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8课《三国鼎立》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8课《三国鼎立》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8课《三国鼎立》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8课 三国鼎立【学习目标】1、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历史作用、曹操能够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2、提高对重大历史事件的复述能力。同时,通过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历史现象,抓住现象所反映的本质的能力。通过对历史史实和文学艺术作品中描述的情节比较,提高学生对历史史实的文学创作的分辨能力。3、认识到每一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客观条件。但是,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主观能动性也起着重要的历史作用。认识到评价历史人物时,主要应该看他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学习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的形成。【学习过程】一、独立试航(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知识,记下发现的问题)1、 后,曹操消灭了 的残余力量,又陆续消灭一些军阀,基本上统一了北方。208年,曹操率军南下,想要统一南北。孙刘组成联军,在 一带和曹军对峙。 指挥联军用火攻的办法,大败曹军,曹操逃回北方。2、 年,曹操的儿子 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 ,定都 ,东汉结束; 年,刘备在 称帝,国号 ,史称 ; 年,孙权称王,国号 ,后定都 。至此,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了。3、思考:“动脑筋”一(第103页)、二(第104页)、三(第105页)和“活动与探究”。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二、合作探讨(生生互助、师生互动,点拨释疑,共同提高):(一)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围绕疑难点讨论)(二)班内交流展示(师生、生生互动,点拨释疑,知识深化)第一子目:官渡之战1、指名说出自己学到的知识,师适当引导、补充;2、结合图,师讲解主要内容:补充官渡之战的重要性:3、讨论解决“动脑筋”一。第二子目:赤壁之战1、指名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主要知识,师适当引导、补充;2、师补充赤壁之战的重要作用:公元208年发生的赤壁之战,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3、师引导讨论解决“动脑筋”二、三。有关三国的成语故事很多,可以在“三顾茅庐”基础上再找一些。4、思考讨论:曹操在官渡之战中能以少胜多,为什么在赤壁之战中就失败了?第三子目:三国鼎立的形成1、生自读课文及插图,掌握三国建立的事件、人物、都城。2、师指导学生完成历史地图册的填图:三国鼎立形势图;3、生自学最后一段了解三国经济的发展情况。活动与探究(小组竞赛:每小组各出1名代表,选其中一道题竞答;其他组同学可修正、补充;师及时引导、点拨、评价)三、扣标整合(围绕学习目标,梳理知识,形成网络) 时间 官渡之战 交战双方 影响 时间 赤壁之战 交战双方 影响 国名 建立者 都城 建立时间 魏 三国鼎立的形成 蜀 吴 四、达标测评(我达标我快乐)一、选择题 1曹操的诗句“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反映的是_时期的我国北方的历史情况A.西汉末年 B.东汉末年 C.三国时期 D.西晋末年八王之乱时 2奠定了曹军统一北方基础的战役是 A.巨鹿之战 B.肥水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3奠定三国鼎立基础的重要战役是 A.巨鹿之战 B.长平之战 C.官渡之战 D.赤壁之战 4杜甫的诗句“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是对历史上哪位政治家的评价A、曹操 B.曹丕 C.刘备 D.诸葛亮 5下列事件发生在三国鼎立时期的有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诸葛亮治蜀 卫温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与台湾地区的联系A. B. C. D. 二、论从史出6“曹操在公元207年,写了一首诗龟虽寿,其中有几句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表达了作者的远大抱负。”阅读材料回答:(1)他的“壮心”是什么?(2)他的“壮心”有没有实现?为什么?【知识拓展】(知识拓展迁移,开阔视野,提高能力)材料一 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备:“久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备欲伸大义于天下,愿先生以天下苍生为念,教备治国安邦之策、济世安民之术。”亮:“曹操势不及袁绍,而竞能克绍者,非惟天时,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不可与之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将军欲成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家,后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可图中原也。”备拱手谢:“先生之言,使备如拨云雾而睹青天。愿先生出山相助。”亮:“将军既不相弃,愿效犬马之劳。”假设你是当年的诸葛亮,你会怎样为备分析天下形势?材料二两军交战,相持不下,袁绍的一个谋士劝袁绍说:“袁将军,乌巢乃屯粮重地,不可不用心提防。我劝将军派一支部队驻扎在屯粮处外侧,以防曹军偷袭。”袁绍傲慢地说:“我筹策已定,你休操心!”这时,另一谋士许攸拿着搜获来的曹操催粮书信,径直来见袁绍说:“袁将军,曹操主力屯兵官渡,与我相持已久,后方必定空虚。现在,若分一军,星夜偷袭许昌,不但可把许昌连根拔起,而且还可生擒曹操。如今,曹操粮草已尽,正可乘此机会,两路击之。”袁绍说:“曹操诡计极多,此书乃诱敌之计也。”许攸气愤地出来,恨恨地说:“忠言逆耳,竖子不足与谋!”许攸见袁绍骄傲轻敌,注定失败,就去投奔曹操。曹操听说许攸来了,高兴得连鞋都来不及穿,就光着脚跑出来迎接,还拍着手笑道:“您远道而来,我的大事一定可以成功了。请先生教我破绍良策。”许攸说:“攸有一策,不过三日,使袁绍百万之众,不战自破。”曹操高兴地说:“愿闻良策。”许攸说:“袁绍军粮辎重,尽积在乌巢。公可选精兵诈称袁将蒋奇领兵到彼护粮,乘机烧其粮草辎重,则绍军不出三日,将不战自乱。”曹操大喜。随后,曹操率5000骑兵,袭击袁军屯粮处乌巢,火烧全部粮草,袁军军心动摇,曹操趁势进攻,大败袁军。在我国民间戏剧里,曹操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