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果树瀑布、莫高窟.doc_第1页
黄果树瀑布、莫高窟.doc_第2页
黄果树瀑布、莫高窟.doc_第3页
黄果树瀑布、莫高窟.doc_第4页
黄果树瀑布、莫高窟.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设计主备人:清风雅韵 施教时期 年 月 日教学内容17、黄果树瀑布共几课时2课型新授第几课时1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学会本课8个生字,绿线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 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一些打比方的句子的意思,感受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的特点。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习重点词句,抓住黄果树瀑布的声音和形态的特点,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教学难点: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重点词句,学习准确使用词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资源补充阅读:黄果树瀑布:黄果树瀑布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周围的瀑布一个接着一个,十八道瀑布风格各异,千姿百态,形成一个庞大的瀑布家族。黄果树瀑布为瀑布群中最为壮观的瀑布,高77.8米,宽101.0米。公元1638年,明代大旅行家和地理学家徐霞客在考察大瀑布后赞叹道: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厉;所谓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俱不足以拟其壮也。高峻数倍者有之,而从无此阔而大者。黄果树瀑布是世界上唯一可从上、下、前、后、左、右六个方位观看的瀑布,也是世界上唯一有水帘洞(134米)自然贯通且能从洞内向外听、观、摸的瀑布。赞扬黄果树瀑布的诗,例如: 黄果树瀑布 浩瀚秋水 总觉沾衣细雨浓 珍珠溅落百花丛 悟空不见黄果落 水帘洞里赞吴公 黄果树瀑布 岁月如歌势如万马奔腾阵,声似千山雷劈崩。天上银河白虎踏, 镇宁潭水巨龙腾。 水帘洞里神仙化, 夜雨金街雾驾乘。 谁把银屏挂九汉, 任凭水画满天升。预习设计1、听课文录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2遍),标上自然段的序号。2、划出本课中的生字词,并认真抄写2遍。3、标出自然段序号,为课文分段,并写出段意。4完成一课一练一、二题、补充习题一、二题。学 程 预 设导 学 策 略调整与反思第一板块:走近课文(3分钟)1。1.学生背诵李白的诗望庐山瀑布。2.学生谈庐山的瀑布留下了的印象。3学生交流4.读课题5.生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第二板块:预习展示(18分钟) 预习作业2:1.学生自由朗读词语,指名读。2.交流词语意思。3.齐读词语。4. 学生展示,组内批阅。 预习作业1:课文朗读1.小组选择喜欢的方式合作朗读课文。2.小组朗读展示。3.在教师指导下练读,(注意语速和声音的高低起伏)4.自由练读。第三板块:再读课文,了解大概。(12分钟)预设:(1)开头讲了:作者赞美黄果树瀑布是一部大自然的杰作。结尾讲了:作者完全被瀑布陶醉了。分别起到了总起和总结的作用。(2)2-4 远看黄果树瀑布的壮美景象5-7 下到谷底时,作者对瀑布的感受4.完成分段和段意。第四板块:细读课文第一小节(6分钟)1.指名读,理解“杰作”。2.这一句该怎么读?3.再次出示录象,整体感知黄果树瀑布的景观的壮美。6学生齐读这一小节。第五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1分钟)第一板块:导入揭题1.谁会背诵李白的诗望庐山瀑布?2.庐山的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3.你还知道哪些瀑布?它们给你的印象是什么?4.今天我们去游览黄果树瀑布。揭题,板书。5.简介黄果树瀑布:在贵州省镇宁市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形成原因:县城西南15千米处有条白水河,这里高山重叠,河水从东北山岭中夺路而出。到了黄果树地段,突然河床中断了,滚滚水流顺流下跌,形成了九级飞瀑。第二板块:预习导学 预习作业2: 出示词语:杰作 哗哗 缝隙 悬挂 胸膛 挟来掩映 沉醉 隔着 叠 轰鸣 喧嚣撩过来 气势非凡 雄伟壮观 人喧马嘶 直泻而下 山回谷应2.导学指名朗读词语。理解词语意思。交流生字自学情况, 2.学生领读生词,请大家说说书写的注意点。如:“缝隙”的偏旁 “叠”的中间 “隔”、“醉” 里边的一横指名一名学生展示交流一课一练第一题。 预习作业1:课文朗读1.在小组内选择喜欢的方式合作朗读课文。教师巡视、观察学生合作学习。2.学生展示朗读。第三板块:再读课文,了解大概。【学习单1】轻声通读课文。看看课文的开头和结尾小节,分别讲了什么?在全文中作用是怎样的?浏览课文的27节,思考:作者是从哪两个角度感受瀑布的?学习时间:5分钟1.学生自读课文,讨论问题:2.学生交流第四板块:细读课文第一小节1.指名读,理解“杰作”。2.这一句该怎么读?突出“真是”、“杰作”。3.再次出示录象,让学生整体感知黄果树瀑布的景观的壮美。第五板块:布置作业作业设计1完成习字册。2学生完成练习与测试第三、四部分,学生完成补充习题第三部分。3摘录文中打比方的句子。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设计主备人:清风雅韵 施教时期 年 月 日教学内容17.黄果树瀑布共几课时 2课型新授第几课时2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习课文57自然段,通过朗读等语言文字训练,进一步感受黄果树瀑布壮美,体会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品读重点词句,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的基础上,感悟大自然的无限生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教学难点: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重点词句,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教学资源1、赏诗歌:叶圣陶的瀑布瀑布 叶圣陶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山路忽然一转,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这般景象没法比喻,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站在瀑布脚下仰望,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时时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预习设计1. 思考课后习题4。2.读课文两遍,在书上写写感悟。3.阅读散文黄果树瀑布。学 程 预 设导 学 策 略调整与反思第一板块:走进课文(5分钟)1.朗读课文第一小节。2.为什么作者把黄果树瀑布称为“大自然的杰作”?板块二:细读第二四自然段(10分钟)1.明确学习任务。学习后交流节意。声音 形态 银雨撒金街2.明确学习任务。3.自主学习后交流。A学习声音:(1)交流感受声音的高低 (2)体会比喻、比较、夸张等修辞的作用(3)指导朗读B学习形态:(1)指读(2)看图,体会比喻的形象性(3)朗读,体现气势的大4.学习“银雨撒金街”(1)自读课文,有什么感受?(2)交流:水花的多,颜色的美(3)朗读5.练读三个自然段,想想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板块三:细读第57自然段(10分钟)第5小节1.指读第5自然段。2.讨论、交流。泻落在一片群山环抱的谷地里。3.着重体会“群山环抱”的意境。4.感受是“那道瀑布”离我们“近得很”。“仿佛一伸手便可以撩过来洗洗脸。”“撩”在文中的意思,用手舀水由下往上甩出去。5.“瀑布泻入谷地溅出的水珠直洒到我们的脸上,凉丝丝的,舒服极了。”第6、7小节1.明确学习任务。2.出示句子,着重理解这两句话:(1)灌:浇,灌注。乐声奏鸣、声浪各指什么?指瀑布的声响大。(2)挟:夹在胳膊下,然后理解句子的意思。板块四:学习第八自然段(10分钟)1.边读边思考2.简介徐霞客他仿佛听到“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他仿佛听到“如雷声轰鸣”般的哗哗声。他仿佛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第五板块:总结,明确任务,完成作业(5分钟)第一板块:复习导入1.板书课题,朗读课文第一小节。2.为什么作者把黄果树瀑布称为“大自然的杰作”?回忆课文第二、三段的段意。(见书)板块二:细读第二四自然段【学习单一】:1.轻声读课文,想想,每一节写了什么?用最简短的词语写在课文的旁边。2.讨论交流节意。学习时间:3分钟【学习单二】:放声朗读2.3小节。思考:黄果树瀑布的声响和形态各有什么特点?找出课文中有关语句,用“”和“”划下来。尝试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瀑布给你留下的感受。学习时间:4分钟3.学生自主学习后交流A学习声音: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像潮水般涌上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1)交流感受声音的高低 (2)体会比喻、比较、夸张等修辞的作用(3)指导朗读B学习形态: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象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1)指读(2)看图,体会比喻的形象性(3)朗读,体现气势的大4.学习“银雨撒金街”(1)自读课文,想想你有什么感受?(2)交流:水花的多,颜色的美(3)朗读5.练读三个自然段,想想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板块三:细读第57自然段第5小节1.指名读第5自然段,思考:黄果树瀑布泻落在什么地方?我们来到谷地有什么感受?2.讨论、交流。泻落在一片群山环抱的谷地里。3.着重体会“群山环抱”的意境,为下文“圆形的乐池”、“四周乐声奏鸣”的理解作铺垫。4.感受是“那道瀑布”离我们“近得很”。“仿佛一伸手便可以撩过来洗洗脸。”“撩”在文中的意思,用手舀水由下往上甩出去。5.“瀑布泻入谷地溅出的水珠直洒到我们的脸上,凉丝丝的,舒服极了。”第6、7小节1.【学习单三】:轻声读课文67自然段,想想哪些句子自己读懂了,哪些句子还读不懂,需要别人帮助。小组讨论。学习时间:5分钟2.出示句子,着重理解这两句话:(1)“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灌:浇,灌注。乐声奏鸣、声浪各指什么?指瀑布的声响大。(2)“聆听着訇然作响的瀑布声挟来大自然无限的生机。”挟:夹在胳膊下,然后理解句子的意思。板块四:学习第八自然段1.不知不觉,已是日薄西山,作者不得不依依不舍地离开“气势非凡,雄伟壮观”的黄果树瀑布。请大家默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想一想课文主要描写黄果树瀑布的“气势非凡,雄伟壮观”,为什么在文章的最后还要描写徐霞客的塑像?而且写他“仿佛在凝神谛听远处的瀑布声”呢?2. 你们查阅过徐霞客的资料吗?徐霞客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3.他在遥望瀑布时,仿佛听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4.这样一位伟大的侠客,他见过的美景千千万万,可是在黄果树瀑布前,他“凝神谛听(生接读)”,他“完全沉醉(生接读)”了。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样的方法就叫“衬托”。板块五:总结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有许许多多风景名胜,同学们要是有机会一定要去看一看,还可以学着本文的作者,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写一写。作业设计1.完成句式:“黄果树瀑布真美 ,美就美在_。”用你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仔细地找一找,用你敏锐的心灵触角尽情地品一品。2.为黄果树瀑布设计一条广告语。3.仿写一处景物,注意写出自己的感受。“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设计主备人: 清风雅韵 施教时期 年 月 日教学内容18.莫高窟共几课时2课型新授第几课时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2个多音字。能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本课词语的意思。能给课文分段并编写段落提纲。3初步感受莫高窟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给课文分段并编写段落提纲。感受莫高窟精妙绝伦的彩塑。难点:通过语言材料,感受莫高窟精妙绝伦的彩塑。教学资源1学生已经学过多篇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课文,对此类课文兴趣浓厚,并积累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但真正游览过莫高窟的同学可能不多。2学生手头的学习资料、相关网站上有关莫高窟的资料。3制作的教学课件。预习设计1大声朗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3收集有关莫高窟的资料。学 程 预 设导 学 策 略调整与反思第一板块:谈话激趣,揭示课题(6分钟)1出示课题:莫高窟齐读课题。顾名思义,这个“窟”字就是洞穴的意思。所以也叫“千佛洞”。2学生介绍简介:一千六百多年前年,高僧乐尊行经敦煌鸣沙山,突然见到山顶有金光笼罩,宛如千佛现身,立即四处募捐,建造了第一座石窟。后经历代的多次修建,莫高窟成为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3听老师简介莫高窟的形成第二板块: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8分钟)学生根据要求自学:1自由朗读全文2理解生字词的意思。(1)多音字“佛、肖”的用法;“弦”、“瑰”易读错;(2)理解词义时可用找近义词的方式(3)读课文时遇到难读的词句同桌进行纠正,确保读对、读通。彩塑、壁画、藏经洞。3给课文分段,思考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哪些段落可以合并起来。板书:一(1)地理位置、概貌。二(2-4)介绍莫高窟的彩塑、壁画、藏经洞。三(5)莫高窟是艺术宝库。4学生用朗读来展示喜欢的段落。第三板块:走近敦煌,感受魅力(8分钟)【学习单】读读第一自然段,结合收集的资料,交流自己的收获。用自己的话说说它的位置,了解“三危山”、“鸣沙山”;说说“像蜂窝似的”含义。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想象“明珠”的壮美。2齐读。第四板块:课堂作业(7分钟)学生完成作业。第五版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1分钟)第一板块:谈话激趣,揭示课题1.同学们,在我国的西北部有一颗璀璨的明珠,那就是敦煌莫高窟,也叫“千佛洞”。2.通过课前收集的资料,你对她还有哪些了解?3.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莫高窟,去感受那份神秘,去了解它的历史和文化吧!第二板块: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阅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边读边想:课文描写了莫高窟的哪几处文物景点?(3)划分段落2检查自学:(1)出示词语:断崖绝壁 威风凛凛 惟妙惟肖 啧啧赞叹精妙绝伦 宏伟瑰丽 漫天遨游 腐败无能敦煌 一尊卧佛 记录 银弦 刺绣帝国主义 帛画指名读,齐读。相机理解词语。(2)分段读课文,相机正音。(3)提问:课文描写了莫高窟里的什么文物?3.指导分段。4你最喜欢哪段描写,用朗读来展示。第三板块:走近敦煌,感受魅力1同学们,西湖是镶嵌在天堂杭州的一颗明珠,香港是闪烁在世界东方的一颗明珠,而敦煌莫高窟就是闪耀在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出示【学习单】读读第一自然段,结合收集的资料,交流自己的收获。用自己的话说说它的位置,了解“三危山”、“鸣沙山”;说说“像蜂窝似的”含义。2.交流对第一自然段的理解。3.有感情地朗读。过渡:敦煌莫高窟为什么被誉为祖国西北的一颗明珠?下一节课继续讨论。第四板块:课堂作业1练习与测试一三大题。 2阅读资料卡,完成练习。第五板块:布置作业1. 背出课文第2自然段。2. 词语抄写2遍。作业设计1.背出课文第2自然段。2.词语抄写2遍。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设计主备人:清风雅韵 施教时期 年 月 日教学内容18.莫高窟共几课时2课型新授第几课时2教学目标1感受敦煌莫高窟塑像的精美和壁画的艳丽多姿,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2学会用中心句和过渡句来概括段意的方法3了解本文的构段方式,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教学重难点重点:感受敦煌莫高窟塑像的精美和壁画的艳丽多姿,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难点:学习围绕中心句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教学资源ppt预习设计了解藏经洞的相关介绍。学 程 预 设导 学 策 略调整与反思第一板块:复习导入(5分钟)1欣赏彩塑、飞天,交流感受2了解地位3产生疑问,进入课堂第二板块:精读感悟(29分钟)【学习单1】1默读课文2-4段,思考:课文抓住那几个方面,具体介绍莫高窟的?2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方面,进行学习,把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写在文字的旁边。走近彩塑1默读课文2-4段,回忆介绍莫高窟的哪些方法学习彩塑2朗读,找中心句3读好描写彩塑的句子,感受其特点 有慈眉善目的菩萨, 有威风凛凛的天王 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卧佛的长4学生齐读句子。5学生读句子。 交流感受:16米,也就是两三个教室那么长,体积庞大啊!(第一句只用了三个词分别简单地概括描写了三种人物的特点,第二句则具体细致地描述了卧佛的形态。)6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活灵活现7想象说话想象一下,如果自己就是游人中的一员,你会怎么想怎么说呢? 8朗读背诵欣赏壁画 【学习单2】1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宏伟瑰丽)的壁画”。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概括本段的主要内容3找出简单介绍和具体描述的句子,分别用横线和曲线画出。反复朗读,感受 “宏伟”、“瑰丽”的特点?1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2莫高窟有宏伟瑰丽的壁画。3指名交流句子。(内容丰富多彩)4欣赏飞天5读文中段落(美读)练习背诵, 注意它的句式是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边读可以边想想,也可以做动作帮助记忆,指名背诵。6交流:有的头戴宝冠,身穿长裙,绸带缠绕着身子; 有的随着乐曲,载歌载舞;有的一只手拿着香炉,脚下踩着莲朵,飘飘悠悠地飞着;有的纷纷扬扬地洒着花瓣;有的成群结队,一起飞向远方;有的忽前忽后,好像在追逐嬉戏。感悟藏经洞1自学藏经洞段落2抓住关键词,写感受3交流:藏经洞是怎么被发现的以及与藏经洞相关的信息。第三板块: 总结全文,(5分钟)1了解敦煌莫高窟的地位。2诵读最后一段第四板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1分钟)第一板块:复习导入1在古老的丝绸路上,在茫茫的戈壁沙漠,蕴藏着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就是(读题)莫高窟。她虽历经千年,却依然灿烂辉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欣赏一下莫高窟中的艺术品。播放课件:彩塑、飞天 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完后说说你的感受2每一个去过莫高窟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赞叹课件出示第5自然段,齐读。3莫高窟为什么被称为“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呢?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走近敦煌,走近莫高窟这颗璀璨的明珠。第二板块:精读感悟走近彩塑1默读课文2-4段,思考:课文抓住那几个方面,具体介绍莫高窟的?板书:彩塑 壁画 藏经洞2我们先来看描写彩塑的部分 ,是课文的第2小节。3请一位同学来读,大家思考这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板书: 个性鲜明 神态各异师:你从哪些描述中感受到这些特点?4生回答,出示句子: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还有强壮勇猛的力士。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5我们来读好这些句子,感受不同塑像的神态特点。6出示句子:有一尊卧佛长达16米,他侧身卧着,眼睛微闭,神态安详。 读了这句你有什么感受?7都是描写塑像,但这两句话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呢?(体会简单概括和具体描述的不同方法。)8对这些彩塑的描写有如电影中的镜头,有的是一闪而过,如:菩萨、天王、力士;作面上的简单概述,有的则是特写的镜头,给读者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影响,如卧佛,作点上的细致刻画,这样的写法就是点面结合。9看着这些制作的仿佛是真的一样的塑像,你想用一个什么词来形容他们?10看着这一尊尊工艺精巧、造型美观、形态各异的彩塑,游人无不啧啧赞叹。想象一下,如果你就是游人中的一员,你会怎么想怎么说呢?11看到游客们惊咤兴奋的神情,听到他们发自肺腑的赞叹,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该感到由衷的自豪和骄傲,请带着这样的心情齐读第二自然段。12如此惟妙惟肖的彩塑,有信心现在就把他们留在你的脑海中吗?(尝试背诵,指名背诵)欣赏壁画同学们,“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宏伟瑰丽的壁画”。大家想继续欣赏莫高窟这颗璀璨的明珠吗?那么请看课文第三自然段。1莫高窟不仅有(精妙绝伦)的彩塑;还有(宏伟瑰丽)的壁画”。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根据过渡句来概括段意是非常有效的方法,那能根据这个过渡句概括第二小节的意思吗?3指名读简单介绍和具体描述的句子,感受 “宏伟”、“瑰丽”的特点?出示:“有有有还有”的排比句式,由此,你读懂了什么?4莫高窟的壁画确实是非常的宏伟瑰丽。它是莫高窟的名片,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