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天而思之熟与物畜而制之.doc_第1页
大天而思之熟与物畜而制之.doc_第2页
大天而思之熟与物畜而制之.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导学案2学校:西安市鄠邑区第四中学 讲授人:杨茂 【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探究荀子天人相分的天人关系。2、读懂文本,了解荀子文章的基本特点、排比句的运用。3、体会荀子对天人关系的思考。【教学重点】1、了解作者及文言文知识的学习;2、了解荀子文章的特点。【教学难点】1、深入体会荀子对天人关系的思考;2、体会人定胜天的道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知识回顾】一、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荀子,战国末期赵国人,名 ,字 ,世称 或 ,先秦时代最后一位 。荀子现存 篇,论题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有很强的逻辑性。语言丰富多彩,善于比喻、排比偶句。其主要思想为:天道论人定胜天;人性论性恶论;礼论礼制和法制相结合;教育观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课前预习】二、文章框架分析1、自然段分析段落中心句论证方法段意1治乱非天、非时、非地。举例、对比、道理以三个问句,表述国家治乱与天道无关。2道理天道的运行有其固定的规律。3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对比4夫之星队、木之鸣而畏之,非也。自然界运行中出现的现象,可惊异,但不必害怕。5举例、道理6故君子以为文,而百姓以为神。求神占卜不能得到祈求的结果。7比喻国家的命运(治乱),取决于人怎样对待礼制。8故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对比人要顺应、尊重自然的发展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合理利用,人方可胜天。2、整体框架分析 一、(12):治乱非天,天有常道 二、( ):敬其在己,不慕在天 三、( ): 人定胜天 四、(68):制天命而用之 【课中探究】三、合作探究、思考练习1、怎样认识荀子所说的“天”,是否等同于我们现在所说的大自然?2、结合荀子“人定胜天”的思想,总结我们在学习、生活中的道理。【课堂总结】总的来说,本文客观的分析了大自然的运行规律,正确的指出了天与人之间的关系,认为人类应在掌握自然规律的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驾驭自然,征服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让其能更好的为人类服务。从夸父逐日到民族逐梦,从百家争鸣到百花齐放,在斧头劈开的天地之间,到处都是不愿做奴隶的人。天破了,自己炼石来补;地裂了,自己焚芦而堵。洪水来了,不问先知,自己挖河渠疏通;疾病流行,不求神迹,自己试药自己治。在东海淹死了,就把东海填平;被太阳曝晒的,就把太阳射下来。自强不息,人定胜天;这就是中国人的态度!【课后思考】四、课后巩固、提高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