导与介绍
- 延长保修协议书 保修期延保承诺书
- GB/T 5008.2-2023起动用铅酸蓄电池第2部分:产品品种规格和端子尺寸、标记
- Unit3+Understanding+ideas+The+New+Age+of+Invention外研版(2019)高中英语必修第三册
- 钢结构深化设计工作流程
- 落地式钢管脚手架验收记录表
- GA 1814.2-2023铁路系统反恐怖防范要求第2部分:旅客列车
- 个人养老保险重复缴费退费申请表
-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车间除尘系统设计说明书1
- GA/T 1788.3-2021公安视频图像信息系统安全技术要求第3部分:安全交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