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浙沪鲁粤现代服务业开展比较.doc_第1页
苏浙沪鲁粤现代服务业开展比较.doc_第2页
苏浙沪鲁粤现代服务业开展比较.doc_第3页
苏浙沪鲁粤现代服务业开展比较.doc_第4页
苏浙沪鲁粤现代服务业开展比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浙沪鲁粤现代服务业发展比较2005年7月,省委省政府发布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重点发展生产服务业,大力培育新兴服务业,全面提升传统服务业”。纲要的发布,体现出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紧抓新机遇、寻求新动力、开拓新空间的高瞻远瞩,对促进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意义重大,必将为江苏“十一五”逐步实现增长方式转变提供新出路。本文对苏浙沪鲁粤四省一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进行的比较,以求更好地认清江苏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优劣势。一、现代服务业涵义现代服务业是工业化发展到较为发达阶段的产物,是主要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发展起来的、信息和知识相对密集的新型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相比,现代服务业更突出了高科技知识与技术密集的特点,是知识经济的重要体现。现代服务业不仅包括与现代工业发展相配套的生产服务业,如现代物流业、科技服务业、金融业、商务服务业等,而且包括伴随信息网络技术高速发展而产生的新兴服务业,如网络通信、远程教育、电子商务等,还包括了运用新技术改造和经营模式更新的传统服务领域,如居民服务业等。从最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看,服务业共有15个门类。如果将这15个行业发展现状加以细分,即可发现,除批发与零售业、住宿与餐饮业等两个行业,其他13个行业均属于现代服务业范畴。因此,本文在研究现代服务业总量数据时,主要以这13个行业数据为主体。二、苏浙沪鲁粤现代服务业发展主要指标比较(一)总量与发展速度 19952003年,现代服务业增速根据各年份统计年鉴中当年价计算,与GDP增速比较时,GDP增速也是根据当年价计算出来。比较经过十年的发展,江苏现代服务业增加值从1995年的1074.75亿元提高到2003年的3362.76亿元(见表1),总量仅低于广东,占全国的比重已由1995年的8.3%上升至2003年的11.3%。从人均占有水平看,上海人均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最高,2003年上为17722.86元,已接近中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2500美元);而江苏人均占有值仅为4540.7亿元,低于浙江、广东,远低于上海(见表2)。表1:19952003年苏浙沪鲁粤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比较(亿元)年份江苏浙江上海山东广东19951074.75657.17721.551179.751419.5920002258.11360.931818.972243.792824.4320033362.762566.752378.003136.863979.03资料来源:19952004年苏浙沪鲁粤统计年鉴。表2:19952003年苏浙沪鲁粤人均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比较(元)年份江苏浙江上海山东广东19951521.01 1503.95 5544.54 1355.26 2091.09 20003081.79 3023.60 13763.08 2493.93 3766.64 20034540.70 5639.25 17722.86 3437.65 5151.90 资料来源:19952004年苏浙沪鲁粤统计年鉴。从增速看,19952003年,苏浙沪鲁粤的现代服务业均保持了快速增长势头。浙江增长最快,年均增速高达18.5%;江苏的发展速度较快,年均增速为15.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4.5个百分点,且高于同期GDP增速(11.7%);广东、山东增长相对较慢,增速分别为13.7%和13.0%(见表3)。表3:19952003年苏浙沪鲁粤现代服务业现价增速比较(%)年份江苏浙江上海山东广东全国199532.831.625.8-25.319.6200013.421.817.011.318.612.2200315.723.110.411.811.37.419952003年均速15.318.516.113.013.710.8资料来源:19952004年苏浙沪鲁粤统计年鉴整理计算。从表3可见,近年来,江苏现代服务业加快增长,增速由2000年的13.4%,上升到2003年的15.7%,提升了2.3个百分点,增幅最大;而广东增速下降幅度最大,2003年增速较2000年下降了7.3个百分点。综上可见,江苏现代服务业无论发展速度还是人均水平,与上海、浙江等同类发达省市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但现代服务业平均增速高于GDP增速,意味着我省现代服务业发展将全面进入了快速发展通道。(二)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比较各省市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见表4。从表中可以看出,19952003年间,江苏现代服务业占GDP比重明显上升,2003年占比已升至27.0%,但与上海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上海现代服务业占GDP比重最大,2003年占比高达38%,高出全国12.6个百分点,较1995年提升了8.7个百分点。山东占比提升相对较慢,19952003年间仅上升了1.6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是我省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也是江苏未来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从发展空间上讲,江苏现代服务业占GDP比重较小,可上升空间很大。表4:19952003年苏浙沪鲁粤现代服务业占GDP比重比较(%)年份江苏浙江上海山东广东全国1995 20.8 26.0 29.3 23.6 24.8 22.6 2000 26.3 22.5 40.0 26.3 29.2 25.6 2003 27.0 27.3 38.0 25.2 29.2 25.4 资料来源:19952004年苏浙沪鲁粤统计年鉴整理计算。(三)内部结构比较按现行统计门类进行划分,三省一市现代服务业主要行业占GDP比重见表5。总的来看,相比其他现代服务业,交通运输邮电业、金融保险业和房地产在三省一市中均占较大比重。其中上海的金融保险业和房地产业、广东的交通运输邮电业均有较为明显的优势。从发展增速来看,浙江表现最突出,从19952003年这8年中,除房地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年均增速在三省一市中均最高(详见表6)。交通运输邮电业方面,江苏交通运输邮电业占GDP比重不断提高,已由1995年的4.92%升至2003年的6.59%,年均增速为15.8%,仅慢于浙江;金融保险业方面,江苏金融保险业占GDP比重不断下降,2003年比重降至4.32%,仅高于广东;房地产业方面,上海房地产业占GDP比重在四省一市中最高,且发展最快,2003年比重高达7.42%,19952003年年均增长22.5%。浙苏粤房地产业均快速发展,19952003年年均增速分别为19.8%、18.3%和16.6%;社会服务业方面,江苏比重最小,仅为3.41%(2003年),但保持了快速增长势头,19952003年年均增长19.4%;卫生体育社会福利业方面,浙江比重最大,为1.78%(2003年),略高于其他四省市,且浙江发展最快。江苏19952003年年均增速17.2%,低于浙江的23.6%;教育文艺广播电影电视业方面,江苏此行业占GDP比重(2.84%)仅高于广东(1.94%),低于上海(3.45%)和浙江(3.31%),且增速也仅高于广东;科学研究综合技术服务业方面,江苏科学研究综合技术服务业占GDP比重最大,高达1.19%。表5:19952003年苏浙沪粤现代服务业分行业占GDP比重比较(%)指标年份江苏浙江上海广东交通运输邮电业1995 4.92 8.10 6.89 7.46 2000 6.49 7.10 6.93 9.40 2003 6.59 7.46 6.73 8.86 金融保险业1995 5.25 5.53 9.97 3.74 2000 5.02 3.47 15.05 3.85 2003 4.32 4.44 9.99 3.07 房地产业1995 2.79 2.22 3.71 3.74 2000 4.10 1.94 5.53 5.34 2003 4.41 2.54 7.42 5.37 社会服务业1995 2.00 3.43 3.37 4.12 2000 3.09 3.65 4.87 4.94 2003 3.41 4.22 5.53 5.63 卫生体育社会福利业1995 0.86 1.22 0.97 0.91 2000 1.07 1.34 1.38 0.98 2003 1.26 1.78 1.65 1.16 教育文艺广播电影电视业1995 1.71 1.94 1.82 1.77 2000 2.38 2.25 3.02 1.90 2003 2.84 3.31 3.45 1.94 科学研究综合技术服务业1995 0.92 0.27 0.31 2000 1.05 0.27 0.33 2003 1.19 0.38 1.18 0.35 资料来源:19952004年苏浙沪粤统计年鉴整理计算。表6:19952003年苏浙沪粤现代服务业分行业平均增速比较(%)指标江苏浙江上海广东交通运输邮电业15.8 16.6 12.0 13.8 金融保险业9.0 14.6 13.5 8.7 房地产业18.3 19.8 22.5 16.6 社会服务业19.4 21.0 19.5 15.8 卫生体育社会福利业17.2 23.6 20.1 14.8 教育文艺广播电影电视业18.9 30.0 21.7 12.7 科学研究综合技术服务业15.3 22.6 13.0 资料来源:19952004年苏浙沪粤统计年鉴整理计算三、江苏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优劣势分析1、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水平 目前现代服务业消费群体主要为城镇居民,因此,数据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收入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对生活服务的需求水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均收入水平与生活服务需求呈正相关关系。相比较,江苏城镇居民收入并不占优。从城镇居民收入实际增速看,19952004年,江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为7.9%,远低于浙江、上海,略高于山东、广东(见表7)。2004年,江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仅占广东、上海、浙江的67.4%、70.2%和74.7%。但也应看到,江苏大力实施富民政策以来,城镇居民收入正不断缩小与浙江、广东、上海的差距,拉大与山东的距离(图1)。江苏城镇居民收入水平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江苏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表7:19952004年四省一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比较(%)年份江苏浙江上海山东广东19955.50 9.50 2.97 8.50 11.80 20004.00 5.30 4.58 5.80 3.90 200312.30 11.10 12.09 9.00 7.20 20049.10 11.40 9.80 8.90 8.40 平均增速7.90 8.90 8.70 7.80 7.40 数据来源:苏浙沪鲁粤统计年鉴。图1:19952004年江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浙沪鲁粤的比较数据来源:苏浙沪鲁粤统计年鉴。2、城市化水平城市具有经济集聚和人口集聚的特征,城市化水平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呈正相关关系,人口数量多、密度大,对服务产品的需求也就越高。按照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计算,江苏2004年的城市化水平为48.2%,水平低于浙江、上海,高于广东、山东。且江苏的城市化水平在19952004年间增速为6.5%,增长相对较快。此外,到2004年年末,我省人口密度达到724人/平方公里,只低于上海,而远远高于其他兄弟省份。综合看来,江苏的城市化水平、人口密度在四省一市中,均处于较高水平,有利于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3、工业发展水平生产服务的需求与工业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生产服务业的需求主要源于工业,2004年,江苏工业增加值7781.54亿元,增长17.8%,增速相对较高(见表8),占全国的比重为12.3%,略低于广东、山东,可以说,江苏制造业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依托。表8:2004年苏浙沪鲁粤工业总量、增速和占全国比重比较 指标江苏浙江 上海山东广东工业增加值(亿元)7781.5453813492.897799.38011.15增速(%)17.81716.121.120占全国比重(%)12.38.65.612.412.8资料来源:19952004年苏浙沪鲁粤统计年鉴整理计算。4、劳动生产率水平现代服务业劳动生产率与现代服务业劳动产出呈正相关关系。从表9看,上海的现代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最高,达到8.3万元/人,广东、浙江水平相近,处于第二层次,江苏水平仅为2.8万元/人,仅高于山东的2.2万元/人。从现代服务业和整个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比较来看,浙沪鲁粤三省一市现代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均高于其全部服务业生产率,而江苏恰相反。表9:2002年苏浙沪鲁粤现代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比较指标江苏浙江上海山东广东现代服务业劳动生产率(万元/人)2.83.78.32.24.1服务业劳动生产率(万元/人)33.57.123.5资料来源:19952004年苏浙沪鲁粤统计年鉴整理计算。5、资本投入水平现代服务业投入的资本量与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呈正相关关系。2000年,江苏现代服务业投资完成额为1492.97亿元,占全社会投资的49.8%,2002年降为48.4%,到2003年底,这一比重又降至44.1%,资本投入水平逐年下降,而2003年,浙沪鲁粤分别为55.1%、66.0%、42.4%、59.5%,江苏对现代服务业资本投入明显较低。同时,扣除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其他服务资本投入占比仅为7.4%,投资结构不尽合理。四、加快江苏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建议1、打造先进集聚区,加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