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中考满分作文-我的小账本.doc_第1页
徐州市中考满分作文-我的小账本.doc_第2页
徐州市中考满分作文-我的小账本.doc_第3页
徐州市中考满分作文-我的小账本.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的小账本”动员大会小学生,已不再像幼儿园的孩子那样完全依赖父母了,特别是三年级以后,由于集体生活的影响和“学问”的增长,孩子自己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性和“主动权”要求,这时候的重点,就是要培养孩子对理财的兴趣,并且让孩子学会“花钱”。 培养理财兴趣 储蓄的乐趣 孩子逐渐长大,更加会认识到钱的“好处”能够买很多零食和玩具,这时候一定要继续培养孩子对储蓄的兴趣。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到银行,以孩子的名字开立账户,将压岁钱和平时积攒的零花钱存进去。 零花钱的自由 孩子逐渐长大,渴望有一定的自主权,在小学阶段,零花钱还应该是“定量”供给,但家长应该相应地将周期拉长,比如在三年级之前可以一个星期为一个周期,四到六年级以两个星期为一周期。这种情况下,孩子会感到有一定的自主支配权,“自由”的感觉会让孩子对理财产生一定的兴趣,对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行为方式有好处。 虽然给孩子一定自由,但零花钱的供给也要适量,避免孩子过于铺张浪费;同时,还是应该坚持“家庭小银行”的做法,以“利”诱惑孩子,提倡孩子节俭。 支配“巨款”的信任 孩子有了一定积蓄后,对于一些必需的“大件”用品,比如衣物、运动器具等,可以让孩子动用自己的积蓄去购买,这可以让孩子体会到成就感,而且能让孩子懂得,储蓄对于满足需求的作用,进一步对理财产生兴趣。 延伸阅读:“能省的钱不省很愚蠢” 提起英国人,向来给人们的印象是过于保守,这种作风体现在理财教育方面则表现为,英国人更提倡理性消费,鼓励精打细算,所以英国人善于在各种规定里寻找最合适的生活方式。他们认为能省的钱不省很愚蠢。 自然,英国人把他们这种理财观念传授给了下一代。理财教育在英国中小学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要求:5岁至7岁的儿童要懂得钱的不同来源,并懂得钱可以用于多种目的;7岁至11岁的儿童要学习管理自己的钱,认识到储蓄对于满足未来需求的作用;11岁至14岁的学生要懂得人们的花费和储蓄受哪些因素影响,懂得如何提高个人理财能力;14岁至16岁的学生要学习使用一些金融工具和服务,包括如何进行预算和储蓄。 在英国,儿童储蓄账户越来越流行,大多数银行都为16岁以下的孩子开设了特别账户。有三分之一的英国儿童将他们的零用钱和打工收入存入银行和储蓄借贷的金融机构。 让孩子学会花钱 有了自主支配的零用钱,孩子有可能任意乱花,家长总是一味责怪孩子:怎么用了这么多钱?不如告诉孩子:怎么这么没有计划地花钱?效果大不一样。 记录消费 刚开始时,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在领到零用钱时,就先把未来一个周期所需要的花费记录下来,额外的支出也要随后一一记录,养成孩子记账的习惯。几个月后,家长不但可依这份资金流量表,看看孩子的消费倾向,了解他对金钱的价值与感受,万一发现偏差,也可以适时纠正,或是作为奖励孩子节俭的依据。 实例再现: 小学老师杜乐月帮13岁的儿子制作了记账本,要求他即使买一根雪糕也要“记录在案”。孩子认真记录一个月后,很是吃惊:“没买啥东西,怎么就花了300多元?”仔细对账发现,笔记本掉了,花10元补买一本,请同学吃点心10元,买2张CD又是10元原来积少成多,花费这么多。从此,孩子知道了节约。 制订消费计划 周期性的零花钱,对孩子来说,数目不小,为防止其毫无节制地乱花,家长应该帮孩子先拟定这一星期的消费计划,从必须到可有可无,按内容的重要依次排列,消费时,也按照这一次序,养成孩子有目的消费的习惯。 延伸阅读:孩子理财:想要零用钱先签合同 “甲方按月支付乙方零用钱60元,其中20元用于购买书籍,20元公交车费,10元自由支配,其余10元存入银行卡乙方若无节制花钱造成透支,甲方有权在下一月将其零用钱减半;乙方若坚持每月存款10元,一年后甲方将给予乙方与存款相同数目的奖金作为奖励”这是某初级中学一年级学生小叶和爸爸签订的一份“零用钱合同”。 特别推荐:借钱也重要 在不同阶段,孩子总有不同的消费需求:如小时候买脚踏车、玩具,小学时买电脑游戏,初高中时让父母添置MP3、手提电脑,或者到大学时让家长买摩托车等。添置东西不是不可以,但是要让孩子觉得有一种区别:让家长买的东西用起来就感觉欠了父母一份人情似的,但通过自己的零用钱积攒下来的方式自己买的东西就很顺。 从小家长就可以帮助孩子从每个月的零用钱规划出时间表,估计大约花多少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